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75620U - 壳管式换热器及冷水机组 - Google Patents

壳管式换热器及冷水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75620U
CN208075620U CN201820474423.0U CN201820474423U CN208075620U CN 208075620 U CN208075620 U CN 208075620U CN 201820474423 U CN201820474423 U CN 201820474423U CN 208075620 U CN208075620 U CN 2080756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exchanging pipe
heat
heat exchanging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7442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东红
周江峰
姜国璠
李嘉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82047442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756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756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756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壳管式换热器及冷水机组,所述壳管式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第三出水口和进水口;换热管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换热管路具有换热入口,所述换热管路的换热入口位于所述换热管路的起始端,且所述换热管路的换热入口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换热管路还具有三个出口。使用时,冷却水从换热入口进入换热管路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控制冷却水从不的换热出口流出,通过控制冷却水从不同的换热出口流出,便可以控制冷却水在换热管路内的换热面积,在冷却水温度过低时,通过改变冷凝水在换热管路内的换热面积,使冷凝压力改变,从而解决螺杆压缩机供油不足而的问题。

Description

壳管式换热器及冷水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用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壳管式换热器及冷水机组。
背景技术
由于船用设备和人员冷负荷由同一套冷水机组共同承担,随着季节的变化负荷变化范围广,特别是寒冷季节,舰船特种设备工作时仍需冷水机组供冷,所以要求船用冷水机组对海水温度适应范围广。
当海水温度过低时,对于螺杆式冷水机组,海水温度低则意味着冷凝压力低,导致螺杆压缩机供油压差不足而无法正常供油,造成螺杆压缩机内部轴承和转子润滑不足而磨损,使其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壳管式换热器及冷水机组,解决了由于海水温度过低引起的无法正常供油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壳管式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第三出水口和进水口;换热管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换热管路具有换热入口,所述换热管路的换热入口位于所述换热管路的起始端,且所述换热管路的换热入口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换热管路还具有三个出口,包括:第一换热出口,位于所述换热管路的末端,且所述换热管路的第一换热出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第一换热出口与所述换热管路的换热入口之间形成第一换热面积;第二换热出口,位于所述换热管路的第一换热出口与所述换热管路的换热入口之间,且所述换热管路的第二换热出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第二换热出口与所述换热管路的换热入口之间形成第二换热面积;第三换热出口,位于所述换热管路的第二换热出口与所述换热管路的换热入口之间,且所述换热管路的第三换热出口与所述第三出水口连通,第三换热出口与所述换热管路的换热入口之间形成第三换热面积;第一换热面积大于第二换热面积,第二换热面积大于第三换热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一端盖,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端盖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三出水口和所述进水口;第二端盖,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盖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出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管板形成第一管箱腔,所述第一管箱腔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一管箱腔内分隔为第一水室、第三水室和进水室;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水室连通;所述第三出水口与所述第三水室连通;所述进水口与所述进水室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壳体内的第二管板形成第二管箱腔,所述第二管箱腔内设置有所述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