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72514U - 一种节能型虹吸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型虹吸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72514U
CN208072514U CN201820340864.1U CN201820340864U CN208072514U CN 208072514 U CN208072514 U CN 208072514U CN 201820340864 U CN201820340864 U CN 201820340864U CN 208072514 U CN208072514 U CN 2080725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eir
collecting well
siphonic
siphonic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4086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阎路
周正
周正一
罗子湛
王占晓
李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Huadi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Huadi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Huadi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Huadi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4086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725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725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7251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型虹吸井,特别是一种应用于直流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节能型虹吸井,属于火电厂及核电站循环水系统技术领域。虹吸井的前端连接有虹吸井进水管,虹吸井的后端连接有虹吸井排水管,虹吸井包括虹吸井壁和设于虹吸井壁内部的溢流堰。虹吸井内部还设有水位调节装置,水位调节装置包括堰开口、启闭机和钢闸门,溢流堰上部开设有多个堰开口,每个堰开口上均安装有钢闸门,钢闸门均电连接于启闭机。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的虹吸井结构进行优化,加装水位调节装置,使其能够根据循环水量动态调节堰前水位,节省循环水泵功耗,进一步降低循环水系统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型虹吸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型虹吸井,特别是一种应用于直流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节能型虹吸井,属于火电厂及核电站循环水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采用直流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火电厂及核电站中,虹吸井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构筑物。虹吸井为循环水系统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液面,为出水管提供良好的水封,使虹吸稳定从而使循环水泵有一个稳定的出口压力,有利于循环水泵的运行;另外当循环水系统发生水力过渡过程时,虹吸井内大量的水有利于维持系统的稳定,防止空气进入凝汽器水侧产生弥合水锤。目前虹吸井主要有两种结构型式:正交溢流堰的虹吸井(如图1所示)和斜交溢流堰的虹吸井(如图2所示)。在循环水系统设计时,循环水系统阻力设计余量普遍留取偏大;实际运行过程中,循环水量较设计值偏大,由此使得虹吸井堰前水位高于设计值。另一方面,循环水量随季节、机组负荷不同均有较大变化,水量变化时,堰前水位也随之变化,因此,有必要优化虹吸井,使其能根据循环水量变化,动态调节堰前水位,达到节省循环水泵功耗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虹吸井,对现有的虹吸井结构进行优化,加装水位调节装置,使其能够根据循环水量动态调节堰前水位,节省循环水泵功耗,进一步降低循环水系统能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型虹吸井,虹吸井的前端连接有虹吸井进水管,虹吸井的后端连接有虹吸井排水管,所述虹吸井包括虹吸井壁和设于虹吸井壁内部的溢流堰。虹吸井内部还设有水位调节装置,所述水位调节装置包括堰开口、启闭机和钢闸门,溢流堰上部开设有多个堰开口,每个堰开口上均安装有钢闸门,所述钢闸门均电连接于启闭机。本实用新型优化了虹吸井的溢流堰结构型式,通过开设堰开口增加其过流能力;同时在堰开口处相应增加装配启闭机的钢闸门,用以控制循环水过流断面,从而达到调节堰前水位的目的。所述水位调节装置可根据不同循环水量自动调节钢闸门开度,维持堰前水位在设计标高下。
