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45303U - 干式电流互感器 - Google Patents

干式电流互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45303U
CN208045303U CN201820639315.4U CN201820639315U CN208045303U CN 208045303 U CN208045303 U CN 208045303U CN 201820639315 U CN201820639315 U CN 201820639315U CN 208045303 U CN208045303 U CN 2080453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deflector
current transformer
dry
connecto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3931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寨战争
孙震方
王铁柱
蔡素雄
刘军
钟玉平
王延凯
游德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Hui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Hui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Hui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3931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453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453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453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式电流互感器,包括:一次线圈、导流板、接线端子,所述一次线圈具有线圈接头,所述导流板与接线端子电性连接,同时所述导流板与线圈接头焊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干式电流互感器通过将线圈接头与导流板设为一体结构,保证线圈接头与导流板的接触面接触电阻不会随使用时间的增加以及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避免出现接触面接触电阻增大导致发热的情况,提升干式电流互感器的使用寿命,保证干式电流互感器长时间安全运行。

Description

干式电流互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互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式电流互感器。
背景技术
电流互感器是依据电磁感应原理将一次侧大电流转换成二次侧小电流来测量的仪器。在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的线路中电流大小悬殊,从几安到几万安都有。为便于测量、保护和控制需要转换为比较统一的电流,另外线路上的电压一般都比较高如直接测量是非常危险的,电流互感器就起到电流变换和电气隔离作用。
电流互感器是由闭合的铁心和绕组组成。它的一次侧绕组匝数很少,串在需要测量的电流的线路中,因此它经常有线路的全部电流流过,二次侧绕组匝数比较多,串接在测量仪表和保护回路中,电流互感器在工作时,它的二次侧回路始终是闭合的,因此测量仪表和保护回路串联线圈的阻抗很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状态接近短路。
目前市场上的电流互感器按其绝缘材料不同,主要分为油浸式电流互感器、SF6气体绝缘电流互感器、干式电流互感器。其中油浸式和SF6气体绝缘电流互感器的运行年限最长,但由于其结构复杂、漏油、漏气、污染环境,维护工作量巨大,产品发生故障时易产生爆炸,事故率高,存在对人身和设备的安全隐患,所以干式电流互感器被研发产生,由于其不存在漏油、漏气问题,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免维护的特点成为了电流互感器行业的主流产品,正逐步取代传统的油浸式和SF6气体式电流互感器。
目前,现有的干式电流互感器运行一段时间后,其将军帽存在温升不均的情况(即局部区域出现异常发热的情况),由于干式电流互感器的内部结构复杂,因此不利于检修人员进行发热缺陷维护,而电流互感器持续异常发热的情况会导致设备材料的强度、稳定性、导电性及绝缘性降低,从而影响电流互感器的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式电流互感器,不会出现导流板与线圈接头的接触面异常发热的情况,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以上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式电流互感器,包括:一次线圈、导流板、接线端子,所述一次线圈具有线圈接头,所述导流板与接线端子电性连接,同时所述导流板与线圈接头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与线圈接头焊接在一起。
具体的,所述一次线圈包括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所述线圈接头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线圈两端的第一线圈接头与第二线圈接头、位于所述第二线圈两端的第三线圈接头与第四线圈接头;所述导流板包括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第三导流板、第四导流板;所述接线端子包括第一接线端子与第二接线端子;
所述第一线圈接头与第一导流板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线圈接头与第二导流板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三线圈接头与第三导流板为一体结构,所述第四线圈接头与第四导流板为一体结构;
所述第一导流板与第一接线端子电性连接,所述第四导流板与第二接线端子电性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一线圈接头与第三线圈接头之间设有第一绝缘板,所述第一线圈接头、第三线圈接头、第一绝缘板通过第一螺栓与第一螺母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线圈接头与第四线圈接头之间设有第二绝缘板,所述第二线圈接头、第四线圈接头、第二绝缘板通过第二螺栓与第二螺母固定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串联或者并联。
可选的,所述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串联,所述第二导流板与第三导流板电性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并联,所述第一导流板与第三导流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流板与第四导流板电性连接。
