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73309U - 一种地下电缆管廊防火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电缆管廊防火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73309U
CN208073309U CN201820458662.7U CN201820458662U CN208073309U CN 208073309 U CN208073309 U CN 208073309U CN 201820458662 U CN201820458662 U CN 201820458662U CN 208073309 U CN208073309 U CN 2080733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resistant
resistant doorsets
door
hinge
partition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5866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才华
程安民
李尊
王喜俊
吴豫
刘裕强
饶玮
齐道坤
席小娟
梁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Huaxing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Huaxing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Huaxing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yang Huaxing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5866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733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733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733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电缆管廊防火门,包括隧道本体,隧道本体内侧靠近隧道本体内侧壁设置隔墙,隔墙上设置电缆架,隔墙之间设置防火门;防火门包括与隔墙接触的侧门轴,侧门轴的上端和下端与隧道本体通过螺栓连接,两个侧门轴之间设置框架,框架内设置门体,门体的中部上方设置中门轴,中门轴下端设置横梁,横梁与框架连接,中门轴的上端与隧道本体通过螺栓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展放电缆时,通过拆除防火门轴螺栓,可快速整体移除防火门和防火门轴部门,待电缆固定后,恢复拆除的防火门轴螺栓,可快速恢复防火门和防火门轴部门,与以往工程相比,具有施工便捷,避免在综合管廊内进行电焊作业,降低施工成本和作业安全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电缆管廊防火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通道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电缆管廊防火门。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越来越多的电缆不断接入综合管廊廊道内,由于城市综合管廊容积电缆回路数量较大,且电压等级多,电缆防火问题日益突出。
现有电缆隧道多采用防火墙或防火门防止火灾蔓延。防火墙采用预埋电缆穿管、中间填砂型式,具有造价低,防火性能优良等优点,但防火墙砌好以后,电缆敷设比较困难,有时需要拆除并恢复,由于电缆隧道内空间狭小,防火墙拆除和恢复期间容易伤及隧道电缆,造成人事和设备事故;电缆隧道防火门通常与隧道采用焊接连接,电缆敷设时需拆除防火门,防火门恢复需在隧道内采用焊接作业,严重威胁电缆运行安全。
公开号为107120044A的发明涉及一种地下电力电缆通道防火门装置,包括防火墙、传感系统、机器人防火门、合页、自动闭门器、电缆架、人行防火门、隔热膨胀剂、常闭闭门器,机器人防火门和行人防火门分别通过合页与防火墙连接,并通过自动闭门器和常闭闭门器进行开合控制,隔热膨胀剂设置于机器人防火门和人行防火门的门框四周,且与门框四周边缘紧密粘连,当遭遇火患温度升高时隔热膨胀剂自动迅速膨胀并填满门框四周的缝隙,将热源隔离在一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可以根据电力电缆通道内的实时情况进行防火门的开合运动,并在必要的时候使用膨胀剂对火源进行隔离,有效的保护电力电缆通道的电缆和相关设备,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该实用新型仍未能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电缆管廊防火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电缆管廊防火门,包括隧道本体,所述隧道本体内侧靠近所述隧道本体内侧壁设置隔墙,所述隔墙上设置电缆架,所述隔墙之间设置防火门;
