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08408U - 一种工业厂房空气污染物整体治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业厂房空气污染物整体治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08408U
CN208108408U CN201820473265.7U CN201820473265U CN208108408U CN 208108408 U CN208108408 U CN 208108408U CN 201820473265 U CN201820473265 U CN 201820473265U CN 208108408 U CN208108408 U CN 2081084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ection
industrial premises
valve
retu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7326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明强
胡光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erospace Kaiti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erospace Kaiti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erospace Kaiti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erospace Kaiti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7326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084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084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084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厂房空气污染物整体治理装置,包括:送风筒,布置在工业厂房内部工作区两侧;送风系统,与所述送风筒连通,通过所述送风筒向工业厂房中部输送低温低速的新风;吸风口,布置在工业厂房内部的顶端;回风系统,与所述吸风口连通,将从吸风口吸入的空气排出至厂房外。本实用新型采用大风量、低温低速的新鲜空气直接送入厂房工作区,低温的新风在重力作用下先下沉,随后慢慢扩散,在地面以上形成一层新风空气层,而厂房内热源产生的热气流由于浮力作用而上升,并经吸风口排出至厂房外。当达到稳定后,在厂房内由于温度差而形成上部的混合区和下部向上流动的清洁区。整个系统不仅投资成本比较低,而且换气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工业厂房空气污染物整体治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风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厂房空气污染物整体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厂房一般采用全面通风方式进行空气置换,全面通风采用的是混合稀释的原理,将室内污染的空气稀释,提高室内空气品质。全面通风治理区域针对整个空间,对与工业厂房这种面积和高度都比较大的区域,采用这种方式所需要的通风量很大,不利于节能。根据全面通风换次次数计算,取系统换气次数8次,车间高度取12米,车间面积为24400m2,则系统所需要的总风量为24400×12×8=2304000m3/h。从计算可以看出,采用全面通风系统风量过大,投资成本过高,运行费用也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投资成本低、换气效果好的工业厂房空气污染物整体治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业厂房空气污染物整体治理装置,包括:
送风筒,布置在工业厂房内部工作区两侧;
送风系统,与所述送风筒连通,通过所述送风筒向工业厂房中部输送新风;
顶部吸风口,布置在工业厂房内部的顶端;
回风系统,与所述顶部吸风口连通,将从顶部吸风口吸入的空气排出至厂房外。
进一步的,所述新风的风速为0.3-0.5m/s,所述新风的温度比工业厂房内部工作区空气温度低2-4摄氏度,所述送风筒布置在工业厂房工作区两侧1.5m-2.5m高处。
进一步的,所述送风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新风调节段、初效过滤段、表冷段、二次回风段、加热段、加湿段和送风机段;
所述回风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回风段、高效过滤段、回风机段和排风调节段;
所述排风调节段上的排风口通过排风管和二次回风管分别与排风阀和二次回风段上的二次回风阀相连通,所述新风调节段上设有新风阀,所述顶部吸风口和送风筒分别与所述回风段和送风机段上设置的一次回风阀和送风阀连通。
进一步的,在工业厂房内部侧壁上位于送风筒的上方设有侧部吸风口,所述侧部吸风口与所述一次回风阀连通。
