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40695U - 一种减震单螺杆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震单螺杆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40695U
CN208040695U CN201820496487.0U CN201820496487U CN208040695U CN 208040695 U CN208040695 U CN 208040695U CN 201820496487 U CN201820496487 U CN 201820496487U CN 208040695 U CN208040695 U CN 2080406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radiating piece
piece
pump
d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9648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鹏
朱新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xing Xin Peng Pump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xing Xin Peng Pump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xing Xin Peng Pump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xing Xin Peng Pump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9648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406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406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406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震单螺杆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解决了现有单螺杆泵不利于散热,震动过大的问题;通过在轴承座外设置减震装置,利用环形阵列的减震组,实现均匀缓冲,利用弹簧吸收震动,利用齿轮与齿条啮合,将震动的能量一部分转换为动能,进一步减小震动;通过在压出室外设置散热装置,将定子与转子之间摩擦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装置中的水带走,从而降低温度,保护转子与定子,利用散热翅片增加散热装置散热面积,利用冷却管增加冷却面积,从而加快散热速度;通过主散热件、第一散热件、第二散热件之间的螺纹连接,方便搬运及安装,利用散热条之间的螺纹连接实现了散热装置的可调节性与通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减震单螺杆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单螺杆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震单螺杆泵。
背景技术
螺杆泵是容积泵的一种,在应用的过程中,依靠泵体与螺杆所形成的啮合空间容积变化和移动来输送液体或使之增压。螺杆泵的应用范围较广,多见于石油、化工、冶金以及造船等领域,我国螺杆泵产业伴随着中国船舶、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在螺杆泵运行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实现介质传递的匀速性及容积的恒定性,螺杆泵不仅可以实现变量运输,同时还具有体积小、噪声低等优点,而且这种泵的自吸能力较强,能够传输一定数量带有微小颗粒的液体。螺杆泵可以按螺杆数量分为单螺杆泵、双螺杆泵、三螺杆泵,单螺杆泵由于转子与定子的特殊几何形状,分别形成单独的密封容腔,适用于高粘度流体的输送和含有硬质悬浮颗粒介质和含有纤维介质的输送,但是现有的单螺杆泵在工作中存在以下几个缺点:一是单螺杆泵的转子和定子之间会产生摩擦现象,产生大量热,而单螺杆泵导热性普遍较差,不利于散热,造成泵体温度升高;二是螺杆泵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电机震动较大,导致螺杆泵工作过程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震单螺杆泵,具有震动小、散热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减震单螺杆泵,包括单螺杆泵本体、散热装置、减震装置;
单螺杆泵本体包括泵壳、电机、主轴;泵壳内设有压出室、吸入室,压出室与吸入室分别位于泵壳的左右两侧;泵壳上方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位于吸入室,泵壳左侧设有出料口,出料口设有法兰盘,泵壳右侧设有轴承座,轴承座内设有主轴,主轴与轴承座滚动相连,主轴一端与电机相连,另一端伸入吸入室与转子相连;转子位于压出室内,压出室内设有定子;减震装置位于轴承座外,散热装置位于压出室外;
减震装置包括安装筒、减震组,轴承座位于安装筒内,安装筒内设有多个减震组,减震组围绕安装筒中心轴线环形阵列,减震组包括多个减震件,减震件沿X方向均匀分布,减震件包括弹簧、齿条,齿条一端固定在轴承座上,另一端与弹簧相连,弹簧远离齿条的一端固定在安装筒上,每个减震件对应一个齿轮,齿轮固定在安装筒上;