二管箱腔内分隔为第二水室和第四水室;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水室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路包括:第一换热管路,连通所述进水室和所述第一水室,且第一换热管路所对应的换热面积为第一换热面积;第二换热管路,连通所述进水室和所述第二水室,且第二换热管路所对应的换热面积为第二换热面积;第三换热管路,连通所述进水室和所述第三水室,且第三换热管路所对应的换热面积为第三换热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冷水机组,包括:上述的壳管式换热器;电动阀,与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和所述第三出水口连通,所述电动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或第三出水口中的任一出水口出水,以控制所述壳管式换热器中所述换热管路的换热面积。
本实用新型在壳管式冷凝器内换热管路的起始端设置有换热入口、末端设置有第一换热出口,第一换热出口与换热管路的换热入口之间形成第一换热面积,并在换热入口与第一换热出口之间的换热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换热出口,第二换热出口与换热管路的换热入口之间形成第二换热面积,在换热入口与第二换热出口之间的换热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换热出口,第三换热出口与换热管路的换热入口之间形成第三换热面积,并使各个换热出口分别与各自的出水口连通。使用时,冷却水从换热入口进入换热管路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控制冷却水从不的换热出口流出,由于换热管路内的管径通常都是相等的,因此,冷却水在换热管路内的流路越长,则发生换热的面积越大,也就是说,通过控制冷却水从不同的换热出口流出,便可以控制冷却水在换热管路内的换热面积,在冷却水温度过低时,通过改变冷凝水在换热管路内的换热面积,使冷凝压力改变,从而解决螺杆压缩机供油不足而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水机组工作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冷水机组工作原理图;
图例:10、壳体;11、第一端盖;12、第二端盖;13、第一管板;14、第二管板;21、第一出水口;22、第二出水口;23、第三出水口;24、进水口;31、第一水室;32、第二水室;33、第三水室;34、第四水室;35、进水室;40、隔板;50、电动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壳管式换热器,具体公开了一种船用壳管式冷凝器,包括:壳体10和换热管路,壳体10上设置有第一出水口21、第二出水口22、第三出水口23和进水口24;换热管路,设置在壳体10内,换热管路具有换热入口,换热管路的换热入口位于换热管路的起始端,且换热管路的换热入口与进水口24连通,换热管路还具有三个出口,包括:第一换热出口、第二换热出口和第三换热出口,第一换热出口位于换热管路的末端,且换热管路的第一换热出口与第一出水口21连通,第一换热出口与换热管路的换热入口之间形成第一换热面积;第二换热出口位于换热管路的第一换热出口与换热管路的换热入口之间,且换热管路的第二换热出口与第二出水口22连通,第二换热出口与换热管路的换热入口之间形成第二换热面积;第三换热出口位于换热管路的第二换热出口与换热管路的换热入口之间,且换热管路的第三换热出口与第三出水口23连通,第三换热出口与换热管路的换热入口之间形成第三换热面积;第一换热面积大于第二换热面积,第二换热面积大于第三换热面积。
本实用新型在壳管式冷凝器内换热管路的起始端设置有换热入口、末端设置有第一换热出口,第一换热出口与换热管路的换热入口之间形成第一换热面积,并在换热入口与第一换热出口之间的换热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换热出口,第二换热出口与换热管路的换热入口之间形成第二换热面积,在换热入口与第二换热出口之间的换热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换热出口,第三换热出口与换热管路的换热入口之间形成第三换热面积,并使各个换热出口分别与各自的出水口连通。使用时,冷却水从换热入口进入换热管路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控制冷却水从不的换热出口流出,由于换热管路内的管径通常都是相等的,因此,冷却水在换热管路内的流路越长,则发生换热的面积越大,也就是说,通过控制冷却水从不同的换热出口流出,便可以控制冷却水在换热管路内的换热面积,在冷却水温度过低时,通过改变冷凝水在换热管路内的换热面积,使冷凝压力改变,从而解决螺杆压缩机供油不足而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船用壳管式冷凝器,由于船用设备和人员冷负荷由同一套冷水机组共同承担,随着季节的变化负荷变化范围广,特别是寒冷季节,舰船特种设备工作时仍需冷水机组供冷,然而,螺杆压缩机在低海水温度下供油压差不足,容易导致轴承和转子磨损,本实用新型的船用壳管式冷凝器通过,通过改变冷凝水在换热管路内的流程,可以控制冷凝水的换热面积,从而改变冷凝压力,螺杆压缩机在低海水温度下滑阀加载不上来以及供油不足的情况,提高螺杆压缩机的寿命,具有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壳体10还包括:第一端盖11和第二端盖12,第一端盖11设置在壳体10的第一端,第一端盖11上设置有第一出水口21、第三出水口23和进水口24;第二端盖12,设置在壳体10的第二端,第二端盖12上设置有第二出水口22。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端盖11与壳体10内的第一管板13形成第一管箱腔,第一管箱腔内设置有隔板40,隔板40将第一管箱腔内分隔为第一水室31、第三水室33和进水室35;第一出水口21与第一水室31连通;第三出水口23与第三水室33连通;进水口24与进水室35连通。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端盖12与壳体10内的第二管板14形成第二管箱腔,第二管箱腔内设置有隔板40,隔板40将第二管箱腔内分隔为第二水室32和第四水室34;第二出水口22与第二水室32连通。
