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92311U - 准直镜头 - Google Patents

准直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92311U
CN208092311U CN201820329407.2U CN201820329407U CN208092311U CN 208092311 U CN208092311 U CN 208092311U CN 201820329407 U CN201820329407 U CN 201820329407U CN 208092311 U CN208092311 U CN 2080923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camera lens
collimation camera
indicate
colli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2940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绪明
曾昊杰
曾吉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Lianyi Op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Lianyi Op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Lianyi Op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Lianyi Op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2940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923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923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923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准直镜头,从激光发射器端到被测物体端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光阑,光阑为最靠近像侧的位置。第一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且靠近物侧表面为凸面;第二透镜为具有负光焦度的透镜,且靠近物侧表面为凹面;第三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且靠近像侧表面为凸面;且各个透镜的光学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该准直镜头由于各镜片的折射率随温度的变化率分配合理,能实现焦距稳定及适用于不同的温度场合。靠近激光发射器的第一透镜的折射率在0~60℃范围内随温度的变化率满足(dn/dt)1>‑10×10‑6/℃,可以有效延缓镜头的老化;且在同样尺寸的激光发射器下,系统的焦距更大,视场角更小,更有利于3D结构光的算法实现。

Description

准直镜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镜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准直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手机的摄像功能也不断涌现出创新的技术,比如苹果公司主推的3D成像技术,这种基于3D结构光的光学感测技术,可用于人脸、手势辨识,强化照相功能,带来AR新应用,将光学图像从过去的二维向三维空间转换,从而带来更加真实、清晰的感知体验。
3D结构光是指将特定的激光信息投射到物体表面后,由摄像头采集,根据物体造成的光信息的变化来计算物体的位置和深度等信息,进而复原整个三维空间。特定的激光信息是3D结构光技术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因此对把激光信息投影到被测物体表面的准直镜头要求很高。这种把VCSEL(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激光器表面的有特定立体角发射的阵列点光源投影到被测物体表面的准直镜头,是3D成像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
在现有的这类产品中,存在随着使用环境下温度的变化,镜头焦距f发生较大变化,从而导致镜头投射光的角度发生明显变化,这会改变原有的光信息,从而导致整个系统的计算出现误差,影响三维物体的轮廓复原精度;同样还存在随着温度的变化,投影的像点变大的情况,这也会导致系统还原三维物体的清晰度下降。因此在随着使用环境温度变化的情况下,投射到被测物体的光信息的视场角和斑点的大小不发生较大的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一般传统的准直镜头靠近激光发射器的第一透镜为塑胶镜片,这种镜片容易老化;而且这种镜头的信赖性试验难以通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在不同温度下焦距稳定、且信赖性更强的准直镜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准直镜头,从激光发射器端到被测物体端依次包括: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凹面;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像侧表面为凸面;
靠近所述被测物体端的光阑;
各个透镜的光学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准直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f1<f23;
(dn/dt)1>-10×10-6/℃;
(dn/dt)2<-50×10-6/℃;
(dn/dt)3<-50×10-6/℃;
其中,所述激光发射器端为物侧,所述被测物体端为像侧,f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f23表示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的组合焦距,(dn/dt)1、(dn/dt)2和(dn/dt)3分别表示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的折射率在0~60℃范围内随温度的变化率。所述准直镜头,由于各镜片的折射率随温度的变化率分配合理,能够和镜片本身及结构件带来的热膨胀对焦距的影响相抵消,所以能够实现焦距稳定及适用于不同的温度场合。能够达到温度每变化10℃,该准直镜头的有效焦距变化量小于0.001mm,以致镜头投射光的角度不发生明显变化,不改变原有的光信息。且该准直镜头,靠近激光发射器的第一透镜的折射率在0~60℃范围内随温度的变化率满足(dn/dt)1>-10×10-6/℃,具有该材质特性的第一透镜可以有效延缓镜头的老化,信赖性更强,更容易通过信赖性试验,且试验结果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准直镜头满足条件式:
TTL/f<1.0;
其中,TTL表示所述准直镜头的光学总长,f表示所述准直镜头的系统焦距。
进一步地,所述准直镜头满足条件式:
0<f3/f1<5;
其中,f3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f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
进一步地,所述准直镜头满足条件式:
0<f/r1<10;
其中,f表示所述准直镜头的系统焦距,r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准直镜头满足条件式:
-10<r1/r6<0;
其中,r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6表示所述第三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准直镜头满足条件式:
0<CT3/CT1<5;
其中,CT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3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的各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均为非球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为玻璃材质,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为塑胶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准直镜头中各透镜的非球面表面形状均满足下列方程:
其中,z表示曲面离开曲面顶点在光轴方向的距离,c表示曲面顶点的曲率,k表示二次曲面系数,h表示光轴到曲面的距离,B、C、D、E、F、G、H分别表示四阶、六阶、八阶、十阶、十二阶、十四阶、十六阶曲面系数。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准直镜头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激光发射器的发射光经过图1中的准直镜头的光学线路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准直镜头在40℃,300mm像距成像时的场曲曲线图,图中x轴为场曲值,坐标单位为毫米,y轴为用物高定义的视场;
图3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准直镜头在40℃,300mm像距成像时的畸变曲线图,图中x轴为畸变值,坐标单位为百分比,y轴为用物高定义的视场;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准直镜头在40℃,300mm像距成像时像点大小及形状的示意图,单位为微米;
图5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准直镜头在40℃,300mm像距成像时的场曲曲线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准直镜头在40℃,300mm像距成像时的畸变曲线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准直镜头在40℃,300mm像距成像时像点大小及形状的示意图,单位为微米;
图7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的准直镜头在40℃,300mm像距成像时的场曲曲线图;
图7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的准直镜头在40℃,300mm像距成像时的畸变曲线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的准直镜头在40℃,300mm像距成像时像点大小及形状的示意图,单位为微米;
图9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的准直镜头在40℃,300mm像距成像时的场曲曲线图;
图9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的准直镜头在40℃,300mm像距成像时的畸变曲线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的准直镜头在40℃,300mm像距成像时像点大小及形状的示意图,单位为微米;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准直镜头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2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的准直镜头在40℃,300mm像距成像时的场曲曲线图;
图12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的准直镜头在40℃,300mm像距成像时的畸变曲线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的准直镜头在40℃,300mm像距成像时像点大小及形状的示意图,单位为微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准直镜头10,包括靠近激光发射器20(也即物侧)且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L2,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L3,靠近被测物体(也即像侧)的光阑S7;且各个透镜的光学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第一透镜L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借此汇聚来自激光器的远心光束,且搭配第一透镜L1提供足够的正光焦度,可有效地控制光学透镜组的整体体积。
所述第二透镜L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表面为凹面,可有效地调和第一透镜L1所产生的像差,亦能控制工作波段的聚焦能力。
所述第三透镜L3具有正光焦度,其像侧表面为凸面,可以有效修正光学透镜的像差,可有效地控制出射角度。