前述的节能型虹吸井,所述水位调节装置还包括液位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其中液位传感器设于虹吸井内,所述启闭机和液位传感器均信号连接于控制系统。通过液位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时监测水位高度,进而控制钢闸门开度,使得堰前水位始终维持在设计高程下。
前述的节能型虹吸井,所述虹吸井壁内的溢流堰将虹吸井分隔为堰前水池和堰后水池,其中所述溢流堰的前部为堰前水池,所述溢流堰的后部为堰后水池,所述堰前水池的内部设有液位传感器。
前述的节能型虹吸井,所述虹吸井壁内的溢流堰将虹吸井分隔为堰前水池和堰后水池,其中所述溢流堰的前部为堰前水池,所述溢流堰的后部为堰后水池,所述堰前水池和堰后水池的内部均设有液位传感器。
前述的节能型虹吸井,所述液位传感器为浮球式液位变送器、投入式液位变送器、电动浮筒液位变送器、磁致伸缩液位变送器中的一种。
前述的节能型虹吸井,所述控制系统为PLC控制器。
前述的节能型虹吸井,所述溢流堰上部开设有两个或三个堰开口。
进一步的,前述的虹吸井壁的顶部还铺设有虹吸井盖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对现有的虹吸井结构进行优化,加装水位调节装置,使其能够根据循环水量动态调节堰前水池的堰前水位,进一步降低循环水系统能耗;
2、优化了虹吸井的溢流堰结构型式,通过开设堰开口增加其过流能力;
3、在堰开口处相应增加装配启闭机的钢闸门,用以控制循环水过流断面,从而达到调节堰前水位的目的;
4、在虹吸井内增加液位传感器,同时配置控制系统,通过实时监测水位高度,进而控制钢闸门开度,使堰前水位始终维持在设计高程下;
5、虹吸利用高度采用堰前最低水位与凝汽器内最高水位之差进行计算,设计时即确定了虹吸利用高度,采用本实用新型使得循环水系统在不同工况下,虹吸利用高度保持在设计值下,从而降低了循环水泵的扬程,达到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正交溢流堰的虹吸井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斜交溢流堰的虹吸井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溢流堰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水位调节装置的内部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的含义:1-虹吸井进水管,2-虹吸井,201-虹吸井壁,202-虹吸井盖板,203-溢流堰,204-堰前水池,205-堰后水池,3-虹吸井排水管,401-堰开口,402-启闭机,403-钢闸门,404-液位传感器,405-控制系统。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如图3~图6所示,一种节能型虹吸井,虹吸井2的前端连接有虹吸井进水管1,虹吸井2的后端连接有虹吸井排水管3,所述虹吸井2包括虹吸井壁201和设于虹吸井壁201内部的溢流堰203。虹吸井2内部还设有水位调节装置,所述水位调节装置包括堰开口401、启闭机402和钢闸门403,溢流堰203上部开设有多个堰开口401,每个堰开口401上均安装有钢闸门403,所述钢闸门403均电连接于启闭机402。本实用新型优化了虹吸井2的溢流堰203结构型式,通过开设堰开口401增加其过流能力;同时在堰开口401处相应增加装配启闭机402的钢闸门403,用以控制循环水过流断面,从而达到调节堰前水位的目的。其中水位调节装置还包括液位传感器404和控制系统405,其中液位传感器404设于虹吸井2内,所述启闭机402和液位传感器404均信号连接于控制系统405。通过液位传感器404和控制系统405实时监测水位高度,进而控制钢闸门403开度,使得堰前水池204的堰前水位始终维持在设计高程下。所述水位调节装置可根据不同循环水量自动调节钢闸门403开度,维持堰前水位在设计标高下。进一步的,所述虹吸井壁201内的溢流堰203将虹吸井2分隔为堰前水池204和堰后水池205,其中所述溢流堰203的前部为堰前水池204,所述溢流堰203的后部为堰后水池205,所述堰前水池204的内部设有液位传感器404。具体的,所述液位传感器404为浮球式液位变送器、投入式液位变送器、电动浮筒液位变送器、磁致伸缩液位变送器中的一种。所述控制系统405为PLC控制器。
实施例2:如图3~图6所示,一种节能型虹吸井,虹吸井2的前端连接有虹吸井进水管1,虹吸井2的后端连接有虹吸井排水管3,所述虹吸井2包括虹吸井壁201和设于虹吸井壁201内部的溢流堰203。虹吸井2内部还设有水位调节装置,所述水位调节装置包括堰开口401、启闭机402和钢闸门403,溢流堰203上部开设有多个堰开口401,每个堰开口401上均安装有钢闸门403,所述钢闸门403均电连接于启闭机402。本实用新型优化了虹吸井2的溢流堰203结构型式,通过开设堰开口401增加其过流能力;同时在堰开口401处相应增加装配启闭机402的钢闸门403,用以控制循环水过流断面,从而达到调节堰前水位的目的。进一步的,所述水位调节装置还包括液位传感器404和控制系统405,其中液位传感器404设于虹吸井2内,所述启闭机402和液位传感器404均信号连接于控制系统405。通过液位传感器404和控制系统405实时监测水位高度,进而控制钢闸门403开度,使得堰前水位始终维持在设计高程下。
所述虹吸井壁201内的溢流堰203将虹吸井2分隔为堰前水池204和堰后水池205,其中所述溢流堰203的前部为堰前水池204,所述溢流堰203的后部为堰后水池205,所述堰前水池204和堰后水池205的内部均设有液位传感器404。具体的,所述液位传感器404为浮球式液位变送器、投入式液位变送器、电动浮筒液位变送器、磁致伸缩液位变送器中的一种。所述控制系统405为PLC控制器。