具体的,所述干式电流互感器还包括用于固定支撑导流板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为绝缘材料,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线圈接头穿过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导流板连接在一起。
具体的,所述干式电流互感器还包括将所述支撑板、导流板、线圈接头囊括在内的保护罩;所述干式电流互感器还包括箱体,所述一次线圈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箱体内。
具体的,所述一次线圈位于箱体与保护罩之外的区域上套设有硅橡胶伞裙;所述箱体内设有二次线圈,所述二次线圈环绕所述一次线圈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干式电流互感器通过将线圈接头与导流板设为一体结构,保证线圈接头与导流板的接触面接触电阻不会随使用时间的增加以及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避免出现接触面接触电阻增大导致发热的情况,提升干式电流互感器的使用寿命,保证干式电流互感器长时间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干式电流互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干式电流互感器中的一次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干式电流互感器中的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串联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干式电流互感器中的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并联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一次线圈;20-导流板;30-接线端子;40-线圈接头;11-第一线圈;12-第二线圈;21-第一导流板;22-第二导流板;23-第三导流板;24-第四导流板;31-第一接线端子;32-第二接线端子;41-第一线圈接头;42-第二线圈接头;43-第三线圈接头;44-第四线圈接头;45-第五导流板;46-第六导流板;51-第一绝缘板;52-第二绝缘板;61-第一螺栓;62-第一螺母;63-第二螺栓;64-第二螺母;65-第三螺栓;66-第三螺母;67-第四螺栓;68-第四螺母;69-第五螺栓;70-第五螺母;71-第一垫板;72-第二垫板;81-第一连接块;82-第二连接块;83-第三连接块;90-支撑板;91-保护罩;911-第一罩体;912-第二罩体;913-联接罩;92-箱体;93-硅橡胶伞裙;94-二次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文中,可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表述“A或/和B”包括同时列出的文字的任何组合或所有组合,可包括A、可包括B或可包括A和B二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横向”、“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式电流互感器,包括:一次线圈10、导流板20、接线端子30,所述一次线圈10具有线圈接头40,所述导流板20与接线端子30电性连接,同时所述导流板20与线圈接头40为一体结构,从而利用导流板20实现接线端子30与一次线圈10的连接。所述干式电流互感器接入外部电路后,外部电路的电流从接线端子30流入导流板20,再从导流板20流入一次线圈10。
例如,所述导流板20与线圈接头40焊接在一起。
优选的,采用氩弧焊技术将所述线圈接头40与导流板20焊接在一起。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一次线圈10整体上呈U型,所述线圈接头40呈板状;所述线圈接头40与导流板20均为金属材料。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一次线圈10包括第一线圈11与第二线圈12,所述线圈接头40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线圈11两端的第一线圈接头41与第二线圈接头42、位于所述第二线圈12两端的第三线圈接头43与第四线圈接头44;
如图3与图4所示,所述导流板20包括第一导流板21、第二导流板22、第三导流板23、第四导流板24;
如图1所示,所述接线端子30包括第一接线端子31与第二接线端子32;
如图3与图4所示,所述第一线圈接头41与第一导流板21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线圈接头42与第二导流板22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三线圈接头43与第三导流板23为一体结构,所述第四线圈接头44与第四导流板24为一体结构;
所述第一导流板21与第一接线端子31电性连接,所述第四导流板24与第二接线端子32电性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线圈接头41与第一导流板21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二线圈接头42与第二导流板22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三线圈接头43与第三导流板23焊接在一起,所述第四线圈接头44与第四导流板24焊接在一起。
具体的,如图3与图4所示,所述第一线圈接头41与第三线圈接头43之间设有第一绝缘板51,所述第一线圈接头41、第三线圈接头43、第一绝缘板51通过第一螺栓61与第一螺母62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线圈接头42与第四线圈接头44之间设有第二绝缘板52,所述第二线圈接头42、第四线圈接头44、第二绝缘板52通过第二螺栓63与第二螺母64固定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一线圈接头41、第三线圈接头43、第一绝缘板51上设有相对应的第一通孔(未图示),以使第一螺栓61穿过;
所述第二线圈接头42、第四线圈接头44、第二绝缘板52上设有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未图示),以使第二螺栓63穿过。
进一步的,如图3与图4所示,所述第一螺栓61的头部与第一导流板21之间、所述第一螺母62与第三导流板23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垫板71,以增强螺栓连接的稳定性;
所述第二螺栓63的头部与第二导流板22之间、所述第二螺母64与第四导流板24之间分别设有第二垫板72,以增强螺栓连接的稳定性。
