CN208112355U - 一种三相电机绕组切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相电机绕组切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12355U
CN208112355U CN201820713356.3U CN201820713356U CN208112355U CN 208112355 U CN208112355 U CN 208112355U CN 201820713356 U CN201820713356 U CN 201820713356U CN 208112355 U CN208112355 U CN 2081123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controllable semiconductor
semiconductor switch
abc
low sp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1335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先贵
陆海峰
柴建云
孙引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Qing Tai K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Qing Tai K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Qing Tai K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Qing Tai K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1335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123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123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123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三相电机绕组切换装置,该装置包括电机定子绕组,电机定子绕组的三相分成两段,一段为低速驱动绕组,匝数为W1,整体为ABC绕组;另一段为高低速驱动绕组,匝数为W2,整体为abc绕组;ABC绕组和abc绕组中性点均不直接相连,而分别通过三个可控半导体开关连接在一起;ABC绕组与连接的可控半导体开关S1/S2/S3,形成高速切换电路,abc绕组串联ABC绕组与连接的可控半导体开关S4/S5/S6,形成低速切换电路,高速切换电路和低速切换电路整体形成绕组切换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两档机械变速箱的功能,既实现了低速大转矩输出、又降低了高速时的弱磁深度,实现宽转速范围的高效驱动。

Description

一种三相电机绕组切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相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相电机绕组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对电动汽车来说,在不同工况下,对驱动电机系统的性能要求是不同的。
当汽车从零速/低速开始加速时,或者处于斜坡上起动等情况下,这时候车速或电机转速都比较低,但需要大转矩以克服摩擦力或者车自身重力的分量。电机转矩与磁通密度成正比,因此需要高磁通密度。
在高速巡航时,系统通常对转矩要求不高,但为了使汽车驱动电机更高效率运作,希望降低磁通密度。在高速区域中,铁损占比高,而铁损基本与磁通密度的平方成正比。因此,磁通密度越低,铁损越低。另外,如果电机为永磁电机,由永磁体的磁通量产生的反电动势 (电压)还会随着转速增加而增加。而车上电池电压水平有限,当该反电动势达到逆变器能够施加给电机的电压以上时,电机中电流就无法再通过,转速即不能再上升。因此,为了提高最高速度,也降低磁通密度以抑制反电动势——对此,通常使用弱磁控制技术来产生与永磁体磁通量相反方向的磁通,从而减小反电动势,提高转速。但是,为了产生相反方向的磁通量,必须使电流流过定子绕组,这同样会增加损耗,还会增加永磁体退磁的风险。因此弱磁的范围也不宜过宽。
也就是说,在低速区域和高速区域要求的转矩大小、磁通量密度是不同的。
现有技术中,专利CN 201310041277.4提出了一种在高、低速时切换绕组的技术。定子的线圈分为两部分,低速旋转时电流在全部圈线内通过,而高速旋转时则在部分线圈内通过。但其技术中使用全控器件半导体开关,成本较高且可能在主动关断过程中产生过电压,损伤绕组绝缘和半导体开关管;其切换电路中的RC缓冲电路一方面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另一方面电容往往体积较大,且电容本身也比较脆弱,在过压冲击下有故障风险。
