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57855U - 曲柄连杆机构和具有其的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曲柄连杆机构和具有其的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57855U
CN208057855U CN201820490153.2U CN201820490153U CN208057855U CN 208057855 U CN208057855 U CN 208057855U CN 201820490153 U CN201820490153 U CN 201820490153U CN 208057855 U CN208057855 U CN 2080578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component
connecting rod
upper connecting
lower link
tog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9015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树旻
刘刚
刘祥宇
刘俊杰
纪正江
刘君宇
胡洪涛
段景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9015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578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578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578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 Output Control And Ontrol Of Special Type Engin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曲柄连杆机构和具有其的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包括上连杆、下连杆和弹性件。所述下连杆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上连杆的下方,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上连杆和所述下连杆,所述弹性件随所述上连杆和所述下连杆之间的相对转动变形。由此,通过在上连杆和下连杆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可以根据发动机的不同工况自动调节上连杆和下连杆之间的夹角角度,从而调节发动机的压缩比。根据车辆不同的工况,可以调节不同的发动机压缩比,可以提高燃料燃烧效率,降低油耗,降低排放,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提高车辆的加速性能,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曲柄连杆机构和具有其的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曲柄连杆机构和具有其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中的重要部件,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带动活塞运动。相关技术中,曲柄连杆机构的不可调整性,使得发动机的压缩比恒定,但是发动机的工况(如城市工况,市郊工况等)会发生变化。不同工况下,发动机采用同一种压缩比,将会导致燃油燃烧效率低,燃油经济性差,排放高等问题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曲柄连杆机构,以自动调节发动机的压缩比。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曲柄连杆机构,包括:上连杆;下连杆,所述下连杆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上连杆的下方;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上连杆和所述下连杆,所述弹性件随所述上连杆和所述下连杆之间的相对转动变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曲柄连杆机构,通过在上连杆和下连杆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可以根据发动机的不同工况自动调节上连杆和下连杆之间的夹角角度,从而调节发动机的压缩比。根据车辆不同的工况,可以调节不同的发动机压缩比,可以提高燃料燃烧效率,降低油耗,降低排放,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提高车辆的加速性能,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件构造为板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件的第一部分贴靠在所述上连杆的表面,所述弹性件的第二部分贴靠在所述下连杆的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件的第一部分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部分的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件的第一部分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连杆设置有上容纳槽,所述下连杆设置有下容纳槽,所述弹性件的上端固定于所述上容纳槽,所述弹性件的下端固定于所述下容纳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容纳槽朝向下方开口,所述下容纳槽朝向上方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件的上端贴靠在所述上容纳槽的表面,所述弹性件的下端贴靠在所述下容纳槽的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曲柄连杆结构还包括固定销,所述上容纳槽和所述下容纳槽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固定销配合的配合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发动机,包括上述的曲柄连杆机构。
所述发动机与上述曲柄连杆机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曲柄连杆机构的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曲柄连杆机构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曲柄连杆机构的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
曲柄连杆机构100、活塞10、
上连杆1、上容纳槽11、下连杆2、下容纳槽21、