具体的,所述第一垫板71与第二垫板72均为绝缘材料。
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板51、第二绝缘板52、第一垫板71、第二垫板72的材料相同。
具体的,如图3与图4所示,所述第一线圈11与第二线圈12可以串联或者并联。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线圈11与第二线圈12串联时,所述第二导流板22与第三导流板23电性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线圈11与第二线圈12并联时,所述第一导流板21与第三导流板23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流板22与第四导流板24电性连接。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线圈11与第二线圈12串联时,所述第二导流板22与第三导流板23之间设有具有导电性能的第一连接块81,所述第二导流板22、第一连接块81、第三导流板23通过第三螺栓65与第三螺母66固定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线圈11与第二线圈12并联时,所述第一导流板21与第三导流板23之间设有具有导电性能的第二连接块82,所述第一导流板21、第二连接块82、第三导流板23通过第四螺栓67与第四螺母6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流板22与第四导流板24之间设有具有导电性能的第三连接块83,所述第二导流板22、第三连接块83、第四导流板24通过第五螺栓69与第五螺母70固定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一线圈接头41、第二线圈接头42、第三线圈接头43、第四线圈接头44、第一导流板21、第二导流板22、第三导流板23、第四导流板24、第一连接块81、第二连接块82、第三连接块83均为金属材料。
优选的,所述第一线圈接头41、第二线圈接头42、第三线圈接头43、第四线圈接头44、第一导流板21、第二导流板22、第三导流板23、第四导流板24、第一连接块81、第二连接块82、第三连接块83的材料相同。
具体的,如图3与图4所示,所述干式电流互感器还包括用于固定支撑导流板20的支撑板90,所述支撑板90为绝缘材料,所述支撑板90上设有第三通孔(未图示),所述线圈接头40穿过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导流板20连接在一起。
具体的,如图3与图4所示,所述第一导流板21、第二导流板22、第三导流板23、第四导流板24均固定于所述支撑板90上,所述第一线圈接头41、第二线圈接头42、第三线圈接头43、第四线圈接头44分别穿过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导流板21、第二导流板22、第三导流板23、第四导流板24焊接在一起。
可选的,所述导流板20远离所述支撑板90一侧的顶部表面与线圈接头40远离所述支撑板90一侧的顶部表面焊接在一起。
具体的,所述第一线圈接头41远离所述支撑板90一侧的顶部表面与所述第一导流板21远离所述支撑板90一侧的顶部表面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二线圈接头42远离所述支撑板90一侧的顶部表面与所述第二导流板22远离所述支撑板90一侧的顶部表面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三线圈接头43远离所述支撑板90一侧的顶部表面与所述第三导流板23远离所述支撑板90一侧的顶部表面焊接在一起;所述第四线圈接头44远离所述支撑板90一侧的顶部表面与所述第四导流板24远离所述支撑板90一侧的顶部表面焊接在一起。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线圈11与第二线圈12均呈U型;所述第一线圈接头41、第二线圈接头42、第三线圈接头43、第四线圈接头44均呈板状。
具体的,如图3与图4所示,所述第一接线端子31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至第五导流板45,所述第五导流板45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至第一导流板21,从而实现第一接线端子31与第一导流板21的电性连接。
具体的,如图3与图4所示,所述第二接线端子32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至第六导流板46,所述第六导流板46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至第四导流板24,从而实现第二接线端子32与第四导流板24的电性连接。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干式电流互感器还包括将所述支撑板90、导流板20、线圈接头40囊括在内的保护罩91。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保护罩91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一罩体911与第二罩体912、位于所述第一罩体911与第二罩体912之间的联接罩913。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干式电流互感器还包括箱体92,所述一次线圈10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箱体92内。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一次线圈10位于箱体92与保护罩91之外的区域上套设有硅橡胶伞裙93。所述硅橡胶伞裙93具有较强的耐紫外线能力与较好的抗老化性,能够有效保护一次线圈10的安全性,提升一次线圈10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箱体92内设有二次线圈94,所述二次线圈94环绕所述一次线圈10设置。所述箱体92能够保护二次线圈94,并起到固定支撑一次线圈10与二次线圈94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式电流互感器,通过将线圈接头40与导流板20设为一体结构,保证线圈接头40与导流板20的接触面接触电阻不会随使用时间的增加以及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避免出现接触面接触电阻增大导致发热的情况,提升干式电流互感器的使用寿命,保证干式电流互感器长时间安全运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事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干式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线圈、导流板、接线端子,所述一次线圈具有线圈接头,所述导流板与接线端子电性连接,同时所述导流板与线圈接头为一体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与线圈接头焊接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线圈包括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所述线圈接头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线圈两端的第一线圈接头与第二线圈接头、位于所述第二线圈两端的第三线圈接头与第四线圈接头;所述导流板包括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第三导流板、第四导流板;所述接线端子包括第一接线端子与第二接线端子;