在上述实施例中,换热管路包括:第一换热管路、第二换热管路和第三换热管路,第一换热管路连通进水室35和第一水室31,且第一换热管路所对应的换热面积为第一换热面积;第二换热管路连通进水室35和第二水室32,且第二换热管路所对应的换热面积为第二换热面积;第三换热管路连通进水室35和第三水室33,且第三换热管路所对应的换热面积为第三换热面积。且第二换热面积为第一换热面积的四分之三,第三换热面积为第一换热面积的一般。通过控制冷却水流经不同的换热管路,便可以控制冷却水在换热管路内的换热面积,在冷却水温度过低时,通过改变冷凝水在换热管路内的换热面积,使冷凝压力改变,从而解决螺杆压缩机供油不足而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冷水机组,包括上述的船用壳管式冷凝器和电动阀50,电动阀50与第一出水口21、第二出水口22和第三出水口23连通,电动阀50用于控制第一出水口21、第二出水口22或第三出水口23中的任一出水口出水,以控制壳管式冷凝器中换热管路的换热面积。
使用时,根据实际需要,通过电动阀50控制冷却水从不的出水口流出,由于换热管路内的管径通常都是相等的,因此,冷却水在换热管路内的流路越长,则发生换热的面积越大,也就是说,通过控制冷却水从不同的出水口流出,便可以控制冷却水在换热管路内的换热面积,在冷却水温度过低时,通过改变冷凝水在换热管路内的换热面积,使冷凝压力改变,从而解决螺杆压缩机供油不足而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上述的冷水机组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获取冷凝压力值P1、获取蒸发压力值P2、获取油压差预设值P0;
步骤S20:根据冷凝压力值P1、蒸发压力值P2、油压差预设值P0,控制电动阀50调节船用壳管式冷凝器中换热管路的换热面积。
在上述实施例中,步骤S20还包括以下步骤:换热管路的换热面积按照以下公式结果进行调整:
S=P1-P2-P0×a+ΔP×b,其中,a、b为修正系数,ΔP为当前检测周期的P1-P2-P0的值与上一个检测周期的P1-P2-P0的值的差值;
当S>0,则调整换热管路的换热面积为第一换热面积;
当S≤0,则调整换热管路的换热面积为第三换热面积;
当|S|<25%,则保持当前换热管路的换热面积;
当|S|≥25%,则增大或者减小换热管路的换热面积。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步骤S20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获取冷凝压力值P1所对应的饱和温度T1、获取电动阀50的高压保护值对应的饱和温度T2;
步骤S40:根据饱和温度T1、饱和温度T2,控制电动阀50调节船用壳管式冷凝器中换热管路的换热面积。
在上述实施例中,步骤S40包括:
步骤S41:当T1≥T2-A,则控制电动阀50增大换热管路的换热面积;
步骤S42:当T1<T2-A,则控制电动阀50按照步骤S20调节船用壳管式冷凝器中换热管路的面积,A为修正系数。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电动阀故障检测,当连续5秒内检测到电动阀开度值与反馈值的偏差率≥5%时,故障灯亮但机组并不停机,此时执行电动阀复位动作,复位完成后重新检测故障,如电动阀开度值与反馈值的偏差率<5%则清除故障,电动四通阀按4和5进行控制,否则故障报警。(由于电动阀阀芯的设计在动作全行程内始终不会出现阀口1、阀口2、阀口3全部关死的情况且阀口4在动作全行程内始终处于贯通状态即始终能保证有效换热,故机组按不停机处理)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6)

1.一种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上设置有第一出水口(21)、第二出水口(22)、第三出水口(23)和进水口(24);
换热管路,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所述换热管路具有换热入口,所述换热管路的换热入口位于所述换热管路的起始端,且所述换热管路的换热入口与所述进水口(24)连通,所述换热管路还具有三个出口,包括:
第一换热出口,位于所述换热管路的末端,且所述换热管路的第一换热出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21)连通,第一换热出口与所述换热管路的换热入口之间形成第一换热面积;
第二换热出口,位于所述换热管路的第一换热出口与所述换热管路的换热入口之间,且所述换热管路的第二换热出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22)连通,第二换热出口与所述换热管路的换热入口之间形成第二换热面积;
第三换热出口,位于所述换热管路的第二换热出口与所述换热管路的换热入口之间,且所述换热管路的第三换热出口与所述第三出水口(23)连通,第三换热出口与所述换热管路的换热入口之间形成第三换热面积;
第一换热面积大于第二换热面积,第二换热面积大于第三换热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还包括:
第一端盖(11),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端盖(11)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出水口(21)、所述第三出水口(23)和所述进水口(24);
第二端盖(12),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盖(12)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出水口(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盖(11)与所述壳体(10)内的第一管板(13)形成第一管箱腔,所述第一管箱腔内设置有隔板(40),所述隔板(40)将所述第一管箱腔内分隔为第一水室(31)、第三水室(33)和进水室(35);
所述第一出水口(21)与所述第一水室(31)连通;
所述第三出水口(23)与所述第三水室(33)连通;
