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70510U - 可折叠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可折叠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70510U
CN208070510U CN201820047420.9U CN201820047420U CN208070510U CN 208070510 U CN208070510 U CN 208070510U CN 201820047420 U CN201820047420 U CN 201820047420U CN 208070510 U CN208070510 U CN 2080705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wall
chassis
lock tongue
lock
head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4742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继军
刘春良
孙士国
李波
李维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mc Container Group Co ltd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Dalian CIMC Special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Dalian CIMC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Dalian CIMC Special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Dalian CIMC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Dalian CIMC Special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4742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705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705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705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集装箱,可折叠集装箱包括底盘、顶盖、端壁以及第一锁定机构;端壁包括端壁立柱,端壁立柱的顶端铰接至顶盖,并且相对于顶盖在折叠位置和组立位置之间可旋转;第一锁定机构包括锁舌和弹性件、底盘锁座,底盘锁座包括底盘挡块。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锁定机构可实现折叠集装箱的端壁在组立时自动锁定,只需操作人员做一次解锁第一锁定机构的操作,第一锁定机构中的解锁件即可自动回位,与其他第一锁定机构相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且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可折叠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集装箱。
背景技术
传统的集装箱结构是固定式的,它结构简单、成本低、重量轻、强度高、刚性好、易维修以及装卸货物方便,具有众多的优点,但也有明显的缺点。集装箱在卸完货后经常需要空箱堆放暂存,由于传统的固定式结构使得集装箱体积巨大,所以将占用大量的堆放空间,导致存储成本大。当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进行货物的运输时,也经常有空箱的传送,由于传统的固定式结构集装箱体积巨大,虽然空箱的重量并不大,但卡车或集装箱船运输空箱的装载量与运输重箱相同,并不能因重量小而增大装载量。这使得运输成本不能降低,造成巨大浪费。
由于传统的集装箱存在上述缺点,现有的市场对能够解决空箱搬运的方案的需求非常高,首先运费和存储成本可大幅降低,其次可以解决集装箱运输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进一步地发展低碳经济。折叠式集装箱因其可以大幅度降低空箱运输费用和空箱存储费用,因此受到世界范围内广泛的关注和很多专业公司的持续研发。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研发出了很多形式的折叠式集装箱,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款设计得以大量应用。主要是因为折叠式集装箱的折叠功能带来的一些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例如如何保证折叠集装箱的结构稳定性、密封性和操作性等。
而机械化折叠及组立集装箱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并使折叠及组立效率大大提升,满足集装箱使用过程中的实际需求,提高折叠集装箱的实用价值,使得客户更易接受折叠集装箱这种新的模式。但现有技术中折叠集装箱在机械化折叠和组立方面还存在问题,需要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因此,需要一种折叠集装箱,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例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集装箱,可折叠集装箱包括:
