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02353U - 一种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02353U
CN208102353U CN201820576491.8U CN201820576491U CN208102353U CN 208102353 U CN208102353 U CN 208102353U CN 201820576491 U CN201820576491 U CN 201820576491U CN 208102353 U CN208102353 U CN 2081023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tubing string
exhaust valve
gasbag
buffe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7649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鑫
吴迪
张志勇
董建业
王昕宇
张远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2057649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023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023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023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包括上气囊、气囊管柱、下气囊;上气囊可通过上气囊排气阀向外界排气泄压,还可以通过联合排气阀一向气囊管柱排气,气囊管柱膨胀,实现一级缓冲;气囊管柱可通过气囊管柱排气阀向外排气泄压,还可以通过联合排气阀二向下气囊排气,下气囊膨胀,实现二级缓冲;下气囊可通过下气囊排气阀向外界排气泄压,实现三级缓冲;本实用新型通过气囊协同缓冲装置的多级缓冲不但能防止空降装备直接触地,还能实现气囊内部压力的多级释放,防止气囊爆破,并确保空降装备安全着陆。

Description

一种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备空降安全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气囊缓冲装置因重量轻、吸能效果好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装备空降、无人机回收、航天返回等技术领域,并成为装备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际的装备空降着陆过程中,现有气囊缓冲装置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空降装备着陆气囊缓冲装置中,大部分采用结构单一的单气室气囊缓冲装置,从而造成气室初始缓冲气压的设定过于单一且存在局限性,导致缓冲效果有限。
现有的单气室气囊缓冲装置通过排气孔向外排气,从而实现泄压。但在装备空降着陆缓冲过程中,如果气囊缓冲装置排气孔过大,则存在空降装备直接触地的问题;如果气囊缓冲装置排气孔过小,容易因气囊腔内部压力剧增以及向外排气速度过慢导致气囊爆破,这将对空降装备带来致命性的损害。
为了克服单气室气囊缓冲装置易爆破的缺点,少部分现有技术使用了双气室气囊缓冲装置的技术方案:如公开号为CN1923617A的专利“多级气囊联合缓冲装置”,但这种多级气囊联合缓冲装置采用的是嵌套结构,从而导致有效缓冲行程有限;如公开号为CN1923618A的专利“双气室气囊缓冲装置”,虽然这种气囊缓冲装置采用了气囊顶气室和气囊底气室叠加的安装方式,但气囊顶气室和气囊底气室之间无其它缓冲装置,依然造成有效缓冲行程有限,而且气囊顶气室和气囊底气室是两个分开的独立气室,导致两个气室无法对空降装备进行协同缓冲,因此不能对空降装备起到很好的缓冲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同时解决上述多种问题的气囊协同缓冲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包括上气囊、气囊管柱和下气囊;上气囊、气囊管柱和下气囊采用叠加的方式进行安装;上气囊顶部设置扣环装置与空降装备连接;上气囊内部为上气囊腔,上气囊表面设置上气囊充气阀;上气囊表面设置上气囊排气阀,上气囊表面与气囊管柱表面的重叠连接处设置联合排气阀一;气囊管柱内部为气囊管柱腔,气囊管柱表面设置气囊管柱充气阀;气囊管柱表面设置气囊管柱排气阀,气囊管柱表面与下气囊表面的重叠连接处设置联合排气阀二;下气囊内部为下气囊腔,下气囊表面设置下气囊充气阀,下气囊表面设置下气囊排气阀。