进一步的,在工业厂房内部的顶端设有风管,工业厂房内部顶端的吸风口设置在所述风管的侧壁上,所述顶部吸风口上设有倾斜向下设置且伸入风管内的一端为低端的百叶,所述风管的底端与集油槽连通,顶端与一次回风阀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排风调节段和新风调节段通过混风阀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表冷段采用铜管套铝翅片表冷器,用于夏季处理空气,实现冷却减湿;所述加热段采用铜管套铝翅片,用于冬季加热空气,实现等湿升温。
进一步的,所述加湿段采用电极式或电热式加湿器,用于冬季空气加湿。
进一步的,所述高效过滤段采用以聚酯为基材、PTFE覆膜的高效过滤器,用于过滤空气中的油雾粉尘。
进一步的,所述初效过滤段采用过滤效率G4的板式或袋式过滤器,用于过滤新风,所述回风机段和送风机段内分别设有高效节能空调专用双吸双支撑型离心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送风系统和回风系统集成在一个密闭的机组箱体内,所述回风段和送风机段上设置的一次回风阀和送风阀分别位于机组箱体的两侧,所述排风调节段和新风调节段位于机组箱体的中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采用较低的风速,将温度较低的新鲜空气直接送入厂房工作区,低温的新风在重力作用下先下沉,随后慢慢扩散,在地面以上形成一层新风空气层,而厂房内热源产生的热气流由于浮力作用而上升,并不断卷吸周围空气。在后续新风的推力作用下和顶部吸风口的抽吸作用下,地面的新鲜空气缓缓上升,形成向上的均匀气流,于是厂房工作区内的含尘污浊空气为后续新风取代,并经吸风口排出至厂房外。当达到稳定后,在厂房内由于温度差而形成上部的混合区和下部向上流动的清洁区。整个系统不仅投资成本比较低,而且换气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排风管上和表冷段后侧的二次回风段上布置调节阀实现二次回风的流量控制,经过高效过滤器净化后的排风与经冷却器冷却减湿的空气进行混合,实现空气处理过程中的再热,省去了其他再热形式(电加热、冷凝再热、蒸汽、热水等),具有安全可靠,高效节能的优点,实现了采暖、除尘、换新风等功能的有机统一。
3、本实用新型排风调节段、新风调节段中间设置混风阀,通过调节排风阀、新风阀和混风阀,实现新风比0~100%的调节。
4、本实用新型百叶回风口设置于风管的侧壁上,含油空气经百叶回风口时,大颗粒油雾粉尘被百叶拦截凝聚,沿百叶往下流动,流至集油槽内,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具有油雾捕捉收集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层送风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送风系统和回风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和图2,一种工业厂房空气污染物整体治理装置,包括送风筒1、顶部吸风口2、送风系统和回风系统,其中,顶部吸风口2采用百叶吸风口。送风筒布置在工业厂房3内部工作区(人员活动区)两侧1.5m-2.5m高处;送风系统和回风系统安装在工业厂房3的顶部,送风系统与送风筒1相连通,以通过送风筒1向工业厂房3中部输送大风量、低温低速(风速为0.3-0.5m/s,温度比工业厂房内部工作区空气温度低2-4摄氏度)的新风;顶部吸风口2布置在工业厂房3内部的顶端并与回风系统相连通,将从顶部吸风口2吸入的空气排出至厂房外。通过采用较低的风速,将温度较低的新鲜空气直接送入厂房工作区,低温的新风在重力作用下先下沉,随后慢慢扩散,在地面以上形成一层新风空气层,而厂房内热源产生的热气流由于浮力作用而上升,并不断卷吸周围空气。在后续新风的推力作用下和顶部吸风口的抽吸作用下,地面的新鲜空气缓缓上升,形成向上的均匀气流,于是厂房工作区内的含尘污浊空气为后续新风取代,并经吸风口排出至厂房外。当达到稳定后,在厂房内由于温度差而形成上部的混合区和下部向上流动的清洁区。
参见图3,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送风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新风调节段4、初效过滤段5、表冷段6、二次回风段7、加热段8、加湿段9和送风机段10;回风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回风段11、高效过滤段12、回风机段13和排风调节段14;排风调节段14上的排风口通过排风管15和二次回风管16分别与排风阀17和二次回风段7上的二次回风阀18相连通,新风调节段4上设有新风阀19,顶部吸风口2和送风筒1分别与回风段11和送风机段10上设置的一次回风阀20和送风阀21连通。工业厂房3内的空气从顶端的顶部吸风口2经过输送管22进入回风段11中后,经过高效过滤段12中的过滤器过滤除尘后经回风机段13内的回风机23从排风阀17排出至工业厂房3外;回风机段14内的回风机23对工业厂房3内的空气提供抽吸动力。外部空气从新风调节段4上的新风阀19进入,并通过初效过滤段5过滤新风中的灰尘,经表冷段进行冷却减湿后与从二次回风阀18进入的回风混合再热后,通过加热段8、加湿段9和送风机段10经送风筒1排出至工业厂房3内。
本实施例中,排风调节段14、新风调节段4通过混风阀24连通,通过调节排风阀17、新风阀19和混风阀24,可以实现新风比0~100%的调节。
所述表冷段6采用铜管套铝翅片表冷器,用于夏季处理空气,实现冷却减湿。所述加热段8采用铜管套铝翅片,用于冬季加热空气,实现等湿升温。所述加湿段9采用电极式或电热式加湿器,用于冬季空气加湿。所述高效过滤段12采用以聚酯为基材、PTFE覆膜的高效过滤器,用于过滤空气中的油雾粉尘。所述初效过滤段5采用过滤效率G4的板式或袋式过滤器,用于过滤新风。所述回风机段23和送风机段10内分别设有高效节能空调专用双吸双支撑型离心风机。