散热装置包括主散热件、第一散热件、第二散热件,第一散热件、第二散热件分别位于主散热件的左右两侧;第一散热件包括上散热件、下散热件,上散热件与下散热件完全相同,上散热件为立方体中空结构,上散热件左端面设有半圆孔,半圆孔贯穿至右端,上散热件左端面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与水箱相连,上散热件右端端面设有两根分液管,分液管远离上散热件的一端设有外螺纹,上散热件下端面设有第一安装座,第一安装座分别位于上散热件的前后两侧;上散热件与下散热件之间通过第一安装座可拆卸相连,两个半圆孔合拢成一个第一安装孔,泵壳位于第一安装孔内,相邻两个分液管之间的夹角为90°;
第二散热件包括上冷却件、下冷却件,上冷却件与下冷却件完全相同,上冷却件为立方体中空结构,上冷却件左端面设有半圆孔,半圆孔贯穿至右端,上冷却件右端面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与水箱相连,上冷却件左端端面设有两根过渡管,过渡管远离上冷却件的一端设有内螺纹,上冷却件下端面设有第二安装座,第二安装座分别位于上冷却件的前后两侧;上冷却件与下冷却件之间通过第二安装座可拆卸相连,两个半圆孔合拢成一个第二安装孔,泵壳位于第一安装孔内,相邻两个过渡管之间的夹角为90°;
主散热件包括四个散热架,散热架一端与分液管螺纹相连,另一端与过渡管螺纹相连;散热架包括多个散热条,散热条沿X方向均匀分布,散热条为弧形中空结构,散热条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均与散热条连通,第一连接管远离散热条的一端设有内螺纹,第二连接管远离散热条的一端设有外螺纹,相邻两个散热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第一连接管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冷却管,第二连接管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冷却管,冷却管与散热条连通。
所述主轴与转子通过万向节相连,万向节位于吸入室,万向节上设有密封套。
所述转子为奥氏体不锈钢材料。
所述散热条的外圆弧面上设有多个散热翅片,散热翅片为圆弧结构,散热翅片沿X方向均匀分布。
所述散热条所对圆心角为75-85°。
所述电机未工作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本实用新型具有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解决了现有单螺杆泵不利于散热,震动过大的问题;通过在轴承座外设置减震装置,利用环形阵列的减震组,实现均匀缓冲,将震动合理的分配到每个减震组,利用弹簧吸收震动,利用齿轮与齿条啮合,将震动的能量一部分转换为动能,进一步减小震动,保证单螺杆泵工作的平稳性;通过在压出室外设置散热装置,将定子与转子之间摩擦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装置中的水带走,从而降低温度,保护转子与定子,提高使用寿命,利用散热翅片增加散热装置散热面积,利用冷却管增加冷却面积,从而加快散热速度;通过主散热件、第一散热件、第二散热件之间的螺纹连接,方便搬运及安装,利用散热条之间的螺纹连接实现了散热装置的可调节性与通用性,可以根据单螺杆泵的实际情况选择散热条的数量,从而调节散热量的大小,操作简单、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单螺杆泵本体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上散热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上冷却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散热条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泵壳,2-电机,3-主轴,4-压出室,5-吸入室,6-进料口,7-出料口,8-法兰盘,9-轴承座,10-转子,11-定子,12-散热装置,13-主散热件,14-第一散热件,15-第二散热件,16-上散热件,17-下散热件,18-进水管,19-水箱,20-分液管,21-第一安装座,22-第一安装孔,23-上冷却件,24-下冷却件,25-出水管,26-过渡管,27-第二安装座,28-第二安装孔,29-散热架,30-散热条,31-第一连接管,32-第二连接管,33-冷却管,34-万向节,35-散热翅片,101-减震装置,102-安装筒,104-减震组,105-减震件,106-弹簧,107-齿条,108-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减震单螺杆泵,包括单螺杆泵本体、散热装置12、减震装置101;
单螺杆泵本体包括泵壳1、电机2、主轴3;泵壳1内设有压出室4、吸入室5,压出室4与吸入室5分别位于泵壳1的左右两侧;泵壳1上方设有进料口6,进料口6位于吸入室5,泵壳1左侧设有出料口7,出料口7设有法兰盘8,泵壳1右侧设有轴承座9,轴承座9内设有主轴3,主轴3与轴承座9滚动相连,主轴3一端与电机2相连,另一端伸入吸入室5与转子10相连;转子10位于压出室4内,压出室4内设有定子11;减震装置101位于轴承座9外,散热装置12位于压出室4外;
减震装置101包括安装筒102、减震件105,轴承座位于安装筒102内,安装筒102内设有多个减震组104,减震组104围绕安装筒102中心轴线环形阵列,减震组104包括多个减震件105,减震件105沿X方向均匀分布;减震件105包括弹簧106、齿条107,齿条107一端固定在轴承座9上,另一端与弹簧106相连,弹簧106远离齿条107的一端固定在安装筒102上,每个减震件105对应一个齿轮108,齿轮108固定在安装筒102上;
