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78431U - 静态切换开关柜 - Google Patents

静态切换开关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78431U
CN208078431U CN201820490841.9U CN201820490841U CN208078431U CN 208078431 U CN208078431 U CN 208078431U CN 201820490841 U CN201820490841 U CN 201820490841U CN 208078431 U CN208078431 U CN 2080784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bar
switchgear
cabinet body
thyristor module
swi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9084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超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techwi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techwi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techwi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techwi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9084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784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784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784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tch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静态切换开关柜,所述静态切换开关柜包括开关柜柜体以及设置在开关柜柜体内的开关柜输入排组、旁路开关、主路断路器和晶闸管模块,旁路开关设置在开关柜柜体的前部,其中,旁路开关与晶闸管模块并联形成并联电路,所述并联电路、开关柜输入排组与主路断路器串联,其中,开关柜输入排组、旁路开关、主路断路器和晶闸管模块之间的电气连接采用铜排搭接的方式。开关柜柜体内的各个大电流的电气元件之间通过铜排搭接的方式进行电气连接,可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开关柜柜体的大小,从而降低运输成本,并且铜排的拆装较为简单,可减少后期的维护成本,此外,将可由用户操作的旁路开关设置在开关柜柜体的前部,可方便用户操作。

Description

静态切换开关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并离网切换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静态切换开关柜。
背景技术
快速并离网切换技术是微电网的核心技术之一,近几年来随着微电网技术的发展,快速并离网切换技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目前对开始并离网切换技术的研究主要是从微电网的技术需求出发,提出并离网快速平稳切换的方法。例如,根据不同并网点的开关位置状态组合逻辑表达式,匹配出微电网当前的运行模式,以及通过实时采集各个并网点、负荷、分布式电源、储能逆变器的功率信息,同时根据匹配出的运行模式,计算当前并网点的交换功率值,判断出功率盈缺情况,制定负荷或分布式电源的切除计划,最终完成微电网离网的平滑控制。
静态切换开关柜内安装有用于实现微电网快速并离网的各种电气元件。由于静态切换开关柜内的大部分电气元件属于大电流元件,各电气元件之间的电气连接需要截面面积较大的电缆,从而需要占用较大柜内的空间,并且,各电气元件之间的电缆错综复杂,拆装的工序较为复杂,后期维护需要较高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态切换开关柜,以解决现有的静态切换开关柜体积较大、维护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静态切换开关柜,该静态切换开关柜包括开关柜柜体以及设置在开关柜柜体内的开关柜输入排组、旁路开关、主路断路器和晶闸管模块,其中,旁路开关设置在开关柜柜体的前部,其中,旁路开关与晶闸管模块并联形成并联电路,所述并联电路、开关柜输入排组与主路断路器串联,其中,开关柜输入排组、旁路开关、主路断路器和晶闸管模块之间的电气连接采用铜排搭接的方式。
可选地,静态切换开关柜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静态切换开关柜的输出侧的电流和电压的电流电压检测组件和用于控制开关柜柜体中的各个电气元件的控制组件,其中,电流电压检测组件和控制组件设置在开关柜柜体的前部。
