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17302U - 一种颈枕的防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颈枕的防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17302U
CN208017302U CN201720684600.3U CN201720684600U CN208017302U CN 208017302 U CN208017302 U CN 208017302U CN 201720684600 U CN201720684600 U CN 201720684600U CN 208017302 U CN208017302 U CN 2080173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shion
neckpillow
skid device
skid
cerv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8460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 Instrument Co Ltd Guangdong Sheng
Original Assignee
An Instrument Co Ltd Guangdong She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 Instrument Co Ltd Guangdong Sheng filed Critical An Instrument Co Ltd Guangdong Sheng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173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1730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颈枕的配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颈枕的防滑装置。一种颈枕的防滑装置包括软垫,软垫用于设置在硬质材质制成的颈枕底部,且软垫的形状及大小与颈枕的底部相吻合。在颈枕的使用过程中,身体的移动会使得颈枕发生偏移,从而偏离最适合我们颈椎的位置,不能维持头颅正常位置,人的颈椎未能放松到最自然的状态,舒适度欠缺,甚至使颈脊柱处于慢性脱位的病理化不稳定的状态,而使颈椎遭到长时间的慢性损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防止颈枕在使用时滑动。

Description

一种颈枕的防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颈枕的配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颈枕的防滑装置。
背景技术
颈椎位于频繁活动和重量较大的头颅与缺少活动而比较稳定的胸椎之间,其在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但活动度很大,活动频率高,负重多,在解剖上又相对比较薄弱,四周缺乏其他骨性保护,易受外力直接打击,如果颈椎的解剖结构或者生理弧度发生了变化,颈部的动态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颈椎的脊髓、椎间盘、神经、血管、肌肉、韧带也会因这些变化而发生不同程度的挤压、突出、扭曲、牵拉、折叠等病理性改变。
引发颈椎弧度病变的病因有很多,如外伤、慢性退行性病变、易损伤颈椎的特殊职业、不良生活习惯等等。在对颈型颈椎病的病因学研究中,枕头与其所形成的颈椎解剖形态这一问题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因为其是颈型颈椎病病因中最为密切而又直接的因素,颈脊柱是一个有一定活动度的解剖结构,而枕头对颈脊柱的解剖有一定的塑型固定作用,犹如石膏或夹板对于腕踝关节的塑型固定一样,因为颈椎病的发生可视为正常生物力学平衡的破坏,所以生理化的颈椎解剖形态将防治颈椎病,病理化的颈椎解剖形态将导致颈椎病,所以枕头应该成为维持头颈正常位置的主要工具。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3723809U的实用新型专利披露了一种颈枕,此颈枕中间部分设有马鞍形的凹部模拟人体生理状态的曲线弧度,其中人体生理状态的曲面弧度是根据ct扫描测量正常人的生理弧度后通过统计学回归分析设计,利用物理学中的推举力和头颅自身重力的相互作用,从而达到自身三维双向牵引的作用。