所述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及第三透镜L3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也即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及第三透镜L3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是制作成球面以外的形状,借此可以获得较多的控制变数,以削减像差。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准直镜头10满足以下条件式:
f1<f23;
(dn/dt)1>-10×10-6/℃;
(dn/dt)2<-50×10-6/℃;
(dn/dt)3<-50×10-6/℃;
其中,f1表示第一透镜的焦距,f23表示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的组合焦距,(dn/dt)1、(dn/dt)2和(dn/dt)3分别表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的折射率在0~60℃范围内随温度的变化率。
上述准直镜头,由于各镜片的折射率随温度的变化率分配合理,能够和镜片本身及结构件带来的热膨胀对焦距的影响相抵消,所以能够实现焦距稳定及适用于不同的温度场合;能够达到温度每变化10℃,该准直镜头的有效焦距变化量小于0.001mm,以致镜头投射光的角度不发生明显变化,不改变原有的光信息。且相比现有技术,在同样尺寸的VCSEL(激光发射器)下,可以实现系统的焦距更大,视场角更小,从而更有利于3D结构光的算法实现。
请参阅图2,所述为激光发射器20的发射光线30经过所述准直镜头10的光学线路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准直镜头10中,靠近激光发射器端20的第一透镜L1的折射率在0~60℃范围内随温度的变化率满足(dn/dt)1>-10×10-6/℃,具有该材质特性的第一透镜,也即为玻璃材质的透镜,由于激光发射器是发光源,靠近发光源的第一透镜采用玻璃材质,可以有效延缓镜头的老化,信赖性更强,更容易通过信赖性试验,且试验结果稳定。同时,远离发光源的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可为塑胶材质,借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上述准直镜头10中,所述第一透镜L1的焦距f1与所述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的组合焦距f23的差值均小于0,满足条件f1<f23,此条件限制了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组合与第一透镜L1相比对光线的偏折能力更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及第三透镜L3的折射率在0~60℃范围内随温度的变化率(dn/dt)1、(dn/dt)2及(dn/dt)3满足条件(dn/dt)1>-10×10-6/℃,(dn/dt)2<-50×10-6/℃,(dn/dt)3<-50×10-6/℃。此条件限制了三个透镜的折射率随温度的变化率,主要用于合理的搭配镜片的热膨胀,保证在不同温度下镜头焦距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准直镜头10的光学总长TTL与系统焦距f满足条件式:TTL/f<1.0,此条件限制了系统总长和系统焦距的比例关系,在保证系统长焦距的情况下,能达到系统小型化的目的。具体的,可以限定,所述准直镜头10的光学总长TTL小于3.5mm,且所述准直镜头10的系统焦距f大于3.5mm,以保证更好的光学特性,更适合3D结构光的算法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透镜L3的焦距f3所述第一透镜L1的焦距f1的比值范围为:0<f3/f1<5。此条件限制了所述第一透镜L1与第三透镜L3的配比,主要用于将经过所述第三透镜L3的光线会聚于成像面上,同时减少所述准直镜头的像差。
进一步地,所述准直镜头10的系统焦距f与第一透镜L1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1的比值范围为:0<f/r1<10,此条件限制了第一透镜L1物侧面的形状,有利于镜片的加工制造,同时可以降低公差敏感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L1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1与所述第三透镜L3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6比值范围为:-10<r1/r6<0。此条件限制了所述第一透镜L1物侧表面与第三透镜侧L3像侧表面的朝向相反,主要用于将经过所述第三透镜L3的光线会聚于成像面上,同时减少所述准直镜头的像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透镜L3的中心厚度CT3与第一透镜L1的中心厚度CT1的比值范围为:0<CT3/CT1<5,此条件限制了所述第三透镜L3的中心厚度与第一透镜L1的中心厚度的配比,借由适当配置透镜的中心厚度,有利于光学透镜组的加工制造及组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L1、所述第二透镜L2和所述第三透镜L3的各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均为非球面,借此可以获得较多的控制变数,以削减像差。
综上,该准直镜头10的尺寸更小,能够实现焦距稳定及适用于不同的温度场合。各镜片的折射率随温度的变化率及热膨胀系数分配合理,以致镜头投射光的角度不生明显变化,不改变原有的光信息;且在搭配同样尺寸的VCSEL(激光发射器)下,可以实现系统的焦距更大,视场角更小,从而更有利于3D结构光的算法实现。靠近激光发射器的第一透镜L1材料为玻璃,可以有效延缓镜头的老化;并且通过信赖性试验,且试验结果稳定。
下面分多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在以下每个实施例中,准直镜头中的各个透镜的厚度、曲率半径有所不同,具体不同可参见各实施例中的参数表。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仅仅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创新点所作的改变、替代、组合或简化,都应视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实施例中,r表示光学曲面顶点的曲率半径,d表示光学表面间距(相邻的两个光学曲面顶点之间的距离),nd表示各个透镜的折射率,Vd表示各个透镜的阿贝数,用来衡量介质的光线色散程度。