实施例3:如图3~图6所示,一种节能型虹吸井,虹吸井2的前端连接有虹吸井进水管1,虹吸井2的后端连接有虹吸井排水管3,所述虹吸井2包括虹吸井壁201和设于虹吸井壁201内部的溢流堰203。虹吸井2内部还设有水位调节装置,所述水位调节装置包括堰开口401、启闭机402和钢闸门403,溢流堰203上部开设有两个堰开口401,每个堰开口401上均安装有钢闸门403,所述钢闸门403均电连接于启闭机402。本实用新型优化了虹吸井2的溢流堰203结构型式,通过开设堰开口401增加其过流能力;同时在堰开口401处相应增加装配启闭机402的钢闸门403,用以控制循环水过流断面,从而达到调节堰前水位的目的。
实施例4:如图3~图6所示,一种节能型虹吸井,虹吸井2的前端连接有虹吸井进水管1,虹吸井2的后端连接有虹吸井排水管3,所述虹吸井2包括虹吸井壁201和设于虹吸井壁201内部的溢流堰203。虹吸井2内部还设有水位调节装置,所述水位调节装置包括堰开口401、启闭机402和钢闸门403,溢流堰203上部开设有多个堰开口401,每个堰开口401上均安装有钢闸门403,所述钢闸门403均电连接于启闭机402。本实用新型优化了虹吸井2的溢流堰203结构型式,通过开设堰开口401增加其过流能力;同时在堰开口401处相应增加装配启闭机402的钢闸门403,用以控制循环水过流断面,从而达到调节堰前水位的目的。进一步的,虹吸井壁201的顶部还铺设有虹吸井盖板202。
实施例5:如图3~图6所示,一种节能型虹吸井,虹吸井2的前端连接有虹吸井进水管1,虹吸井2的后端连接有虹吸井排水管3,所述虹吸井2包括虹吸井壁201和设于虹吸井壁201内部的溢流堰203。虹吸井2内部还设有水位调节装置,所述水位调节装置包括堰开口401、启闭机402、钢闸门403、液位传感器404和控制系统405,溢流堰203上部开设有两个或三个堰开口401,每个堰开口401上均安装有钢闸门403,所述钢闸门403均电连接于启闭机402,其中液位传感器404设于虹吸井2内,所述启闭机402和液位传感器404均信号连接于控制系统405。通过液位传感器404和控制系统405实时监测水位高度,进而控制钢闸门403开度,使得堰前水池204的堰前水位始终维持在设计高程下。所述虹吸井壁201内的溢流堰203将虹吸井2分隔为堰前水池204和堰后水池205,其中所述溢流堰203的前部为堰前水池204,所述溢流堰203的后部为堰后水池205。所述堰前水池204的内部设有液位传感器404,也可以为所述堰前水池204和堰后水池205的内部均设有液位传感器404。进一步的,所述液位传感器404为浮球式液位变送器、投入式液位变送器、电动浮筒液位变送器、磁致伸缩液位变送器中的一种。所述控制系统405为PLC控制器。
按本实用新型设计,虹吸利用高度按冬季工况小水量设计,循环水量小,堰前水位较低;当热季循环水量大时,堰前水位上升、虹吸利用高度减小,循环水泵扬程增加,此时,可通过控制系统405控制启闭机402使钢闸门403开度变大,过流能力增加,从而降低堰前液位维持在设计值下,由此降低循环水泵扬程,达到节能的效果。具体的,可以某火电厂2x1000MW机组为例,冬季堰前水池204的堰前水位高度为0.5m、夏季堰前水池204的堰前水位高度为0.7m,若采用本实用新型,使夏季堰前水位与冬季堰前水位保持一致,在确保安全性不降低的前提下,可节省循环水泵扬程0.2m,由此可使循环水系统年节省电量46万kW.h。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虹吸井2包括虹吸井壁201和设于虹吸井壁201内部的溢流堰203,虹吸井2内部还设有水位调节装置;水位调节装置包括堰开口401、启闭机402、钢闸门403、液位传感器404和控制系统405,溢流堰203上部开设有多个堰开口401,每个堰开口401上均安装有钢闸门403,钢闸门403均电连接于启闭机402,其中液位传感器404设于虹吸井2内,启闭机402和液位传感器404均信号连接于控制系统405。通过液位传感器404和控制系统405实时监测水位高度,进而控制钢闸门403开度,使得堰前水池204的堰前水位始终维持在设计高程下。虹吸利用高度按冬季工况小水量设计,循环水量小,堰前水位较低;当热季循环水量大时,堰前水位上升、虹吸利用高度减小,循环水泵扬程增加,此时,可通过控制系统405控制启闭机402使钢闸门403开度变大,过流能力增加,从而降低堰前液位维持在设计值下,由此降低循环水泵扬程,达到节能的效果。

Claims (8)

1.一种节能型虹吸井,虹吸井(2)的前端连接有虹吸井进水管(1),虹吸井(2)的后端连接有虹吸井排水管(3),所述虹吸井(2)包括虹吸井壁(201)和设于虹吸井壁(201)内部的溢流堰(203),其特征在于,虹吸井(2)内部还设有水位调节装置,所述水位调节装置包括堰开口(401)、启闭机(402)和钢闸门(403),溢流堰(203)上部开设有多个堰开口(401),每个堰开口(401)上均安装有钢闸门(403),所述钢闸门(403)均电连接于启闭机(4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虹吸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调节装置还包括液位传感器(404)和控制系统(405),其中液位传感器(404)设于虹吸井(2)内,所述启闭机(402)和液位传感器(404)均信号连接于控制系统(4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型虹吸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井壁(201)内的溢流堰(203)将虹吸井(2)分隔为堰前水池(204)和堰后水池(205),所述堰前水池(204)的内部设有液位传感器(40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型虹吸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井壁(201)内的溢流堰(203)将虹吸井(2)分隔为堰前水池(204)和堰后水池(205),所述堰前水池(204)和堰后水池(205)的内部均设有液位传感器(404)。