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76876U - 一种背光源精度高的一体化背光源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源精度高的一体化背光源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76876U
CN208076876U CN201820442928.9U CN201820442928U CN208076876U CN 208076876 U CN208076876 U CN 208076876U CN 201820442928 U CN201820442928 U CN 201820442928U CN 208076876 U CN208076876 U CN 2080768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light
high accuracy
light source
light ext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4292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科学
肖树新
陈建刚
曾文辉
沈冠
王丁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Changxi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Changxi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Changxi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Changxi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4292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768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768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7687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源精度高的一体化背光源结构,包括背板,所述背板上固定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若干出光凹槽和若干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一空腔均位于所述出光凹槽之间,且,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相互垂直,所述出光凹槽内设有发光体,所述出光凹槽内壁设有第一反光纸,所述出光凹槽内对称设有数量为四个的通光孔,所述通光孔分别与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相连接,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内均设有挡板。有益效果:不仅能够有效的增加了光效和聚光强度,减少了光的散失,使得背光源的精度得到有效的提升,并且,能够消除出光凹槽之间遮光角,进一步的增加了光线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源精度高的一体化背光源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背光源精度高的一体化背光源结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包括液晶面板和背光源结构。液晶面板本身不发光,需要借助背光源结构提供的光源来正常显示影像,因此,背光源结构成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关键组件之一。根据光源的入射方式不同,背光源结构可以分为直下式背光源结构和侧入式背光源结构。其中,侧入式背光源结构是将背光源LED灯条设置于液晶面板侧后方的背板边缘,LED灯条发出的光线从导光板一侧的入光面进入导光板,经反射和扩散后从导光板出光面射出,再经由光学膜片组,以形成面光源提供给液晶面板。
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源结构,其光源一般是直接进入导光板的,然后经由导光板后通过出光凹槽再经扩散板进行散射扩散的,现有技术这种光源进入模式存在聚光效果不好,光效不强,进而使得背光源精度比较低的缺陷,并且出光凹槽之间会存在遮光角。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背光源精度高的一体化背光源结构,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背光源精度高的一体化背光源结构,包括背板,所述背板上固定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若干出光凹槽和若干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一空腔均位于所述出光凹槽之间,且,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相互垂直,所述出光凹槽内设有发光体,所述出光凹槽内壁设有第一反光纸,所述出光凹槽内对称设有数量为四个的通光孔,所述通光孔分别与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相连接,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内均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通光孔之间设有反光板,所述反光板上设有第二反光纸,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均通过所述挡板形成数量为两个的通光通道,所述通光通道内壁设有反光凸起,所述底板上设有扩散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光纸与所述第二反光纸均为镀银反光纸,所述反光凸起上设有一层镀银反光纸。
进一步的,所述反光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
进一步的,所述扩散板为PET塑料扩散板。
进一步的,所述扩散板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出光面由若干依次排列的弧形凸起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发光体为LED灯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出光凹槽,当需要背光源机构提供光源的时候,发光体发出光线,由于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发光体发出的光线是向四面八方发射出来的,这就使得一部分光会通过第一反光纸进行反射出发光凹槽,一部分光会通过通光孔以不同的角度进入到通光通道内,然后经过第二反光板使得进入到通光通道内的光以垂直于底板的角度发射出去,然后再通过反光凸起将剩余的光中的大部分转换为垂直于底板的光发射出去,不仅能够有效的增加了光效和聚光强度,减少了光的散失,使得背光源的精度得到有效的提升,并且,能够消除出光凹槽之间遮光角,进一步的增加了光线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源精度高的一体化背光源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源精度高的一体化背光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背板;2、底板;3、出光凹槽;4、第一空腔;5、第二空腔;6、第一反光纸;7、通光孔;8、挡板;9、反光板;10、第二反光纸;11、通光通道;12、反光凸起;13、扩散板;14、发光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源精度高的一体化背光源结构。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源精度高的一体化背光源结构,包括背板1,所述背板1上固定设有底板2,所述底板2上开设有若干出光凹槽3和若干第一空腔4和第二空腔5,所述第一空腔4与所述第一空腔4均位于所述出光凹槽3之间,且,所述第一空腔4与所述第二空腔5相互垂直,所述出光凹槽3内设有发光体14,所述出光凹槽3内壁设有第一反光纸6,所述出光凹槽3内对称设有数量为四个的通光孔7,所述通光孔7分别与所述第一空腔4和第二空腔5相连接,所述第一空腔4与所述第二空腔5内均设有挡板8,所述挡板8与所述通光孔7之间设有反光板9,所述反光板9上设有第二反光纸10,所述第一空腔4和第二空腔5均通过所述挡板8形成数量为两个的通光通道11,所述通光通道11内壁设有反光凸起12,所述底板2上设有扩散板13。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能够通过设置出光凹槽3,当需要背光源机构提供光源的时候,发光体14发出光线,由于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发光体14发出的光线是向四面八方发射出来的,这就使得一部分光会通过第一反光纸6进行反射出发光凹槽3,一部分光会通过通光孔7以不同的角度进入到通光通道11内,然后经过第二反光板10使得进入到通光通道11内的光以垂直于底板2的角度发射出去,然后再通过反光凸起12将剩余的光中的大部分转换为垂直于底板2的光发射出去,不仅能够有效的增加了光效和聚光强度,减少了光的散失,使得背光源的精度得到有效的提升,并且,能够消除出光凹槽3之间遮光角,进一步的增加了光线强度。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第一反光纸6来说,所述第一反光纸6与所述第二反光纸10均为镀银反光纸,所述反光凸起12上设有一层镀银反光纸。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反光板9来说,所述反光板9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扩散板13来说,所述扩散板13为PET塑料扩散板。所述扩散板13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出光面由若干依次排列的弧形凸起构成。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发光体14来说,所述发光体14为LED灯珠。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出光凹槽3,当需要背光源机构提供光源的时候,发光体14发出光线,由于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发光体14发出的光线是向四面八方发射出来的,这就使得一部分光会通过第一反光纸6进行反射出发光凹槽3,一部分光会通过通光孔7以不同的角度进入到通光通道11内,然后经过第二反光板10使得进入到通光通道11内的光以垂直于底板2的角度发射出去,然后再通过反光凸起12将剩余的光中的大部分转换为垂直于底板2的光发射出去,不仅能够有效的增加了光效和聚光强度,减少了光的散失,使得背光源的精度得到有效的提升,并且,能够消除出光凹槽3之间遮光角,进一步的增加了光线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背光源精度高的一体化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1),所述背板(1)上固定设有底板(2),所述底板(2)上开设有若干出光凹槽(3)和若干第一空腔(4)和第二空腔(5),所述第一空腔(4)与所述第一空腔(4)均位于所述出光凹槽(3)之间,且,所述第一空腔(4)与所述第二空腔(5)相互垂直,所述出光凹槽(3)内设有发光体(14),所述出光凹槽(3)内壁设有第一反光纸(6),所述出光凹槽(3)内对称设有数量为四个的通光孔(7),所述通光孔(7)分别与所述第一空腔(4)和第二空腔(5)相连接,所述第一空腔(4)与所述第二空腔(5)内均设有挡板(8),所述挡板(8)与所述通光孔(7)之间设有反光板(9),所述反光板(9)上设有第二反光纸(10),所述第一空腔(4)和第二空腔(5)均通过所述挡板(8)形成数量为两个的通光通道(11),所述通光通道(11)内壁设有反光凸起(12),所述底板(2)上设有扩散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源精度高的一体化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光纸(6)与所述第二反光纸(10)均为镀银反光纸,所述反光凸起(12)上设有一层镀银反光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源精度高的一体化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板(9)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源精度高的一体化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13)为PET塑料扩散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源精度高的一体化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13)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出光面由若干依次排列的弧形凸起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源精度高的一体化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14)为LED灯珠。
CN201820442928.9U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背光源精度高的一体化背光源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768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42928.9U CN208076876U (zh)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背光源精度高的一体化背光源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42928.9U CN208076876U (zh)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背光源精度高的一体化背光源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76876U true CN208076876U (zh) 2018-11-09