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所述准直镜头的非球面表面形状均满足下列方程:
其中,z表示曲面离开曲面顶点在光轴方向的距离,c表示曲面顶点的曲率,k表示二次曲面系数,h表示光轴到曲面的距离,B、C、D、E、F、G、H分别表示四阶、六阶、八阶、十阶、十二阶、十四阶、十六阶曲面系数。
在以下各个实施例中,所述准直镜头中的各个透镜的厚度、曲率半径部分有所不同,具体不同可参见各实施例的参数表。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准直镜头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可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L2是物侧表面为凹面、像侧表面为凸面的非球面镜片。同时请参阅图3a、3b及图4,其分别示出了本实施例中准直镜头的光学特性曲线。本实施例中的准直镜头中各个镜片的相关参数如表1-1所示。
表1-1
本实施例的各透镜非球面的参数如表1-2所示。
表1-2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提供的准直镜头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与第一实施例大抵相同,在此不予赘述,请参阅图5a、5b及图6,其分别示出了本实施例中准直镜头的光学特性曲线。本实施例的准直镜头中各个镜片的相关参数如表2-1所示。
表2-1
表面序号 表面类型 r d nd Vd
1 物面 球面 0.354788
2 第一透镜 非球面 0.908007 0.733314 1.711425 38.9048
3 非球面 1.406661 0.983116
4 第二透镜 非球面 -0.496305 0.200864 1.635517 23.9718
5 非球面 -1.369756 0.458681
6 第三透镜 非球面 4.268160 0.562746 1.544514 56.0033
7 非球面 -1.096466 0.045000
8 光阑 球面 300
9 像面 球面
本实施例的各透镜非球面的参数如表2-2所示。
表2-2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提供的准直镜头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与第一实施例大抵相同,在此不予赘述,请参阅图7a、7b及图8,其分别示出了本实施例中准直镜头的光学特性曲线。本实施例的准直镜头中各个镜片的相关参数如表3-1所示。
表3-1
表面序号 表面类型 r d nd Vd
1 物面 球面 0.393838
2 第一透镜 非球面 0.916580 0.707099 1.750282 45.3712
3 非球面 1.404357 0.958226
4 第二透镜 非球面 -0.482271 0.195094 1.635517 23.9718
5 非球面 -1.372532 0.441247
6 第三透镜 非球面 4.158899 0.554971 1.544514 56.0033
7 非球面 -1.061721 0.05000
8 光阑 球面 300
9 像面 球面
本实施例的各透镜非球面的参数如表3-2所示。
表3-2
实施例4
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提供的准直镜头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与第一实施例大抵相同,在此不予赘述,请参阅图9a、9b及图10,其分别示出了本实施例中准直镜头的光学特性曲线,本实施例的准直镜头中各个镜片的相关参数如表4-1所示。
表4-1
本实施例的各透镜非球面的参数如表4-2所示。
表4-2
实施例5
请参阅图11,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中提供的准直镜头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L2为双面皆为凹面的非球面透镜。
请参阅图12a、12b及图13,其分别示出了本实施例中准直镜头的光学特性曲线,本实施例的准直镜头中各个镜片的相关参数如表5-1所示。
表5-1
本实施例的各透镜非球面的参数如表5-2所示。
表5-2
由于像点的数据范围越小,说明镜头性能越好,从各个实施例中的图4、图6、图8、图10和图13可以得出,每个实施例中的像差被很好的校正。
表6是上述5个实施例及其对应的光学特性,包括系统焦距f、数值孔径NA和系统光学总长TTL,以及与前面每个条件式对应的数值。
表6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准直镜头,其特征在于,从激光发射器端到被测物体端依次包括: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凹面;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像侧表面为凸面;
靠近所述被测物体端的光阑;
各个透镜的光学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准直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f1<f23;
(dn/dt)1>-10×10-6/℃;
(dn/dt)2<-50×10-6/℃;
(dn/dt)3<-50×10-6/℃;
其中,所述激光发射器端为物侧,所述被测物体端为像侧,f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f23表示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的组合焦距,(dn/dt)1、(dn/dt)2和(dn/dt)3分别表示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的折射率在0~60℃范围内随温度的变化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直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镜头满足条件式:
TTL/f<1.0;
其中,TTL表示所述准直镜头的光学总长,f表示所述准直镜头的系统焦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直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镜头满足条件式:
0<f3/f1<5;
其中,f3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f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直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镜头满足条件式:
0<f/r1<10;