专利CN 201510508099.0及CN 2016100899171.1也提出了通过绕组切换实现高低速控制的切换装置及方法,但都需要提供单独的直流电源或独立的逆变主电路,增加了系统设计的复杂性及控制复杂性,不利于将切换装置集成在电机内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三相电机绕组切换装置及控制方法,能够使用电子电路起到汽车中两档机械变速箱的作用,使得电机在低速区能够提供大转矩;高速区减小绕组匝数,在不用增加弱磁深度的前提下拓宽调速范围;并且可以使得高速区、低速区都可以高效运行。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三相电机绕组切换装置,包括电机定子绕组1,所述电机定子绕组1的三相分成两段,一段为和外部端子相连的高低速驱动绕组,匝数为W1,三相绕组分别记作A、B和C,整体为ABC绕组;另一段为和外部端子相连的低速驱动绕组,只在低速时接入电路,匝数为W2,三相绕组分别记作a、b和c,整体为abc绕组;ABC绕组和abc绕组中性点均不直接相连,而分别通过三个可控半导体开关连接在一起;所述ABC绕组连接的可控半导体开关分别为第一可控半导体开关S1、第二可控半导体开关S2和第三可控半导体开关S3,形成高速切换电路2,所述abc绕组连接的可控半导体开关分别为第四可控半导体开关S4、第五可控半导体开关S5和第六可控半导体开关S6,形成低速切换电路3,高速切换电路2和低速切换电路3整体形成绕组切换装置4。
所述ABC绕组和abc绕组的三相绕组分别连接在可控半导体开关的同一端,可控半导体开关的另一端短接在一起。
所述W1和W2的比值不一定为1:1,而是与系统要求的弱磁调速范围、切换转速有关的变量,计算公式为W2:W1=(n2-n1):n1。
所述电机绕组切换装置的控制方法,当电机运行于低速时,电机控制器在给主逆变电路发PWM工作信号的同时,发出导通信号给低速切换电路3中的的第四可控半导体开关S4、第五可控半导体开关 S5和第六可控半导体开关S6,使可控半导体开关导导通,从而将abc 绕组的下部端点短接;此时,所有绕组都参加工作,每相匝数为 W1+W2,产生大转矩,最大转矩可达T1;
随着电机运行转速升高至n3,进入弱磁状态;电机控制器控制电机电流衰减到零,并发出关断信号给第四可控半导体开关S4、第五可控半导体开关S5和第六可控半导体开关S6,使abc绕组的下部端点断开;然后,发出开通信号给高速切换电路2中的第一可控半导体开关S1、第二可控半导体开关S2和第三可控半导体开关S3,并重新控制三相电流增加;此时,电机进入单套绕组工作模式,每相匝数为W1;由于串联匝数较少,反电势相对较小,降低了弱磁的深度;
当电机运行转速由高速n3减速,降至n2时,电机控制器控制电机电流衰减到零,并发出关断信号给第一可控半导体开关S1、第二可控半导体开关S2和第三可控半导体开关S3,使ABC绕组的下部端点断开;然后,发出开通信号给半导体开关S4/S5/S6,使abc绕组的下部端点连通,并重新控制三相电流增加,再次进入绕组串联模式。
所述第一可控半导体开关S1、第二可控半导体开关S2和第三可控半导体开关S3以及第四可控半导体开关S4、第五可控半导体开关 S5和第六可控半导体开关S6通过控制器控制开通及关断,第一可控半导体开关S1、第二可控半导体开关S2和第三可控半导体开关S3 可使用同一驱动信号,第四可控半导体开关S4、第五可控半导体开关S5和第六可控半导体开关S6可使用同一驱动信号;通过控制器控制,确保总是在零电流状态下,进行两个定子绕组间的切换;因此不需要缓冲电路,避免了因缓冲电路器件故障,造成切换失控和半导体开关主动关断产生过压。
所述其中:N为电机的弱磁倍数;Δn为n2~n3之间的宽度;n1为双绕组串联模式下需要弱磁的拐点转速,且Δn=n1。
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备如下优点:
1、由于在低速、高速切换工作模式,相当于在一个高速电机、一个低速电机间进行切换,因此起到两档变速箱的效果,既可以产生低速的大转矩,也可以实现宽范围调速/高速运行。
2、由于”低速电机”在低速区效率高、“高速电机”在高速区效率高,因此在高速、低速都可以实现高效运行。
3、三个可控半导体开关可使用同一驱动信号控制,降低系统设计复杂度及控制难度。
4、通过控制在线圈电流为零时进行切换,因此不需要缓冲电路,避免了因缓冲电路器件故障,造成切换失控和半导体开关主动关断产生过压的风险。
5、根据系统需要的调速范围计算两套绕组的匝比,因此可以使得每种模式下的弱磁程度尽量浅,使弱磁控制更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机绕组切换装置示意图。
图2为绕组串联模式下的输出机械特性。
图3为单绕组模式下的输出机械特性。
