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81299U - 一种双极射频手术电极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极射频手术电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81299U
CN208081299U CN201721044704.4U CN201721044704U CN208081299U CN 208081299 U CN208081299 U CN 208081299U CN 201721044704 U CN201721044704 U CN 201721044704U CN 208081299 U CN208081299 U CN 2080812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annular groove
metal needle
wall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4470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健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eiq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EO SCIE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EO SCIE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EO SCIE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4470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812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812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812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极射频手术电极,包括电极和手柄,电极的一端与手柄固定连接;电极包括金属针尖针芯、第一隔离管、短金属针管、第二隔离管、长金属针管和第一热缩管。本实用新型的双极射频手术电极,提供了一种单针双极的结构,此种结构工艺上相对简单易行,结构上足够坚固牢靠,非不正常使用不会发生脱落断裂,即保证了电极的质量又不会使其制作成本巨大,保证用户的实际利益。

Description

一种双极射频手术电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极射频手术电极。
背景技术
射频消融(Radio Frequency Ablation,RFA)作为一种微创伤热消融技术,已广泛、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治疗神经外科和疼痛科。其治疗机理是通过射频发生器发射一定频率的交变电流,使电极针周围组织中的离子激发、振荡摩擦产热而直接损毁病灶,组织或神经对热效应的敏感性是RFA治疗的基础。相对于其他热消融方式,RFA具有应用范围广、创伤小、疗效确切、可重复多次治疗、成本低的优势,最重要的是有更好的优化提高的潜力。
目前,国内只有几个厂家生产用于神经外科的射频仪器,但是其配件不全,功能单一,且价格昂贵,如要么只能做颅内的帕金森病治疗而不能用于更精细的精神病治疗。
常用的电极连接模式主要有单极射频,双极射频,对应的手术电极分为单极电极,双极电极。单极射频应用是指在热凝器有激励时,其输出的高频电流主要在一根单极手术电极和分开的中性电极之间流动。通常,产生热凝的那一端为跟人体接触面很小的手术电极裸露端,这样射频电流在其四周形成密集的电力线,从而使足够的水分子产生旋转振荡摩擦生热;而另一端则为一个跟人体接触面很大的中性电极(也叫分散电极或弥散电极,俗称负极板),由于其接触面大,没有足够密度的电力线使足够多的水分子旋转。这样只会在一个电极接触点形成热凝效应。双极射频应用是指在热凝器有激励时,其输出的高频电流主要在两只单极手术电极之间流动。双极射频应用时不使用中性电极(负极板)。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手术电极的接触点均产生热凝效应。
某些双极应用时,需要在一根电极上具有射频的两极,由于针尖的细小,对于此种单针双极的电极无论是结构上还是工艺上都是十分复杂,造价也较普通单极电极贵上许多。且目前市面上可见的此种电极多是通过绝缘的热缩管将电极针尖分割起到区别出两极的作用,这种方式做成的双极电极,结构不牢,多次使用后很容易脱落,作为使用耗材来说,对用户产生的成本巨大。此时一种结构更加牢固且工艺相对简单的单针双极的电极结构就显得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极射频手术电极,该电极结构工艺上相对简单易行,结构上足够坚固牢靠,成本相对比较低,而且安装简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极射频手术电极,包括电极和手柄,电极的一端与手柄固定连接;
电极包括金属针尖针芯、第一隔离管、短金属针管、第二隔离管、长金属针管和第一热缩管;
金属针尖针芯的一端为圆润的针尖,另一端为针芯,第一热缩管套在针芯的外侧,针尖的内壁与第一热缩管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一环形凹槽;
第一隔离管、短金属针管、第二隔离管和长金属针管均为环状结构,第一隔离管和第二隔离管的横截面为“凸”字状,短金属针管的横截面为倒“凸”字状;
第一隔离管、短金属针管、第二隔离管和长金属针管依次套设在第一热缩管的外部;
短金属针管一端的内壁与第一热缩管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二环形凹槽,短金属针管另一端的内壁与第一热缩管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三环形凹槽,长金属针管的内壁与第一热缩管的外壁之间形成第四环形凹槽;
第一隔离管的一端插入第一环形凹槽内,与第一环形凹槽相适配,第一隔离管的另一端插入第二环形凹槽内,与第二环形凹槽相适配,第二隔离管的一端插入第三环形凹槽内,与第三环形凹槽相适配,第二隔离管的另一端插入第四环形凹槽内,与第四环形凹槽相适配,长金属针管的内壁与第一热缩管的外壁之间形成电偶容纳腔,电偶容纳腔内设置两个热电偶。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的内部设置有电路板。
优选地,所述手柄的外侧设置有绝缘护套。
本实用新型的双极射频手术电极,提供了一种单针双极的结构,此种结构工艺上相对简单易行,结构上足够坚固牢靠,非不正常使用不会发生脱落断裂,即保证了电极的质量又不会使其制作成本巨大,保证用户的实际利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极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手柄的放大图;
上述图中:1-电极;11-金属针尖针芯;12-第一隔离管;13-短金属针管;14-第二隔离管;15-长金属针管15;16-电偶容纳腔;17-第一热缩管;2-手柄;3-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极射频手术电极,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电极1和手柄2,电极1的一端与手柄2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电极1包括金属针尖针芯11、第一隔离管12、短金属针管13、第二隔离管14、长金属针管15和第一热缩管17。金属针尖针芯11的一端为圆润的针尖,另一端为针芯,第一热缩管17套在针芯的外侧,针尖的内壁与第一热缩管17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一环形凹槽。第一隔离管12、短金属针管13、第二隔离管14和长金属针管15均为环状结构,第一隔离管12和第二隔离管14的横截面为“凸”字状,短金属针管13的横截面为倒“凸”字状。第一隔离管12、短金属针管13、第二隔离管14和长金属针管15依次套设在第一热缩管17的外部。短金属针管13一端的内壁与第一热缩管17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二环形凹槽,短金属针管13另一端的内壁与第一热缩管17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三环形凹槽,长金属针管15的内壁与第一热缩管17的外壁之间形成第四环形凹槽。第一隔离管12的一端插入第一环形凹槽内,与第一环形凹槽相适配,第一隔离管12的另一端插入第二环形凹槽内,与第二环形凹槽相适配,第二隔离管14的一端插入第三环形凹槽内,与第三环形凹槽相适配,第二隔离管14的另一端插入第四环形凹槽内,与第四环形凹槽相适配,长金属针管15的内壁与第一热缩管17的外壁之间形成电偶容纳腔16,电偶容纳腔16内设置两个热电偶。
如图3所示,所述手柄2的内部设置有电路板3,手柄2的一端设置有开口,电极1的一端从开口插入到手柄2的内部,各个部件之间的电连接是通过电路板3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前端组装时,各零部件依次安装卡接固定,零件和安装顺序不可变,保证安装时不会出错,同时其卡接方式不但固定牢靠,且未使用其他连接件,减少安装的复杂程度。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一种双极射频手术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1)和手柄(2),电极(1)的一端与手柄(2)固定连接;
电极(1)包括金属针尖针芯(11)、第一隔离管(12)、短金属针管(13)、第二隔离管(14)、长金属针管(15)和第一热缩管(17);
金属针尖针芯(11)的一端为圆润的针尖,另一端为针芯,第一热缩管(17)套在针芯的外侧,针尖的内壁与第一热缩管(17)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一环形凹槽;
第一隔离管(12)、短金属针管(13)、第二隔离管(14)和长金属针管(15)均为环状结构,第一隔离管(12)和第二隔离管(14)的横截面为“凸”字状,短金属针管(13)的横截面为倒“凸”字状;
第一隔离管(12)、短金属针管(13)、第二隔离管(14)和长金属针管(15)依次套设在第一热缩管(17)的外部;
短金属针管(13)一端的内壁与第一热缩管(17)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二环形凹槽,短金属针管(13)另一端的内壁与第一热缩管(17)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三环形凹槽,长金属针管(15)的内壁与第一热缩管(17)的外壁之间形成第四环形凹槽;
第一隔离管(12)的一端插入第一环形凹槽内,与第一环形凹槽相适配,第一隔离管(12)的另一端插入第二环形凹槽内,与第二环形凹槽相适配,第二隔离管(14)的一端插入第三环形凹槽内,与第三环形凹槽相适配,第二隔离管(14)的另一端插入第四环形凹槽内,与第四环形凹槽相适配,长金属针管(15)的内壁与第一热缩管(17)的外壁之间形成电偶容纳腔(16),电偶容纳腔(16)内设置两个热电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射频手术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的内部设置有电路板(3)。
CN201721044704.4U 2017-08-21 2017-08-21 一种双极射频手术电极 Active CN2080812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44704.4U CN208081299U (zh) 2017-08-21 2017-08-21 一种双极射频手术电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44704.4U CN208081299U (zh) 2017-08-21 2017-08-21 一种双极射频手术电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81299U true CN208081299U (zh) 2018-11-13

