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87008U - 一种上楼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楼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87008U
CN208087008U CN201820538653.9U CN201820538653U CN208087008U CN 208087008 U CN208087008 U CN 208087008U CN 201820538653 U CN201820538653 U CN 201820538653U CN 208087008 U CN208087008 U CN 2080870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stairs
rectilinear orbit
rack
arc
mont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3865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公子玮
王小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Overseas Chinese Middle School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Overseas Chinese Middle Schoo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Overseas Chinese Middle School filed Critical Hainan Overseas Chinese Middle School
Priority to CN20182053865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870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870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870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楼器,包括:用于铺设于楼梯天花板上的直线轨道,直线轨道包括两条滑道,滑道的两侧分别设有齿条和侧板,首尾相邻的两个直线轨道通过圆弧形轨道平滑相接,圆弧形轨道包括高度处处相等的圆弧形滑道,圆弧形滑道的一侧设有与齿条对接的第一凸台,另一侧设有第二凸台,第一凸台的高度低于齿条齿根高度;用于可拆卸的挂设于直线轨道并沿直线轨道移动的活动上楼装置,活动上楼装置包括两个齿轮,每个齿轮的两侧均设有一对用于使齿轮与齿条始终啮合的限位滑轮,每对限位滑轮中的一者沿滑道滑动,齿轮和限位滑轮均与驱动装置相连,活动上楼装置还包括支撑装置和与支撑装置相连的竖杆,驱动装置与竖杆相连。

Description

一种上楼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上楼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上楼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八层以下的居民楼通常没有安装电梯,这就给居住在四至八层的居民上下楼造成了困扰,尤其是对于残疾人和老年人等行动不便的人群来说,上楼器极其重要。
现有技术中,上楼器通常采用电机驱动,涡轮蜗杆、链轮链条以及限位滑轮组等配合传动,以带动悬挂座椅等的上升和前移,结构复杂,且容易失效;另外,目前的上楼器通常是递进的上移,也即上完一阶楼梯后再上另一阶楼梯,不能连续上楼,使用不便,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安全可靠的上楼器,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楼器,该上楼器的结构简单,方便使用,且安全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上楼器,包括:
用于铺设于楼梯天花板上的直线轨道,所述直线轨道包括沿所述直线轨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两条滑道,所述滑道的两侧分别设有齿朝向所述楼梯天花板的齿条和用于与所述楼梯天花板相连的侧板,首尾相邻的两个所述直线轨道通过圆弧形轨道平滑相接,所述圆弧形轨道包括高度处处相等的圆弧形滑道,所述圆弧形滑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齿条对接的第一凸台,另一侧设有与所述侧板对接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的高度低于所述齿条的齿根高度;
用于可拆卸的挂设于所述直线轨道上并沿所述直线轨道移动的活动上楼装置,所述活动上楼装置包括两个用于与所述齿条啮合传动的齿轮,每个所述齿轮的两侧均设有一对用于使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始终啮合的限位滑轮,每对所述限位滑轮中的一者用于沿所述滑道滑动,所述齿轮和所述限位滑轮均与用于使所述活动上楼装置启停的驱动装置相连,所述活动上楼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撑用户的支撑装置和与所述支撑装置相连且用于供用户抓握的竖杆,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竖杆相连。
