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31135U - 一种扫地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扫地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31135U
CN208031135U CN201820118044.8U CN201820118044U CN208031135U CN 208031135 U CN208031135 U CN 208031135U CN 201820118044 U CN201820118044 U CN 201820118044U CN 208031135 U CN208031135 U CN 2080311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bin
self
robot body
sweeping robot
lock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1804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孟钦
丁利国
杨锴
郑卓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Keyu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olak Robot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olak Robot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olak Robot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1804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311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311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311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用于在工作面移动并执行清洁指令的机器人主体和可拆卸的设置于机器人主体上的垃圾盒,所述垃圾盒由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侧面构成以存储垃圾,以及,自锁开关,用于固定及松开垃圾盒与机器人主体的连接使得所述上表面或下表面构成所述机器人主体表面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由垃圾盒表面构成机器人表面的一部分,取消了传统扫地机的顶盖以实现垃圾盒的快速取出,并有效的降低扫地机器人厚度。

Description

一种扫地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扫地机器人。
背景技术
扫地机器人是一种不需要人看管而自动对地面进行清洁的智能设备,用于将地面的垃圾导入设置机器人内的垃圾盒内,其垃圾盒也被称为例如灰尘盒、集尘盒或水箱,其中灰尘盒用于在地面清洁时收集灰尘,水箱用于储水从而便于对地面进行清洁。
垃圾盒通常设于扫地机器人的尾部或上部或底部,以垃圾盒设于扫地机器人上部为例:扫地机机器人在顶部设有内凹的容置腔,并配置有开合容置腔的顶盖,垃圾盒设置于容置腔内,且垃圾盒上还设有便于操作者取用的提手,用户先要打开顶部的开合盖然后通过提手将容器取出,这样的结构拆装操作也比较繁琐,且增加了机器人的厚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洁设备用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复杂、拆装复杂等问题。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
机器人主体,用于在工作面移动并执行清洁指令;
垃圾盒,由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侧面构成用于存储垃圾的容器,所述垃圾盒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机器人主体上;
自锁开关,用于固定及松开垃圾盒与机器人主体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垃圾盒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构成所述机器人主体表面上的曲面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垃圾盒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与所述机器人主体的表面平齐并构成连续平滑面。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自锁开关配合的抵压部,所述抵压部设置在所述自锁开关的相对面上,并与所述自锁开关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自锁开关包括自锁元件和受压部,所述自锁元件设置于所述垃圾盒与所述机器人主体相对面的任一面上,所述受压部的一端与所述自锁元件连接,所述受压部的另一端抵压于所述抵压部。
进一步的,所述自锁元件设置于所述机器人主体上,所述抵压部设置于所述垃圾盒上并与所述受压部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自锁元件设置于所述垃圾盒上,所述抵压部设置于所述机器人主体上并与所述受压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由垃圾盒表面构成机器人表面的一部分,本申请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取消了传统扫地机的顶盖,使用户能快速的取出垃圾盒,并有效的降低扫地机器人厚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扫地机器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机器人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垃圾盒安装状态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垃圾盒安装状态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机器人主体结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自锁开关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垃圾盒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自行移动清洁的扫地机器人,其包括:用于在工作面移动并执行清洁指令的机器人主,100和可拆卸的设置于机器人主体100上以存储垃圾的垃圾盒200,以及设置于机器人主体100与垃圾盒200之间的自锁开关102,其中,垃圾盒具有由上表面B、侧面C和底面F构成的腔体。
参加图2,机器人主体100可以于工作表面(地面)自行移动,并按预设程序执行清洁指令,将工作表面的垃圾移除,使工作表面保持干净。同时,机器人主体100上设有用于放置垃圾盒200的容置腔101,在容置腔101与垃圾盒200之间还设有自锁开关102,用户通过按压垃圾盒200使得自锁开关102产生位移(形态)变化,自锁开关102的不同变化可以导致垃圾盒200被固定或松开。
参见图3,当用户将垃圾盒200从扫地机器人的顶部或侧面放入容置腔101内时,垃圾盒200的上表面B受自锁开关102支撑而至少部分凸出于机器人主体100的上表面A。
参见图4,当用户第一次按压垃圾盒200时,通过垃圾盒200使得自锁开关102受力而形变,并导致自锁开关102的高度下降,并保持在最大限度的低位时,自锁开关使得垃圾盒200被锁住而固定在容置腔101内,并使得垃圾盒200的上表面B与机器人主体100的上表面A逐渐趋于齐平或齐平。若用户再次按压垃圾盒200时,自锁开关102受力而形变,高度开始恢复到最大限度的高位时,自锁开关松开(解锁)垃圾盒200,并将垃圾盒200从容置腔101内向外顶出,用户则可以轻松地将垃圾盒200从容置腔101内取出。
若扫地机器人外形需要,垃圾盒200的上表面B还可以构成机器人主体100表面上的曲面部分。若垃圾盒200是从机器人主体100的底部时,则垃圾盒200的下表面也可以与机器人主体100的下表面齐平或趋于齐平,或构成连续平滑面,可以理解的是,连续平滑面可以是连续的平面或曲面。
参见图5,自锁开关102设置在容置腔101内的底部,使得自锁开关102在形变时,垃圾盒200可以获得支撑而突出于容置腔101并容易被取出。
参见图6,上述的自锁开关102包括自锁元件1021和受压部1020,自锁元件1021设置于容置腔101内的底部上,受压部1020的一端与自锁元件1021连接,受压部1020的另一端抵压于自锁元件1021的相对面上,受压部1020受压时使得垃圾盒200的上表面B或下表面F构成机器人主体100表面的一部分。作为设计需要,自锁开关102还可以设置在垃圾盒200上。
上述的扫地机器人还包括用于与自锁开关102可拆卸连接的抵压部201,抵压部201设置在自锁开关102的相对面上,如设置在垃圾盒200上,使得垃圾盒200在受压时抵压部201能与受压部1020相连接,并使受压部1020推动自锁元件1021形变,进而让垃圾盒200融入容置腔101内。同时,通过抵压部201与受压部1020的相互连接可以实现将垃圾盒200固定在容置腔101内。
参见图7,抵压部201设置在垃圾盒200与自锁元件1021相对的下表面上,用户在按压垃圾盒200时,抵压部201向受压部1020施力,使得自锁元件1021形变而降低受压部1020的高度,并使得受压部1020完全与抵压部201接触而实现固定连接,让垃圾盒200随着高度降低而不断融入容置腔101内,最终使垃圾盒200的表面构成机器人主体100的表面的一部分。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自锁开关102可以是门锁开关,其设置于机器人主体100上的容置腔101内,抵压部201设置于垃圾盒200上并与受压部1020位置相对应,当垃圾盒200逐渐靠近容置腔101时,抵压部201与受压部1020接触并对接,随垃圾盒200与容置腔101的间距缩小至最大限位时,自锁元件1021形变使得抵压部201与受压部1020之间形成互锁,使得垃圾盒200被固定在容置腔101内,当用户再次对垃圾盒200施压时,自锁元件1021形变导致受压部1020与抵压部201分离,进而使得垃圾盒200受受压部1020支撑而高出机器人主体100表面一定高度,使得用户更容易取出垃圾盒200。
在另一实施例中,基于上述实施例中同样或相近的原理,上述的自锁元件1021还可以设置于垃圾盒200上,随垃圾盒200与容置腔101的间距缩小至最大限位时,自锁元件1021形变使得抵压部201与受压部1020之间形成互锁,使得垃圾盒200被固定在容置腔101内,当用户再次对垃圾盒200施压时,自锁元件1021形变导致受压部1020与抵压部201分离,进而使得垃圾盒200受受压部1020支撑而高出机器人主体100表面一定高度,使得用户更容易取出垃圾盒200。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器人主体(100),用于在工作面移动并执行清洁指令;
垃圾盒(200),由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侧面构成用于存储垃圾的容器,所述垃圾盒(200)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机器人主体(100)上;
自锁开关(102),用于固定及松开垃圾盒(200)与机器人主体(100)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盒(200)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构成所述机器人主体(100)表面上的曲面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盒(200)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与所述机器人主体(100)的表面平齐并构成连续平滑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自锁开关(102)配合的抵压部(201),所述抵压部(201)设置在所述自锁开关(102)的相对面上,并与所述自锁开关(102)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开关(102)包括自锁元件(1021)和受压部(1020),所述自锁元件(1021)设置于所述垃圾盒(200)与所述机器人主体(100)相对面的任一面上,所述受压部(1020)的一端与所述自锁元件(1021)连接,所述受压部(1020)的另一端抵压于所述抵压部(2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元件(1021)设置于所述机器人主体(100)上,所述抵压部(201)设置于所述垃圾盒(200)上并与所述受压部(1020)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元件(1021)设置于所述垃圾盒(200)上,所述抵压部(201)设置于所述机器人主体(100)上并与所述受压部(1020)相连接。
CN201820118044.8U 2018-01-24 2018-01-24 一种扫地机器人 Active CN2080311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18044.8U CN208031135U (zh) 2018-01-24 2018-01-24 一种扫地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18044.8U CN208031135U (zh) 2018-01-24 2018-01-24 一种扫地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31135U true CN208031135U (zh) 2018-11-02