底盘,底盘包括底侧梁和底端梁;
顶盖,顶盖位于底盘正上方;
端壁,端壁包括端壁立柱,端壁的顶端铰接至顶盖,端壁相对于顶盖在折叠位置和组立位置之间可旋转,当端壁处于折叠位置时,端壁贴合顶盖的内表面,当端壁处于组立位置时,端壁竖立于底盘上;以及
第一锁定机构,第一锁定机构包括:
锁舌和弹性件,锁舌可移动地设置在端壁立柱下端的腔体内,弹性件向下抵顶锁舌使其伸出端壁立柱;以及
底盘锁座,底盘锁座包括底盘挡块,底盘挡块设置于底盘上的底侧梁内部的底面上且靠近底端梁,底盘挡块与锁舌的至少一个上具有端壁组立配合斜面,该端壁组立配合斜面沿底侧梁的长度方向向箱体外侧向上倾斜,
其中,当端壁组立时,锁舌与挡块接触并沿所述端壁组立配合斜面向箱体外侧方向移动,同时锁舌在端壁立柱内向上滑动,弹性件被压缩,当锁舌越过底盘挡块后,弹性件推动锁舌伸出端壁立柱至锁舌被挡块挡住,此时,端壁处于组立锁定状态。
优选地,可折叠集装箱还包括底盘解锁件和与底盘解锁件固定连接并且具有伸出底盘的伸出端的底盘解锁件轴,底盘解锁件位于底盘挡块的沿箱体长度方向靠近箱体外的一侧并且在端壁组立时位于锁舌下方,
其中,当折叠集装箱时,通过转动底盘解锁件轴的伸出端带动底盘解锁件向上转动,从而通过底盘解锁件推动其上方的锁舌向上移动,当锁舌的最下端越过底盘挡块的最高点时,在指向箱体内侧的推力作用下,锁舌滑动并脱离与底盘挡块的接触,使得端壁朝向顶盖折叠。
优选地,可折叠集装箱还包括侧壁,侧壁包括上侧壁和下侧壁,上侧壁的顶边与顶盖的侧边铰接,下侧壁的底边与底盘的侧边铰接,上侧壁的底边与下侧壁的顶边铰接。
优选地,第一锁定机构还包括:
凸耳,设置于端壁立柱下端,垂直于端壁立柱延伸的方向并在端壁所在平面内突伸出来,并且能够与端壁立柱一起绕轴旋转;以及
凸耳座,设置在底盘上并且能够与凸耳钩接。
优选地,底盘挡块的上端具有沿箱体的长度方向向箱体外侧向上倾斜的斜面,并且底盘挡块的沿箱体长度方向靠近箱体外的一侧具有能够与底盘解锁件和锁舌抵靠的止挡面,
其中,当集装箱处于组立状态时,锁舌与止挡面抵靠;当折叠集装箱时,在底盘解锁件推动其上方的锁舌向上移动至最高点时,底盘解锁件与止挡面抵靠。
优选地,底盘解锁件轴的伸出端设置有截面形状为外多边形或内多边形的端壁组立解锁操作部。
优选地,限位件设置在锁舌上,以便与端壁立柱相配合来限制锁舌相对于端壁立柱突出的最大长度。
优选地,可折叠集装箱还包括第二锁定机构,第二锁定机构固定在所述顶盖的内面上,其包括:
所述锁舌和弹性件,所述锁舌可移动地设置在端壁立柱下端的腔体内,所述弹性件向外抵靠所述锁舌使其伸出端壁立柱;以及
顶盖锁座,顶盖锁座设置在所述顶盖的内面上,顶盖锁座设置有端壁折叠配合斜面,端壁折叠配合斜面向靠近锁舌的方向向上倾斜并突伸而形成钩状部,
其中,当端壁折叠时,锁舌接触端壁折叠配合斜面并被压缩而向端壁立柱内移动,直至锁舌越过端壁折叠配合斜面最高点,端壁立柱内的弹性件将锁舌推出,此时锁舌固定在顶盖锁座的钩状部上。
优选地,第二锁定机构还包括支撑件,支撑件设置在顶盖内面上及位于顶盖两侧的顶侧梁上,用来增加支撑强度。
优选地,支撑件为C形件或长梁。
优选地,第二锁定机构还包括顶盖解锁轴件和顶盖解锁轴座,顶盖解锁轴件穿过顶盖解锁轴座伸入集装箱内,顶盖解锁轴座穿过并固定在支撑件和顶盖板上,旋转顶盖解锁轴的伸出端使顶盖锁座打开,顶盖锁座位于打开位置时,顶盖锁座的一个侧面与支撑件接触,限定顶盖锁座打开位置,端壁解除折叠锁定。
优选地,顶盖解锁轴的伸出端设置有截面为方形或长方形、长圆形的端壁折叠解锁操作部。
优选地,顶盖锁座还安装有扭簧轴,扭簧轴上套设第二扭簧,第二扭簧的一端抵靠顶盖锁座,另一端抵靠支撑件,第二扭簧使顶盖锁座保持在锁合位置,此时顶盖锁座与支撑件接触,支撑件限定住顶盖锁座的锁合位置。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存在着如下有益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锁定机构可实现折叠集装箱的端壁在组立时自动锁定,在折叠集装箱折叠端壁时,只需操作人员做一次解锁第一锁定机构的操作,第一锁定机构中的解锁件即可自动回位,与全自动锁定机构相比第一锁定机构的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集装箱的主视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集装箱的后视立体图;
图3为如图2所示的A部局部放大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集装箱的第一局部立体图,其中,端部处于翻转状态;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集装箱的主视图,其中,折叠集装箱处于折叠状态;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集装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集装箱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第一锁定机构端壁部分立体图;
图8为如图7所示的B部局部放大图;
图9为如图7所示的C部局部放大图;
图10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集装箱的第一锁定机构端壁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集装箱的第一锁定机构端壁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防尘盖);
