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56415U -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及其双s压型钢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及其双s压型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56415U
CN208056415U CN201721842429.0U CN201721842429U CN208056415U CN 208056415 U CN208056415 U CN 208056415U CN 201721842429 U CN201721842429 U CN 201721842429U CN 208056415 U CN208056415 U CN 2080564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ions
double
profiled sheets
steel bar
stee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4242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凯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ingkai Integrated Hous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ing Kai Integrated Hous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ing Kai Integrated Hous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ing Kai Integrated Hous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4242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564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564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564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及其双S压型钢板,包括钢板本体,所述钢板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S部和第二S部,所述第一S部的下部与钢板本体连续,所述第二S部的上部与钢板本体连续,相邻钢板本体上第一S部和第二S部相互搭接;所述第一S部和第二S部之间设置有密封条,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主要效果为避免了混凝土从搭接处中流出发生漏浆状况,有利于建筑工程。

Description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及其双S压型钢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及其双S压型钢板。
背景技术
钢筋桁架楼承板是近年来新兴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材料,已经在钢结构建筑、桥梁、铁路等领域广泛应用。钢筋桁架楼承板为钢筋桁架和压型钢板焊接成一体的组合模板,压型钢板可以采用有机涂层薄钢板(或称彩色钢板)、镀锌薄钢板、防腐薄钢板(含石棉沥青层)或其他薄钢板等。压型钢板具有单位重量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施工快速、外形美观等优点。
现有的压型板例如在公告号为CN206554371U的实用新型中有所提到,该申请专利公开了一种压型板,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两侧的母扣体和子扣体,所述母扣体与子扣体呈可相扣合设置,所述母扣体设置有母扣第一折弯部和母扣第二折弯部,所述子扣体包括子扣第一折弯部和子扣第二折弯部,所述母扣第一折弯部与母扣第二折弯部的水平间距小于子扣第一折弯部和子扣第二折弯部的水平间距,且所述子扣第二折弯部向外设置有第一拱状部,所述母扣第一折弯部向外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拱状部呈卡嵌配合的第一卡嵌部。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焊接完钢筋桁架加工得到钢筋桁架楼承板,在使用过程中,向钢筋桁架楼承板浇注混凝土时,相邻压型钢板之间的搭接后胶合,抖动容易发生脱胶状况,脱胶后压型钢板之间的搭接处出现空隙,并且由于搭接的长度小,混凝土就从容易搭接处中流出发生漏浆状况,给建筑工程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双S压型钢板,避免了混凝土从搭接处中流出发生漏浆状况,有利于建筑工程。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双S压型钢板,包括钢板本体,所述钢板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S部和第二S部,所述第一S部的下部与钢板本体连续,所述第二S部的上部与钢板本体连续,相邻钢板本体上第一S部和第二S部相互搭接;所述第一S部和第二S部之间设置有密封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S部和第二S部相互搭接后,能够增加搭接的长度,增大了混凝土流动过程中的阻力,更为有效的是第二S部的下部贴合于第一S部的下部(记为限制部段),假如混凝土流出双S搭接结构,则首先相互之间挤压并被挤入到限制部段,然后再经过双S搭接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多了限制部段从而大大增加了混凝土进入搭接结构的难度,不但如此,在第一S部和第二S部之间设置有密封条,提高了搭接结构的密封效果,避免了混凝土从搭接处中流出发生漏浆状况,有利于建筑工程。