可选地,主路断路器安装在开关柜柜体的前部的靠下方的位置,旁路开关安装在主路断路器的上方。
可选地,晶闸管模块上设有风扇,晶闸管模块设置在开关柜柜体的后部。
可选地,晶闸管模块的数量为四个,开关柜输入排组包括四根长度依次增加的第一铜排,开关柜输入排组安装在开关柜柜体的第一侧部,所述第一侧部为开关柜柜体的左部或右部,其中,每根第一铜排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侧部的底部,且与静态切换开关柜的三相四线输入电缆中的一根电缆连接,每根第一铜排的另一端与四个晶闸管模块中的一个晶闸管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其中,所述静态切换开关柜还包括晶闸管模块转接铜排,晶闸管模块转接铜排包括三根长度依次增加的第二铜排,其中,在四根第一铜排中,离与其连接的晶闸管模块的输入端最近的一根第一铜排与晶闸管模块的输入端直接连接,其他三根第一铜排通中的每根第一铜排通过一根第二铜排与其他晶闸管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可选地,主路断路器为三相四线型断路器,主路断路器的输入排组包括四根长度依次增加的第三铜排,其中,所述静态切换开关柜还包括主路断路器转接铜排,主路断路器转接铜排包括四根L形的第四铜排,其中,每个晶闸管模块的输出端通过一根第四铜排与一个第三铜排连接。
可选地,主路断路器的输出排组包括四根长度相等的第五铜排,每根第五铜排与静态切换开关柜的三相四线输出电缆中的一根电缆连接。
可选地,旁路开关为三相四线型开关,旁路开关的输入排组包括四根长度相同的第六铜排,其中,所述静态切换开关柜还包括旁路开关第一转接铜排,旁路开关第一转接铜排包括四根第七铜排,其中,每根第六铜排通过一根第七铜排与一根第一铜排连接。
可选地,旁路开关的输出排组包括四根长度相同的第八铜排,所述静态切换开关柜还包括旁路开关第二转接铜排,旁路开关第二转接铜排包括四根第九铜排,其中,每根第八铜排通过一根第九铜排与一根第四铜排连接。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静态切换开关柜中,开关柜柜体内的各个大电流的电气元件之间通过铜排搭接的方式进行电气连接,可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开关柜柜体的大小,从而降低运输成本,并且铜排的拆装较为简单,可减少后期的维护成本,此外,将可由用户操作的旁路开关设置在开关柜柜体的前部,可方便用户操作。
将在接下来的描述中部分阐述本实用新型另外的方面和/或优点,还有一部分通过描述将是清楚的,或者可以经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而得知。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静态切换开关柜的正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静态切换开关柜的后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静态切换开关柜的左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静态切换开关柜的右视图;
图5至图7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各个铜排之间的搭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至图4分别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静态切换开关柜的正视图、后视图、左视图和右视图。
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静态切换开关柜包括开关柜柜体101以及设置在开关柜柜体101内的开关柜输入排组109、旁路开关102、主路断路器103和晶闸管模块106。
旁路开关102设置在开关柜柜体101的前部。该前部是指开关柜柜体101 内的空间中朝前方的部分。换句话说,开关柜柜体101的前部是指用户对静态切换开关柜进行操作时,开关柜柜体101朝向用户的部分。旁路开关102 是可由用户操作的电气元件,将其设置在开关柜柜体101的前部,可方便用户操作。
旁路开关102与晶闸管模块106并联形成并联电路。该并联电路、开关柜输入排组109与主路断路器103之间相互串联。开关柜柜体101内的各个大电流的电气元件之间通过铜排搭接的方式进行电气连接。例如,开关柜输入排组109、旁路开关102、主路断路器103和晶闸管模块106相互之间的电气连接采用铜排搭接的方式。也就是说,旁路开关102与晶闸管模块106之间通过铜排搭接的方式并联形成并联电路。该并联电路、开关柜输入排组109与主路断路器103相互之间通过铜排搭接的方式进行串联。在开关柜柜体101 内部采用铜排搭接的结构设计,可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开关柜柜体101的大小,从而降低运输成本,并且铜排的拆装较为简单,可减少后期的维护成本。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使开关柜柜体101内的电气元件的布局更加科学,更加提高空间的利用率,与静态切换开关柜的输出电缆连接的主路断路器103安装在开关柜柜体101的前部的靠下方的位置,旁路开关102安装在主路断路器103的上方。换句话说,主路断路器103安装在旁路开关102 的下方。