其中,f表示所述准直镜头的系统焦距,r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直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镜头满足条件式:
-10<r1/r6<0;
其中,r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6表示所述第三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直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镜头满足条件式:
0<CT3/CT1<5;
其中,CT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3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直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的各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均为非球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直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为玻璃材质,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为塑胶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准直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镜头中各透镜的非球面表面形状均满足下列方程:
其中,z表示曲面离开曲面顶点在光轴方向的距离,c表示曲面顶点的曲率,k表示二次曲面系数,h表示光轴到曲面的距离,B、C、D、E、F、G、H分别表示四阶、六阶、八阶、十阶、十二阶、十四阶、十六阶曲面系数。
CN201820329407.2U 2018-03-09 2018-03-09 准直镜头 Active CN2080923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29407.2U CN208092311U (zh) 2018-03-09 2018-03-09 准直镜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29407.2U CN208092311U (zh) 2018-03-09 2018-03-09 准直镜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92311U true CN208092311U (zh) 2018-11-13

Family

ID=64062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29407.2U Active CN208092311U (zh) 2018-03-09 2018-03-09 准直镜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9231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18996A (zh) * 2018-03-09 2018-07-24 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准直镜头
CN109557650A (zh) * 2018-12-11 2019-04-02 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准直镜头及投影模组
CN109870787A (zh) * 2019-03-20 2019-06-11 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18996A (zh) * 2018-03-09 2018-07-24 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准直镜头
CN108318996B (zh) * 2018-03-09 2024-02-20 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准直镜头
CN109557650A (zh) * 2018-12-11 2019-04-02 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准直镜头及投影模组
US11314062B2 (en) 2018-12-11 2022-04-26 Jiangxi Lianyi Optics Co., Ltd. Collimating lens, projecting module and mobile phone
CN109870787A (zh) * 2019-03-20 2019-06-11 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CN109870787B (zh) * 2019-03-20 2020-11-17 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05689B (zh) 投影镜头系统
CN108318996A (zh) 准直镜头
CN109557650A (zh) 准直镜头及投影模组
CN108227149B (zh) 准直镜头
CN107436484B (zh) 投影镜头
CN208092311U (zh) 准直镜头
CN104820278A (zh) 广角镜头
CN207301461U (zh) 投影镜头系统
CN104714297A (zh) 自由曲面反射式扫描系统
CN109031593A (zh) 投影镜头
CN105676430A (zh) 一种星敏感器光学成像系统
US5392431A (en) TV projection lens including a graded index element
CN208847938U (zh) 一种投影透镜系统及投影模组
CN207799220U (zh) 短焦投影物镜
CN208013518U (zh) 准直镜头
CN103403600A (zh) 用于成像的镜头模块
CN208110175U (zh) 透镜系统、结构光投影模组及深度相机
CN207908819U (zh) 透镜系统、结构光投影模组及深度相机
CN207281378U (zh) 投影镜头
CN110161650B (zh) 四片式红外单波长镜片组
US11686886B2 (en) Illumination assembly for 3D data acquisition
CN104570305A (zh) 自由曲面透镜及含有该自由曲面透镜的成像系统
CN111273430B (zh) 三片式红外线波长投影镜片组
CN109856900A (zh) 光学透镜组
CN111273431B (zh) 三片式红外线波长投影镜片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