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26404U - 一种全纺织应力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纺织应力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26404U
CN208026404U CN201820638439.0U CN201820638439U CN208026404U CN 208026404 U CN208026404 U CN 208026404U CN 201820638439 U CN201820638439 U CN 201820638439U CN 208026404 U CN208026404 U CN 2080264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in gauge
weaving
conducting
full
stress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3843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坚义
黄景诚
胡晓燕
梁宝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y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uy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y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uy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063843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264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264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264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Length, Angles, Or The Lik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纺织应力传感器,包括柔性布料基底、柔性应力传感器以及固定柔性应力传感器于柔性布料基底上的纺织线结;所述柔性应力传感器包括两根导电纤维束,每根导电纤维束均带有疏松结构,两根导电纤维束的疏松结构互相交叉叠放并形成交叉结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可清洗、不易脱落、抗运动干扰、分辨率高、灵敏度高以及与现有纺织技术兼容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全纺织应力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纺织应力传感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以iwatch和小米手环等产品为代表的可穿戴式电子产品开始不断涌现出来,这些产品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对我们的身心健康进行了有效的监护。而在穿戴式器件中,最为关键的柔性应力传感器的相关技术往往掌握在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工业发达国家。
目前,光电式传感器在使用时,会因为环境引起的光干扰、穿戴者的肤色、汗液以及脂肪厚度等因素,从而容易造成测量误差,另外一方面是目前市场上的穿戴式产品主要是以“戴”为主,如手环、手表、眼镜等电子产品,还无法真正做到像衣服一样可穿、可洗的电子产品。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开发出与布料可以兼容的柔性电子器件。
为了解决传统应力传感器只能戴不能穿与信号较弱的问题,研究者们逐渐关注在类纺织材料上进行材料修饰,旨在实现真正的高灵敏度“穿戴式设备”。Yong Wei等人则通过在聚氨基甲酸酯纤维表面涂覆了一定量的银纳米线后,形成一种具有应力传感性能的特种纤维,这种纤维被拉伸时,电阻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同样地,该传感器也存在着灵敏度不足的问题,在弯曲手指时,对应的电阻变化率仅为0.02%。另外,器件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银纳米线容易发生氧化和脱离的问题。Shu Gong等人则从基底材料和电极结构两方面开展研究工作,首先采用纸作为基底材料,然后在基底上修饰金纳米线对纸中的纤维丝进行包覆处理,以解决衬底不导电的难题。另一方面,将修饰后的纸基材料覆盖在叉指电极上,并通过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保护形成三文治,以提高其电学稳定性和结构稳定。通过这种方法所制备出来的应力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柔软度和导电性,同时利用叉指电极的结构的存在,使得在应力作用下的电流显著增加。而Liu Mengmeng等人则基于Shu Gong等人工作上作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将基底材料替换成普通的纺织布料,通过碳纳米管进行包覆处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和简化制备工艺。在电极方面,则采用喷涂的方法,对纺织布料进行金属镍的包覆处理,形成镍包覆的布料叉指电极,最后同样地与3M公司所生产VHB胶布进行三文治结构组装,形成布料基底的应力传感器。相比于纸基材料而言,布料基底更具有优异的弯曲和拉伸性能,并有望与现有布料工艺所兼容,而在性能方面最低可探测60Pa的应力,最高可使电流增强为初始电流的10倍。
虽然上述电阻式应力传感器解决光电式的传感器的易受客观因素干扰的问题,也可弯曲变形,可穿戴,但依然难以与传统的布料兼容,特别是无法像衣服一样可多次清洗循环使用。如果只是对传统布料的表面进行功能层的修饰,如喷镀导电材料层等方式,虽然能实现柔性应力传感性能,也可与布料兼容,但往往存在着在使用过程中或者在多次清洗过程容易发生功能薄膜层脱落的问题。
因此,实用新型一种能够可清洗、抗运动干扰且保证良好穿戴体验的全纺织应力传感器是智能可穿戴式电子产品发展的迫切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纺织应力传感器,其具有可清洗、不易脱落、抗运动干扰、分辨率高、灵敏度高以及与现有纺织技术兼容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全纺织应力传感器,包括柔性布料基底、柔性应力传感器以及固定柔性应力传感器于柔性布料基底上的纺织线结;所述柔性应力传感器包括两根导电纤维束,每根导电纤维束均带有疏松结构,两根导电纤维束的疏松结构互相交叉叠放并形成交叉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首先采用多根导电纤维丝组成具有疏松结构的导电纤维束,并通过设置两根导电纤维束彼此交叉接触形成交叉结结构,该交叉结结构在四个纺织线结的作用下固定在不导电的柔性布料基底上从而形成柔性应力传感器;其次,利用导电纤维束作为引线与外围电路实现电连接,使得电流流过具有疏松结构的交叉结结构;最后,在应力的作用下,具有疏松结构的交叉结结构的电阻会下降,并且电阻的变化率与所受外力的大小成对应关系,在撤外力后,该交叉结结构可恢复到初始的电阻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全纺织应力传感器具有以下优点:
(1)利用具有疏松结构的导电纤维束来构建基于导电纤维交叉结的应力传感器。在该传感器中,疏松结构在外应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压缩,导致接触结的电阻下降,通过测量交叉结电阻的变化率从而感应力的大小,同时还利用了导电纤维本身的导电性,可充当导线无需要外加引线,从而为实现全纺织材料的应力传感器提供了可能。
(2)采用与纺织制造兼容的方法,把全纺织应力传感器编织到布料或纺织品中,无需添加其它材料,在不改变布料或纺织品本身的功能和属性,实现可穿戴、可清洗、可对人体心率和脉搏进行有效监测的柔性应力传感器件。
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疏松结构包括多根导电纤维丝,多根导电纤维丝之间存在多个空隙;所述疏松结构包括多根导电纤维丝,多根导电纤维丝之间存在多个空隙;两个疏松结构表面的互相接触的导电纤维丝的数量以及导电纤维丝之间的空隙随着外力的改变相应地发生改变。
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多根导电纤维丝的数量多于10根。
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两根导电纤维束交叉叠放形成的夹角为2°至178°。
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纺织线结的数量为四个,所述交叉结结构通过四个纺织线结固定在所述柔性布料基底上,且每个纺织线结与交叉结结构的中心距离大于1mm。
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柔性应力传感器与两根向外延伸的导线连接。
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导电纤维丝为碳、金属或导电高分子材料。
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柔性布料基底为不导电材料,其可以是麻、桑蚕丝、涤纶、平布、细布、丝绸或绒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全纺织应力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全纺织应力传感器的另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应力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纤维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全纺织应力传感器经过多次超声清洗干燥后的应力响应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得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4。
本实用新型的全纺织应力传感器,其包括柔性布料基底10、柔性应力传感器以及固定柔性应力传感器于柔性布料基底10上的纺织线结30;其中,所述柔性应力传感器与外电路实现电连接。
所述柔性布料基底10为不导电材料,其可以是麻、桑蚕丝、涤纶、平布、细布、丝绸或绒布。
具体地,所述柔性应力传感器包括两根导电纤维束20,每根导电纤维束20均带有疏松结构21,两根导电纤维束20的疏松结构21互相交叉叠放并形成交叉结结构22。其中,所述疏松结构21包括多根导电纤维丝211,多根导电纤维丝211之间存在多个空隙。所述两根导电纤维束20的疏松结构21交叉叠放的交叉结结构22,在应力的作用下,两根导电纤维束20叠放的导电纤维丝211的数量以及相互之间的空隙都有所变化。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两根导电纤维束20交叉叠放形成的夹角θ为2°至178°。另外,多根导电纤维丝211的数量多于10根;并且,所述导电纤维丝211为碳、金属或导电高分子材料。
其中,所述两根导电纤维束20分别与两根向外延伸的导线40连接。
所述纺织线结30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柔性布料基底10上设有提花结构,所述交叉结结构22通过四个纺织线结30固定在所述柔性布料基底10的提花结构上,且每个纺织线结30与交叉结结构22的中心距离大于1mm。
另外,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全纺织应力传感器在经历多次长达60分钟的超声清洗干燥后,在20mN的压力下,仍能保持清洗前的应力响应性能,充分证明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方案切实可行,而且完全实现了器件可洗的效果。
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全纺织应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在外力F1的作用下,两个疏松结构21表面的互相接触的导电纤维丝211之间形成的导通电流通道的数量随着外力的增大而增加,使得柔性应力传感器的电阻值急剧减小;
当外力F1继续增大至F2时,两个疏松结构21表面的互相接触的导电纤维丝211之间形成的导通电流通道的数量达到最大值;随着F2进一步加大,每个疏松结构21的内部的导电纤维丝211之间的空隙大小逐渐减小,并且对接的导电纤维丝211之间形成的导通电流通道的数量的增速逐渐减少,使得柔性应力传感器的电阻值缓慢减小;
当外力F2继续增大至F3时,交叉结结构22的导电纤维丝211之间的空隙大小及其形成的导通电流通道的数量已经为饱和值;即使外力仍在不断增大,但是柔性应力传感器的电阻已不再发生变化,达到饱和值;
当外力撤走时,柔性应力传感器的整体结构恢复至初始状态,电阻大小恢复至初始电阻值;
其中,F1、F2、F3均为不同数值的外力值。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全纺织应力传感器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全纺织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布料基底、柔性应力传感器以及固定柔性应力传感器于柔性布料基底上的纺织线结;所述柔性应力传感器包括两根导电纤维束,每根导电纤维束均带有疏松结构,两根导电纤维束的疏松结构互相交叉叠放并形成交叉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纺织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松结构包括多根导电纤维丝,多根导电纤维丝之间存在多个空隙;两个疏松结构表面的互相接触的导电纤维丝的数量以及导电纤维丝之间的空隙随着外力的改变相应地发生改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纺织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导电纤维丝的数量多于10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纺织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导电纤维束交叉叠放形成的夹角为2°至17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纺织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线结的数量为四个,所述交叉结结构通过四个纺织线结固定在所述柔性布料基底上,且每个纺织线结与交叉结结构的中心距离大于1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纺织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应力传感器与两根向外延伸的导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纺织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纤维丝为碳、金属或导电高分子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纺织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布料基底为不导电材料,其可以是麻、桑蚕丝、涤纶、平布、细布、丝绸或绒布。