主路断路器103和旁路开关102可通过各种方式固定在开关柜柜体101 内。例如,静态切换开关柜可包括多个第一支架。多个第一支架从上到下分别设置在与开关柜柜体101的前侧面平行的第一平面上。主路断路器103可安装在多个第一支架中靠下方的一个第一支架上。旁路开关102可安装在用于安装主路断路器103的第一支架的上方的第一支架上。
开关柜柜体101的前部还可设置用于检测静态切换开关柜的输出侧的电流和电压的电流电压检测组件105和用于控制开关柜柜体中的各个电气元件的控制组件104,这样可方便查看该输出侧的电流和电压以及方便对控制组件进行操作。由于主路断路器103与静态切换开关柜的输出电缆连接,因此电流电压检测组件105可安装在主路断路器103的下方的第一支架上,这样可方便检测静态切换开关柜的输出测的电压和电流。控制组件104可安装在多个第一支架中的靠上方的第一支架上。
体积较大的晶闸管模块106可设置在开关柜柜体101的后部。晶闸管模块106上可设有用于散热的风扇。风扇可对开关柜柜体101进行抽风,即风扇采用前进风后出风的方式,对开关柜柜体101内的电气元件以及铜排进行散热,可提高电气元件的使用寿命和铜排的电流利用率。
晶闸管模块106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晶闸管模块106与静态切换开关柜的三相四线(A、B、C和N)输入电缆中的一根电缆对应。
晶闸管模块106可通过各种方式固定在开关柜柜体101内。例如,静态切换开关柜可包括多个第二支架。多个第二支架从上到下分别设置在与开关柜柜体101的前侧面平行的第二平面上。第二平面在第一平面的后方,且与第一平面之间具有预定距离。每个晶闸管模块106安装在一个第二支架上。
开关柜输入排组109包括四根长度依次增加的第一铜排,每根第一铜排分别对应三相四线(A、B、C和N)中的一线。开关柜输入排组109(即四根第一铜排)可安装在开关柜柜体101的第一侧部。该第一侧部为开关柜柜体101的左部或右部,附图中示出的第一侧部是开关柜柜体101的左部。
开关柜输入排组109可通过各种方式安装在开关柜柜体101的第一侧部。例如,静态切换开关柜可包括多个第三支架。多个第三支架从上到下分别设置在与开关柜柜体101的左侧面平行的第三平面上。每根第一铜排可固定在多个第三支架中的一个或多个靠下方的第三支架上。
开关柜输入排组109与静态切换开关柜的三相四线输入电缆以及晶闸管模块106的输入端连接。具体说来,每根第一铜排的一端与静态切换开关柜的三相四线输入电缆中的一根电缆连接,每根第一铜排的另一端与四个晶闸管模块106中的一个晶闸管模块106的输入端搭接。
由于部分晶闸管模块106的输入端离与之连接的第一铜排较远,无法直接连接。静态切换开关柜还可设置晶闸管模块转接铜排1010。晶闸管模块转接铜排1010包括三根长度依次增加的第二铜排。在四根第一铜排中,离与其连接的晶闸管模块106的输入端最近的一根第一铜排与晶闸管模块106块的输入端直接连接,其他三根第一铜排中的每根第一铜排通过一根第二铜排与其他晶闸管模块106的输入端连接。也就是死说,第二铜排的一端与第一铜排搭接,另一端与晶闸管模块106的输入端搭接。
静态切换开关柜还包括主路断路器转接铜排108。主路断路器转接铜排 108包括四根L形的第四铜排,每根第四铜排分别对应三相四线(A、B、C 和N)中的一线。每根L形的第四铜排由两段铜排组成,在这两段铜排中,四根第四铜排的一段铜排的长度相等,四根第四铜排的另一段铜排的长度从下到上依次变长。
图5至图7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各个铜排之间的搭接示意图。
如图5所示,主路断路器103为三相四线型断路器,主路断路器103的输入排组1011包括四根长度依次增加的第三铜排,每根第三铜排分别对应三相四线(A、B、C和N)中的一线。
每个晶闸管模块106的输出端通过主路断路器转接铜排108与主路断路器103的输入排组1011连接。具体说来,每个晶闸管模块106的输出端通过一根第四铜排与一个第三铜排连接。也就是说,第四铜排的一端与晶闸管模块106的输出端搭接,另一端与第三铜排搭接。
主路断路器103的输出排组107与静态切换开关柜的输出电缆连接。具体说来,输出排组107包括四根长度相等的第五铜排,每根第五铜排分别对应三相四线(A、B、C和N)中的一线,每根第五铜排与静态切换开关柜的三相四线输出电缆中的一根电缆连接。
如图6所示,旁路开关102为三相四线型开关,静态切换开关柜还包括旁路开关第一转接铜排1013,旁路开关102的输入排组通过旁路开关第一转接铜排1013与开关柜输入排组109连接。具体说来,旁路开关102的输入排组包括四根长度相同的第六铜排,每根第六铜排分别对应三相四线(A、B、 C和N)中的一线。旁路开关第一转接铜排1013包括四根第七铜排,每根第七铜排分别对应三相四线(A、B、C和N)中的一线。每根第六铜排通过一根第七铜排与一根第一铜排连接。也就是说,第七铜排的一端与第六铜排搭接,另一端与第一铜排搭接。由于与A线对应第六铜排与开关柜输入排组109 的距离较远,因此,与A线对应的一根第七铜排比其他第七铜排长,可由两端铜排搭接而成。