所述进水口(24)与所述进水室(35)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端盖(12)与所述壳体(10)内的第二管板(14)形成第二管箱腔,所述第二管箱腔内设置有所述隔板(40),所述隔板(40)将所述第二管箱腔内分隔为第二水室(32)和第四水室(34);
所述第二出水口(22)与所述第二水室(3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路包括:
第一换热管路,连通所述进水室(35)和所述第一水室(31),且第一换热管路所对应的换热面积为第一换热面积;
第二换热管路,连通所述进水室(35)和所述第二水室(32),且第二换热管路所对应的换热面积为第二换热面积;
第三换热管路,连通所述进水室(35)和所述第三水室(33),且第三换热管路所对应的换热面积为第三换热面积。
6.一种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壳管式换热器;
电动阀(50),与所述第一出水口(21)、所述第二出水口(22)和所述第三出水口(23)连通,所述电动阀(50)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出水口(21)、所述第二出水口(22)或第三出水口(23)中的任一出水口出水,以控制所述壳管式换热器中所述换热管路的换热面积。
CN201820474423.0U 2018-04-04 2018-04-04 壳管式换热器及冷水机组 Active CN2080756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74423.0U CN208075620U (zh) 2018-04-04 2018-04-04 壳管式换热器及冷水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74423.0U CN208075620U (zh) 2018-04-04 2018-04-04 壳管式换热器及冷水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75620U true CN208075620U (zh) 2018-11-09

Family

ID=64043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74423.0U Active CN208075620U (zh) 2018-04-04 2018-04-04 壳管式换热器及冷水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7562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4568A (zh) * 2018-04-04 2018-09-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壳管式换热器、冷水机组及冷水机组的控制方法
CN115235146A (zh) * 2022-07-07 2022-10-25 海明(江苏)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捷更换防腐锌块的海水卧式壳管式冷凝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4568A (zh) * 2018-04-04 2018-09-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壳管式换热器、冷水机组及冷水机组的控制方法
CN108534568B (zh) * 2018-04-04 2023-12-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壳管式换热器、冷水机组及冷水机组的控制方法
CN115235146A (zh) * 2022-07-07 2022-10-25 海明(江苏)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捷更换防腐锌块的海水卧式壳管式冷凝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40561B2 (en) Chilling unit with “free-cooling”, designed to operate also with variable flow rate; system and process
KR101222331B1 (ko) 히트 펌프식 급탕기
US20080296396A1 (en) Heat Pump for Heating Swimming Pool Water
CN208075620U (zh) 壳管式换热器及冷水机组
CN108534568A (zh) 壳管式换热器、冷水机组及冷水机组的控制方法
CN107240485A (zh) 变压器油冷却系统
CN107816818A (zh) 一种冷库用带热气融霜的复叠式制冷系统
CN106052189A (zh) 一种热回收风冷热泵冷热水系统及其回油控制方法
CN104949295B (zh) 一种舰船用水冷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102310B (zh) 用于服务器整机柜的冷却系统
CN209386610U (zh) 一种热虹吸油冷却回路
CN204513833U (zh) 一种新型混合制冷装置
JP6347407B2 (ja) 熱回収システム
JP2008224155A (ja) 氷蓄熱式熱源機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206890973U (zh) 在低环温工况下使用的冷却水系统结构装置
CN108112224A (zh) 一种液冷换热装置
CN103912325B (zh) 热电联产机组循环水供热凝汽器实现高背压可调运行装置
CN105318599B (zh) 冷热多功能热泵设备
CN209710567U (zh) 岛礁上双工况的液冷系统
CN110068168A (zh) 一种风冷模块机水循环单元故障条件下的深度防冻系统
CN204566878U (zh) 循环冷却回路装置及印刷机
CN206889219U (zh)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116045603A (zh) 风水冷式温控系统
CN209605455U (zh) 一种具备降温系统的制冷机电控柜
CN218820784U (zh) 一种蒸汽加热器冷凝水回收热量的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