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54154U - 一种便于小区垃圾分类的可移动垃圾房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小区垃圾分类的可移动垃圾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54154U
CN208054154U CN201820242915.7U CN201820242915U CN208054154U CN 208054154 U CN208054154 U CN 208054154U CN 201820242915 U CN201820242915 U CN 201820242915U CN 208054154 U CN208054154 U CN 2080541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bage
plate
main body
garbage house
house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4291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Tiany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Tiany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Tiany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Tiany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4291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541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541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541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fuse Recepta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小区垃圾分类的可移动垃圾房,包含垃圾房主体、顶板、移动滚轮和若干分类垃圾桶,顶板设置在垃圾房主体顶部,移动滚轮转动设置在垃圾房主体下侧并分布在垃圾房主体底板四角位置,若干分裂垃圾桶设置在垃圾房主体内,垃圾房主体前侧设置有进出门,垃圾房主体内设置有底部隔板,底部隔板平行于垃圾房主体底板设置在底板上侧,底部隔板除去进出门一侧的其他三条侧边均设置有废水导流槽,导流槽与底部隔板和底板之间的废水收集空腔连通。本实用新型方便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存放,同时通风异味小,可以移动并且使用方便省力。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小区垃圾分类的可移动垃圾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移动垃圾房,特别是一种便于小区垃圾分类的可移动垃圾房。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口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与日俱增,特别体现在城市生活垃圾的增长上。城市现有的垃圾投放、收集、处理处置方式已经或即将难以消纳城市产生的垃圾,垃圾围城即将来临。大部分的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合理分类,可使垃圾从源头减量,减轻环境压力,有利于后续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和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因此,在城市小区这样一个庞大的体系实施源头垃圾分类势在必行。
城市小区垃圾房是城市居民日产垃圾暂存点。当前很多小区垃圾房为混合收集垃圾,不仅使可回收物得不到回收利用,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而且垃圾产量大,堆于垃圾房外,增加了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小区垃圾分类的可移动垃圾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于小区垃圾分类的可移动垃圾房,其特征在于:包含垃圾房主体、顶板、移动滚轮和若干分类垃圾桶,顶板设置在垃圾房主体顶部,移动滚轮转动设置在垃圾房主体下侧并分布在垃圾房主体底板四角位置,若干分裂垃圾桶设置在垃圾房主体内,垃圾房主体前侧设置有进出门,垃圾房主体内设置有底部隔板,底部隔板平行于垃圾房主体底板设置在底板上侧,底部隔板除去进出门一侧的其他三条侧边均设置有废水导流槽,导流槽与底部隔板和底板之间的废水收集空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废水导流槽结构为底部隔板除去进出门一侧的其他三条侧边与垃圾房主体内壁留有间隙,间隙内设置有网板,网板倾斜设置并且网板上侧与隔板侧边固定连接,网板下侧固定在垃圾房主体下侧边沿。
进一步地,所述垃圾房主体两侧侧面设置有采光窗口。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隔板上侧设置有一底部支撑板且底部支撑板固定在垃圾房主体内壁上,分类垃圾桶放置在底部支撑板上侧,底部支撑板和底部隔板之间容腔内设置有滑板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滑板机构包含弯折板、固定板、第一滑轮、第二滑轮、丝杠、丝杠电机、丝杠支架、螺母和两根滑竿,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转动设置在底部支撑板下侧,弯折板一端与固定板一端铰接,弯折板下侧设置在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上侧并且能够沿着水平方向在滑轮上侧滑动,垃圾房主体前侧对应弯折板滑动方向开有供弯折板滑出的开口,丝杠沿垃圾房主体前后方向设置并且丝杠两端转动设置在丝杠支架上,丝杠一端与丝杠电机连接由丝杠电机驱动,两