图1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集装箱的底盘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12为如图11所示的D部局部放大图;
图1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集装箱的结构剖视图,其中,端壁处于组立状态;
图14为如图13所示的E部局部放大图;
图15A-15D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集装箱的第一锁定机构的第一优选的操作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A-16D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集装箱的第一锁定机构的第二优选的操作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集装箱的第二局部立体图;
图18为如图17所示的F部局部放大图;
图19为如图18所示的密封盖的分解图;
图20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集装箱的第一锁定机构的剖视图,其中,密封盖处于关闭状态;
图20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集装箱的第一锁定机构的剖视图,其中,密封盖处于打开状态;
图20C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集装箱的第一锁定机构的正视图,其中,解锁件轴的伸出端的端壁折叠操作部为外五边形,具有密封盖,且密封盖处于打开状态;
图20D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集装箱的第一锁定机构的正视图,其中,解锁件轴的伸出端的端壁折叠操作部为外五边形,没有设置密封盖;
图20E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集装箱的第一锁定机构的剖视图,其中,解锁件轴的伸出端的端壁折叠操作部为外五边形,具有密封盖,且密封盖处于打开状态;
图20F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集装箱的第一锁定机构的剖视图,其中,解锁件轴的伸出端的端壁折叠操作部为外五边形,没有设置密封盖;
图2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集装箱的第三局部立体图;
图22为如图21所示的G部局部放大图;
图23为如图22所示的第二锁定机构的分解图;
图2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集装箱的第二锁定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2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集装箱的第二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二锁定机构处于锁合状态;以及
图2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集装箱的第二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二锁定机构处于打开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100:折叠集装箱 1:底盘
2:顶盖 21:顶角件
22:铰接轴 23:C型支撑件
231:顶面 232:第二圆孔
24:顶侧梁 25:顶盖板
251:第一圆孔 3:第一上侧壁
4:第一下侧壁 41:底侧梁
5:前端壁 51:外框
511:端壁立柱 512:立柱中部
513:立柱上部 5131:孔
514:立柱下部 5141:凸耳
5142:安装口 516:防尘盖
5161:螺钉 517:固定部
6:后端壁 7:第一锁定机构
71:锁舌 711:限位件
712:锁舌下部 713:台阶部
714:锁舌上部 72:弹性件
73:底盘挡块 731:斜面
74:解锁件 75:解锁件轴
751:伸出端 752:固位端
76:第一扭簧 77:密封盖
771:盖体 78:密封盖铰接轴
772:螺钉 773:垫圈
774:密封塞 7741:凸环
8:第二锁定机构 81:顶盖解锁轴件
811:端壁折叠解锁操作部 812:芯轴
813:翻边 82:顶盖解锁轴座
83:顶盖锁座 831:钩状部
832:端壁折叠配合斜面 833:第一侧面
834:第二侧面 84:第二扭簧
841:第一端 842:第二端
85:密封垫 86:销
87:扭簧轴 10:第一侧壁
11:凸耳座 111:密封孔
1111:沟槽 112:铰接座
12:第二侧壁 5’:底端梁
9:底角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例。
下面以集装箱的高度方向、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为参考坐标系,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集装箱的具体的结构进行描述。
如图1-图5所示,折叠集装箱100包括底盘1、顶盖2、前端壁5、后端壁6、第一侧壁10和第二侧壁12。
第一侧壁10包括第一上侧壁3和第一下侧壁4,第一上侧壁3的顶边铰接至顶盖2的侧边,第一上侧壁3的底边铰接至第一下侧壁4的顶边,第一下侧壁4的底边铰接至底盘1的侧边,以使得第一侧壁10在折叠状态时,第一上侧壁3和第一下侧壁4向折叠集装箱100的箱体的内侧折叠。第一下侧壁4的下端与设置在底盘1上的底侧梁41相邻。类似地,第二侧壁12具有第二上侧壁和第二下侧壁。底盘1的位于前端壁5的下方设置有底端梁5’。折叠集装箱100的底部的四个角处设置有底角件9。
