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44261U - 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44261U
CN208044261U CN201820531487.XU CN201820531487U CN208044261U CN 208044261 U CN208044261 U CN 208044261U CN 201820531487 U CN201820531487 U CN 201820531487U CN 208044261 U CN208044261 U CN 2080442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module
point material
quanta point
enhancement film
brightness enhan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3148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源
张辉准
陈国麟
何大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Overseas Electronics Huizhou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Overseas Electronics Huizho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Overseas Electronics Huizhou Ltd filed Critical TCL Overseas Electronics Hui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3148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442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442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442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其中,该背光模组包括偏光结构以及增亮膜,所述偏光结构包括基板以及层叠于所述基板上的偏光片,所述基板上设有第一量子点材料层,并具有中间区域及环设于所述中间区域的边缘区域;所述增亮膜上设有第二量子点材料层,所述增亮膜层叠在所述边缘区域上,并至少部分覆盖所述边缘区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提高显示设备的画质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显示设备市场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作为显示设备核心组件之一的背光模组就需接受成本和效果的双重考验,然而在市面上的产品中,特别是很多直下式的液晶显示器中,还存在着四角偏暗,均匀性偏低的情况,而在侧入式的液晶显示器中则存在出光面侧边漏光的问题,这些都降低了产品的可靠性和品质,削减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旨在提高显示设备的画质显示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背光模组包括偏光结构以及增亮膜,偏光结构包括基板以及层叠于基板上的偏光片,基板上设有第一量子点材料层,并具有中间区域及环设于中间区域的边缘区域;增亮膜上设有第二量子点材料层,增亮膜层叠在边缘区域上,并至少部分覆盖边缘区域。
优选地,所述背光模组为直下式背光模组,所述增亮膜设于所述基板的四个转角或者相对的两侧边处。
优选地,所述增亮膜设于所述基板的四个转角处,对于任一转角上的增亮膜,其侧边长占所在的所述基板的侧边长的比例范围为25%~30%。
优选地,所述背光模组为侧入式背光模组,所述增亮膜呈框型,且覆盖所述边缘区域。
优选地,对于所述第一量子点材料层,其在所述边缘区域上的量子点材料厚度为A,在所述中间区域上的量子点材料厚度为B,所述A小于B。
优选地,所述A的厚度范围为0.5μm~1.1μm,所述B的厚度范围为0.8μm~1.6μm。
优选地,所述第一量子点材料层呈网状设置,且所述第一量子点材料层的网孔的孔径范围为0.8mm~1.6mm。
优选地,所述背光模组为直下式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阵列设置于所述偏光结构后方的多个灯珠,对于所述第一量子点材料层,所述中间区域的与所述灯珠相正对的位置处的量子点材料厚度小于所述中间区域的其他位置处的量子点材料厚度。
优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上扩散片,所述增亮膜夹设于所述偏光结构与所述上扩散片之间,且所述上扩散片的雾度值范围为40%~60%。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设备,包括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偏光结构以及增亮膜,偏光结构包括基板以及层叠于基板上的偏光片,基板上设有第一量子点材料层,并具有中间区域及环设于中间区域的边缘区域;增亮膜上设有第二量子点材料层,增亮膜层叠在边缘区域上,并至少部分覆盖边缘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在偏光结构的基板上设有第一量子点材料层,以及在基板上的边缘区域设有包括第二量子点材料层的增亮膜,故通过量子点材料层和增亮膜的作用,就可以达到增加显示屏的亮度、色彩、光能利用率以及光线均匀性的效果,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画质显示效果和可靠性,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特别地,对于直下式背光模组来说,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有效改善显示屏四角偏暗,均匀性偏低的情况,并能改善灯上发白和膜片出现斑点等问题;而对于侧入式背光模组来说,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同时有效解决侧入式出光面漏光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偏光片组件的正面透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上扩散片、下扩散片以及偏光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基板 11 第一量子点材料层
12 中间区域 13 边缘区域
2 增亮膜 21 第二量子点材料层
3 背光源 31 灯条
311 灯珠 4 散热结构
5 反射片 6 导光板
7 上扩散片 8 下扩散片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背光模组。