优选地,所述竖杆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启闭的自锁开关。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低压电机。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位置伺服系统。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在活动上楼装置启停或转弯时给出提示信息的智能语音系统。
优选地,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踏板、小凳或轮椅。
优选地,所述竖杆上设有用于避免用户从所述支撑装置上脱落的安全带。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蓄电池,所述竖杆上设有用于为所述蓄电池充电的充电接口。
优选地,还包括:
与所述直线轨道相连且通向各用户房门口的第一支路轨道,所述第一支路轨道靠近用户房门口的一端的墙壁上设有电源;
用于设于楼下公共区域且与所述直线轨道相连的并与所述第一支路轨道一一对应的第二支路轨道,所有所述第二支路轨道的自由端的墙壁上均设有电源;
用于遥控所述活动上楼装置使其沿所述直线轨道、所述圆弧形轨道、所述第一支路轨道以及所述第二支路轨道移动的遥控器。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齿轮和所述限位滑轮始终挂设于所述直线轨道,所述竖杆与所述驱动装置可拆卸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楼器,使用时,直接将活动上楼装置挂设在直线轨道的一端,通过启动驱动装置,使驱动装置带动限位滑轮和齿轮同步转动,限位滑轮将齿轮限定在始终与齿条啮合传动的状态,从而使齿轮带动驱动装置、竖杆和支撑装置同步移动,同时,每对限位滑轮中的一者沿滑道滚动。在相邻楼层切换时,限位滑轮依靠惯性沿圆弧形轨道滑动,实现活动上楼装置的转弯。该上楼器通过齿轮齿条啮合传动,并结合限位滑轮沿滑道滚动,使活动上楼装置的移动平稳可靠,且通过圆弧形轨道实现直线轨道之间的对接,使活动上楼装置能够连续不间断的上下楼,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上楼器来说,本申请提供的上楼器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且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上楼器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为直线轨道、11为滑道、12为齿条、13为侧板、2为活动上楼装置、21为限位滑轮、22为齿轮、23为驱动装置、24为支撑装置、25为竖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上楼器,该上楼器的结构简单,方便使用,且安全可靠。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上楼器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提供一种上楼器,包括:
用于铺设于楼梯天花板上的直线轨道1,直线轨道1包括沿直线轨道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两条滑道11,滑道11的两侧分别设有齿朝向楼梯天花板的齿条12和用于与楼梯天花板相连的侧板13,首尾相邻的两个直线轨道1通过圆弧形轨道平滑相接,圆弧形轨道包括高度处处相等的圆弧形滑道,圆弧形滑道的一侧设有与齿条12对接的第一凸台,另一侧设有与侧板13对接的第二凸台,第一凸台的高度低于齿条12的齿根高度;
用于可拆卸的挂设于直线轨道1上并沿直线轨道1移动的活动上楼装置2,活动上楼装置2包括两个用于与齿条12啮合传动的齿轮22,每个齿轮22的两侧均设有一对用于使齿轮22与齿条12始终啮合的限位滑轮21,每对限位滑轮21中的一者用于沿滑道11滑动,齿轮22和限位滑轮21均与用于使活动上楼装置2启停的驱动装置23相连,活动上楼装置2还包括用于支撑用户的支撑装置24和与支撑装置24相连且用于供用户抓握的竖杆25,驱动装置23与竖杆25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上楼器主要包括直线轨道1和活动上楼装置2,直线轨道1用于沿楼梯天花板铺设,活动上楼装置2与直线轨道1可拆卸的挂接,也即,使用时,可将活动上楼装置2直接挂设在直线轨道1上,并使活动上楼装置2沿着直线轨道1移动,从而实现上楼;使用完成后,将活动上楼装置2直接从直线轨道1上取下即可。
直线轨道1为底部开口的“门”字形对称结构,直线轨道1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滑道11,用于使活动上楼装置2的每对限位限位滑轮21中的一者沿滑道11滑动。两条滑道11之间留有预设间隙,以形成使活动上楼装置2通过的开口。每条滑道11的两侧均设有齿条12和侧板13,用于形成滑道11的两个侧向挡板,以将一个限位限位滑轮21限定在滑道11中滑动。优选地,两条齿条12分别位于两条滑道11相对的一侧,两个侧板13分别位于两条滑道11相互远离的外侧。
齿条12主要用于活动上楼装置2的传动,以通过齿轮22与齿条12的啮合实现活动上楼装置2的前移。本申请对齿条12的宽度不做限定,考虑到齿条12只要能通过齿条12上的齿来传送与其啮合的齿轮22即可,因此,优选地,齿条12的宽度越窄越好。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活动上楼装置2的连续上下楼,避免活动上楼装置2在铺设于不同楼层的直线轨道1之间来回切换,本申请采用圆弧形轨道将首尾相邻的两个直线轨道1相接,首尾相邻的两个直线轨道1是指铺设于相邻楼层的两个直线轨道1。圆弧形滑道的高度处处相等,以利于上下楼时沿滑道滑动的限位限位滑轮21在圆弧形滑道上的滑动,圆弧形轨道与直线轨道1平滑过渡地对接,以提高限位滑轮21滑动的顺畅性。