散热装置12包括主散热件13、第一散热件14、第二散热件15,第一散热件14、第二散热件15分别位于主散热件13的左右两侧;第一散热件14包括上散热件16、下散热件17,上散热件16与下散热件17完全相同,上散热件16为立方体中空结构,上散热件16左端面设有半圆孔,半圆孔贯穿至右端,上散热件16左端面设有进水管18,进水管18与水箱19相连,上散热件16右端端面设有两根分液管20,分液管20远离上散热件16的一端设有外螺纹,上散热件16下端面设有第一安装座21,第一安装座21分别位于上散热件16的前后两侧;上散热件16与下散热件17之间通过第一安装座21可拆卸相连,两个半圆孔合拢成一个第一安装孔22,泵壳1位于第一安装孔22内,相邻两个分液管20之间的夹角为90°;
第二散热件15包括上冷却件23、下冷却件24,上冷却件23与下冷却件24完全相同,上冷却件23为立方体中空结构,上冷却件23左端面设有半圆孔,半圆孔贯穿至右端,上冷却件23右端面设有出水管25,出水管25与水箱19相连,上冷却件23左端端面设有两根过渡管26,过渡管26远离上冷却件23的一端设有内螺纹,上冷却件23下端面设有第二安装座27,第二安装座27分别位于上冷却件23的前后两侧;上冷却件23与下冷却件24之间通过第二安装座27可拆卸相连,两个半圆孔合拢成一个第二安装孔28,泵壳1位于第一安装孔22内,相邻两个过渡管26之间的夹角为90°;
主散热件13包括四个散热架29,散热架29一端与分液管20螺纹相连,另一端与过渡管26螺纹相连;散热架29包括多个散热条30,散热条30沿X方向均匀分布,散热条30为弧形中空结构,散热条3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管31、第二连接管32,第一连接管31、第二连接管32均与散热条30连通,第一连接管31远离散热条30的一端设有内螺纹,第二连接管32远离散热条30的一端设有外螺纹,相邻两个散热条30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第一连接管31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冷却管33,第二连接管32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冷却管33,冷却管33与散热条30连通。
所述主轴3与转子10通过万向节34相连,万向节34位于吸入室5,万向节34上设有密封套。
所述转子10为奥氏体不锈钢材料。
所述散热条30的外圆弧面上设有多个散热翅片35,散热翅片35为圆弧结构,散热翅片35沿X方向均匀分布。
所述散热条30所对圆心角为75-85°。
所述电机2未工作时,弹簧106处于压缩状态。
使用时,将第一散热件14、第二散热件15安装在单螺杆泵本体上,根据单螺杆泵的实际情况选择散热条30的数量,散热条30之间螺纹连接构成主散热件13,主散热件13与第一散热件14、第二散热件15相连;水箱19中的水进入散热装置12,将定子11与转子10之间摩擦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装置12中的水带走,保护转子10与定子11,散热翅片35增加散热面积,加快散热速度。
电机2带动主轴3转动,主轴3带动转子10在定子11中转动,当电机2产生震动时,整个单螺杆泵产生震动,利用轴承座9外环形阵列的减震组104,实现均匀缓冲,弹簧106发生形变,齿条107与齿轮108啮合,齿轮108转动,将震动的能量一部分转换为动能,进一步减小震动,保证单螺杆泵工作的平稳性。
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6)

1.一种减震单螺杆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单螺杆泵本体、散热装置、减震装置;
单螺杆泵本体包括泵壳、电机、主轴;泵壳内设有压出室、吸入室,压出室与吸入室分别位于泵壳的左右两侧;泵壳上方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位于吸入室,泵壳左侧设有出料口,出料口设有法兰盘,泵壳右侧设有轴承座,轴承座内设有主轴,主轴与轴承座滚动相连,主轴一端与电机相连,另一端伸入吸入室与转子相连;转子位于压出室内,压出室内设有定子;减震装置位于轴承座外,散热装置位于压出室外;
减震装置包括安装筒、减震组,轴承座位于安装筒内,安装筒内设有多个减震组,减震组围绕安装筒中心轴线环形阵列,减震组包括多个减震件,减震件沿X方向均匀分布,减震件包括弹簧、齿条,齿条一端固定在轴承座上,另一端与弹簧相连,弹簧远离齿条的一端固定在安装筒上,每个减震件对应一个齿轮,齿轮固定在安装筒上;
散热装置包括主散热件、第一散热件、第二散热件,第一散热件、第二散热件分别位于主散热件的左右两侧;第一散热件包括上散热件、下散热件,上散热件与下散热件完全相同,上散热件为立方体中空结构,上散热件左端面设有半圆孔,半圆孔贯穿至右端,上散热件左端面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与水箱相连,上散热件右端端面设有两根分液管,分液管远离上散热件的一端设有外螺纹,上散热件下端面设有第一安装座,第一安装座分别位于上散热件的前后两侧;上散热件与下散热件之间通过第一安装座可拆卸相连,两个半圆孔合拢成一个第一安装孔,泵壳位于第一安装孔内,相邻两个分液管之间的夹角为90°;
第二散热件包括上冷却件、下冷却件,上冷却件与下冷却件完全相同,上冷却件为立方体中空结构,上冷却件左端面设有半圆孔,半圆孔贯穿至右端,上冷却件右端面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与水箱相连,上冷却件左端端面设有两根过渡管,过渡管远离上冷却件的一端设有内螺纹,上冷却件下端面设有第二安装座,第二安装座分别位于上冷却件的前后两侧;上冷却件与下冷却件之间通过第二安装座可拆卸相连,两个半圆孔合拢成一个第二安装孔,泵壳位于第一安装孔内,相邻两个过渡管之间的夹角为90°;