如图4和5所示,折叠时,随着前端壁5和后端壁6向折叠集装箱100 的箱体内部翻转直至贴合顶盖2的内表面,第一侧壁10的第一上侧壁3和第一下侧壁4向折叠集装箱100的箱体的内侧折叠,同时第二侧壁的第二上侧壁和第二下侧壁向折叠集装箱100的箱体的内侧折叠,如此顶盖2也随之落下,此时,折叠集装箱100处于折叠状态。
与此相反地,组立时,吊机吊起顶盖2,顶盖2带动第一侧壁10和第二侧壁12由折叠状态翻转为竖直的组立状态,与此伴随的是,贴合顶盖2的内表面的前端壁5和后端壁6向下翻转,也变为组立状态。然后,通过锁具固定前端壁5和后端壁6,使得折叠集装箱100封闭,此时,折叠集装箱100 处于组立状态,见图13。
下面以前端壁5为例,对端壁结构进行描述。后端壁6也是类似的结构。
如图7所示,前端壁5的外框51包括顶端铰接至顶盖2的端壁立柱511。端壁立柱511包括立柱上部513、立柱中部512和立柱下部514。如图8所示,端壁立柱511的立柱上部513具有供铰接轴22(图3)穿过的孔5131。如图 9所示,立柱下部514具有中空的腔体,并且在底端设置有垂直于端壁立柱 511延伸的方向而突出的凸耳5141。相应地,如图11-14所示,底盘1上设置有凸耳座11,当前端壁5组立时,凸耳座11与凸耳5141的位置对应并且能够与之相钩接的构造为矩形槽。
凸耳5141和凸耳座11的配合,在集装箱的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固定连接端壁和底盘1。当吊起组立后的集装箱时,专用集装箱吊具起吊集装箱四角部的顶角件21(如图4所示),起吊力通过顶角件21传递到端壁与顶盖铰接的铰接轴22(如图3所示),再由铰接轴22传递到端壁立柱511,由端壁立柱511的下端的凸耳5141将连在底盘上的凸耳座11吊起,从而将整个集装箱100吊起。
为了在端壁组立时,在集装箱长度方向上,将凸耳5141锁定在凸耳座 11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第一锁定机构7。
具体的,如图6、图9和图14所示,第一锁定机构7包括锁舌71、弹性件72和底盘挡块73。
锁舌71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端壁立柱511的立柱下部514的中空腔体内。锁舌71包括锁舌上部714和锁舌下部712,锁舌上部714和锁舌下部712 之间形成台阶部713。锁舌下端从立柱下部514下端的开口突伸出来,该锁舌71的尺寸和形状与该开口尺寸和形状相配合。锁舌71优选为矩形截面。在锁舌71上设置有限位件711,限位件711优先采用螺钉、销钉等以方便锁舌71的安装。
安装锁舌71时,将锁舌71套上弹性件72从端壁立柱511的下方将锁舌 71插入端壁立柱511,然后从安装口5142安装上限位件711,使锁舌71与端壁立柱511滑动连接。当弹性件72推动锁舌71伸出端壁立柱511至初始位置后,锁舌71被底盘挡块73挡住,前端壁5不能再向箱内转动,前端壁5 被自动锁定。当限位件711与立柱下部514的中空腔体的开口的下表面接触时,锁舌71不再沿端壁立柱511的长度方向向下移动,此时锁舌71达到下止点,也即锁舌71的突伸位置,如图10A所示,锁舌下部712从端壁立柱下方的开口515处伸出。另外,如图10B所示,安装口5142可设置防尘盖 516,可用螺钉5161将防尘盖516固定在端壁立柱511的固定部517上,从而使得防尘盖盖住安装口5142,以防止异物进入端壁立柱511内,影响锁舌的上下移动。
弹性件72套设于锁舌71的位于端壁立柱511的立柱下部514的中空腔体内的部分上,并且在立柱下部514的中空腔体内可移动。弹性件72的顶端抵住位于立柱下部514的中空腔体上端的固定部517,弹性件72的底端抵住锁舌上部714和锁舌下部712之间的台阶部713。在未施加其他外力的情况下,弹性件72向下施加弹性力,使得锁舌下部712从立柱下部514的最下端向外突伸出。弹性件72优选为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当然,第一锁定机构7中也可以不设置有弹性件72,直接靠锁舌71自重实现锁合,但弹性件72的结构会使得第一锁定机构7的锁合更加可靠。
如图12和图14所示,底盘挡块73设置在底盘1上,底盘挡块73是固定在底侧梁41的内部底面上且靠近底端梁5’,在一个示例中,底盘挡块73 固定在底侧梁41的内部底面上且靠近底端梁5’一侧的底角件9。并且底盘挡块73的顶部设置有向箱体外侧向上倾斜的斜面731,锁舌71可以容纳在底盘挡块73与此端的底角件9之间。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底盘挡块73的顶部和锁舌下部712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斜面都是可以的。
下面参考附图15A-15C对前端壁5的组立过程进行描述。
如图15A所示,当前端壁5组立时,前端壁5脱开与顶盖2的连接,在前端壁5的自身重力和吊机的摆臂牵拉作用下,前端壁5自顶盖2的位置向折叠集装箱100的箱体的外侧转动,此时立柱下部514的中空腔体内的锁舌 71与底盘1上的底盘挡块73接触,此时,限位件711位于其突伸位置。
随后,如图15B所示,由于受到前端壁5的自身重力和吊机的牵拉作用下,前端壁5继续向箱体外侧转动,锁舌71的下端在底盘挡块73的斜面731 上向上向外移动,此时弹性件72被压缩,锁舌71在立柱下部514的中空腔体内向上移动,直至越过底盘挡块73的斜面731的最高点。