如图3所示,送风系统和回风系统集成在一个密闭的机组箱体内,回风段11和送风机段10上设置的一次回风阀20和送风阀21分别位于机组箱体的两侧,排风调节段14和新风调节段4位于机组箱体的中部。机组箱体可以采用绝热用金属岩棉板或硬质难燃聚氨酯金属夹芯板制作。
本实施例中,排风阀17、新风阀19、二次回风阀18、一次回风阀20和送风阀21均采用电动调节阀。在工业厂房内未产生粉尘的情况下,可通过打开回风机段13上设置的旁通阀25,将工业厂房内的空气直接排放到厂外,实现换气功能。
参见图4,一种优选设置,在工业厂房内部的顶端设有风管26,顶部吸风口2设置在风管26的侧壁上,顶部吸风口2上的百叶倾斜向下设置且伸入风管内的一端为低端,风管26的底端与集油槽27连通,顶端与输送管22连通。含油空气经顶部吸风口2时,大颗粒油雾粉尘可被百叶拦截凝聚,沿百叶往下流动,流至集油槽27内,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具有油雾捕捉收集功能。
参见图1,,防止混合区中的尘污浊空气下窜到清洁区中,在工业厂房内部侧壁上位于送风筒1的上方还可以设置侧部吸风口26(同样为百叶吸风口),侧部吸风口26与一次回风阀20连通。
本实施例通过把风速较低的新鲜空气送入人员工作区,利用挤压的原理把污染空气挤到上部空间排走的方法,形成了空气分层的现象,它所治理的空间是人体工作区域,分层的高度可以根据不同的车间进行设计。因此,只要能保证工人处于工作区以内,就能保证人员处于相对清洁、新鲜的空气环境中,大大改善人员工作区域的空气品质;因此分层送风相对与传统送风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空间高度越大,节能效果越明显)。车间面积为24400m2分层送风计算的风量为800000m3/h,只有全面通风的1/3。
本实用新型送风系统和回风系统存在如下三种工况:
夏季工况:厂外新鲜空气从新风阀进入新风调节段与回风混合经初效过滤段过滤后,通过表冷段冷却减湿,进入二次回风段与从二次回风阀进入的回风混合再热,经过送风机段中的风机输送至送风筒,进而进入工业厂房中。工业厂房内的回风通过一次回风阀经高效过滤段过滤粉尘后,再由回风机段中的风机输送,通过调节排风阀、二次回风阀和混风阀,一部分回风通过排风阀排出至厂房外,一部分回风通过混风阀进入新风调节段内与从新风阀进入新风进行混合,剩余部分回风与冷凝后的新风进行混合再热。
冬季工况:
厂外新鲜空气从新风阀进入新风调节段与回风混合经初效过滤段过滤,进入二次回风段与从二次回风阀进入的回风混合再热后,经过加热段和加湿段加热加湿从送风机段中的风机输送至送风筒中,进而进入工业厂房中。工业厂房内的回风通过一次回风阀经高效过滤段过滤粉尘后,再由回风机段中的风机输送,通过调节排风阀、二次回风阀和混风阀,一部分回风通过排风阀排出至厂房外,一部分回风通过混风阀进入新风调节段内与从新风阀进入的新风进行混合,剩余部分回风与初效过滤后的新风进行混合再热。
过渡季节工况:表冷器和加热器停止运行,根据厂房外新风温度和厂房内设计温度的要求,通过调节新风量和排风量。空气净化过程同夏季和冬季工况。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也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例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9)

1.一种工业厂房空气污染物整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送风筒,布置在工业厂房内部工作区两侧;
送风系统,与所述送风筒连通,通过所述送风筒向工业厂房中部输送新风;
顶部吸风口,布置在工业厂房内部的顶端;
回风系统,与所述顶部吸风口连通,将从顶部吸风口吸入的空气排出至厂房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厂房空气污染物整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新风调节段、初效过滤段、表冷段、二次回风段、加热段、加湿段和送风机段;
所述回风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回风段、高效过滤段、回风机段和排风调节段;
所述排风调节段上的排风口通过排风管和二次回风管分别与排风阀和二次回风段上的二次回风阀相连通,所述新风调节段上设有新风阀,所述顶部吸风口和送风筒分别与所述回风段和送风机段上设置的一次回风阀和送风阀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厂房空气污染物整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工业厂房内部的顶端设有风管,所述顶部吸风口设置在所述风管的侧壁上,所述顶部吸风口上设有倾斜向下设置且伸入风管内的一端为低端的百叶,所述风管的底端与集油槽连通,顶端与一次回风阀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厂房空气污染物整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调节段和新风调节段通过混风阀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厂房空气污染物整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冷段采用铜管套铝翅片表冷器,用于夏季处理空气,实现冷却减湿;所述加热段采用铜管套铝翅片,用于冬季加热空气,实现等湿升温,所述加湿段采用电极式或电热式加湿器,用于冬季空气加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厂房空气污染物整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工业厂房内部侧壁上位于送风筒的上方设有侧部吸风口,所述侧部吸风口与所述一次回风阀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厂房空气污染物整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过滤段采用以聚酯为基材、PTFE覆膜的高效过滤器,用于过滤空气中的油雾粉尘。