弹性件3、第一部分31、第二部分32、固定销4、曲轴5。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1-图3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曲柄连杆机构100,该曲柄连杆机构100应用于发动机中,发动机还包括缸体、活塞10和曲轴5,曲柄连杆机构100与活塞10相连,同活塞10的上下往复运动,带动曲轴5旋转以输出动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曲柄连杆机构100包括上连杆1、下连杆2和弹性件3。
如图1和图3所示,上连杆1与活塞10相连,下连杆2可转动地连接于上连杆1的下方,弹性件3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上连杆1和下连杆2,弹性件3随上连杆1和下连杆2之间的相对转动变形。其中,弹性件3可以受到上连杆1和下连杆2相互靠近的力而被压缩,弹性件3具有保证上连杆1和下连杆2之间的夹角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防止上连杆1和下连杆2之间的夹角过小,结构简单,而且易于实现。
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上连杆1的上端与活塞10相连,当活塞10受到燃烧室内的压力时,活塞10对与其相连的上连杆1具有向下的力,进而上连杆1对弹性件3施加向下的压力,并使的弹性件3变形,而且上连杆1与下连杆2之间的夹角角度减小;当活塞10受到燃烧室内的压力减小时,活塞10对与其相连的上连杆1向下施加的力减小,在弹性件3弹性的作用下,上连杆1与下连杆2之间的夹角增大。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上连杆1与下连杆2之间的夹角可以根据燃烧室内的压力大小自动调节,进而调节上连杆1的上止点位置,从而可以对发动机的压缩比进行调节。
可以理解的是,在发动机小负荷时,燃烧室内对活塞10的压力较小,在弹性件3的作用下,上连杆1与下连杆2之间的夹角增大,即上连杆1的上止点位置上移,发动机的压缩比增大,进而可以提高燃油效率,降低油耗,减少排放,提高整车加速性;在发动机大负荷时,燃烧室对活塞10的压力较大,弹性件3的形变较大,上连杆1与下连杆2之间的时夹角减小,即上连杆1的上止点位置下移,发动机的压缩比减小,从而有效地防止发动机产生爆震,提高车辆的安全性,提高用户使用舒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曲柄连杆机构100,通过在上连杆1和下连杆2之间设置有弹性件3,可以根据发动机的不同工况自动调节上连杆1和下连杆2之间的夹角角度,从而调节发动机的压缩比。根据车辆不同的工况,可以调节不同的发动机压缩比,可以提高燃料燃烧效率,降低油耗,降低排放,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提高车辆的加速性能,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弹性件3构造为板状,板状的弹性件3便于贴合上连杆1和下连杆2设置,而且弹性性能较好,可提高曲柄连杆机构100的使用寿命。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弹性件3的第一部分31贴靠在上连杆1的表面,弹性件3的第二部分32贴靠在下连杆2的表面。其中,弹性件3贴合在上连杆1和下连杆2的连接处,当上连杆1相对下连杆2转动时,弹性件3可以更好地对上连杆1和下连杆2施加弹力,而且弹性件3与上连杆1和下连杆2贴合的设置,可以充分地发挥弹性件3的弹性性能。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弹性件3的第一部分31长度大于等于第二部分32的长度。这样的结构使得上连杆1和下连杆2的连接处更加可靠,而且弹性件3可以更好地对上连杆1施加弹力,进而便于调节上连杆1和下连杆2之间的夹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弹性件3的第一部分31长度小于第二部分32的长度。这样的结构使得上连杆1和下连杆2的连接处的结构更加可靠,而且弹性件3与下连杆2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从而便于弹性件3对上连杆1和下连杆2施加弹力,进而更好地对上连杆1和下连杆2之间的夹角角度进行调节。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连杆1设置有上容纳槽11,下连杆2设置有下容纳槽21,弹性件3的上端固定于上容纳槽11,弹性件3的下端固定于下容纳槽21,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弹性件3从上连杆1和下连杆2的连接处脱出,而且使得弹性件3更好地对上连杆1和下连杆2施加弹力,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容纳槽11朝向下方开口,下容纳槽21朝向上方开口。上容纳槽11和下容纳槽21的两个开口相对设置,进而便于将弹性件3设置在上容纳槽11和下容纳槽21中,而且可以更好地防止弹性件3从上连杆1和下连杆2的连接处脱出。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3的上端贴靠在上容纳槽11的表面,弹性件3的下端贴靠在下容纳槽21的表面。这样的设置使得弹性件3与上连杆1和下连杆2之间的配合更加紧密,进而弹性件3对上连杆1和下连杆2施加弹力更加充分。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曲柄连杆机构100还包括固定销4,上容纳槽11和下容纳槽21分别设置有与固定销4配合的配合孔。弹性件3的第一部分31可以通过固定销4在上容纳槽11的配合孔处固定连接,弹性件3的第二部分32可以通过固定销4在下容纳槽21的配合孔处固定连接,从而可以将弹性件3的两端与上连杆1和下连杆2固定相连,而且连接牢固可靠,便于弹性件3对上连杆1和下连杆2施加弹力。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弹性件3构造为板簧。板簧的结构简单,而且便于与上连杆1和下连杆2贴合,成本较低,弹性性能较好。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曲柄连杆机构100还包括曲轴5,曲轴5与下连杆2相连,下连杆2的平面运动可以带动曲轴5旋转,并输出动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发动机,包括上述的曲柄连杆机构100。通过设置上述的曲柄连杆机构100,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发动机的压缩比可以自适应调节,进而便于发动机在不同负荷的工作状态下工作时,压缩比与发动机工作状态更加匹配。在发动机处于小负荷工作状态时,增大压缩比,提高燃油效率,降低油耗,减少排放,而且可以提高车辆的加速性能;在发动机处于大负荷工作状态时,减小压缩比,可以有效地防止发动机产生爆震;也可以根据发动机的不同工况调节发动机压缩比,提高燃油效率,降低排放,增加动力输出,进而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曲柄连杆机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连杆(1);
下连杆(2),所述下连杆(2)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上连杆(1)的下方;