可以理解的是,在圆弧形滑道的侧部并未设置与齿条12对接的圆弧形齿条,而是采用第一凸台对接齿条12,在圆弧形滑道的另一侧设置与侧板13对接的第二凸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限定了限位滑轮21的滑动轨迹,避免限位滑轮21偏离圆弧形滑道,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均与圆弧形滑道的延伸趋势一致。也即,在活动上楼装置2移动至圆弧形滑道时,并不是依靠齿轮22与圆弧形齿条的啮合传动来使活动上楼装置2沿圆弧形滑道移动的,而是依靠限位滑轮21的惯性使活动上楼装置2在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限定的圆弧形滑道里滑动,从而使活动上楼装置2从一个直线轨道1的一端滑至另一个直线轨道1的一端。
可以理解的是,两个齿轮22分别与两条齿条12啮合传动,每对限位滑轮21中的一者分别沿两条滑道11滑动,提高了活动上楼装置2相对于直线轨道1移动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凸台的高度低于齿条12的齿根高度,也即,限位滑轮21沿着圆弧形滑道滑动时,齿轮22在第一凸台的上方空转滚动,以避免第一凸台与齿轮22接触产生摩擦力或第一凸台过高对齿轮22产生干涉。
可以理解的是,齿轮22与限位滑轮21平行设置,使用时,两个限位滑轮21分别位于一条齿条12的两侧,两个限位滑轮21限定一个齿轮22的啮合轨迹,使齿轮22始终与对应的齿条12保持啮合状态,避免齿轮22脱离齿条12。为了避免每对限位滑轮21与齿条12的两侧摩擦过大导致卡死,限位滑轮21为碗状结构,也即,限位滑轮21靠近齿轮22的一端的外径与齿轮22的外径相等,且限位滑轮21的外径沿着远离齿轮22的方向逐渐增大。
限位滑轮21和齿轮22均与驱动装置23的输出轴相连,驱动装置23启动时,带动限位滑轮21和齿轮22同步转动,限位滑轮21限定齿轮22始终与齿条12啮合传动,由于齿条12静止地设置在直线轨道1上,因此,齿轮22沿着齿条12移动,并带动驱动装置23及与驱动装置23相连的竖杆25和支撑装置24一起移动,同时,每对限位滑轮21中的一者沿着滑道11滚动,实现活动上楼装置2的整体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通过驱动装置23控制活动上楼装置2的启停,也即,当驱动装置23停止转动后能够使活动上楼装置2停止,避免齿轮22在重力作用下沿齿条21下移,使活动上楼装置2在用户还未从支撑装置上安全着地时具有向下移动的趋势。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支撑装置24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支撑装置24为与竖杆25垂直的横踏板,用户可以将脚踩踏在横踏板上,并手握竖杆25随着活动上楼装置2一起移动。
本申请中的竖杆25优选为圆形竖杆,以方便用户的抓握;可以理解的是,支撑装置24悬挂在竖杆25的底部,驱动装置23固定于竖杆25上,竖杆25对整个活动上楼装置2起着主要的承载作用,因此,竖杆25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
本申请对竖杆25的具体长度不做限定,优选地,竖杆25的长度能够保证使用时支撑装置24的底部与楼梯台阶上端面之间具有合适的安全距离,也即,使用户轻松抬脚下移即可接触竖杆25正下方的楼梯台阶。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上楼器,使用时,直接将活动上楼装置2挂设在直线轨道1的一端,通过启动驱动装置23,使驱动装置23带动限位滑轮21和齿轮22同步转动,限位滑轮21将齿轮22限定在始终与齿条12啮合传动的状态,从而带动驱动装置23、竖杆25和支撑装置24同步移动,同时,每对限位滑轮21中的一者沿滑道11滚动。在相邻楼层切换时,限位滑轮21依靠惯性沿圆弧形轨道滑动,实现活动上楼装置2的转弯。该上楼器通过齿轮22齿条12啮合传动,并结合限位滑轮21沿滑道11滚动,使活动上楼装置2的移动平稳可靠,且通过圆弧形轨道实现直线轨道1之间的对接,使活动上楼装置2能够连续不间断的上下楼,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上楼器来说,本申请提供的上楼器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且使用方便。
考虑到用户控制驱动装置23启闭的方便性问题,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竖杆25上设有用于控制驱动装置23启闭的自锁开关。
也就是说,用户可以通过自锁开关自如地控制驱动装置23的启闭,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可以理解的是,自锁开关设置在竖杆25上便于人手操作的位置,可以根据其适用的不同用户人群的平均身高来设置自锁开关在竖杆25上的位置。
考虑到驱动装置23的具体结构,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3包括低压电机。
为了使驱动装置23停止转动后,使活动上楼装置2停止,避免活动上楼装置2在重力作用下下移,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3包括位置伺服系统。位置伺服系统可以使驱动装置23停止转动后停在某一位置,以方便用户的安全着地。
