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22240U - 养蚕给桑用自动吊滑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养蚕给桑用自动吊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22240U
CN208022240U CN201820179997.5U CN201820179997U CN208022240U CN 208022240 U CN208022240 U CN 208022240U CN 201820179997 U CN201820179997 U CN 201820179997U CN 208022240 U CN208022240 U CN 2080222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column
track
column
row
automatic han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7999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蓝长军
刘科
王军
蓝长斌
易丽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ngyu Rickey Control Instrumentat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ngyu Rickey Control Instrumentat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ngyu Rickey Control Instrumentat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ngyu Rickey Control Instrumentat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7999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222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222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222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olders For Apparel And Elements Relating To Appare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养蚕给桑用自动吊滑装置,包括轨道、驱动电机和至少两列左右间隔设置的支撑柱,每列支撑柱包括多个前后间隔设置的支撑柱,每个支撑柱上均设置有上、下两层用于固定所述轨道的横梁,轨道也相应地分为上、下两层,轨道沿着每列支撑柱的两侧水平延伸,在尾端的支撑柱处折回,从而在多列支撑柱之间形成一个回形弯折路线,轨道在左、右两侧的头端支撑柱处斜向延伸形成两根斜向轨道,从而将上、下两层轨道连通,使得整个轨道成为一个闭合的贯通路线;轨道内设置有滑链,所述驱动电机与滑链连接从而驱动滑链在轨道内循环移动。本装置充分利用空间,适合大规模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也大大提高。

Description

养蚕给桑用自动吊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养蚕给桑用自动吊滑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是最早养蚕的国家,中国的祖先创造了丝绸,进而丝绸的衣披天下,著名的蜀锦、苏州宋锦、南京云锦均是丝绸织品中的优秀代表。秦汉时期,丝绸对外贸易繁盛,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现在,中国仍是养蚕大国,各省的养蚕业是农业的一大板块,为农业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养蚕过程中,需要定期给蚕儿添加桑叶,目前,基本上都是采用人工逐个添加,但是人工添加工作效率低、耗费时间多,不适合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并且人工添加也容易给蚕儿带来病源菌,导致蚕儿生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新颖、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实现养蚕工业化自动生产的养蚕给桑用自动吊滑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养蚕给桑用自动吊滑装置,包括轨道、驱动电机和至少两列左右间隔设置的支撑柱,每列支撑柱包括多个前后间隔设置的支撑柱,每个支撑柱上均设置有上、下两层用于固定所述轨道的横梁,轨道也相应地分为上、下两层,轨道沿着每列支撑柱的两侧水平延伸,在尾端的支撑柱处折回,从而在多列支撑柱之间形成一个回形弯折路线,轨道在左、右两侧的头端支撑柱处斜向延伸形成两根斜向轨道,从而将上、下两层轨道连通,使得整个轨道成为一个闭合的贯通路线;轨道内设置有滑链,所述驱动电机与滑链连接从而驱动滑链在轨道内循环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多个吊架,所述吊架为多层托盘架,吊架的顶部设置有挂钩将吊架挂在所述滑链上。