Family

ID=64042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4292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76876U (zh)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背光源精度高的一体化背光源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768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82682B2 (ja) 車両ランプ用光学素子、車両ランプモジュール、車両ヘッドライト及び車両
JP6274790B2 (ja) 照明装置及び光学部材
WO2018058885A1 (zh) 一种用于近光车灯模组的聚光器
CN103017038A (zh) 一种直下式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TW201443368A (zh) 光學透鏡
CN105627191A (zh) 发光模块
KR20180049632A (ko) 차량용 라이트 가이드 유닛
WO2022110570A1 (zh) 远光光学元件、远光照明单元和车辆
TW201414957A (zh) 照明裝置
WO2022198721A1 (zh) 车灯光学组件、照明光学装置和车辆
KR20150137959A (ko) 보조 광학 소자 및 광원 모듈
CN208076876U (zh) 一种背光源精度高的一体化背光源结构
CN103090254A (zh) 一种线形同轴光源
JP2016527687A (ja) 特に自動車の照明部材のための、一体式ledを備えた照明システム
CN208846331U (zh) 配光元件、光源模组及照明灯具
WO2020244080A1 (zh) 一种车灯光学元件、车灯模组、车辆前照灯和车辆
JP5336879B2 (ja) 光学素子および発光装置ならびに道路灯
WO2022110760A1 (zh) 远光光学元件、远光照明单元、车灯和车辆
CN209725991U (zh) 照明组件、喇叭及音箱
CN205606328U (zh) 一种侧面发光面板灯
TW201809835A (zh) 背光模組
TWI773213B (zh) 逆照式燈具
KR200384891Y1 (ko) 백라이트 모듈의 균광 구조
CN218938539U (zh) 一种光学透镜与照明灯具
KR20210007752A (ko) 후사광 방지용 엘이디 렌즈 및 조명모듈용 커버 플레이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9

Termination date: 2019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