为了避免在活动上楼装置2启停或转弯时,用户未注意,在惯性的作用下使用户产生闪失等,在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还包括用于在活动上楼装置2启停或转弯时给出提示信息的智能语音系统。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的上楼器,在活动上楼装置2开始上楼或开始下楼时,或者在活动上楼装置2转弯时,及时通过智能语音系统提示用户,使用户做好上下楼或转弯准备,以避免活动上楼装置2突然启停或转弯导致用户姿态不稳等。
考虑到使用对象的广泛性,为了使上楼器能够适应不同的用户人群,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支撑装置24包括踏板、小凳或轮椅。
也就是说,对于普通人来说,支撑装置24可以为踏板,只需要用户脚踏在踏板上,抓握竖杆25即可。对于小孩来说,可以选用带有小凳的支撑装置24,以方便小孩的乘坐。对于老年人和残疾人来说,可以选用带轮椅的支撑装置24,以方便老年人和残疾人上下楼。
考虑到使用时的安全性问题,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竖杆25上设有用于避免用户从支撑装置24上脱落的安全带。
也就是说,当用户站在或坐在支撑装置24上后,将安全带系好,以使用户与活动上楼装置2绑在一起,避免在活动上楼装置2运动的过程中用户从支撑装置24上掉落。
考虑到动力补足的方便性问题,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驱动装置23包括蓄电池,竖杆25上设有用于为蓄电池充电的充电接口。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通过蓄电池为活动上楼装置2供电,当活动上楼装置2没电时,可以将连通电源的电源线接头插入充电接口,为蓄电池充电,以补充活动上楼装置2的电量,使其满足下次使用。
为了便于各家各户的使用,且避免电费纠纷,还包括:
与直线轨道1相连且通向各用户房门口的第一支路轨道,第一支路轨道靠近用户房门口的一端的墙壁上设有电源;
用于设于楼下公共区域且与直线轨道1相连的并与第一支路轨道一一对应的第二支路轨道,所有第二支路轨道的自由端的墙壁上均设有电源;
用于遥控活动上楼装置2使其沿直线轨道1、圆弧形轨道、第一支路轨道以及第二支路轨道移动的遥控器。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通过第一支路轨道使活动上楼装置2能够走到各用户的房门口,且可将活动上楼装置2直接置于第一支路轨道靠近用户房门口的一端存放,需要充电时,可直接通过电源线将竖杆25上的充电接口与电源接通。
通过第二支路轨道使活动上楼装置2能够走到楼下一层的公共区域,该公共区域相当于私家用户各自充电的公共区,也就是说,第二支路轨道与第一支路轨道一一对应,第二支路轨道对应着相应的用户,使不同家的用户区分开,各自在各自对应的第二支路轨道上暂存或充电,以避免电费纠纷。
为了方便活动上楼装置2在各种轨道上顺利有序切换,本实施例采用遥控器来控制活动上楼装置2的运动。
考虑到驱动装置23一般较重,不利于活动上楼装置2的挂取,因此,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3通过齿轮22和限位滑轮21始终挂设于直线轨道1,竖杆25与驱动装置23可拆卸的连接。
也就是说,每次挂取活动上楼装置2时,只需要将竖杆25与驱动装置23相连或将其从驱动装置23上拆下即可,而不必对活动上楼装置2的整体进行挂取操作。竖杆25与支撑装置24相比于整个活动上楼装置2来说轻便,且便于保存,给用户的使用带来诸多便利。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上楼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上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铺设于楼梯天花板上的直线轨道(1),所述直线轨道(1)包括沿所述直线轨道(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两条滑道(11),所述滑道(11)的两侧分别设有齿朝向所述楼梯天花板的齿条(12)和用于与所述楼梯天花板相连的侧板(13),首尾相邻的两个所述直线轨道(1)通过圆弧形轨道平滑相接,所述圆弧形轨道包括高度处处相等的圆弧形滑道,所述圆弧形滑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齿条(12)对接的第一凸台,另一侧设有与所述侧板(13)对接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的高度低于所述齿条(12)的齿根高度;
用于可拆卸的挂设于所述直线轨道(1)上并沿所述直线轨道(1)移动的活动上楼装置(2),所述活动上楼装置(2)包括两个用于与所述齿条(12)啮合传动的齿轮(22),每个所述齿轮(22)的两侧均设有一对用于使所述齿轮(22)与所述齿条(12)始终啮合的限位滑轮(21),每对所述限位滑轮(21)中的一者用于沿所述滑道(11)滑动,所述齿轮(22)和所述限位滑轮(21)均与用于使所述活动上楼装置(2)启停的驱动装置(23)相连,所述活动上楼装置(2)还包括用于支撑用户的支撑装置(24)和与所述支撑装置(24)相连且用于供用户抓握的竖杆(25),所述驱动装置(23)与所述竖杆(25)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25)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23)启闭的自锁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23)包括低压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23