将托盘放置在吊架上,桑叶和蚕儿放在托盘中,吊架移动到机器人手臂处时,机器人手臂自动向托盘中添加桑叶,实现自动化生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吊架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竖杆,两根竖杆的顶部向中间倾斜靠拢并向着托盘架一侧弯折后由第一横杆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横杆上设置有挂钩,两根竖杆上上下间隔设置有多根相互对应的第二横杆,每组第二横杆上放置有托盘。吊架结构简单、容易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使用时将托盘放到相应位置即可,清洗、更换方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轨道从从第一列支撑柱的头端支撑柱的上部横梁开始沿着第一列支撑柱的外侧水平延伸到达尾端支撑柱,然后折回,沿着第一列支撑柱的内侧水平延伸到达与头端支撑柱相邻的第二个支撑柱处,然后折回,到达第二列支撑柱的第二个支撑柱,沿着第二列支撑柱的两侧水平延伸到达第三列支撑柱的第二个支撑柱,按照相同的方法延伸形成回形弯折路线直到最后一列支撑柱,在最后一列支撑柱的头端支撑柱上向下倾斜形成斜向轨道,到达第一列支撑柱的下部横梁,沿着第一列支撑柱的下部外侧水平延伸,按照相同方法折回,沿着每列支撑柱的下部两侧水平延伸,直到最后一列支撑柱的头端支撑柱处,然后向上斜向延伸也形成斜向轨道,到达第一列支撑柱的上部横梁,从而使得整个轨道成为闭合的贯通路线。整个轨道沿着每列支撑柱延伸弯折,形成的上、下两层的回形弯折路线,可以节省空间,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能够放置更多的吊架,并且保证吊架有足够的移动路线、互不干扰,足够多的吊架保证了大的生产量,保证生产效益。
作为优选地,在其中的两列所述支撑柱的尾端后方之间还设置有一个只有上层或者下层横梁的单层支撑柱,所述单层支撑柱的横梁与邻近的支撑柱的横梁的延伸方向垂直,轨道到达与单层支撑柱邻近的尾端支撑柱后先垂直折弯,在单层支撑柱的一侧水平延伸,然后折回,围绕单层支撑柱的另一侧水平延伸,回到邻近的尾端支撑柱后再次垂直弯折,回到轨道的回形弯折路线中,使得轨道在尾端后方形成一个与轨道回形延伸方向水平的突出部。突出部的设置一方面增加了轨道长度,能够放置更多吊架,充分利用空间,另一方面为自动添加桑叶的机器人提供了操作场所,将机器人放置在突出部后方,每当吊架经过突出部时,机器人将桑叶自动抓取到托盘中,得到桑叶的吊架随滑链移走,机器人继续给后面的吊架添加桑叶。
作为优选地,所述单层支撑柱的横梁设置在下部,使得吊架在下层轨道时得到机器人自动添加桑叶,与机器人和吊架高度相匹配。
作为优选地,所述支撑柱的列数为两列,便于排列和放置自动添加桑叶的机器人,将多个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吊滑装置并列放置在厂房中,互不干涉,排列合理,充分利用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新颖、结构合理、容易生产制造和安装。本装置可以放置多个吊架、上下两层轨道的设计充分利用了空间,适合大规模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也大大提高,本装置和自动添加桑叶的机器人配合使用可以减少人工、降低了成本,并且避免了工人频繁进入养殖房将病源菌带入养殖房内引起蚕儿病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的一种养蚕给桑用自动吊滑装置,主要由轨道1、驱动电机2、两列左右间隔设置的支撑柱3和多个吊架5组成。每列支撑柱3包括多个前后间隔设置的支撑柱3,每个支撑柱3上均设置有上、下两层用于固定轨道1的横梁3a,轨道1也相应地分为上、下两层,轨道1沿着每列支撑柱3的两侧水平延伸,在尾端的支撑柱3处折回,从而在多列支撑柱3之间形成一个回形弯折路线,轨道1在左、右两侧的头端支撑柱3处斜向延伸形成两根斜向轨道1a,从而将上、下两层轨道1连通,使得整个轨道1成为一个闭合的贯通路线;轨道1内设置有滑链4,驱动电机2与滑链4连接从而驱动滑链4在轨道1内循环移动。
吊架5为多层托盘架,吊架5的顶部设置有挂钩5a将吊架5挂在滑链4上。吊架5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竖杆5b,两根竖杆5b的顶部向中间倾斜靠拢并向着托盘架一侧弯折后由第一横杆5c连接在一起,第一横杆5c上设置有挂钩5a,两根竖杆5b上上下间隔设置有多根相互对应的第二横杆5d,每组第二横杆5d上放置有托盘5e。在本实施例中,托盘架为两层,放置了两层托盘。