如图7所示,静态切换开关柜还包括旁路开关第二转接铜排1012,旁路开关102的输出排组通过旁路开关第二转接铜排1012与主路断路器转接铜排 108连接。具体说来,旁路开关102的输出排组包括四根长度相同的第八铜排,每根第八铜排分别对应三相四线(A、B、C和N)中的一线。旁路开关第二转接铜排1012包括四根第九铜排,每根第九铜排分别对应三相四线(A、 B、C和N)中的一线。每根第八铜排通过一根第九铜排与一根第四铜排连接。也就是说,第九铜排的一端与第八铜排搭接,另一端与第四铜排搭接。这样,在将旁路开关102闭合时,晶闸管模块106将会被短接,可实现微网系统并离网模式的平滑切换。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静态切换开关柜中,开关柜柜体内的各个大电流的电气元件之间通过铜排搭接的方式进行电气连接,可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开关柜柜体的大小,从而降低运输成本,并且铜排的拆装较为简单,可减少后期的维护成本,此外,将可由用户操作的旁路开关设置在开关柜柜体的前部,可方便用户操作。
尽管已经参照其示例性实施例具体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

Claims (9)

1.一种静态切换开关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柜柜体(101)以及设置在所述开关柜柜体(101)内的开关柜输入排组(109)、旁路开关(102)、主路断路器(103)和晶闸管模块(106),
其中,所述旁路开关(102)设置在所述开关柜柜体(101)的前部,
其中,所述旁路开关(102)与所述晶闸管模块(106)并联形成并联电路,所述并联电路、所述开关柜输入排组(109)与所述主路断路器(103)串联,
其中,所述开关柜输入排组(109)、所述旁路开关(102)、所述主路断路器(103)和所述晶闸管模块(106)之间的电气连接采用铜排搭接的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态切换开关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静态切换开关柜的输出侧的电流和电压的电流电压检测组件(105)和用于控制所述开关柜柜体(101)中的各个电气元件的控制组件(104),
其中,所述电流电压检测组件(105)和所述控制组件(104)设置在所述开关柜柜体(101)的前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态切换开关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路断路器(103)安装在所述开关柜柜体(101)的前部的靠下方的位置,所述旁路开关(102)安装在所述主路断路器(103)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态切换开关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晶闸管模块(106)上设有风扇,所述晶闸管模块(106)设置在所述开关柜柜体(101)的后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态切换开关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晶闸管模块(106)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开关柜输入排组(109)包括四根长度依次增加的第一铜排,所述开关柜输入排组(109)安装在所述开关柜柜体(101)的第一侧部,所述第一侧部为所述开关柜柜体(101)的左部或右部,
其中,每根第一铜排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侧部的底部,且与静态切换开关柜的三相四线输入电缆中的一根电缆连接,每根第一铜排的另一端与四个所述晶闸管模块(106)中的一个所述晶闸管模块(106)的输入端连接,
其中,所述静态切换开关柜还包括晶闸管模块转接铜排(1010),所述晶闸管模块转接铜排(1010)包括三根长度依次增加的第二铜排,
其中,在四根第一铜排中,离与其连接的所述晶闸管模块(106)的输入端最近的一根第一铜排与所述晶闸管模块(106)块的输入端直接连接,其他三根第一铜排通中的每根第一铜排通过一根第二铜排与其他所述晶闸管模块(106)的输入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静态切换开关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路断路器(103)为三相四线型断路器,所述主路断路器(103)的输入排组(1011)包括四根长度依次增加的第三铜排,
其中,所述静态切换开关柜还包括主路断路器转接铜排(108),所述主路断路器转接铜排(108)包括四根L形的第四铜排,
其中,每个所述晶闸管模块(106)的输出端通过一根第四铜排与一个第三铜排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态切换开关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路断路器(103)的输出排组(107)包括四根长度相等的第五铜排,每根第五铜排与静态切换开关柜的三相四线输出电缆中的一根电缆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态切换开关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开关(102)为三相四线型开关,所述旁路开关(102)的输入排组包括四根长度相同的第六铜排,