如图15C所示,当锁舌71越过底盘挡块73的斜面731的最高点后,弹性件72推动锁舌71从立柱下部514的中空腔体内突伸出来,限位件711再次抵靠立柱下部514的中空腔体的下表面,到达下止点,即锁舌71的突伸位置。此时,锁舌71的下端被卡止在底盘挡块73和此端的底角件之间,使得前端壁5不能再向折叠集装箱的箱体内部转动。此时,凸耳5141与凸耳座 11也在集装箱的宽度和高度方向上钩接在一起,如此前端壁5被锁定固位。
进一步地,如图16A-16C所示,第一锁定机构7还包括解锁件74和解锁件轴75。解锁件74与解锁件轴75通过例如销固定连接,以便同时转动。当然,解锁件74和解锁件轴75也可以为一体成型。
下面参考附图16A-16C对前端壁5的组立解锁过程进行描述。
如图16A所示,当前端壁5处于组立状态时,解锁件74位于与锁舌下部712相对应的位置。
如图16B、16C所示,操作人员旋转解锁件轴75并且带动解锁件74自下而上转动,如此解锁件74将锁舌71顶起,使锁舌下部712的底面高于底盘挡块73的斜面731的最高点,并且在向集装箱内的推力作用下,锁舌下部 712的底端从底盘挡块73的斜面731上滑过,解除锁舌71与底盘挡块73之间的锁定连接,限位件711再次回到突伸位置。然后,吊机摆臂继续将前端壁5向折叠集装箱的箱体内部翻转,使得前端壁5贴靠并固定在顶盖2的内表面。
进一步地,返回图15C,所述第一锁定机构7还包括第一扭簧76,第一扭簧76的一端与解锁件74连接,第一扭簧76的另一端与底盘1连接。第一扭簧76使得解锁件74始终转向锁定位置,即解锁件74与底盘1的内表面接触。如此,如图15D所示,当操作者操作旋转解锁件74时,需要克服第一扭簧76和弹性件72的扭力和弹力,将解锁件74扭转至直立位置,将锁舌71顶起。若弹性件72对解锁件74的压力能够匹配第一扭簧76的扭力,则在人工操作旋转解锁件74将锁舌71顶起时,就可以将解锁件74保持在直立位置。在第一扭簧76的作用下,解锁件74在锁舌71脱离解锁件74后的回位更加有保证。
如图16A-图16D示出了不包括第一扭簧76的第一锁定结构7。如图16D 所示,当折叠集装箱组立时,在前端壁5的自身重力和吊机的摆臂牵拉作用下,前端壁5向折叠集装箱100的箱体的外侧转动,锁舌71在越过底盘挡块 73后,下落并将解锁件74推倒至锁定位置,即解锁件74与底盘1的内表面接触。相比而言,不加扭簧的结构更简单,加扭簧的结构解锁件回位更可靠。
如图17-19所示,凸耳座11上还设置有密封盖77,密封盖77设置在与解锁件轴75的伸出端751相对应的位置,以使得操作人员打开密封盖77时可直接操作解锁件轴75的伸出端751。在密封状态时,密封盖77防止灰尘和水通过与解锁件轴75配合的凸耳座的孔进入折叠集装箱中。
如图20A-图20B所示,解锁件轴75具有伸出端751,伸出端751伸出底盘1的底侧梁或者底横梁。解锁件轴75的伸出端751具有端壁折叠操作部,端壁折叠操作部的构造为外多边形或内多边形等可供人工操作转动解锁件轴75的形状。为了安全起见,可将解锁件轴75的伸出端751的端壁折叠操作部制作成特殊形状,以防止被人为轻易解锁。如此,可人工在折叠集装箱的外部用特殊工具操作解锁件轴75的伸出端751,以使得使解锁件轴75旋转。解锁件轴75穿过解锁件74,并且包括彼此相对的伸出端751和固位端752。解锁件轴75的固位端752可旋转地固定在凸耳座11中。
如图18-19和图20A和20B所示,密封盖77包括密封盖铰接轴78、盖体771、密封塞774、垫圈773和螺钉772。密封塞774与凸耳座11上的密封孔111相配合。密封孔111设置有沟槽1111,密封塞774设置有与沟槽1111 相配合的凸环7741,凸环7741与沟槽1111紧密配合,既可以使得密封盖77 更加密封密封孔111,又可以固定密封盖77,从而使得密封盖77处于密封状态时,密封盖77不能轻易被打开。密封塞774通过螺钉772和垫圈773与盖体771的内侧固定连接。盖体771通过密封盖铰接轴78铰接至与凸耳座11 固定连接的铰接座112,从而使得密封盖77铰接至凸耳座11。密封塞774的材质为橡胶或聚氨酯等密封材料。这样,密封盖77的盖体与折叠集装箱的箱体连接,不容易丢失,并且开关迅速。
如图20A所示,密封盖77处于密封状态。如图20B所示,密封盖77处于打开状态。操作时,操作人员通过工具插入密封孔111与解锁件轴75的伸出端751连接,操作人员转动工具,使得工具带动解锁件轴75旋转,从而解除前端壁5与底盘1的连接。
当然,密封孔111的密封方式还可以采用橡胶塞或螺纹丝堵等其它常见方式。作为示例,可采用密封圈套在解锁件轴75的伸出端751上,密封圈在凸耳座11的与解锁件轴75的伸出端751配合的孔的中部或外端面形成密封。这种结构可以取消密封盖,工具可直接操作解锁件轴75的伸出端751。
图20C和图20D示出了第一锁定机构7的正视图,其中,解锁件轴75 的伸出端751的端壁折叠操作部7511为外五边形,端壁折叠操作部7511的外部可以具有如图20C所示的密封盖,也可如图20D所示,不设置密封盖。
图20E和图20F示出了第一锁定机构7的剖视图,且分别与图20C和图 20D相对应。图20E和图20F还示出了对端壁折叠操作部7511进行操作的操作工具A,示例地,操作工具A具有内五边形孔,以与端壁折叠操作部7511 为外五边形结构相配合。
下面参考图21-图26,对顶盖2上的第二锁定机构8进行描述。当端壁折叠至顶盖2的内表面时,端壁通过与端壁的锁舌71钩接的第二锁定机构8 而与顶盖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22和23所示,第二锁定机构8包括:C型支撑件23、顶盖解锁轴件81、顶盖解锁轴座82和顶盖锁座83。
如图22和图25所示,C型支撑件23的上端与顶盖2连接,下端与顶盖锁座83通过扭簧连接。C型支撑件23上端的侧面与顶侧梁24连接,以增加第二锁定机构8的连接强度,使其能够承受前端壁5的重量。当然支撑件 23也可以为通长的梁,固定连接到顶盖2两侧的顶侧梁24上。
顶盖解锁轴座82穿过顶盖板25的第一圆孔251以及支撑件23的顶面 231的第二圆孔232,以与支撑件23和顶盖板25固定连接。顶盖解锁轴座 82位于顶盖板25的上部的构造为圆筒形。