所述防火门包括与所述隔墙接触的侧门轴,所述侧门轴的上端和下端与所述隧道本体通过螺栓连接,两个所述侧门轴之间设置框架,所述框架内设置门体,所述门体的中部上方设置中门轴,所述中门轴下端设置横梁,所述横梁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中门轴的上端与所述隧道本体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缆架包括所述隔墙上设置的贯穿槽,所述贯穿槽内设置支撑管,所述支撑管内设置所述电缆,所述贯穿槽内以及所述隔墙与所述侧门轴之间设置耐火填料。
进一步的,所述贯穿槽底部设置支撑板,所述支撑管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侧门轴与所述隧道本体连接处在所述隧道本体上设置第一安装凹槽,所述第一安装凹槽的底部设置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隧道本体接触的一侧设置第一预埋杆,所述侧门轴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接触,所述侧门轴端部设置若干个第一螺栓穿孔,所述侧门轴端部两侧设置第一固定角铁,所述第一固定角铁上对应所述第一螺栓穿孔设置第二螺栓穿孔,所述第一螺栓穿孔和第二螺栓穿孔内插入第一固定螺栓,所述第一固定角铁的另一边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角铁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接触的一边与所述第一安装凹槽的侧壁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中门轴与所述隧道本体连接处在所述隧道本体上设置第二安装凹槽,所述第二安装凹槽的底部设置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隧道本体接触的一侧设置第二预埋杆,所述中门轴端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板接触,所述中门轴端部设置若干个第三螺栓穿孔,所述中门轴端部两侧设置第二固定角铁,所述第二固定角铁上对应所述第三螺栓穿孔设置第四螺栓穿孔,所述第三螺栓穿孔和第四螺栓穿孔内插入第二固定螺栓,所述第二固定角铁的另一边与所述第二连接板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角铁与所述第二连接板接触的一边与所述第二安装凹槽的侧壁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隔墙的两侧设置第一耐火板,所述第一耐火板上对应所述电缆设置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侧门轴、中门轴以及横梁的两侧设置第二耐火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电缆管廊防火门,包括隧道本体,所述隧道本体内侧靠近所述隧道本体内侧壁设置隔墙,所述隔墙上设置电缆架,所述隔墙之间设置防火门;隔墙上的电缆架用来支撑电缆,使得电缆可以从隔墙穿过。
所述防火门包括与所述隔墙接触的侧门轴,所述侧门轴的上端和下端与所述隧道本体通过螺栓连接,两个所述侧门轴之间设置框架,所述框架内设置门体,所述门体的中部上方设置中门轴,所述中门轴下端设置横梁,所述横梁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中门轴的上端与所述隧道本体通过螺栓连接。框架安装在侧门轴和中门轴下端的横梁上,而门体设置在框架内,这样拆除侧门轴和中门轴时便可以将隔墙之间的门体拆除,方便电缆的铺设以及检修维护作业。因此侧门轴和中门轴与隧道本体都是通过螺栓连接,方便拆卸。
所述电缆架包括所述隔墙上设置的贯穿槽,所述贯穿槽内设置支撑管,所述支撑管内设置所述电缆,所述贯穿槽内以及所述隔墙与所述侧门轴之间设置耐火填料。贯穿槽在隔墙的侧面设有开口,方便将电缆放入,电缆插入支撑管内,而支撑管外在贯穿槽内以及隔墙与侧门轴之间设置的耐火填料用来隔断热源,在起火时起到防火的作用。
所述贯穿槽底部设置支撑板,所述支撑管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支撑板的一侧伸入隔墙内部,电缆很粗重量很大,因此混凝土浇筑的隔墙在使用久了之后与支撑管接触的部位很容易磨损,出现水泥渣,设置的支撑板起到保护隔墙的作用。
所述侧门轴与所述隧道本体连接处在所述隧道本体上设置第一安装凹槽,所述第一安装凹槽的底部设置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隧道本体接触的一侧设置第一预埋杆,所述侧门轴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接触,所述侧门轴端部设置若干个第一螺栓穿孔,所述侧门轴端部两侧设置第一固定角铁,所述第一固定角铁上对应所述第一螺栓穿孔设置第二螺栓穿孔,所述第一螺栓穿孔和第二螺栓穿孔内插入第一固定螺栓,所述第一固定角铁的另一边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接触。设置的第一安装凹槽方便整个防火门的安装,且第一安装凹槽内设置防火材料,将第一安装凹槽填平,也起到对缝隙密封的作用。第一连接板是通过第一预埋杆设置在第一安装凹槽底部的,非常牢固,
在安装防火门时,将侧门轴竖起,上端插入上方的第一安装凹槽,下端插入下方的第一安装凹槽,然后将第一固定角铁放置到位,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将第一固定角铁安装到侧门轴的两侧,使得第一固定角铁的另一边与第一连接板接触进行支撑,安装完毕后将耐火材料浇铸到第一安装凹槽内,对第一安装凹槽填平。耐火材料选择容易破碎的,方便下次拆装防火门时取下,便于对侧门轴拆除。