)包括位置伺服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上楼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在活动上楼装置(2)启停或转弯时给出提示信息的智能语音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24)包括踏板、小凳或轮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25)上设有用于避免用户从所述支撑装置(24)上脱落的安全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23)包括蓄电池,所述竖杆(25)上设有用于为所述蓄电池充电的充电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上楼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直线轨道(1)相连且通向各用户房门口的第一支路轨道,所述第一支路轨道靠近用户房门口的一端的墙壁上设有电源;
用于设于楼下公共区域且与所述直线轨道(1)相连的并与所述第一支路轨道一一对应的第二支路轨道,所有所述第二支路轨道的自由端的墙壁上均设有电源;
用于遥控所述活动上楼装置(2)使其沿所述直线轨道(1)、所述圆弧形轨道、所述第一支路轨道以及所述第二支路轨道移动的遥控器。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23)通过所述齿轮(22)和所述限位滑轮(21)始终挂设于所述直线轨道(1),所述竖杆(25)与所述驱动装置(23)可拆卸的连接。
CN201820538653.9U 2018-04-16 2018-04-16 一种上楼器 Active CN2080870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38653.9U CN208087008U (zh) 2018-04-16 2018-04-16 一种上楼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38653.9U CN208087008U (zh) 2018-04-16 2018-04-16 一种上楼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87008U true CN208087008U (zh) 2018-11-13

Family

ID=64055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38653.9U Active CN208087008U (zh) 2018-04-16 2018-04-16 一种上楼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8700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13854A (zh) * 2018-04-16 2018-07-24 海南华侨中学 一种上楼器
CN111390929A (zh) * 2020-04-13 2020-07-10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矿用轨道式巡检机器人链条爬坡辅助机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13854A (zh) * 2018-04-16 2018-07-24 海南华侨中学 一种上楼器
CN108313854B (zh) * 2018-04-16 2023-12-19 海南华侨中学 一种上楼器
CN111390929A (zh) * 2020-04-13 2020-07-10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矿用轨道式巡检机器人链条爬坡辅助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87008U (zh) 一种上楼器
CN102499828B (zh) 助老助残床椅一体化机器人
CN104495573A (zh) 智能爬楼代步机
CN102619456A (zh) 触摸可控电动窗帘系统
CN202010220U (zh) 升降式助脱助穿衣机器
CN104512789A (zh) 轨道式楼梯电梯
CN203740829U (zh) 手动式电梯开门装置
CN207312881U (zh) 楼道座椅电梯
CN108313854A (zh) 一种上楼器
CN111743449B (zh) 针对不便人群的马桶助力起坐智能系统
CN206264915U (zh) 客车用残疾人轮椅升降装置
CN208625550U (zh) 一种带人体感应的滑盖型自动换套马桶盖
CN209004469U (zh) 一种智能轮椅
CN201029997Y (zh) 多功能轮椅
CN213141277U (zh) 一种智慧城市公厕用物品支撑装置
CN108483193A (zh) 一种用于帮助老年人上下楼梯的医用卷绕装置
CN107811736B (zh) 一种站立辅助装置
CN102793613A (zh) 基于摩擦力实现人体翻身、移离床面的多功能医疗护理床
CN202235026U (zh) 无障碍入浴浴缸
CN216652701U (zh) 一种助老护理床椅
CN202235989U (zh) 一种体弱老年人、瘫痪病人爬楼机
CN203169465U (zh) 电动智能爬楼轮椅
CN201314178Y (zh) 地面同步旋转电动门
CN202637319U (zh) 一种轮椅上下楼装置
CN111772955B (zh) 一种康复护理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