顶盖解锁轴件81包括端壁折叠解锁操作部811和与端壁折叠解锁操作部 811的下表面连接的芯轴812。芯轴812穿过顶盖解锁轴座82而通过销86与顶盖锁座83相连接,如下详述。端壁折叠解锁操作部811可以是方形、长方形或长圆形等适合吊机的解顶盖锁座连接旋转的形状,顶盖解锁轴件81的端壁折叠解锁操作部811具有翻边813,翻边813覆盖住顶盖解锁轴座82位于顶盖板25的上部的圆筒形的外侧,即位于折叠集装箱的箱体的外侧,从而防止灰尘和水进入到第二锁定机构8中。
顶盖解锁轴件81与顶盖解锁轴座82之间设置有密封垫85,从而进一步防止灰尘和水进入到第二锁定机构8中。
如图22-图24所示,顶盖锁座83的上端可通过销86或其它方式连接顶盖解锁轴件81伸入集装箱内的一端,并且顶盖锁座83的下端向端壁贴靠一侧突出地设置有能够与前端壁5的锁舌71钩接的钩状部831。
钩状部831的下表面设置有端壁折叠配合斜面832。当前端壁5翻转折叠时,锁舌71接触并沿着端壁折叠配合斜面832贴近顶盖2,端壁折叠配合斜面832压缩锁舌71,使锁舌71向端壁立柱511的中空腔体内侧移动。当锁舌71越过端壁折叠配合斜面832的最高点时,前端壁5贴靠在顶盖2上,第一锁定机构7的弹性件72将锁舌71再次推出,以使得锁舌71搭在顶盖锁座83的钩状部831上而固定前端壁5。
如图26所示,顶盖锁座83的下端在与钩状部831对应的侧面位置设置有第一侧面833和第二侧面834,用于抵靠支撑件23,以分别限制顶盖锁座 83的打开位置和锁合位置。另外,顶盖锁座83内安装有套设第二扭簧84的扭簧轴87。第二扭簧84的第一端841抵靠顶盖锁座83,第二扭簧84的第二端842抵靠支撑件23,以使顶盖锁座83保持锁合状态。
更具体地,下面参考图25和图26对第二锁定机构的锁定和解锁过程进行描述。
图25示出了顶盖锁座处于锁合位置时的第二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 26示出了顶盖锁座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第二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6所示,吊机的解顶盖锁座先旋转顶盖解锁轴件81的端壁折叠解锁操作部811,使得顶盖解锁轴件81旋转至打开状态,顶盖锁座83的第一侧面833与支撑件23接触,以限定顶盖锁座83的打开位置。此时,顶盖锁座83处于打开状态。
如图25所示,当端壁折叠贴合顶盖2的内表面时,吊机的解顶盖锁座再反向旋转顶盖解锁轴件81,以使顶盖锁座83处于锁合位置。由于第二扭簧 84具有扭力,所以顶盖锁座83可以安全地处于锁合位置,此时顶盖锁座83 的第二侧面834与支撑件23接触,以限定顶盖锁座83的锁合位置。与前述通过端壁折叠配合斜面832压缩锁舌71实现端壁折叠贴靠在顶盖2上的操作方式相比,此种操作方式可以避免端壁在折叠时,端壁对顶盖锁座83的冲击。并且此种操作方式也可以用于第二锁定机构锁定端壁的其它位置而不限于锁定锁舌。
在解除端壁的折叠状态的固定时,吊机的解顶盖锁座旋转顶盖解锁轴件 81的端壁折叠解锁操作部811,从而使得顶盖锁座83处于打开状态,吊机的摆臂托住端壁,使得端壁向折叠集装箱的箱体的外侧转动,从而组立端壁。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锁定机构可实现折叠集装箱的前端壁和后端壁在组立时自动锁定,在折叠集装箱折叠前端壁或后端壁时,只需操作人员做一次解锁第一锁定机构的操作,第一锁定机构中的解锁件即可自动回位。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同一个锁舌与位于端壁上的锁座的配合以及位于顶盖上的锁座的配合,实现了组立和折叠位置的锁定。与全自动锁定机构相比,第一锁定机构的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锁定机构可实现前端壁或后端壁在折叠时的自动锁定和前端壁或后端壁组立时的自动解锁,操作简单、成本低、安全可靠,适用于机械化折叠及组立作业的折叠集装箱。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例,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例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3)

1.一种可折叠集装箱,可折叠集装箱包括:
底盘,底盘包括底侧梁和底端梁;
顶盖,顶盖位于底盘正上方;
端壁,端壁包括端壁立柱,端壁的顶端铰接至顶盖,端壁相对于顶盖在折叠位置和组立位置之间可旋转,当端壁处于折叠位置时,端壁贴合顶盖的内表面,当端壁处于组立位置时,端壁竖立于底盘上;以及
第一锁定机构,第一锁定机构包括:
锁舌和弹性件,锁舌可移动地设置在端壁立柱下端的腔体内,弹性件向下抵顶锁舌使其伸出端壁立柱;以及
底盘锁座,底盘锁座包括底盘挡块,底盘挡块设置于底盘上的底侧梁内部的底面上且靠近底端梁,底盘挡块与锁舌的至少一个上具有端壁组立配合斜面,该端壁组立配合斜面沿底侧梁的长度方向向箱体外侧向上倾斜,
其中,当端壁组立时,锁舌与挡块接触并沿所述端壁组立配合斜面向箱体外侧方向移动,同时锁舌在端壁立柱内向上滑动,弹性件被压缩,当锁舌越过底盘挡块后,弹性件推动锁舌伸出端壁立柱至锁舌被挡块挡住,此时,端壁处于组立锁定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可折叠集装箱还包括底盘解锁件和与底盘解锁件固定连接并且具有伸出底盘的伸出端的底盘解锁件轴,底盘解锁件位于底盘挡块的沿箱体长度方向靠近箱体外的一侧并且在端壁组立时位于锁舌下方,