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节能型虹吸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传感器(404)为浮球式液位变送器、投入式液位变送器、电动浮筒液位变送器、磁致伸缩液位变送器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型虹吸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405)为PLC控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虹吸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堰(203)上部开设有两个或三个堰开口(4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虹吸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井壁(201)的顶部还铺设有虹吸井盖板(202)。
CN201820340864.1U 2018-03-13 2018-03-13 一种节能型虹吸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725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40864.1U CN208072514U (zh) 2018-03-13 2018-03-13 一种节能型虹吸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40864.1U CN208072514U (zh) 2018-03-13 2018-03-13 一种节能型虹吸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72514U true CN208072514U (zh) 2018-11-09

Family

ID=64039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4086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72514U (zh) 2018-03-13 2018-03-13 一种节能型虹吸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725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77847A (zh) * 2018-03-13 2018-07-13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虹吸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77847A (zh) * 2018-03-13 2018-07-13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虹吸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49361U (zh) 一种智能空气能生活热水制取系统
CN203197017U (zh) 棒材穿水冷却装置的供水及回水系统
CN204313358U (zh) 一种分区采暖换热系统
CN208072514U (zh) 一种节能型虹吸井
CN104390352B (zh) 一种基于相变蓄热箱的废热能热换系统
CN111238132B (zh) 一种节能工业循环水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13029310U (zh) 一种无蓄水池式湿帘自动供水装置
CN205783297U (zh) 太空能中央热水系统
CN201935152U (zh) 蒸汽发生装置及家用电蒸箱
CN108277847A (zh) 一种节能型虹吸井
CN208595591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供暖及提供生活用水的装置
CN107965946B (zh) 一种单井可调节式地源热泵井下热交换系统
CN207179768U (zh) 平板型太阳能低温采暖、生活热水节能系统
CN101761443A (zh) 非对称虹吸循环发电装置
CN115305994A (zh) 一种利用管网虹吸能力的节能装置及方法
CN210741212U (zh) 一种串并联循环热回收装置
CN204080939U (zh) 一种虹吸井
CN102829558A (zh) 一种温度智能调节式热水器
CN204080938U (zh) 具有热水回流通道的虹吸井
CN206269391U (zh) 快捷方便安装的傻瓜式热泵系统
CN104848362A (zh) 太阳能热水集中供应系统
CN202532584U (zh) 一种余热供热循环水系统
CN206110226U (zh) 一种冰水机组热能回收利用系统
CN201583003U (zh) 能自动供水的太阳能热水器
CN205013066U (zh) 一种抽背机组排汽节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