优选地,所述第一S部向第二S部内部弯曲形成有折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折板增加了第一S部上部的厚度,因此当第一S部和第二S部搭接时,较大程度上满足了第一S部的上部位置和第二S部的上部位置相互抵接,避免产生空隙从而防止了混凝土流出。
优选地,所述密封条嵌设于折板与第一S部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条被夹紧在折板与第一S部之间,从而对密封条具有一定的固定作用,避免了密封条滑动位移造成密封效果降低,所以更加不会发生漏浆现象。
优选地,所述密封条位于折板的外端设置有加厚部,所述加厚部被卡紧于第一S部和第二S部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折板与第一S部之间的间隙相比于第一S部与第二S部(具体为第一S部位于折板左侧与第二S部之间空隙)大,额外设置的加厚部主要为了:折板将密封条压紧后,密封条位于折板的外端随之厚度减小,造成与第二S部之间存在间隙,而设置了加厚部能够避免这一技术问题。
优选地,所述钢板本体向上折弯形成有焊接部,钢筋桁架焊接于所述焊接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焊接部用于供钢筋桁架,从而加工制得钢筋桁架楼承板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焊接部呈梯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工简单,进行二次折弯就能够得到梯形的焊接部,但是因为是单层结构,具有较薄的缺点,钢筋桁架在与其焊接时,通电后在高温条件下焊接部容易被焊穿。
优选地,所述焊接部呈M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焊接部的体积,进而不容易被焊穿。
优选地,所述焊接部形成第三S部和第四S部,所述第三S部和第四S部呈对称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也是通过增加了焊接部的体积,达到不容易被焊穿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避免了混凝土从搭接处中流出发生漏浆状况,有利于建筑工程。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包括钢筋桁架,还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双S压型钢板,所述钢筋桁架与该双S压型钢板焊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向钢筋桁架楼承板上浇注混凝土时,相比于现有技术,因为双S搭接结构多了限制部段从而大大增加了混凝土进入搭接结构的难度,不但如此,在第一S部和第二S部之间设置有密封条,提高了搭接结构的密封效果,避免了混凝土从搭接处中流出发生漏浆状况,有利于建筑工程。
综上所述: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中因为双S搭接结构多了限制部段从而大大增加了混凝土进入搭接结构的难度,避免了混凝土从搭接处中流出发生漏浆状况,有利于建筑工程,同时在第一S部和第二S部之间设置有密封条,提高了搭接结构的密封效果,混凝土从双S搭接结构中渗漏极度困难。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I部放大图,主要用于展示第一S部和第二S部;
图3为图1的II部放大图,主要用于展示焊接部。
附图标记:1、钢板本体;2、第一S部;3、第二S部;4、密封条;41、加厚部;5、折板;6、焊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一种双S压型钢板,参见图1和2,其包括钢板本体1,钢板本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S部2和第二S部3,结合附图中示出的第一S部2和第二S部3的搭接处,第一S部2的下部与钢板本体1连续,第二S部3的上部与本体连续;当第一S部2和第二S部3相互搭接后,第一S部2的下部与第二S部3的下部相抵接,且第二S部3的上部与第一S部2的上部相抵接。
第一S部2的上部前端长度加长,并且向左弯曲形成有折板5,在折板5与第一S部2之间卡嵌一弹性密封条4,然后双S结构相互搭接后,下压第二S部3使得折板5将密封条4压紧于第一S部2。因为折板5与第一S部2之间的间隙相比于第一S部2与第二S部3(具体为第一S部2位于折板5左侧与第二S部3之间空隙)大,所以,将密封条4位于折板5的外端设置有加厚部41,加厚部41被卡紧于第一S部2和第二S部3之间,解决了折板5将密封条4压紧后,密封条4位于折板5的外端随之厚度减小,造成与第二S部3之间存在间隙这一技术问题。
此外,钢筋桁架不容易直接焊接在钢板本体1上,因此在钢板本体1向上折弯形成有焊接部6(参见图3),采用梯形结构作为焊接部6,加工梯形状过程,因为仅需进行二次折弯就能够得到该种形状的焊接部6,因此,加工比较简单,但是该种结构为单层结构,具有较薄的缺点,所以钢筋桁架在与其焊接时,通电后在高温条件下焊接部6容易被焊穿。有鉴于此,本实施例可以采用M形的焊接部6,如此,增加了焊接部6的体积,进而不容易被焊穿。不但如此,焊接部6还可以为连续的第三S部和第四S部,具体结合附图所示,第三S部和第四S部为折弯形成,并不是相互焊接后连接一体,第三S部和第四S部呈对称设置,并且两者的下部抵接,上部分别向内抵接本身。无论是M形、或者连续的第三S部和第四S部的焊接部6都是通过增加了焊接部6的体积,达到不容易被焊穿的目的。
实施例2、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包括钢筋桁架和上述双S压型钢板,钢筋桁架的压脚与该双S压型钢板上的焊接部6焊接。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中因为双S搭接结构多了限制部段从而大大增加了混凝土进入搭接结构的难度,避免了混凝土从搭接处中流出发生漏浆状况,有利于建筑工程,同时在第一S部2和第二S部3之间设置有密封条4,提高了搭接结构的密封效果,混凝土从双S搭接结构中渗漏极度困难。