优选的,所述上气囊与所述下气囊的尺寸大小一致。
优选的,所述上气囊排气阀为单向排气阀,上气囊排气阀沿上气囊表面均匀布置。
优选的,所述气囊管柱在上气囊和下气囊之间均匀布置。
优选的,所述气囊管柱排气阀为单向排气阀,气囊管柱排气阀沿气囊管柱表面均匀布置。
优选的,所述下气囊排气阀为单向排气阀,下气囊排气阀沿下气囊表面均匀布置。
优选的,所述联合排气阀一为单向排气阀,联合排气阀一的个数与气囊管柱个数一致。
优选的,所述联合排气阀二为单向排气阀,联合排气阀二的个数与气囊管柱个数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第1点,采用结构包括上气囊、气囊管柱、下气囊的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来解决该问题。其中,上气囊、气囊管柱和下气囊可以根据具体空降着陆条件设定不同的初始缓冲气压,从而实现装备空降着陆过程中的多级缓冲。
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第2点,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设计:上气囊可通过上气囊排气阀向外界排气泄压,还可以通过联合排气阀一向气囊管柱排气,气囊管柱膨胀,实现一级缓冲;气囊管柱可通过气囊管柱排气阀向外排气泄压,还可以通过联合排气阀二向下气囊排气,下气囊膨胀,实现二级缓冲;下气囊可通过下气囊排气阀向外界排气泄压,实现三级缓冲;通过气囊协同缓冲装置的多级缓冲不但能防止空降装备直接触地,还能实现气囊协同缓冲装置内部压力的多级释放,防止气囊爆破,并确保空降装备安全着陆。
针对背景技术第3点,本实用新型采用上气囊、气囊管柱和下气囊叠加的方式进行安装,而不是嵌套方式;所述气囊管柱设置在上气囊和下气囊之间来增加有效缓冲行程,从而有效增强气囊装置缓冲效果。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上气囊与气囊管柱、气囊管柱和下气囊之间分别通过联合排气阀一和联合排气阀二进行协同缓冲,因此能对空降装备起到很好的缓冲效果。
注:上述设计不分先后,每一条都使得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区别和显著的进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整体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A-A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B-B剖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如下:
1、上气囊 2、气囊管柱 3、下气囊 4、上气囊腔 5、上气囊充气阀 6、上气囊排气阀7、联合排气阀一 8、气囊管柱腔 9、气囊管柱充气阀 10、气囊管柱排气阀 11、联合排气阀二 12、下气囊腔 13、下气囊充气阀 14、下气囊排气阀 15、扣环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包括上气囊1、气囊管柱2和下气囊3;本实用新型采用上气囊1、气囊管柱2和下气囊3叠加的方式进行安装;上气囊1顶部设置扣环装置15与空降装备连接;上气囊1内部为上气囊腔4,上气囊1表面设置一个上气囊充气阀5;上气囊1表面设置十个上气囊排气阀6,上气囊1表面与每个气囊管柱2表面的重叠连接处设置联合排气阀一7。
如图所示:气囊管柱2个数为十二个,所述气囊管柱2设置在上气囊1和下气囊3之间来增加有效缓冲行程;每个气囊管柱2内部为气囊管柱腔8,每个气囊管柱2表面设置一个气囊管柱充气阀9;每个气囊管柱2表面设置四个气囊管柱排气阀10,每个气囊管柱2表面与下气囊3表面的重叠连接处设置联合排气阀二11。
如图所示:下气囊3内部为下气囊腔12,下气囊3表面设置一个下气囊充气阀13,下气囊3表面设置十个下气囊排气阀14。
如图所示:所述上气囊1与所述下气囊3的尺寸大小一致;所述上气囊排气阀6为单向排气阀,上气囊排气阀6沿上气囊1表面均匀布置;所述气囊管柱2在上气囊1和下气囊3之间均匀布置;所述气囊管柱排气阀10为单向排气阀,气囊管柱排气阀10沿气囊管柱2表面均匀布置;所述下气囊排气阀14为单向排气阀,下气囊排气阀14沿下气囊3表面均匀布置;所述联合排气阀一7为单向排气阀,联合排气阀一7的个数与气囊管柱2个数一致;所述联合排气阀二11为单向排气阀,联合排气阀二11的个数与气囊管柱2个数一致。
本实用新型通过气囊协同缓冲装置的多级缓冲不但能防止空降装备直接触地,还能实现气囊内部压力的多级释放,防止气囊爆破,并确保空降装备安全着陆。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Claims (8)