其中,当折叠集装箱时,通过转动底盘解锁件轴的伸出端带动底盘解锁件向上转动,从而通过底盘解锁件推动其上方的锁舌向上移动,当锁舌的最下端越过底盘挡块的最高点时,在指向箱体内侧的推力作用下,锁舌滑动并脱离与底盘挡块的接触,使得端壁朝向顶盖折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可折叠集装箱还包括侧壁,侧壁包括上侧壁和下侧壁,上侧壁的顶边与顶盖的侧边铰接,下侧壁的底边与底盘的侧边铰接,上侧壁的底边与下侧壁的顶边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集装箱,其特征在于,第一锁定机构还包括:
凸耳,设置于端壁立柱下端,垂直于端壁立柱延伸的方向并在端壁所在平面内突伸出来,并且能够与端壁立柱一起绕轴旋转;以及
凸耳座,设置在底盘上并且能够与凸耳钩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底盘挡块的上端具有沿箱体的长度方向向箱体外侧向上倾斜的斜面,并且底盘挡块的沿箱体长度方向靠近箱体外的一侧具有能够与底盘解锁件和锁舌抵靠的止挡面,
其中,当集装箱处于组立状态时,锁舌与止挡面抵靠;当折叠集装箱时,在底盘解锁件推动其上方的锁舌向上移动至最高点时,底盘解锁件与止挡面抵靠。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底盘解锁件轴的伸出端设置有截面形状为外多边形或内多边形的端壁组立解锁操作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集装箱,其特征在于,限位件设置在锁舌上,以便与端壁立柱相配合来限制锁舌相对于端壁立柱突出的最大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可折叠集装箱还包括第二锁定机构,第二锁定机构固定在所述顶盖的内面上,其包括:
所述锁舌和弹性件,所述锁舌可移动地设置在端壁立柱下端的腔体内,所述弹性件向外抵靠所述锁舌使其伸出端壁立柱;以及
顶盖锁座,顶盖锁座设置在所述顶盖的内面上,顶盖锁座设置有端壁折叠配合斜面,端壁折叠配合斜面向靠近锁舌的方向向上倾斜并突伸而形成钩状部,
其中,当端壁折叠时,锁舌接触端壁折叠配合斜面并被压缩而向端壁立柱内移动,直至锁舌越过端壁折叠配合斜面最高点,端壁立柱内的弹性件将锁舌推出,此时锁舌固定在顶盖锁座的钩状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折叠集装箱,其特征在于,第二锁定机构还包括支撑件,支撑件设置在顶盖内面上及位于顶盖两侧的顶侧梁上,用来增加支撑强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折叠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支撑件为C形件或长梁。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折叠集装箱,其特征在于,第二锁定机构还包括顶盖解锁轴件和顶盖解锁轴座,顶盖解锁轴件穿过顶盖解锁轴座伸入集装箱内,顶盖解锁轴座穿过并固定在支撑件和顶盖板上,旋转顶盖解锁轴的伸出端使顶盖锁座打开,顶盖锁座位于打开位置时,顶盖锁座的一个侧面与支撑件接触,限定顶盖锁座打开位置,端壁解除折叠锁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折叠集装箱,其特征在于,顶盖解锁轴的伸出端设置有截面为方形或长方形、长圆形的端壁折叠解锁操作部。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折叠集装箱,其特征在于,顶盖锁座还安装有扭簧轴,扭簧轴上套设第二扭簧,第二扭簧的一端抵靠顶盖锁座,另一端抵靠支撑件,第二扭簧使顶盖锁座保持在锁合位置,此时顶盖锁座与支撑件接触,支撑件限定住顶盖锁座的锁合位置。
CN201820047420.9U 2018-01-11 2018-01-11 可折叠集装箱 Active CN2080705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47420.9U CN208070510U (zh) 2018-01-11 2018-01-11 可折叠集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47420.9U CN208070510U (zh) 2018-01-11 2018-01-11 可折叠集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70510U true CN208070510U (zh) 2018-11-09

Family

ID=64035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47420.9U Active CN208070510U (zh) 2018-01-11 2018-01-11 可折叠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7051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27808A (zh) * 2018-01-11 2019-07-19 大连中集特种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可折叠集装箱
CN117013180A (zh) * 2023-09-22 2023-11-07 今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拼装式储能集装箱
CN117423949A (zh) * 2023-12-18 2024-01-19 今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捷拼装式储能集装箱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27808A (zh) * 2018-01-11 2019-07-19 大连中集特种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可折叠集装箱