Claims (9)

1.一种双S压型钢板,包括钢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本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S部(2)和第二S部(3),所述第一S部(2)的下部与钢板本体(1)连续,所述第二S部(3)的上部与钢板本体(1)连续,相邻钢板本体(1)上第一S部(2)和第二S部(3)相互搭接;所述第一S部(2)和第二S部(3)之间设置有密封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S压型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部(2)向第二S部(3)内部弯曲形成有折板(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S压型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4)嵌设于折板(5)与第一S部(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S压型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4)位于折板(5)的外端设置有加厚部(41),所述加厚部(41)被卡紧于第一S部(2)和第二S部(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S压型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本体(1)向上折弯形成有焊接部(6),钢筋桁架焊接于所述焊接部(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S压型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部(6)呈梯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S压型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部(6)呈M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S压型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部(6)形成第三S部和第四S部,所述第三S部和第四S部呈对称设置。
9.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包括钢筋桁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S压型钢板,所述钢筋桁架与该双S压型钢板焊接。
CN201721842429.0U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及其双s压型钢板 Active CN2080564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42429.0U CN208056415U (zh)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及其双s压型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42429.0U CN208056415U (zh)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及其双s压型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56415U true CN208056415U (zh) 2018-11-06

Family

ID=63997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42429.0U Active CN208056415U (zh)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及其双s压型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564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77628A (zh) * 2020-06-05 2020-11-03 浙江伟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及其搭接方式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77628A (zh) * 2020-06-05 2020-11-03 浙江伟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及其搭接方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9821B (zh) 用于钢筋混凝土组合梁板的型钢梁
CN101078198B (zh) 一种应用于自锚式悬索桥的钢箱梁架设方法
CN206109961U (zh) 钢‑混凝土组合与叠合双重作用连续箱梁桥
CN101818478B (zh) 圆钢管混凝土墩柱与混凝土盖梁的连接结构
CN207419229U (zh) 一种双波折钢腹板剪力墙的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墩
CN209227359U (zh) 一种预制梁及使用该预制梁的湿接缝连接结构
CN208056415U (zh)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及其双s压型钢板
CN206768876U (zh) 一种防止渗水的橡胶止水连接带
CN203729201U (zh) 一种波纹钢板的桥面系构造
CN203487702U (zh) C型钢-混凝土组合受压翼缘与波纹腹板组合箱梁
CN103437501A (zh) C型钢-混凝土组合形式的波纹腹板h形截面组合梁
CN205530812U (zh) 一种开孔双钢板组合剪力墙
CN205012369U (zh) 一种格栅地连墙接头结构
CN106835929A (zh) 一种装配式波形钢腹板连续组合梁
CN207934351U (zh) 直立锁边金属屋面的管道防水结构
CN214384000U (zh) 装配式叠合板现浇带的吊模结构
CN206769158U (zh) 一种索拱体系采光顶
CN207392034U (zh) 装配式型钢结构拱桥
CN201062434Y (zh) 金属垫
CN208949823U (zh) 一种水工建筑物相邻结构之间的水平传力结构
CN205529904U (zh) 一种带弧形筋的预制桥面板连接结构
CN204456088U (zh) 实心方桩端头板桩接头
CN208486165U (zh) 一种混凝土圆柱墩与钢梁固结连接构造
CN207419223U (zh) 一种钢桁腹-混凝土组合节点
CN210002232U (zh) 一种折型uhpc顶板-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ngxiang Ci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Road 314000 Lung Street No. 158 soap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Mingkai Integrated Hous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Tongxiang Ci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Road 314000 Lung Street No. 158 soap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MINGKAI INTEGRATED HOUSING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