轨道1从最左边的第一列支撑柱3的头端支撑柱3的上部横梁3a开始沿着第一列支撑柱3的外侧水平延伸到达尾端支撑柱3,然后折回,沿着第一列支撑柱3的内侧水平延伸到达与头端支撑柱3相邻的第二个支撑柱3处,然后折回,到达第二列支撑柱3的第二个支撑柱3,沿着第二列支撑柱3上与第一列支撑柱3相邻的一侧水平延伸,到达尾端支撑柱3后折弯,绕着第二列支撑柱3的远离第一列支撑柱3的一侧水平延伸,到达第二列支撑柱3的头端支撑柱3的上部横梁处,从上向下倾斜形成斜向轨道1a,到达第一列支撑柱3的下部横梁3a,沿着第一列支撑柱3的下部外侧水平延伸,按照相同方法折回,沿着每列支撑柱3的下部两侧水平延伸,直到第二列支撑柱3的头端支撑柱3处,然后向上斜向延伸也形成斜向轨道1a,到达第一列支撑柱3的上部横梁3a,从而使得整个轨道1成为闭合的贯通路线。
在两列支撑柱3的尾端后方之间还设置有一个只有下层横梁3a的单层支撑柱6,单层支撑柱6的横梁3a与邻近的支撑柱3的横梁3a的延伸方向垂直,轨道1到达与单层支撑柱6邻近的尾端支撑柱3后先垂直折弯,在单层支撑柱6的一侧水平延伸,然后折回,围绕单层支撑柱6的另一侧水平延伸,回到邻近的尾端支撑柱3后再次垂直弯折,回到轨道1的回形弯折路线中,使得轨道1在尾端后方形成一个与轨道1回形延伸方向水平的突出部1b。突出部的设置一方面增加了轨道长度,能够放置更多吊架,充分利用空间,另一方面为自动添加桑叶的机器人提供了操作场所,将机器人放置在突出部后方,每当吊架经过突出部时,机器人将桑叶自动抓取到托盘中,得到桑叶的吊架随滑链移走,机器人继续给后面的吊架添加桑叶。
实施例2
一种养蚕给桑用自动吊滑装置,除了支撑柱3的列数外,其余设置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中的自动吊滑装置的支撑柱3为3列或者更多列。
轨道1从最左边的第一列支撑柱3的头端支撑柱3的上部横梁3a开始沿着第一列支撑柱3的外侧水平延伸到达尾端支撑柱3,然后折回,沿着第一列支撑柱3的内侧水平延伸到达与头端支撑柱3相邻的第二个支撑柱3处,然后折回,到达第二列支撑柱3的第二个支撑柱3,沿着第二列支撑柱3上与第一列支撑柱3相邻的一侧水平延伸,到达尾端支撑柱3后折弯,绕着第二列支撑柱3的远离第一列支撑柱3的一侧水平延伸,环绕完第二列支撑柱3后轨道开始按照相同的方法环绕第三列支撑柱3的两侧水平延伸,在多列支撑柱3之间形成回形弯折路线直到最后一列支撑柱3,在最后一列支撑柱3的头端支撑柱3上向下倾斜形成斜向轨道1a,到达第一列支撑柱3的下部横梁3a,沿着第一列支撑柱3的下部外侧水平延伸,按照相同方法折回,沿着每列支撑柱3的下部两侧水平延伸,直到最后一列支撑柱3的头端支撑柱3处,然后向上斜向延伸也形成斜向轨道1a,到达第一列支撑柱3的上部横梁3a,从而使得整个轨道1成为闭合的贯通路线。
突出部1b可以设置在任意相邻的两列的支撑柱3的尾端后方之间。单层支撑柱6的3a可以根据吊架5高度、配合使用的机器人高度设置在上部或者下部,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调整。

Claims (7)

1.一种养蚕给桑用自动吊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1)、驱动电机(2)和至少两列左右间隔设置的支撑柱(3),每列支撑柱(3)包括多个前后间隔设置的支撑柱(3),每个支撑柱(3)上均设置有上、下两层用于固定所述轨道(1)的横梁(3a),轨道(1)也相应地分为上、下两层,轨道(1)沿着每列支撑柱(3)的两侧水平延伸,在尾端的支撑柱(3)处折回,从而在多列支撑柱(3)之间形成一个回形弯折路线,轨道(1)在左、右两侧的头端支撑柱(3)处斜向延伸形成两根斜向轨道(1a),从而将上、下两层轨道(1)连通,使得整个轨道(1)成为一个闭合的贯通路线;轨道(1)内设置有滑链(4),所述驱动电机(2)与滑链(4)连接从而驱动滑链(4)在轨道(1)内循环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蚕给桑用自动吊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吊架(5),所述吊架(5)为多层托盘架,吊架(5)的顶部设置有挂钩(5a)将吊架(5)挂在所述滑链(4)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蚕给桑用自动吊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架(5)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竖杆(5b),两根竖杆(5b)的顶部向中间倾斜靠拢并向着托盘架一侧弯折后由第一横杆(5c)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横杆(5c)上设置有挂钩(5a),两根竖杆(5b)上上下间隔设置有多根相互对应的第二横杆(5d),每组第二横杆(5d)上放置有托盘(5e)。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蚕给桑用自动吊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从第一列支撑柱(3)的头端支撑柱(3)的上部横梁(3a)开始沿着第一列支撑柱(3)的外侧水平延伸到达尾端支撑柱(3),然后折回,沿着第一列支撑柱(3)的内侧水平延伸到达与头端支撑柱(3)相邻的第二个支撑柱(3)处,然后折回,到达第二列支撑柱(3)的第二个支撑柱(3),沿着第二列支撑柱(3)的两侧水平延伸到达第三列支撑柱(3)的第二个支撑柱(3),按照相同的方法延伸形成回形弯折路线直到最后一列支撑柱(3),在最后一列支撑柱(3)的头端支撑柱(3)上向下倾斜形成斜向轨道(1a),到达第一列支撑柱(3)的下部横梁(3a),沿着第一列支撑柱(3)的下部外侧水平延伸,按照相同方法折回,沿着每列支撑柱(3)的下部两侧水平延伸,直到最后一列支撑柱(3)的头端支撑柱(3)处,然后向上斜向延伸也形成斜向轨道(1a),到达第一列支撑柱(3)的上部横梁(3a),从而使得整个轨道(1)成为闭合的贯通路线。