所述第一固定角铁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接触的一边与所述第一安装凹槽的侧壁接触。避免侧门轴安装之后前后晃动,第一固定角铁也对防火门起到侧向支撑的作用。
所述中门轴与所述隧道本体连接处在所述隧道本体上设置第二安装凹槽,所述第二安装凹槽的底部设置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隧道本体接触的一侧设置第二预埋杆,所述中门轴端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板接触,所述中门轴端部设置若干个第三螺栓穿孔,所述中门轴端部两侧设置第二固定角铁,所述第二固定角铁上对应所述第三螺栓穿孔设置第四螺栓穿孔,所述第三螺栓穿孔和第四螺栓穿孔内插入第二固定螺栓,所述第二固定角铁的另一边与所述第二连接板接触。
在安装防火门时,将中门轴竖起,上端插入上方的第二安装凹槽,然后将第二固定角铁放置到位,通过第二固定螺栓将第二固定角铁安装到中门轴的两侧,使得第二固定角铁的另一边与第二连接板接触进行支撑,安装完毕后将耐火材料浇铸到第一安装凹槽内,对第二安装凹槽填平。耐火材料选择容易破碎的,方便下次拆装防火门时取下,便于对中门轴拆除。
所述第二固定角铁与所述第二连接板接触的一边与所述第二安装凹槽的侧壁接触。避免中门轴安装之后前后晃动,避免侧门轴安装之后前后晃动,第一固定角铁也对防火门起到侧向支撑的作用。
所述隔墙的两侧设置第一耐火板,所述第一耐火板上对应所述电缆设置通孔。第一耐火板对隔墙的两侧进行包裹,避免耐火填料脱落,且体现了美观性,通孔方便电缆穿过。
所述侧门轴、中门轴以及横梁的两侧设置第二耐火板,第二耐火板将门体除外的其它区域不包括隔墙进行包裹,在其内部也可以放入耐火填料,起到隔断以及支撑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展放电缆时,通过拆除防火门轴螺栓,可快速整体移除防火门和防火门轴部门,待电缆固定后,恢复拆除的防火门轴螺栓,可快速恢复防火门和防火门轴部门,与以往工程相比,具有施工便捷,避免在综合管廊内进行电焊作业,降低施工成本和作业安全风险,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地下电缆管廊防火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门轴与隧道本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门轴与隧道本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耐火板和第二耐火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隔墙横切面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下电缆管廊防火门,包括隧道本体,所述隧道本体1内侧靠近所述隧道本体1内侧壁设置隔墙11,所述隔墙11上设置电缆架,所述隔墙11之间设置防火门;
所述防火门包括与所述隔墙11接触的侧门轴3,所述侧门轴3的上端和下端与所述隧道本体1通过螺栓连接,两个所述侧门轴3之间设置框架29,所述框架29内设置门体5,所述门体5的中部上方设置中门轴2,所述中门轴2下端设置横梁4,所述横梁4与所述框架29连接,所述中门轴2的上端与所述隧道本体1通过螺栓连接。框架安装在侧门轴和中门轴下端的横梁上,而门体设置在框架内,这样拆除侧门轴和中门轴时便可以将隔墙之间的门体拆除,方便电缆的铺设以及检修维护作业。因此侧门轴和中门轴与隧道本体都是通过螺栓连接,方便拆卸。
所述电缆架包括所述隔墙11上设置的贯穿槽7,所述贯穿槽7内设置支撑管9,所述支撑管9内设置所述电缆8,所述贯穿槽7内以及所述隔墙11与所述侧门轴3之间设置耐火填料6。
所述贯穿槽7底部设置支撑板10,所述支撑管9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0上。
贯穿槽在隔墙的侧面设有开口,方便将电缆放入,电缆插入支撑管内,而支撑管外在贯穿槽内以及隔墙与侧门轴之间设置的耐火填料用来隔断热源,在起火时起到防火的作用。
支撑板的一侧伸入隔墙内部,电缆很粗重量很大,因此混凝土浇筑的隔墙在使用久了之后与支撑管接触的部位很容易磨损,出现水泥渣,设置的支撑板起到保护隔墙的作用。
实施例二,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所述侧门轴3与所述隧道本体1连接处在所述隧道本体1上设置第一安装凹槽17,所述第一安装凹槽17的底部设置第一连接板18,所述第一连接板18与所述隧道本体1接触的一侧设置第一预埋杆19,所述侧门轴3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8接触,所述侧门轴3端部设置若干个第一螺栓穿孔13,所述侧门轴3端部两侧设置第一固定角铁16,所述第一固定角铁16上对应所述第一螺栓穿孔13设置第二螺栓穿孔14,所述第一螺栓穿孔13和第二螺栓穿孔14内插入第一固定螺栓15,所述第一固定角铁16的另一边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8接触。设置的第一安装凹槽方便整个防火门的安装,且第一安装凹槽内设置防火材料,将第一安装凹槽填平,也起到对缝隙密封的作用。第一连接板是通过第一预埋杆设置在第一安装凹槽底部的,非常牢固,