根滑竿平行于丝杠设置在丝杠两侧并且两根滑竿的两端固定在丝杠支架上,螺母套设在两根滑竿上并且能够沿着滑竿自由滑动,螺母套设在丝杠上与丝杠螺纹连接,螺母上侧与固定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板机构还包含电源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装置包含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板固定设置在顶板上侧,蓄电池设置在底部支撑板和底部隔板之间的容腔内,蓄电池与太阳能电池板连接将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电能储存,蓄电池与丝杠电机连接为丝杠电机提供电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便于小区垃圾分类的可移动垃圾房改变了以往垃圾混合收集模式,将不同种类垃圾桶分区域布设,桶体及房壁均有明显的颜色标识,利于居民区分各类垃圾投放点;房体相对的两侧设有窗口,利于通风,可缓解垃圾房异味;底部设有导流槽和贮液箱,便于收集垃圾投放和清洗过程产生的废液、废水,减少环境污染,滚轮可使房体灵活移动,也使房体保持与地面高度差,有利于贮液箱内废液收集;通过设置滑板机构,能够解决垃圾房底部离地高度较高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方便省力的进行垃圾桶更换清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小区垃圾分类的可移动垃圾房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小区垃圾分类的可移动垃圾房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滑板机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滑板机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小区垃圾分类的可移动垃圾房,包含垃圾房主体1、顶板2、移动滚轮3和若干分类垃圾桶4,顶板2设置在垃圾房主体1顶部,移动滚轮3转动设置在垃圾房主体1下侧并分布在垃圾房主体1底板四角位置,若干分裂垃圾桶4设置在垃圾房主体1内,垃圾房主体1前侧设置有进出门5,垃圾房主体1内设置有底部隔板6,底部隔板6平行于垃圾房主体1底板设置在底板上侧,底部隔板6除去进出门一侧的其他三条侧边均设置有废水导流槽,导流槽与底部隔板6和底板之间的废水收集空腔连通。
废水导流槽结构为底部隔板6除去进出门一侧的其他三条侧边与垃圾房主体内壁留有间隙,间隙内设置有网板7,网板7倾斜设置并且网板7上侧与隔板6侧边固定连接,网板7下侧固定在垃圾房主体1下侧边沿。垃圾房主体1两侧侧面设置有采光窗口8。
底部隔板6上侧设置有一底部支撑板9且底部支撑板9固定在垃圾房主体1内壁上,分类垃圾桶4放置在底部支撑板9上侧,底部支撑板9和底部隔板6之间容腔内设置有滑板机构10。
滑板机构10包含弯折板11、固定板12、第一滑轮13、第二滑轮14、丝杠15、丝杠电机16、丝杠支架17、螺母18和两根滑竿19,第一滑轮13和第二滑轮14转动设置在底部支撑板9下侧,弯折板11一端与固定板12一端铰接,弯折板11下侧设置在第一滑轮13和第二滑轮14上侧并且能够沿着水平方向在滑轮上侧滑动,垃圾房主体1前侧对应弯折板11滑动方向开有供弯折板11滑出的开口,丝杠15沿垃圾房主体1前后方向设置并且丝杠15两端转动设置在丝杠支架17上,丝杠15一端与丝杠电机16连接由丝杠电机16驱动,两根滑竿19平行于丝杠15设置在丝杠15两侧并且两根滑竿19的两端固定在丝杠支架17上,螺母18套设在两根滑竿19上并且能够沿着滑竿19自由滑动,螺母18套设在丝杠15上与丝杠15螺纹连接,螺母18上侧与固定板12固定连接。
滑板机构10还包含电源装置。电源装置包含太阳能电池板20和蓄电池21,太阳能电池板20固定设置在顶板2上侧,蓄电池21设置在底部支撑板9和底部隔板6之间的容腔内,蓄电池21与太阳能电池板20连接将太阳能电池板20产生电能储存,蓄电池21与丝杠电机16连接为丝杠电机16提供电源。这样无需外接电源就可以实现移动垃圾房的自动供电,节能环保。在需要进行垃圾桶更换和清理的时候,控制丝杠电机16的开关按钮,从而控制弯折板11向垃圾房主体1外侧滑出,当弯折板11与固定板12的铰接部位滑动出第一滑轮13位置的时候,弯折板11下侧无支撑从而向下弯折直至弯折板11一端支撑到地面位置,从而可以通过弯折板11推拉垃圾桶,方便省力,用完后只需收回弯折板11,不影响垃圾房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便于小区垃圾分类的可移动垃圾房改变了以往垃圾混合收集模式,将不同种类垃圾桶分区域布设,桶体及房壁均有明显的颜色标识,利于居民区分各类垃圾投放点;房体相对的两侧设有窗口,利于通风,可缓解垃圾房异味;底部设有导流槽和贮液箱,便于收集垃圾投放和清洗过程产生的废液、废水,减少环境污染,滚轮可使房体灵活移动,也使房体保持与地面高度差,有利于贮液箱内废液收集;通过设置滑板机构,能够解决垃圾房底部离地高度较高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方便省力的进行垃圾桶更换清理。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便于小区垃圾分类的可移动垃圾房,其特征在于:包含垃圾房主体、顶板、移动滚轮和若干分类垃圾桶,顶板设置在垃圾房主体顶部,移动滚轮转动设置在垃圾房主体下侧并分布在垃圾房主体底板四角位置,若干分裂垃圾桶设置在垃圾房主体内,垃圾房主体前侧设置有进出门,垃圾房主体内设置有底部隔板,底部隔板平行于垃圾房主体底板设置在底板上侧,底部隔板除去进出门一侧的其他三条侧边均设置有废水导流槽,导流槽与底部隔板和底板之间的废水收集空腔连通。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小区垃圾分类的可移动垃圾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导流槽结构为底部隔板除去进出门一侧的其他三条侧边与垃圾房主体内壁留有间隙,间隙内设置有网板,网板倾斜设置并且网板上侧与隔板侧边固定连接,网板下侧固定在垃圾房主体下侧边沿。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小区垃圾分类的可移动垃圾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房主体两侧侧面设置有采光窗口。