参照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本背光模组包括偏光结构以及增亮膜2,偏光结构(未标示)包括基板1以及层叠于基板1上的偏光片(未图示),基板1上设有第一量子点材料层11,并具有中间区域12及环设于中间区域12的边缘区域13;增亮膜2上设有第二量子点材料层21,增亮膜2层叠在边缘区域13上,并至少部分覆盖边缘区域13。
在此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直下式背光模组和侧入式背光模组中均可适用,第一实施例为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情形,第二实施例为侧入式背光模组的情形。在常见的液晶显示屏结构中,其背光模组主要包括背板(未图示)、背光源3、散热结构4、反射片5、导光板6、膜片组件(未标示)等,其中,膜片组件包括上扩散片7、下扩散片8、偏光片等,偏光片层叠与玻璃制成的基板1上以形成一偏光结构,玻璃的基板1可对偏光片起支持固定的作用。此外,普通增亮膜2通常指是在透明性非常好的PET等表面,使用丙烯酸树脂等精密成型一层均一的棱镜图案的光学薄膜,当增亮膜2组装在背光源3前面时,就可将背光源3发出的光向显示设备使用者方向聚集,同时,根据光的再反射效应被循环利用的原理,视角外未被利用的光也可以在最适当的角度聚集向使用者,从而可大大提高正面亮度,而且增亮膜2的厚度通常为微米级,故对显示设备的厚度基本无影响。而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在基板1上以及增亮膜2上设置的均为量子点材料层。在此,量子点材料本身具有发光特性,而设有量子点材料层的量子点薄膜应用于显示设备的背光模组后,其量子点在蓝色LED背光的照射下将生成红光和绿光,并同部分透过薄膜的蓝光一起混合得到白光,如此,一方面,与传统的高色域技术相比,量子点材料可在尽量不增加膜厚的情况下,有效提升液晶显示屏的色彩饱和度以及色域等;另一方面,使用量子点材料还可以增加背光亮度、节省能耗,从而提升整个背光模组的发光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在偏光结构的基板1上设有第一量子点材料层11,以及在基板1上的边缘区域13设有包括第二量子点材料层21的增亮膜2,故通过量子点材料层和增亮膜2的作用,就可以达到增加显示屏的亮度、色彩、光能利用率以及光线均匀性的效果,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画质显示效果和可靠性,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特别地,对于直下式背光模组来说,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有效改善显示屏四角偏暗,均匀性偏低的情况,并能改善灯上发白和膜片出现斑点等问题;而对于侧入式背光模组来说,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同时有效解决侧入式出光面漏光的问题。
具体地,参照图1至图2,在第一实施例中,当背光模组为直下式背光模组时,增亮膜2可优选设于基板1的四个转角或者相对的两侧边处,如此,可以有效提升显示屏四角的亮度,改善背光模组的出光均匀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实际的设计需求,增光膜也可以只设于其中一侧边处或三侧边处或者全部的四个侧边处。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第一实施例中,增亮膜2设于基板1的四个转角处,对于任一转角上的增亮膜2,其侧边长占所在的基板1的侧边长的比例范围优选为25%~30%,在此比例范围中,增亮膜2对四角亮度的改善效果较好。
参照图3至图4,在第二实施例中,当背光模组为侧入式背光模组时,增亮膜2呈框型,且覆盖边缘区域13。此设置不但可以有效提升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四周亮度,还可以通过增亮膜2的白光转换作用,有效解决侧入式出光面漏光的问题,从而解决相应的视觉不舒适感的问题。
参照图2和图4,无论是在第一实施例中还是第二实施例中,对于第一量子点材料层11,其在边缘区域13上的量子点材料厚度为A,在中间区域12上的量子点材料厚度为B,A小于B。进一步地,A的厚度范围优选为0.5μm~1.1μm,B的厚度范围优选为0.8μm~1.6μm。
进一步地,第一量子点材料层11呈网状设置,且第一量子点材料层11的网孔的孔径范围可优选为0.8mm~1.6mm。在此,第一量子点材料层11优选通过印刷方式形成于基板1上,但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量子点材料层11还可通过涂布等方式形成于基板1上,但印刷方式具有简单便利,且容易控制第一量子点材料层11厚度的优势。
参照图1和图2,在第一实施例中,当背光模组为直下式背光模组时,进一步地,背光模组还包括阵列设置于偏光结构后方的多个灯珠311,具体地,背光模组包括多个等间隔排列的灯条31,每一灯条31上均匀间隔式排列有多个LED灯珠311。可以理解,在基板1上正对灯珠311的位置处其光照较强,而在相邻两灯珠311之间的位置处其光照强度较弱,故对于第一量子点材料层11,中间区域12的与灯珠311相正对的位置处的量子点材料厚度应小于中间区域12的其他位置处的量子点材料厚度,即在中间区域12的第一量子点材料层11的印刷厚度应该对应LED的光照强度分布,如此可使出光更加均匀。
参照图1和图3,无论是在第一实施例中还是第二实施例中,背光模组还包括上扩散片7,上扩散片7叠设于基板1远离背光模组的背板(未图示)的一侧,增亮膜2夹设于偏光结构与上扩散片7之间,且上扩散片7优选为较高雾度的扩散片,其雾度值范围优选为40%~60%。当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量子点材料层11和第二量子点材料层21均具有一定的均匀光线作用,故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用设置扩散片,此时显示屏的画质更逼真,但使用扩散片后,由于匀光作用的增强,故显示屏的画质具有更加细密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显示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偏光结构,所述偏光结构包括基板以及层叠于所述基板上的偏光片,所述基板上设有第一量子点材料层,并具有中间区域及环设于所述中间区域的边缘区域;以及