在安装防火门时,将侧门轴竖起,上端插入上方的第一安装凹槽,下端插入下方的第一安装凹槽,然后将第一固定角铁放置到位,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将第一固定角铁安装到侧门轴的两侧,使得第一固定角铁的另一边与第一连接板接触进行支撑,安装完毕后将耐火材料浇铸到第一安装凹槽内,对第一安装凹槽填平。耐火材料选择容易破碎的,方便下次拆装防火门时取下,便于对侧门轴拆除。
所述第一固定角铁16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8接触的一边与所述第一安装凹槽17的侧壁接触。避免侧门轴安装之后前后晃动,第一固定角铁也对防火门起到侧向支撑的作用。
所述中门轴2与所述隧道本体1连接处在所述隧道本体1上设置第二安装凹槽22,所述第二安装凹槽22的底部设置第二连接板21,所述第二连接板21与所述隧道本体1接触的一侧设置第二预埋杆20,所述中门轴2端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1接触,所述中门轴2端部设置若干个第三螺栓穿孔25,所述中门轴2端部两侧设置第二固定角铁26,所述第二固定角铁26上对应所述第三螺栓25穿孔设置第四螺栓穿孔24,所述第三螺栓穿孔25和第四螺栓穿孔24内插入第二固定螺栓23,所述第二固定角铁26的另一边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1接触。
在安装防火门时,将中门轴竖起,上端插入上方的第二安装凹槽,然后将第二固定角铁放置到位,通过第二固定螺栓将第二固定角铁安装到中门轴的两侧,使得第二固定角铁的另一边与第二连接板接触进行支撑,安装完毕后将耐火材料浇铸到第一安装凹槽内,对第二安装凹槽填平。耐火材料选择容易破碎的,方便下次拆装防火门时取下,便于对中门轴拆除。
所述第二固定角铁26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1接触的一边与所述第二安装凹槽22的侧壁接触。避免中门轴安装之后前后晃动,避免侧门轴安装之后前后晃动,第一固定角铁也对防火门起到侧向支撑的作用。
实施例三,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所述隔墙11的两侧设置第一耐火板27,所述第一耐火板27上对应所述电缆8设置通孔28。第一耐火板对隔墙的两侧进行包裹,避免耐火填料脱落,且体现了美观性,通孔方便电缆穿过。
所述侧门轴3、中门轴2以及横梁4的两侧设置第二耐火板12,第二耐火板将门体除外的其它区域不包括隔墙进行包裹,在其内部也可以放入耐火填料,起到隔断以及支撑的作用。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地下电缆管廊防火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隧道本体,所述隧道本体内侧靠近所述隧道本体内侧壁设置隔墙,所述隔墙上设置电缆架,所述隔墙之间设置防火门;
所述防火门包括与所述隔墙接触的侧门轴,所述侧门轴的上端和下端与所述隧道本体通过螺栓连接,两个所述侧门轴之间设置框架,所述框架内设置门体,所述门体的中部上方设置中门轴,所述中门轴下端设置横梁,所述横梁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中门轴的上端与所述隧道本体通过螺栓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电缆管廊防火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架包括所述隔墙上设置的贯穿槽,所述贯穿槽内设置支撑管,所述支撑管内设置所述电缆,所述贯穿槽内以及所述隔墙与所述侧门轴之间设置耐火填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电缆管廊防火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槽底部设置支撑板,所述支撑管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电缆管廊防火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门轴与所述隧道本体连接处在所述隧道本体上设置第一安装凹槽,所述第一安装凹槽的底部设置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隧道本体接触的一侧设置第一预埋杆,所述侧门轴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接触,所述侧门轴端部设置若干个第一螺栓穿孔,所述侧门轴端部两侧设置第一固定角铁,所述第一固定角铁上对应所述第一螺栓穿孔设置第二螺栓穿孔,所述第一螺栓穿孔和第二螺栓穿孔内插入第一固定螺栓,所述第一固定角铁的另一边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电缆管廊防火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角铁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接触的一边与所述第一安装凹槽的侧壁接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电缆管廊防火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门轴与所述隧道本体连接处在所述隧道本体上设置第二安装凹槽,所述第二安装凹槽的底部设置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隧道本体接触的一侧设置第二预埋杆,所述中门轴端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板接触,所述中门轴端部设置若干个第三螺栓穿孔,所述中门轴端部两侧设置第二固定角铁,所述第二固定角铁上对应所述第三螺栓穿孔设置第四螺栓穿孔,所述第三螺栓穿孔和第四螺栓穿孔内插入第二固定螺栓,所述第二固定角铁的另一边与所述第二连接板接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电缆管廊防火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角铁与所述第二连接板接触的一边与所述第二安装凹槽的侧壁接触。