CN201820638439.0U 2018-04-28 2018-04-28 一种全纺织应力传感器 Active CN2080264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38439.0U CN208026404U (zh) 2018-04-28 2018-04-28 一种全纺织应力传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38439.0U CN208026404U (zh) 2018-04-28 2018-04-28 一种全纺织应力传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26404U true CN208026404U (zh) 2018-10-30

Family

ID=63910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38439.0U Active CN208026404U (zh) 2018-04-28 2018-04-28 一种全纺织应力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2640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05193A1 (zh) * 2018-04-28 2019-10-31 五邑大学 一种全纺织材料的柔性应力传感器
CN110477928A (zh) * 2019-09-19 2019-11-22 五邑大学 拉伸型应力传感器和弯曲传感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05193A1 (zh) * 2018-04-28 2019-10-31 五邑大学 一种全纺织材料的柔性应力传感器
CN110477928A (zh) * 2019-09-19 2019-11-22 五邑大学 拉伸型应力传感器和弯曲传感装置
CN110477928B (zh) * 2019-09-19 2024-02-06 五邑大学 拉伸型应力传感器和弯曲传感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ang et al. Textile‐only capacitive sensors for facile fabric integration without compromise of wearability
TWI723018B (zh) 壓電元件及使用其之裝置
Lv et al. Multifunctional polypyrrole and rose-like silver flower-decorated E-textile with outstanding pressure/strain sensing and energy storage performance
JP5984645B2 (ja) 感圧センサー、及び感圧センサー装置
Chen et al. Review of flexible strain sensors based on cellulose composites for multi-faceted applications
CN109307565A (zh) 一种可感应压力的柔性电子皮肤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02791B (zh) 一种感触电子织物
JP5740038B2 (ja) 生体電極、及び生体信号測定装置
CN208026404U (zh) 一种全纺织应力传感器
CN105671654A (zh) 一种离子感应式人工皮肤阵列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92376A (zh) 一种集成纺织基应力应变传感网络的手语识别智能手套
Li et al. Toward 3D double-electrode textile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s for wearable biomechanical energy harvesting and sensing
Niu et al. High-speed sirospun conductive yarn for stretchable embedded knitted circuit and self-powered wearable device
Wilson et al. Fabrics and garments as sensors: A research update
Ke et al. Wide-range sensitive all-textile piezoresistive sensors assembled with biomimetic core-shell yarn via facile embroidery integration
CN110440958A (zh) 一种基于经编间隔织物的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CN110411622A (zh) 一种全纺织应力传感器
CN208109300U (zh) 一种穿插式应力传感器
Chen et al. Fast-response piezoresistive pressure sensor based on polyaniline cotton fabric for human motion monitoring
Tang et al. Biomass-derived multifunctional 3D film framed by carbonized loofah toward flexible strain sensors and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s
Zhao et al. A wearable and fully-textile capacitive sensor based on flat-knitted spacing fabric for human motions detection
CN115290230A (zh) 一种全织物基压力和湿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Zeng et al. Highly conductive carbon-based e-textile for gesture recognition
CN208026409U (zh) 一种对接式应力传感器
CN110411625A (zh) 一种对接式应力传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