弹性件(3),所述弹性件(3)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上连杆(1)和所述下连杆(2),所述弹性件(3)随所述上连杆(1)和所述下连杆(2)之间的相对转动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柄连杆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构造为板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柄连杆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的第一部分(31)贴靠在所述上连杆(1)的表面,所述弹性件(3)的第二部分(32)贴靠在所述下连杆(2)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柄连杆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的第一部分(31)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部分(32)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柄连杆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的第一部分(31)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部分(32)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柄连杆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杆(1)设置有上容纳槽(11),所述下连杆(2)设置有下容纳槽(21),所述弹性件(3)的上端固定于所述上容纳槽(11),所述弹性件(3)的下端固定于所述下容纳槽(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曲柄连杆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容纳槽(11)朝向下方开口,所述下容纳槽(21)朝向上方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曲柄连杆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的上端贴靠在所述上容纳槽(11)的表面,所述弹性件(3)的下端贴靠在所述下容纳槽(21)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曲柄连杆机构(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销(4),所述上容纳槽(11)和所述下容纳槽(21)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固定销(4)配合的配合孔。
10.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曲柄连杆机构(100)。
CN201820490153.2U 2018-04-08 2018-04-08 曲柄连杆机构和具有其的发动机 Active CN2080578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90153.2U CN208057855U (zh) 2018-04-08 2018-04-08 曲柄连杆机构和具有其的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90153.2U CN208057855U (zh) 2018-04-08 2018-04-08 曲柄连杆机构和具有其的发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57855U true CN208057855U (zh) 2018-11-06

Family

ID=63984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90153.2U Active CN208057855U (zh) 2018-04-08 2018-04-08 曲柄连杆机构和具有其的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5785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1199A (zh) * 2018-12-30 2020-01-10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可变压缩比机构与发动机
CN110671197A (zh) * 2018-12-29 2020-01-10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0671196A (zh) * 2018-12-29 2020-01-10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1197A (zh) * 2018-12-29 2020-01-10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0671196A (zh) * 2018-12-29 2020-01-10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
CN110671199A (zh) * 2018-12-30 2020-01-10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可变压缩比机构与发动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57855U (zh) 曲柄连杆机构和具有其的发动机
CN105351026B (zh) 一种发动机排气制动系统
CN104712427B (zh) 可变压缩比装置
CN201443440U (zh) 可变压缩比活塞
CN109779752A (zh) 活塞暂留式高效发动机
CN208331164U (zh) 曲柄连杆机构和具有其的发动机
CN105275586A (zh) 一种二冲程双缸发动机
CN201433823Y (zh) 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CN204552941U (zh) 高效节能发动机
CN201255016Y (zh) 发动机制动装置
CN212296617U (zh) 可调节油气混合的发动机
CN203214178U (zh) 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CN201141335Y (zh) 大功率柴油机用两级升程喷油器
CN202361423U (zh) 一种带增压泵且稳压的燃气灶
CN109826705A (zh) 延迟点火式高效发动机
CN201358837Y (zh) 双曲轴内燃机
CN203488654U (zh) 带压缩杆的内燃机增力器
CN201137526Y (zh) 内燃机活塞销偏心轮气体压力自动调节装置
CN211524958U (zh) 一种新型无曲轴发动机
CN207598699U (zh) 一种连杆可调节结构
CN2360623Y (zh) 发动机蓄能活塞
CN111894733B (zh) 可调节油气混合的发动机
CN217813697U (zh) 一种柴油机调速杠杆
CN210564692U (zh) 气缸调气柴油发动机
CN209604135U (zh) 冲压压燃发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