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电缆管廊防火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墙的两侧设置第一耐火板,所述第一耐火板上对应所述电缆设置通孔。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电缆管廊防火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门轴、中门轴以及横梁的两侧设置第二耐火板。
CN201820458662.7U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地下电缆管廊防火门 Active CN2080733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58662.7U CN208073309U (zh)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地下电缆管廊防火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58662.7U CN208073309U (zh)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地下电缆管廊防火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73309U true CN208073309U (zh) 2018-11-09

Family

ID=64043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58662.7U Active CN208073309U (zh)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地下电缆管廊防火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733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3150A (zh) * 2018-03-30 2018-09-14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综合管廊电力舱防火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3150A (zh) * 2018-03-30 2018-09-14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综合管廊电力舱防火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09048U (zh) 电力隧道防火门
CN106192891B (zh) 一种可拆卸移动式防洪闸
CN208073309U (zh) 一种地下电缆管廊防火门
CN108533150A (zh) 一种综合管廊电力舱防火门
CN213510297U (zh) 一种用于挂轨机器人通行的防火门
CN210768912U (zh) 一种双曲面上翻型防水闸门
CN202031635U (zh) 矿井轨道运输巷全自动灾害堵防装置
CN205975496U (zh) 一种可拆卸移动式防洪闸
CN202065001U (zh) 矿井绞车巷道全自动灾害堵防装置
CN209654084U (zh) 一种适用于隧道防护门的快速安装结构
CN209324419U (zh) 一种矿山井下防水闸门硐室排水沟止水装置
CN202065003U (zh) 矿井巷道椭圆形双开式全自动灾害堵防装置
CN202181924U (zh) 矿井对开式全自动灾害堵防装置
CN202031637U (zh) 矿井巷道椭圆形单开式全自动灾害堵防装置
CN109322702A (zh) 一种矿山井下防水闸门硐室排水沟止水装置
CN102808653A (zh) 矿井柔性带运输巷全自动灾害堵防装置
CN202187796U (zh) 矿井吊轨绳巷全自动灾害堵防装置
CN218205076U (zh) 一种石材幕墙洞口处防火封堵结构
CN211547280U (zh) 单线隧道中心深埋水沟施工栈桥防护装置
CN202065002U (zh) 矿井平板双开式全自动灾害堵防装置
JP2011231531A (ja) トンネル面導水工法のグレーチング側溝による流末処理設備
CN102733846A (zh) 矿井巷道椭圆形单开式全自动灾害堵防装置
CN102691516A (zh) 矿井绞车巷道全自动灾害堵防装置
CN102678170B (zh) 矿井吊轨绳巷全自动灾害堵防装置
CN116446891A (zh) 一种用于高水压盾构隧道的一体化的封堵结构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