主散热件包括四个散热架,散热架一端与分液管螺纹相连,另一端与过渡管螺纹相连;散热架包括多个散热条,散热条沿X方向均匀分布,散热条为弧形中空结构,散热条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均与散热条连通,第一连接管远离散热条的一端设有内螺纹,第二连接管远离散热条的一端设有外螺纹,相邻两个散热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第一连接管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冷却管,第二连接管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冷却管,冷却管与散热条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单螺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与转子通过万向节相连,万向节位于吸入室,万向节上设有密封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单螺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为奥氏体不锈钢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单螺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条的外圆弧面上设有多个散热翅片,散热翅片为圆弧结构,散热翅片沿X方向均匀分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单螺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条所对圆心角为75-8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单螺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未工作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CN201820496487.0U 2018-04-08 2018-04-08 一种减震单螺杆泵 Active CN2080406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96487.0U CN208040695U (zh) 2018-04-08 2018-04-08 一种减震单螺杆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96487.0U CN208040695U (zh) 2018-04-08 2018-04-08 一种减震单螺杆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40695U true CN208040695U (zh) 2018-11-02

Family

ID=63944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96487.0U Active CN208040695U (zh) 2018-04-08 2018-04-08 一种减震单螺杆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406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5697A (zh) * 2019-03-22 2019-06-28 深圳市新嘉拓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分散机供料小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5697A (zh) * 2019-03-22 2019-06-28 深圳市新嘉拓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分散机供料小车
CN109945697B (zh) * 2019-03-22 2023-11-03 深圳市新嘉拓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分散机供料小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023594A1 (en) Water Pump Cooler for CPU
CN208040695U (zh) 一种减震单螺杆泵
CN201702337U (zh) 采用超声波空化强化的金属结晶器
JP2019090599A (ja) 駆動モータを内蔵した油圧平衡型2段式噴射ノズル・2列管の気体冷凍機
CN101633035B (zh) 采用超声波空化强化的金属结晶器及其冷却方法
CN106767042A (zh) 超声波强化螺旋形微槽道除垢换热器
CN103851038A (zh) 液压冷却器
CN108331652A (zh) 一种工程机械快速冷却装置
CN209089953U (zh) 液体调味料生产用冷却罐
CN111894915A (zh) 一种水冷铝合金飞机液压油箱
CN202042475U (zh) 一种液冷散热器
CN208073751U (zh) 一种高散热性单螺杆泵
CN111336717A (zh) 一种能量回收气液两相循环冷却系统
EP3132153B1 (en) Hydraulic damper
CN104898802A (zh) 一种笔记本散热底座中的冷却装置
CN201778885U (zh) 单缸柴油机自然循环水冷却装置
CN108430199B (zh) 一种空间旋转设备水冷散热防止空气吸入的方法及装置
CN110714942B (zh) 一种通过记忆合金驱动散热的储液箱
CN211500969U (zh) 一种节能换热的水环泵泵壳
CN114264167A (zh) 一种高效节能波纹管换热器
CN110579132A (zh) 一种带有扭曲片扰流结构的身管冷却装置
CN208595841U (zh) 一种封闭式换热器
CN202165181U (zh) 一种天然气的压缩系统
CN101762110A (zh) 共容腔散热式气波制冷机
CN110017306A (zh) 一种微气泡等温液气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