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59649U - 一种基于削减液膜厚度的热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削减液膜厚度的热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59649U
CN208059649U CN201820390626.1U CN201820390626U CN208059649U CN 208059649 U CN208059649 U CN 208059649U CN 201820390626 U CN201820390626 U CN 201820390626U CN 208059649 U CN208059649 U CN 2080596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heter
heat
shell
liquid film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9062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彬
周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039062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596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596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5964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削减液膜厚度的热管装置,包括管壳,所述管壳内设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外壁与所述管壳内壁之间设有吸液芯,所述导液管为中空结构,所述导液管上端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导液管下端的横截面积,所述导液管通过支架固定于所述吸液芯围成的空腔内,所述导液管下侧腔壁上设有若干小孔,所述导液管上端设有开口,通过内部导液管引导流体流动并削减液膜厚度,从而实现增大对流系数来增强热管内部对流换热,以增强其传热性能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削减液膜厚度的热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管,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基于削减液膜厚度的热管装置。
背景技术
物体的吸热、放热是相对的,凡是有温度差存在的时候,就必然出现热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的现象。从热传递的三种方式:辐射、对流、传导,其中热传导最快。热管就是利用蒸发制冷,使得热管两端温度差很大,使热量快速传导。目前,热管由管壳和吸液芯组成,因未对蒸发段工质进行液膜削减,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由于沸腾传热表面系数较小导致的传热性能未达到最优状态,制约了热管的进一步推广使用。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削减液膜厚度的热管装置,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削减液膜厚度的热管装置,包括管壳,所述管壳内设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外壁与所述管壳内壁之间设有吸液芯,所述导液管为中空结构,所述导液管上端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导液管下端的横截面积,所述导液管通过支架固定于所述吸液芯围成的空腔内,所述导液管下侧腔壁上设有若干小孔,所述导液管上端设有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导液管的下侧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导液管的上侧为圆台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导液管的上侧为多边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圆柱体结构的外侧壁与所述吸液芯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等于5mm。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4个支撑条,所述4个支撑条均匀分布于所述管壳内侧并与所述管壳内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管壳的上端与下端均连接有若干翅片。
进一步地,所述管壳的外侧设有绝热层。
进一步地,所述小孔为圆形或方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内部导液管引导流体流动并削减液膜厚度,从而实现增大对流系数来增强热管内部对流换热,以增强其传热性能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基于削减液膜厚度的热管装置的纵剖面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基于削减液膜厚度的热管装置的横剖面图。
图中:1. 管壳;2. 吸液芯;3. 导液管;4. 支架;5. 小孔;6. 翅片;7. 绝热层;8.热管冷凝端;9. 热管蒸发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基于削减液膜厚度的热管装置,包括管壳1,所述管壳1内设有导液管3,所述导液管3外壁与所述管壳1内壁之间设有吸液芯2,所述导液管3为中空结构,所述导液管3上端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导液管3下端的横截面积,所述导液管3通过支架4固定于所述吸液芯2围成的空腔内,所述导液管3下侧腔壁上设有若干小孔5,所述导液管3上端设有开口。
所述导液管3的下侧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导液管3的上侧为圆台结构。
所述导液管3的上侧为多边形结构。
所述圆柱体结构的外侧壁与所述吸液芯2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等于5mm。
所述支架4包括4个支撑条,所述4个支撑条均匀分布于所述管壳1内侧并与所述管壳1内壁连接。
所述管壳1的上端与下端均连接有若干翅片6。
所述管壳1的外侧设有绝热层7。
所述小孔5为圆形或方形。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在具体使用时,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削减液膜厚度的热管装置,包括管壳1、吸液芯2,在吸液芯2内侧设置一个长条形的中空结构导液管3,导液管3的下部分是圆柱形结构,上部分可以是圆台形结构或者其他的多边形结构,其中圆柱形结构的横截面积大于上部分结构的横截面积,也就是说导液管3由下至上是缩口结构,上端设有开口,导液管3通过支架4的支撑固定于吸液芯2围成的空腔内,支架4包括4个支撑条,所述4个支撑条均匀分布于所述管壳1内侧并与所述管壳1内壁连接。其中管壳1的上端为热管冷凝端8,下端为热管蒸发端9。
使用时,把热管蒸发端9置于需要散热的环境中,热管冷凝端8置于凉爽的环境中。由于温度较高,热管蒸发端9的液体受热蒸发变成蒸汽。
蒸汽由于密度小,体积大,自发地向上流动,热管冷凝端8。在此过程中,蒸汽通过小孔5,经导液管3内部流向热管冷凝端8。小孔5的作用是使一部分蒸汽得以经小孔5从导液管3内部流向热管冷凝端8,从而实现更高效的传热过程。
热管冷凝端8的蒸汽遇冷的管壳1后,又液化为液体,在此过程中,热量传递到管壳1外。
液化后的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流动,重新流向热管蒸发端9。在此过程中,大部分液体由导液管3的上部分和吸液芯2之间的缝隙流下,少部分液体由导液管3的上部分内部流下。导液管3的上部分的作用是使蒸汽在液化为液体的过程中,拥有足够大的空间进行液化,并能收集大部分液体工质。
流下的液体经过导液管3和吸液芯2之间极小(5mm以内)的缝隙,液膜厚度随之减小,即我们所说的“削减”。由于液膜厚度减小,根据传热学定律,传热系数随之增大,从而热管实现了更好的导热效应。
在使用时,热管可以竖直放置,即我们实施例所说的情况,此时流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向热管两端流动。也可以水平放置,此时流体在吸液芯2的作用下向热管两端流动。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内部导液管引导流体流动并削减液膜厚度,从而实现增大对流系数来增强热管内部对流换热,以增强其传热性能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削减液膜厚度的热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壳(1),所述管壳(1)内设有导液管(3),所述导液管(3)外壁与所述管壳(1)内壁之间设有吸液芯(2),所述导液管(3)为中空结构,所述导液管(3)上端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导液管(3)下端的横截面积,所述导液管(3)通过支架(4)固定于所述吸液芯(2)围成的空腔内,所述导液管(3)下侧腔壁上设有若干小孔(5),所述导液管(3)上端设有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削减液膜厚度的热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管(3)的下侧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导液管(3)的上侧为圆台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削减液膜厚度的热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管(3)的上侧为多边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削减液膜厚度的热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结构的外侧壁与所述吸液芯(2)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等于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削减液膜厚度的热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包括4个支撑条,所述4个支撑条均匀分布于所述管壳(1)内侧并与所述管壳(1)内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削减液膜厚度的热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壳(1)的上端与下端均连接有若干翅片(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削减液膜厚度的热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壳(1)的外侧设有绝热层(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削减液膜厚度的热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5)为圆形或方形。
CN201820390626.1U 2018-03-22 2018-03-22 一种基于削减液膜厚度的热管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596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90626.1U CN208059649U (zh) 2018-03-22 2018-03-22 一种基于削减液膜厚度的热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90626.1U CN208059649U (zh) 2018-03-22 2018-03-22 一种基于削减液膜厚度的热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59649U true CN208059649U (zh) 2018-11-06