CN117013180A (zh) * 2023-09-22 2023-11-07 今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拼装式储能集装箱
CN117013180B (zh) * 2023-09-22 2024-04-09 今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拼装式储能集装箱
CN117423949A (zh) * 2023-12-18 2024-01-19 今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捷拼装式储能集装箱
CN117423949B (zh) * 2023-12-18 2024-02-23 今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捷拼装式储能集装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70510U (zh) 可折叠集装箱
CN105644971B (zh) 连接机构及具有其的可折叠集装箱
US2972430A (en) Collapsible shipping van
CA1044423A (en) Method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from a vehicle a storage apparatus
US5375294A (en) Retractable caster assembly
JP6859458B2 (ja) ロックユニットおよびロックユニットを備えるトレーボックス
US7240799B2 (en) Foldable container
CN108341124A (zh) 容器
CN103917441B (zh) 集装箱固定装置
KR102029340B1 (ko) 코너부 락킹구조를 갖는 접이식 컨테이너
CN114537901A (zh) 可折叠容器
CN207827011U (zh) 可折叠集装箱
CN110027808A (zh) 可折叠集装箱
CN203372503U (zh) 移动式储物箱
CN208021945U (zh) 容器
EP0790944A1 (en) Container locking device
CN207434209U (zh) 台架式集装箱
CN203374100U (zh) 带内开启功能的移动式储物箱锁
CN110053885A (zh) 可折叠集装箱
JPH01199849A (ja) 合成樹脂製折り畳み容器
CN209261332U (zh) 具有移动装置的可折叠帐篷
CN202717236U (zh) 容器盖子锁定机构及容器
CN217101328U (zh) 可折叠容器
CN217515611U (zh) 一种可折叠水箱
CN204237026U (zh) 折叠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203

Address after: 116600 Dalian Free Trade Zone in Dalian, Liaoning Province III B-2

Patentee after: DALIAN CIMC SPECIAL LOGISTICS EQUIPMENT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Ltd.

Patentee after: CIMC CONTAINERS HOL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16600 Dalian Free Trade Zone in Dalian, Liaoning Province III B-2

Patentee before: DALIAN CIMC SPECIAL LOGISTICS EQUIPMENT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Ltd.

Patentee before: CIMC CONTAINERS HOLDI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DALIAN CIMC LOGISTICS EQUIPMENT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16600 Dalian Free Trade Zone in Dalian, Liaoning Province III B-2

Patentee after: DALIAN CIMC SPECIAL LOGISTICS EQUI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Ltd.

Patentee after: CIMC Container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116600 Dalian Free Trade Zone in Dalian, Liaoning Province III B-2

Patentee before: DALIAN CIMC SPECIAL LOGISTICS EQUI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Ltd.

Patentee before: CIMC CONTAINERS HOLD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