增亮膜,所述增亮膜上设有第二量子点材料层,所述增亮膜层叠在所述边缘区域上,并至少部分覆盖所述边缘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为直下式背光模组,所述增亮膜设于所述基板的四个转角或者相对的两侧边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亮膜设于所述基板的四个转角处,对于任一转角上的增亮膜,其侧边长占所在的所述基板的侧边长的比例范围为25%~3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为侧入式背光模组,所述增亮膜呈框型,且覆盖所述边缘区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第一量子点材料层,其在所述边缘区域上的量子点材料厚度为A,在所述中间区域上的量子点材料厚度为B,所述A小于B。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A的厚度范围为0.5μm~1.1μm,所述B的厚度范围为0.8μm~1.6μm。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量子点材料层呈网状设置,且所述第一量子点材料层的网孔的孔径范围为0.8mm~1.6mm。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为直下式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阵列设置于所述偏光结构后方的多个灯珠,对于所述第一量子点材料层,所述中间区域的与所述灯珠相正对的位置处的量子点材料厚度小于所述中间区域的其他位置处的量子点材料厚度。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上扩散片,所述增亮膜夹设于所述偏光结构与所述上扩散片之间,且所述上扩散片的雾度值范围为40%~60%。
10.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CN201820531487.XU 2018-04-13 2018-04-13 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Active CN2080442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31487.XU CN208044261U (zh) 2018-04-13 2018-04-13 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31487.XU CN208044261U (zh) 2018-04-13 2018-04-13 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44261U true CN208044261U (zh) 2018-11-02

Family

ID=63945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31487.XU Active CN208044261U (zh) 2018-04-13 2018-04-13 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4426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3275A (zh) * 2018-11-28 2019-02-1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058449A (zh) * 2019-05-13 2019-07-2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量子点液晶显示器
CN113093439A (zh) * 2021-04-23 2021-07-09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3275A (zh) * 2018-11-28 2019-02-1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058449A (zh) * 2019-05-13 2019-07-2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量子点液晶显示器
CN113093439A (zh) * 2021-04-23 2021-07-09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65749B (zh) 光学膜片组、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器
CN103486480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101493706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용 백라이트 유닛
CN208044261U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US20120086875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US20190129229A1 (en) Narrow fram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204213723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KR20160022225A (ko) 도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8203665B2 (en) Blacklight uni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ubstantially white light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203868938U (zh) 一种遮光胶带、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
CN208060755U (zh) 一种扩散片、背光模组、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938273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CN208752353U (zh) 防止角落和边缘漏光的背光模组
CN105700236A (zh) 双面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WO2023160643A1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9613734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4477809U (zh) 新型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WO2017185446A1 (zh) 背光模组及双面液晶显示装置
KR20150069057A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415683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208506442U (zh) 一种扩散膜、具有该扩散膜的背光源和液晶显示器
CN207992648U (zh) 量子点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6833117U (zh) 一种改善发光效果的新型背光模组
CN106405721A (zh) 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
CN205880445U (zh) 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