Family

ID=64067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44704.4U Active CN208081299U (zh) 2017-08-21 2017-08-21 一种双极射频手术电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812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314456C (en) Hyperthermia applicator
CN104323856B (zh) 无磁水冷微波消融针制造方法
JP2008508043A5 (zh)
RU2015118260A (ru) Наконечник катетера с микроэлектродами
CN103006321A (zh) 一种水冷却微波消融针形天线
CN103519889B (zh) 一种双层伞形探针的射频消融电极装置
JP2018514301A (ja) 加湿デバイス
CN110169596A (zh) 涡流感应加热电路及电子烟具
CN208081299U (zh) 一种双极射频手术电极
CN103654951A (zh) 深度磁场产生装置
CN106236248B (zh) 一种射频消融设备、系统和方法
CN109498996A (zh) 一种相阵结合的多极射频美容仪构成结构及构成方法
CN203647465U (zh) 一种射频消融电极
CN203493738U (zh) 一种双层伞形探针的射频消融电极装置
KR200414783Y1 (ko) 레이저 다이오드를 갖는 의료기용 일렉트로드 홀더
CN206491800U (zh) 颅内电极
CN211434142U (zh) 一种可控温的穴位内灸式针和灸一体式灸针
CN104770899A (zh) 一种加热结构及具有该加热结构的雾化装置
KR101458592B1 (ko) 제작 편의성 및 기계적 구조상의 안정성이 향상된 소형 마이크로파 플라즈마 발생기
US20160249977A1 (en)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electrode device having double-layered umbrella-shaped probes
CN211049587U (zh) 一种单极射频等离子体刀电极
RU2010110934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лазменной коагуляции тканей (варианты)
JP2009011788A (ja) 円周スロットアレイ共振器
JP4438338B2 (ja) 同軸プローブ
CN105879217A (zh) 感应等离子体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88 Building 5, sijiyangguang Science Park, 375 Jushan village,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Beiqi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8 Building 5, sijiyangguang Science Park, 375 Jushan village,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NEO SCIENC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