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养蚕给桑用自动吊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其中的两列所述支撑柱(3)的尾端后方之间还设置有一个只有上层或者下层横梁(3a)的单层支撑柱(6),所述单层支撑柱(6)的横梁(3a)与邻近的支撑柱(3)的横梁(3a)的延伸方向垂直,轨道(1)到达与单层支撑柱(6)邻近的尾端支撑柱(3)后先垂直折弯,在单层支撑柱(6)的一侧水平延伸,然后折回,围绕单层支撑柱(6)的另一侧水平延伸,回到邻近的尾端支撑柱(3)后再次垂直弯折,回到轨道(1)的回形弯折路线中,使得轨道(1)在尾端后方形成一个与轨道(1)回形延伸方向水平的突出部(1b)。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养蚕给桑用自动吊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层支撑柱(6)的横梁(3a)设置在下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蚕给桑用自动吊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的列数为两列。
CN201820179997.5U 2018-02-01 2018-02-01 养蚕给桑用自动吊滑装置 Active CN2080222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79997.5U CN208022240U (zh) 2018-02-01 2018-02-01 养蚕给桑用自动吊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79997.5U CN208022240U (zh) 2018-02-01 2018-02-01 养蚕给桑用自动吊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22240U true CN208022240U (zh) 2018-10-30

Family

ID=63902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79997.5U Active CN208022240U (zh) 2018-02-01 2018-02-01 养蚕给桑用自动吊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222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84294A (zh) * 2018-02-01 2018-09-28 重庆京渝瑞基测控仪器仪表制造有限公司 养蚕给桑用自动吊滑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84294A (zh) * 2018-02-01 2018-09-28 重庆京渝瑞基测控仪器仪表制造有限公司 养蚕给桑用自动吊滑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56073B (zh) 全智能柔性养蚕系统
CN105442030B (zh) 一种清洗电镀一体机
CN208022240U (zh) 养蚕给桑用自动吊滑装置
CN103287828A (zh) 喷塑生产线的自动上料装置和自动下料装置
CN203775964U (zh) 桑蚕蔟架
RU2012124083A (ru) Способ и машина для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й сборки составных каркасов, образуемых из электросварных металлических сеток
CN201971911U (zh) 自动电镀装置
CN108584294A (zh) 养蚕给桑用自动吊滑装置
CN201542372U (zh) 挂篮壁挂构件
CN1957669A (zh) 作物的悬挂式生长方法及其装置
CN205887927U (zh) 专用于动物的钢丝底网
CN208016729U (zh) 全智能柔性养蚕系统
CN201094229Y (zh) 一种条格簇
CN203740499U (zh) 电镀生产线中的料架自动输送装置
CN205474087U (zh) 一种清洗电镀一体机
CN107897321A (zh) 用于禽类清洗的挂架流水线
CN214015487U (zh) 一种用于养殖和运输的一体化笼具
CN1568682A (zh) 家蚕室外上蔟营茧法及其专用方格蔟具
CN209609596U (zh) 养蚕传输系统
CN204907516U (zh) 一种鸡用栖架
CN203327581U (zh) 一种食用菌种植中用到的提升机构
CN2759172Y (zh) 蚕用方格蔟具
CN202354240U (zh) 一种捕鱼笼
CN201413011Y (zh) 一种培养皿干燥架
CN206109575U (zh) 车门塑胶电镀装饰条挂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