Family

ID=63988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9062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59649U (zh) 2018-03-22 2018-03-22 一种基于削减液膜厚度的热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5964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5952A (zh) * 2019-05-15 2019-08-20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高温热管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5952A (zh) * 2019-05-15 2019-08-20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高温热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97877B (zh) 一种高热流密度均温散热装置
CN210554163U (zh) 一种汽车散热器护板
CN108184320B (zh) 一种用于功率放大器的散热器
CN208059649U (zh) 一种基于削减液膜厚度的热管装置
Chen et al. Thermal performance of a thermal-storage unit by using a multichannel flat tube and rectangular fins
CN102345993A (zh) 一种液体蒸发式散热器及其制作方法
CN212451737U (zh) 一种单晶炉用换热系统及单晶炉
CN105263297B (zh) 激光隔热装置
CN207969251U (zh) 翅片式热管耦合散热器
CN204630438U (zh) 一种外部自然对流式相变热交换器
CN104124605B (zh) 一种高功率固体激光器的散热装置
CN206016995U (zh) 采用液态金属散热的斯特林热机冷却器
CN208171053U (zh) 基于可循环使用的气体冷凝器
CN202015089U (zh) 热饮快速冷却装置
CN104028002A (zh) 外循环空气冷却结晶工艺设备
CN209923309U (zh) 蒸馏酒冷却装置及蒸馏酒冷却系统
CN207070569U (zh) 一种基于开孔金属的散热器
CN208075634U (zh) 一种水冷复合散热器
CN106524804A (zh) 一种微重力条件下多孔介质散热装置及其方法
CN207422947U (zh) 一种茶油冷却设备
CN208632493U (zh) 一种酿酒车间用风冷式冷却器
CN108323099A (zh) 翅片式热管耦合散热器
RU165628U1 (ru) Термо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дополнительного охлаждения масляного трансформатора
RU165629U1 (ru) Термо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дополнительного охлаждения масляного трансформатора, работающего в условиях достаточного количества дождевых осадков
CN111156828A (zh) 一种篦冷机内熟料的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6

Termination date: 201903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