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厂房空气污染物整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效过滤段采用过滤效率G4的板式或袋式过滤器,用于过滤新风,所述回风机段和送风机段内分别设有高效节能空调专用双吸双支撑型离心风机。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厂房空气污染物整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系统和回风系统集成在一个密闭的机组箱体内,所述回风段和送风机段上设置的一次回风阀和送风阀分别位于机组箱体的两侧,所述排风调节段和新风调节段位于机组箱体的中部。
CN201820473265.7U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工业厂房空气污染物整体治理装置 Active CN2081084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73265.7U CN208108408U (zh)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工业厂房空气污染物整体治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73265.7U CN208108408U (zh)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工业厂房空气污染物整体治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08408U true CN208108408U (zh) 2018-11-16

Family

ID=64120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73265.7U Active CN208108408U (zh)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工业厂房空气污染物整体治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084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13552A (zh) * 2018-04-04 2018-08-17 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厂房空气污染物整体治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13552A (zh) * 2018-04-04 2018-08-17 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厂房空气污染物整体治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17079B1 (ko) 공기청정겸용 환기시스템
CN206150092U (zh) 一种用于畜禽舍不同季节的综合环境调控系统
CN107143945A (zh) 一种联控温度和co2的多风道恒湿新风机及其工作方法
CN204404377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电梯轿厢
CN106524317A (zh) 一种分质热回收冷剂过冷再热空调器及其空气处理方法
CN207365297U (zh) 新风机
CN106123072B (zh) 一种具有热回收和个性化送风功能的油烟机
CN204100472U (zh) 一种智能新风机
CN106705224A (zh) 一种多层次热回收组合式空气处理器及其空气处理方法
CN207350573U (zh) 一种具有除湿和空气净化功能的家用除湿机
CN108413552A (zh) 一种工业厂房空气污染物整体治理装置
CN209445540U (zh) 一种基于伯努利效应的室内通风降温系统
CN208108408U (zh) 一种工业厂房空气污染物整体治理装置
CN107120726A (zh) 一种热泵用风机盘管机组、机组供热方法及机组组合装置
CN106287949A (zh) 一种空调加湿方法及空调加湿系统
CN110319519A (zh) 一种厨房新风净油烟空调组合机组
CN109827311A (zh) 一种变风量全屋健康舒适空气管理系统
CN208042371U (zh) 一种组合式二次回风控湿空气净化机组
CN107477761A (zh) 一种智能调控输出气流的新风系统及其调控方法
CN209588310U (zh) 一种变风量全屋健康舒适空气管理系统
CN110594874A (zh) 户式空调
CN205965331U (zh) Voc预处理室过滤风道结构
CN108361907A (zh) 一种节能型室内新风装置
CN207214335U (zh) 进气净化通风装置
CN207214359U (zh) 一种壁挂式新风净化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