所述第一线圈接头与第一导流板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线圈接头与第二导流板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三线圈接头与第三导流板为一体结构,所述第四线圈接头与第四导流板为一体结构;
所述第一导流板与第一接线端子电性连接,所述第四导流板与第二接线端子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式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接头与第三线圈接头之间设有第一绝缘板,所述第一线圈接头、第三线圈接头、第一绝缘板通过第一螺栓与第一螺母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线圈接头与第四线圈接头之间设有第二绝缘板,所述第二线圈接头、第四线圈接头、第二绝缘板通过第二螺栓与第二螺母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式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串联或者并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式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串联,所述第二导流板与第三导流板电性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式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并联,所述第一导流板与第三导流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流板与第四导流板电性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固定支撑导流板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为绝缘材料,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线圈接头穿过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导流板连接在一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干式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支撑板、导流板、线圈接头囊括在内的保护罩;还包括箱体,所述一次线圈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箱体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干式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线圈位于箱体与保护罩之外的区域上套设有硅橡胶伞裙;所述箱体内设有二次线圈,所述二次线圈环绕所述一次线圈设置。
CN201820639315.4U 2018-04-28 2018-04-28 干式电流互感器 Active CN2080453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39315.4U CN208045303U (zh) 2018-04-28 2018-04-28 干式电流互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39315.4U CN208045303U (zh) 2018-04-28 2018-04-28 干式电流互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45303U true CN208045303U (zh) 2018-11-02

Family

ID=63928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39315.4U Active CN208045303U (zh) 2018-04-28 2018-04-28 干式电流互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453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86054B2 (en) High-voltage transformer and electronic power apparatus
CN202794367U (zh) 交联聚乙烯电缆附件的电热老化试验装置
CN106324444B (zh) 一种变压器试验平台
US11417456B2 (en) High-voltage transformer and electronic power apparatus
CN109755010A (zh) 一种带风道散热以及二次熔断的电压互感器
CN208045303U (zh) 干式电流互感器
CN105070495A (zh) 一种微电流互感器
CN103050234A (zh) 干式变压器
CN204333832U (zh) 配电线路高压热缩绝缘套装组合
CN201556523U (zh) 一种带有保护间隙的高压干式电流互感器
CN205811395U (zh) 高压成套开关柜
CN209388862U (zh) 一种带风道散热以及二次熔断的电压互感器
CN203596264U (zh) 一种防雷低损耗调压配电变压器
CN202601407U (zh) 一种高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CN203349959U (zh) 换流变绕组温度测量装置
CN205898871U (zh) 二次侧不怕开路的电流互感器
CN205230796U (zh) 一种电压互感器
CN205104355U (zh) 一种电流互感器
CN203910494U (zh) 一种高低压互感器
CN218497938U (zh) 一种智能输电专用胶浸纸高压电流互感器
CN217214428U (zh) 一种具有高压示警功能的工业变压器
CN106104739A (zh) 一种干簧管继电器
CN107768123A (zh) 一种智能断电保护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CN211045255U (zh) 一种大容量高精度的零序电流互感器
CN114759440B (zh) 一种110kV变压器低压侧出线电缆联络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