其中,所述静态切换开关柜还包括旁路开关第一转接铜排(1013),所述旁路开关第一转接铜排(1013)包括四根第七铜排,
其中,每根第六铜排通过一根第七铜排与一根第一铜排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静态切换开关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开关(102)的输出排组包括四根长度相同的第八铜排,所述静态切换开关柜还包括旁路开关第二转接铜排(1012),所述旁路开关第二转接铜排(1012)包括四根第九铜排,
其中,每根第八铜排通过一根第九铜排与一根第四铜排连接。
CN201820490841.9U 2018-04-08 2018-04-08 静态切换开关柜 Active CN2080784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90841.9U CN208078431U (zh) 2018-04-08 2018-04-08 静态切换开关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90841.9U CN208078431U (zh) 2018-04-08 2018-04-08 静态切换开关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78431U true CN208078431U (zh) 2018-11-09

Family

ID=64043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90841.9U Active CN208078431U (zh) 2018-04-08 2018-04-08 静态切换开关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784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6939A (zh) * 2018-11-30 2019-02-15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一种切换开关柜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6939A (zh) * 2018-11-30 2019-02-15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一种切换开关柜装置
CN109346939B (zh) * 2018-11-30 2024-01-23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一种切换开关柜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90435U (zh) 一种光伏储能设备、机柜以及光伏储能系统
CN110901471B (zh) 一种可快速扩展型电动汽车柔性直流充电系统
CN109193747B (zh) 双极柔性直流电网中性线转换开关运行方式转换方法
CN208986604U (zh) 一种多能互补交直流混合微电网
CN105356304B (zh) 输出配电模块及配电柜
CN208078431U (zh) 静态切换开关柜
CN109347134A (zh) 双极柔性直流电网极线电气主接线系统及在线检修方法
CN207939012U (zh) 汇流柜
CN100448152C (zh) 用于把正弦电流馈入到交流网络的变换器
CN103855625A (zh) 一种可移动分支箱
CN110165593B (zh) 计量柜用电流互感器带电更换装置及方法
CN107004533B (zh) 直流中断设备
Sidharthan et al. Optimization of charging in a multi-port ev charging station for emergency vehicle priority fast charging
CN112959910A (zh) 一种基于隔离风道式热交换的大功率充电系统
CN208508354U (zh) 一种电源系统模块式结构
CN210898546U (zh) 功率单元、变流装置和微电网动态扰动控制系统
CN109720236A (zh) 双电机动力电源构架、控制系统和控制器
Yagoub et al. Modelling and fault protection analysis of a DC microgrid using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VSC)
CN104821786A (zh) 一种纵、横双向式汇流排及光伏汇流箱
CN109921642A (zh) 一种电压变换装置
CN104967154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CN209381836U (zh) 双电机动力电源构架
CN209375239U (zh) 一种船舶应急照明供电装置及系统
CN215360975U (zh) 一种基于隔离风道式热交换的大功率充电系统
CN113890007B (zh) 预装式供配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