图4为使用本实用新型装置后电机的机械特性曲线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机绕组切换装置及控制系统总体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简明,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三相电机绕组切换装置,包括电机定子绕组1,所述电机定子绕组1的三相分成两段,一段为和外部端子相连的高速驱动绕组,匝数为W1,三相绕组分别记作A、B和C,整体为ABC绕组;另一段为和外部端子相连的低速驱动绕组,只在低速时接入电路,匝数为W2,三相绕组分别记作a、b和c,整体为abc 绕组;ABC绕组和abc绕组中性点均不直接相连,而分别通过三个可控半导体开关连接在一起;所述ABC绕组连接的可控半导体开关分别为第一可控半导体开关S1、第二可控半导体开关S2和第三可控半导体开关S3,形成高速切换电路2,所述abc绕组连接的可控半导体开关分别为第四可控半导体开关S4、第五可控半导体开关S5和第六可控半导体开关S6,形成低速切换电路3,高速切换电路2和低速切换电路3整体形成绕组切换装置4。
所述ABC绕组和abc绕组的三相绕组分别连接在可控半导体开关的同一端,可控半导体开关的另一端短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W1和W2的比值为不一定为1:1,而是与系统要求的弱磁调速范围、切换转速有关的变量,计算公式为W2:W1=(n2-n1):n1
如图2所示为绕组串联模式下电机的机械输出特性,由于高速时会产生较高的反电动势,无法达到需要的应用中需求的高转速n4;图3所示为单绕组模式下电机的机械输出特性,绕组匝数少,可以达到需求的高转速n4,但低速时无法达到大转矩T1。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三相电机绕组切换装置的控制方法,当电机运行于低速时,电机控制器在给主逆变电路发PWM工作信号的同时,发出开通信号给低速切换电路3中的第四可控半导体开关S4、第五可控半导体开关S5和第六可控半导体开关S6,使abc绕组的下部端点短接;此时,所有绕组都参加工作,每相匝数为W1+W2 (串联),产生大转矩,最大转矩可达T1;
随着电机运行转速升高至,进入弱磁状态;当电机转速过高,达到n3时,电机控制器控制电机电流衰减到零,并给第四可控半导体开关S4、第五可控半导体开关S5和第六可控半导体开关S6发出关断信号,使abc绕组的下部端点断开;然后,给高速切换电路2中的第一可控半导体开关S1、第二可控半导体开关S2和第三可控半导体开关S3开通信号,并重新控制三相电流增加;此时,电机进入单套绕组工作模式,只有全速驱动绕组工作,每相匝数为W1;由于串联匝数较少,反电势相对较小,降低了弱磁的深度;
当电机运行转速由高速n3减速,降至n2时,电机控制器控制电机电流衰减到零,并给第一可控半导体开关S1、第二可控半导体开关S2和第三可控半导体开关S3发出关断信号,使ABC绕组的下部端点断开;然后,给低速切换电路3中的第四可控半导体开关S4、第五可控半导体开关S5和第六可控半导体开关S6开通信号,使abc绕组的下部端点连通,并重新控制三相电流增加,再次进入绕组串联模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可控半导体开关S1、第二可控半导体开关S2和第三可控半导体开关S3以及第四可控半导体开关S4、第五可控半导体开关S5和第六可控半导体开关S6通过控制器控制开通及关断,第一可控半导体开关S1、第二可控半导体开关S2和第三可控半导体开关S3可使用同一驱动信号,第四可控半导体开关S4、第五可控半导体开关S5和第六可控半导体开关S6可使用同一驱动信号,降低设计复杂度;通过控制器控制,确保总是在零电流状态下,进行两个定子线圈间的切换;因此不需要缓冲电路,避免了因缓冲电路器件故障,造成切换失控和半导体开关主动关断产生过压。
如图4所示,n2~n3之间的区域为串联工作模式和单绕组工作模式均可工作的模式,为了提高绕组的利用率,宽度不宜过宽。
假设从应用设计的角度,需要电机的弱磁倍数为N倍(即n4: n1=N)。则为充分利用绕组,应有:
若希望n2~n3之间的宽度为Δn,令推导可得从而如Δn=n1,也可简化选取为

Claims (3)

1.一种三相电机绕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定子绕组(1),所述电机定子绕组(1)的三相分成两段,一段为和外部端子相连的高低速驱动绕组,匝数为W1,三相绕组分别记作A、B和C,整体为ABC绕组;另一段为和外部端子相连的低速驱动绕组,只在低速时接入电路,匝数为W2,三相绕组分别记作a、b和c,整体为abc绕组;ABC绕组和abc绕组中性点均不直接相连,而分别通过三个可控半导体开关连接在一起;所述ABC绕组连接的可控半导体开关分别为第一可控半导体开关S1、第二可控半导体开关S2和第三可控半导体开关S3,形成高速切换电路(2),所述abc绕组连接的可控半导体开关分别为第四可控半导体开关S4、第五可控半导体开关S5和第六可控半导体开关S6,形成低速切换电路(3),高速切换电路(2)和低速切换电路(3)整体形成绕组切换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相电机绕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BC绕组和abc绕组的三相绕组分别连接在可控半导体开关的同一端,可控半导体开关的另一端短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相电机绕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W1和W2的比值是与系统要求的弱磁调速范围、切换转速有关的变量。