1.一种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包括上气囊(1)、气囊管柱(2)和下气囊(3),其特征在于:上气囊(1)、气囊管柱(2)和下气囊(3)采用叠加的方式进行安装;上气囊(1)顶部设置扣环装置(15)与空降装备连接,上气囊(1)内部为上气囊腔(4),上气囊(1)表面设置上气囊充气阀(5);上气囊(1)表面设置上气囊排气阀(6),上气囊(1)表面与气囊管柱(2)表面的重叠连接处设置联合排气阀一(7);气囊管柱(2)内部为气囊管柱腔(8),气囊管柱(2)表面设置气囊管柱充气阀(9);气囊管柱(2)表面设置气囊管柱排气阀(10),气囊管柱(2)表面与下气囊(3)表面的重叠连接处设置联合排气阀二(11);下气囊(3)内部为下气囊腔(12),下气囊(3)表面设置下气囊充气阀(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气囊(1)与所述下气囊(3)的尺寸大小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气囊排气阀(6)为单向排气阀,上气囊排气阀(6)沿上气囊(1)表面均匀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管柱(2)在上气囊(1)和下气囊(3)之间均匀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管柱排气阀(10)为单向排气阀,气囊管柱排气阀(10)沿气囊管柱(2)表面均匀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气囊排气阀(14)为单向排气阀,下气囊排气阀(14)沿下气囊(3)表面均匀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排气阀一(7)为单向排气阀,联合排气阀一(7)的个数与气囊管柱(2)个数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排气阀二(11)为单向排气阀,联合排气阀二(11)的个数与气囊管柱(2)个数一致。
CN201820576491.8U 2018-04-23 2018-04-23 一种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 Active CN2081023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76491.8U CN208102353U (zh) 2018-04-23 2018-04-23 一种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76491.8U CN208102353U (zh) 2018-04-23 2018-04-23 一种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02353U true CN208102353U (zh) 2018-11-16

Family

ID=64115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76491.8U Active CN208102353U (zh) 2018-04-23 2018-04-23 一种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0235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82598A (zh) * 2018-04-23 2018-08-10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
CN109878923A (zh) * 2018-12-16 2019-06-14 孙文慧 一种适用于低空投放的集装箱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82598A (zh) * 2018-04-23 2018-08-10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
CN108382598B (zh) * 2018-04-23 2024-01-12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
CN109878923A (zh) * 2018-12-16 2019-06-14 孙文慧 一种适用于低空投放的集装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27907A (zh) 一种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的工作方法
CN208102353U (zh) 一种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
CN108382598A (zh) 一种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
CN207178573U (zh) 一种组合式减震器
EP2420290B1 (de) Vorrichtung zur notfallrettung von personen aus objekten in grosser höhe (verschiedene ausführungen)
AU2012218195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scuing from a high-rise facility
CN207470676U (zh) 一种机电设备减震装置
RU2349509C1 (ru) Пневмоамортизатор для десантирования грузов
CN204663572U (zh) 一种用于采空区的充填气囊
CN206437229U (zh) 一种可防翻的固定翼无人机着陆缓冲气囊
CN108357684A (zh) 一种空降乘员多级气囊协同缓冲座椅
CN2590868Y (zh) 带充气保护囊的高楼救生降落伞
CN208086027U (zh) 一种空降乘员仿生气囊护颈装置
CN108528296A (zh) 一种空降乘员多级气囊协同缓冲座椅的工作方法
CN207684689U (zh) 电梯坠落组合式保护装置
CN104527985A (zh) 一种高空逃生用的增阻缓降方法及缓降装置
CN205661957U (zh) 防磨溜槽
CN206092795U (zh) 一种汽车悬架缓冲块
CN106741992A (zh) 一种可防翻的固定翼无人机着陆缓冲气囊
CN209795843U (zh) 一种无人机着陆缓冲气囊
CN206446786U (zh) 支撑装置
CN108372933B (zh) 一种空降乘员仿生气囊护颈装置
CN207286536U (zh) 一种体育教学高安全性体操垫
CN108545198B (zh) 一种空降乘员仿生气囊护颈装置的工作方法
CN207482205U (zh) 飞行器双层安全气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