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小区垃圾分类的可移动垃圾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隔板上侧设置有一底部支撑板且底部支撑板固定在垃圾房主体内壁上,分类垃圾桶放置在底部支撑板上侧,底部支撑板和底部隔板之间容腔内设置有滑板机构。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小区垃圾分类的可移动垃圾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机构包含弯折板、固定板、第一滑轮、第二滑轮、丝杠、丝杠电机、丝杠支架、螺母和两根滑竿,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转动设置在底部支撑板下侧,弯折板一端与固定板一端铰接,弯折板下侧设置在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上侧并且能够沿着水平方向在滑轮上侧滑动,垃圾房主体前侧对应弯折板滑动方向开有供弯折板滑出的开口,丝杠沿垃圾房主体前后方向设置并且丝杠两端转动设置在丝杠支架上,丝杠一端与丝杠电机连接由丝杠电机驱动,两根滑竿平行于丝杠设置在丝杠两侧并且两根滑竿的两端固定在丝杠支架上,螺母套设在两根滑竿上并且能够沿着滑竿自由滑动,螺母套设在丝杠上与丝杠螺纹连接,螺母上侧与固定板固定连接。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小区垃圾分类的可移动垃圾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机构还包含电源装置。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小区垃圾分类的可移动垃圾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包含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板固定设置在顶板上侧,蓄电池设置在底部支撑板和底部隔板之间的容腔内,蓄电池与太阳能电池板连接将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电能储存,蓄电池与丝杠电机连接为丝杠电机提供电源。
CN201820242915.7U 2018-02-11 2018-02-11 一种便于小区垃圾分类的可移动垃圾房 Active CN2080541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42915.7U CN208054154U (zh) 2018-02-11 2018-02-11 一种便于小区垃圾分类的可移动垃圾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42915.7U CN208054154U (zh) 2018-02-11 2018-02-11 一种便于小区垃圾分类的可移动垃圾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54154U true CN208054154U (zh) 2018-11-06

Family

ID=63992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42915.7U Active CN208054154U (zh) 2018-02-11 2018-02-11 一种便于小区垃圾分类的可移动垃圾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541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27435A (zh) * 2020-09-14 2020-12-04 北京德鑫合众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门与垃圾桶盖的联动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27435A (zh) * 2020-09-14 2020-12-04 北京德鑫合众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门与垃圾桶盖的联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72674A (zh) 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船
CN101804416A (zh) 一种生活垃圾处理机
CN208054154U (zh) 一种便于小区垃圾分类的可移动垃圾房
CN210104906U (zh) 一种雨污分流装置
CN203612456U (zh) 适于列车上使用的多功能垃圾箱
CN213413016U (zh) 一种高效的生活垃圾处理设备
CN109137854A (zh) 一种自主清理流动河道漂浮物的拦污栅
CN202492394U (zh) 一种浮渣收集器
CN207985838U (zh) 一种环保领域用多功能垃圾转移设备
CN109013674A (zh) 一种环保型垃圾处理系统
CN203754571U (zh) 用于公厕的分离式粪便无害化处理装置
CN207645096U (zh) 一种可以固液分离的垃圾收集装置
CN212194335U (zh) 一种残渣自动收集装置
CN212308962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
CN100526238C (zh) 电絮凝技术净化回收尿液中磷的方法
CN208217585U (zh) 一种餐厨垃圾车车厢装置
CN207450812U (zh) 一种分类收集垃圾箱
CN105585120A (zh) 一种跌水曝气与厌氧处理一体化的治污装置
CN201744197U (zh) 多级沉降回收装置
CN220997801U (zh) 一种用于智慧社区的垃圾分类装置
CN211109199U (zh) 一种适用于公路边的自动分类垃圾箱
CN208265063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环保型垃圾箱
CN109964831A (zh) 动物饲养装置
CN212153605U (zh) 一种生物净化环保型移动公厕
CN209872448U (zh) 一种环保型玻璃钢隔油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