CN201820713356.3U 2018-05-14 2018-05-14 一种三相电机绕组切换装置 Active CN2081123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13356.3U CN208112355U (zh) 2018-05-14 2018-05-14 一种三相电机绕组切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13356.3U CN208112355U (zh) 2018-05-14 2018-05-14 一种三相电机绕组切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12355U true CN208112355U (zh) 2018-11-16

Family

ID=64115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13356.3U Active CN208112355U (zh) 2018-05-14 2018-05-14 一种三相电机绕组切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123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0488A (zh) * 2018-05-14 2018-08-10 西安清泰科新能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三相电机绕组切换装置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0488A (zh) * 2018-05-14 2018-08-10 西安清泰科新能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三相电机绕组切换装置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84196B (zh) 一种可切换绕组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
CN102075128B (zh) 转子磁分路混合励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及其电流控制方法
CN104242521B (zh) 一种双模电动发电机
CN104167975A (zh) 一种基于相切换的多相永磁电机调速系统及其调速方法
CN108400742B (zh) 一种双绕组三相电机及其控制方法
JPWO2015076045A1 (ja) 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の回転電機を備えた電動車両
CN110365132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变支路模块化永磁内置式外转子轮毂电机
CN105048925A (zh) 一种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绕组切换装置的切换策略
WO2013086975A1 (zh) 一种碟形复式多组合三维永磁电机
CN108390488A (zh) 一种三相电机绕组切换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5186817A (zh) 一种针对于永磁同步电机绕组切换装置的绕组设计
CN103236813B (zh) 一种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系统
CN107026527A (zh) 多抽头绕组宽调速永磁同步电机
CN105048888A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绕组切换装置
CN108390487A (zh) 一种提升驱动电机机械特性的设计方法
CN108258948A (zh) 一种永磁电机绕组匝数动态配置电路及控制方法
CN103107622B (zh) 可供切换输出状态的马达绕组与电力电子开关的组合总成
CN208112355U (zh) 一种三相电机绕组切换装置
CN108715140B (zh) 一种采用可变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的电子式换挡系统
CN108880047B (zh) 一种永磁电机以及针对该电机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649725A (zh) 一种电机绕组切换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8754089U (zh) 一种电机绕组切换装置
CN206932086U (zh) 多抽头绕组宽调速永磁同步电机
CN208209843U (zh) 一种分段绕组电机控制器
CN2770217Y (zh) 一种新型永磁无刷直流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