Family

ID=63954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18044.8U Active CN208031135U (zh) 2018-01-24 2018-01-24 一种扫地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311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98600B1 (ko) 기능성 쓰레받기
CN208031135U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
CN209650351U (zh) 一种可旋转的手推车折叠手把装置
CN205251444U (zh) 一种多功能扫帚
CN108749443A (zh) 一种用于竹工艺品加工的固定装置
CN204071953U (zh) 集尘盒以及使用该集尘盒的自走式清洁装置
CN206403710U (zh) 一种清洁机器人的容器安装结构和清洁机器人
CN104705977B (zh) 一种可替换液体粉饼盒
CN105078362B (zh) 扫地机器人及其尘盒组件
CN207755228U (zh) 扫地机器人用多功能盒
US2005006169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oring a mop
CN206526127U (zh) 便于携带的多功能口腔清洁器
CN205185678U (zh) 一种粉笔擦
CN211495449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环保型垃圾箱
CN204839359U (zh) 一种以旋转把手开盖的盒体结构及集尘盒
CN201857053U (zh) 多功能清洁垃圾桶
CN208165799U (zh) 一种能将垃圾和垃圾袋分离的垃圾桶
KR20120076259A (ko) 청소도구를 겸비한 쓰레기통
CN205697612U (zh) 一种便于倾倒垃圾的撮箕
CN207192035U (zh) 一种垃圾桶
CN110522166A (zh) 一种多功能刷子
CN209235918U (zh) 一种调味瓶
CN207202324U (zh) 折叠雨伞
CN212261268U (zh) 一种用于清理死角的除尘装置
CN212698679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湿巾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000 No.30 haogang Avenue, Dagang Town,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lant a, B, c)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BONA Robo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Shenzhen, Guangdong, Baoan District province manhole street, East Ring Road, No. 438, block D, two or thre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BONA Robot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09

Address after: 510000 No.30 haogang Avenue, Dagang Town,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KEYU ROBO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No.30 haogang Avenue, Dagang Town,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lant a, B, c)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BONA Robo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