该颈枕底部为硬质材料,硬质材料具备了一定的硬度,为了能稳定摆放和不划伤接触物,颈枕底部会保留光滑,当被放置在床单、沙发、凉席、木板上时容易滑动。颈枕发生偏移,从而偏离最适合我们颈椎的位置,不能维持头颅正常位置,人的颈椎未能放松到最自然的状态,舒适度欠缺,甚至使颈脊柱处于慢性脱位的病理化不稳定的状态,而使颈椎遭到长时间的慢性损伤。而且,由于保健颈枕是在人体平躺的时候直接作用于人体颈部,故而其高度通常都比较低,但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需要有高度较普通人高的颈枕才能起到较好的调整作用,或者是,同一用户,在颈椎的劳损程度不同时,其需要用到保健颈枕的高度最好都有不同,方能起到更好的保健效果,只是已有的保健颈枕其高度调节较为复杂。故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颈枕的防滑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颈枕的防滑装置包括软垫,软垫用于设置在硬质材质制成的颈枕底部,且软垫的形状及大小与颈枕的底部相吻合。本实用新型为设置在颈枕底部的软垫。颈枕底部为硬质材料,硬质材料具备了一定的硬度,使人体颈部压迫枕头时形变很小,为了能稳定摆放和不划伤接触物,颈枕底部会保留光滑,不会设置凹凸不平的纹理。当颈枕被放置在床单、沙发、凉席、木板上时,由于接触面光滑,所以枕头容易滑动。为了达到防滑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改变接触的主体,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用软垫的材料多为纤维、橡胶、泡棉材料,接触面较粗糙,另外,软垫柔软的质地会使得接触变得紧密,两个互相接触的表面会粘附得非常牢固,并且提供了进一步改变粗糙程度的空间。软垫的形状与大小应与颈枕底部完全吻合,如此形状大小相同的软垫才能起到完全替代颈枕底部对床单、沙发、凉席、木板等的接触。
进一步,软垫为EVA材料制得。EVA材料指的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及其制成的橡塑发泡材料,这种材料的特性在于回弹性和抗张力高,韧性高,具有良好的防震、缓冲性能。垫在颈枕下,受到脑部压力,自然形变,不会影响使用的舒适度。
进一步,软垫至少在底部表面设有防滑结构。软垫自身的防滑能力有限,在与床单、沙发、凉席、木板等的接触面上设置防滑结构能够更好的达到防滑效果。
进一步,软垫整体形状包括左、右两翼部及连接两翼部的中间部,且宽度由两翼部向中间部逐渐变窄。软垫的形状与颈枕底部相同,且外形美观。
进一步,软垫具有至少两个,且各软垫的厚度均不同。颈枕的高度已经设定为适合于较多的人群,但是由于人体身材的不同,对于颈枕的高度有不同的需求,使用两个以上软垫组合,满足了不同人群对颈枕高度的需求。
再进一步,软垫的厚度为0.5~1.0cm。颈枕整体的长度、高度和宽度能使人达到理想的生理指标,所以可调节的高度范围不宜过大。一方面,可调节的最低高度不宜过大,设置为0.5cm。另一方面,由于可以使用多个软垫进行组合的方式进行使用,则单个软垫的最大厚度没有设置过高的必要,设置为1.0cm最佳。
进一步,颈枕与软垫的接触面上设置有防滑垫脚,防滑垫脚的作用是保证颈枕底部与软垫间不会发生滑动。
再进一步,软垫底部表面设有的防滑结构为与软垫长度方向垂直或呈一定夹角的防滑条纹,或为磨砂结构。就软底的防滑结构来说,因为其材料的特征,在其表面添加条纹与制成磨砂最为适宜。若防滑条纹与软垫长度方向相同,则不利于防滑装置在软垫长度方向上的防滑效果,所以防滑条纹设置为与软垫长度方向垂直或呈一定夹角。
软垫的两翼部的侧边设有外沿部,所述软垫与颈枕底部的接触面的四个边角设置有防滑纹,所述接触面的正中央设置有多个筋条。软垫的形状与大小应与颈枕底部完全吻合,将颈枕放置在软垫的过程中,易发生偏差,使用时,加上脑部的重力,颈枕易滑落,使防滑效果大打折扣。设置外沿部的作用就在于保证将颈枕正确放置在防滑装置上。软垫与颈枕底部的接触面设置防滑纹进一步增强防滑效果。在使用两个以上软垫相叠加使用时,为保证软垫之间不滑动,在软垫的正中央设置有多个筋条,使软垫之间相互卡合。
外沿部至少有一层。在使用两个以上软垫相叠加使用时,为保证外沿部始终露出,则需要设置有一层以上的外沿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调节颈枕高度及防止颈枕在使用时滑动。
附图说明
图1为软垫的仰视图。
图2为颈枕的仰视图。
图3为第一软垫的俯视图。
图4为第二软垫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中包括软垫1、防滑结构11、防滑纹12、筋条13、颈枕2、防滑垫脚21、外沿部3、第一外沿部31、第二外沿部32、第一软垫4、第二软垫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软垫1整体形状包括左、右两翼部及连接两翼部的中间部,且宽度由两翼部向中间部逐渐变窄,软垫1在底部表面设有防滑结构11。防滑结构11的作用是在于增大软垫和放置地点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达到防滑效果。参照图2,颈枕2底面设置有防滑垫脚21。防滑垫脚21的作用是在于增大软垫1和颈枕2底部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达到防滑效果。参照图5,使用状态下,软垫1设置在硬质材质制成的颈枕2底部,此时软垫1的形状及大小与颈枕2的底部相吻合。
实施例2
参照图3,图3是第一软垫4的俯视图,它经由软垫1改进。软垫1的两翼部的侧边设有外沿部3,软垫1与颈枕2底部的接触面的四个边角设置有防滑纹12,使用时,依照外沿部3的纹路,将颈枕2放置在软垫1上。
实施例3
参照图3与图4,第一软垫4由软垫1改进,软垫1的两翼部的侧边设有外沿部3,软垫1与颈枕2底部的接触面的四个边角设置有防滑纹12,正中央设置有多个筋条13。第二软垫5由第一软垫4改进,第二软垫5设置第一外沿部31与第二外沿部32,第一软垫4与第二软垫5厚度不同,将第一软垫4倒盖在第二软垫5上,第二个软垫5与第一个软垫4正中央的设置的多个筋条13相互卡合,且第一软垫4的外沿部3固定在第二软垫5的第一外沿部31上,仅第二外沿部32露出。如此,第一软垫4与第二软垫上5下连接在一起,依照第二外沿部32的纹路,将颈枕2放置在第一软垫4上。如此,使用软垫1的厚度为第一软垫4与第二软垫5的厚度之和。

Claims (7)

1.一种颈枕的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软垫,所述软垫用于设置在硬质材质制成的颈枕底部,软垫的形状及大小与颈枕的底部相吻合,软垫整体形状包括左、右两翼部及连接两翼部的中间部,且宽度由两翼部向中间部逐渐变窄,软垫的两翼部的侧边设有外沿部,所述软垫至少在底部表面设有防滑结构,软垫与颈枕底部的接触面的四个边角设置有防滑纹,所述接触面的正中央设置有多个筋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枕的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垫为EVA材料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枕的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垫具有至少两个,且各软垫的厚度均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颈枕的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垫的厚度为0.5~1.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枕的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枕与软垫的接触面上设置有防滑垫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枕的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结构为与软垫长度方向垂直或呈一定夹角的防滑条纹,或为磨砂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枕的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沿部至少有一层。
CN201720684600.3U 2017-05-24 2017-06-13 一种颈枕的防滑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1730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854996 2017-05-24
CN201720585499 2017-05-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17302U true CN208017302U (zh) 2018-10-30

Family

ID=63897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8460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17302U (zh) 2017-05-24 2017-06-13 一种颈枕的防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173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27583A (zh) * 2020-01-19 2020-06-05 浙江高裕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自调整功能的海绵枕头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27583A (zh) * 2020-01-19 2020-06-05 浙江高裕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自调整功能的海绵枕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61588B1 (en) Anti-aging pillow
US7203983B1 (en) Pillow
US8997285B2 (en) Arm protector head rest
US20180256387A1 (en) A pillow
US20130318722A1 (en) Functional Pillow
CN204146760U (zh) 可调式保健枕
KR101577903B1 (ko) 교정 및 치료 효과를 가지는 베개
US20140075677A1 (en) Neck support pillow
CN102448350B (zh) 一种熟眠用睡枕
JP2020525257A (ja) 首の痛みのためのヘッドレストクッションアセンブリ
KR20150023309A (ko) 치료용 베개
KR101966297B1 (ko) 라운드형 베개
KR101864769B1 (ko) 메모리 폼 베개
CN103844744B (zh) 枕头
JP6535229B2 (ja) 仰側臥位対応ベッド
KR102109986B1 (ko) 기능성 날개 베개
KR101922599B1 (ko) 메모리 폼 베개
CN208017302U (zh) 一种颈枕的防滑装置
US20140033438A1 (en) Ergonomical pillow for head rest
CN202604318U (zh) 枕头分区高度、角度调节装置
CN201684051U (zh) 多功能脊椎平衡坐卧养生垫
KR200419801Y1 (ko) 메모리 폼 베개
CN215502314U (zh) 一种塑形颈枕
CN218651227U (zh) 一种颈椎枕
CN210581950U (zh) 一种健康枕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30

Termination date: 202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