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15205U - 一种防水高散热的箱式变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水高散热的箱式变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15205U
CN208015205U CN201820636549.3U CN201820636549U CN208015205U CN 208015205 U CN208015205 U CN 208015205U CN 201820636549 U CN201820636549 U CN 201820636549U CN 208015205 U CN208015205 U CN 2080152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binet
thermal
collecting tube
water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3654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家勇
沈胜勇
包璜
叶茂
章炎
陈超
朱挺
邓鹏飞
方泽宇
汪浩
裴俊勇
查文祥
樊庆伟
陈昊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82063654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152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152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1520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高散热的箱式变电装置,包括底座和底座顶部固定的箱体,箱体的顶部固定有一顶盖,该顶盖的内部开设有出风通道,顶盖底部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矩形的通孔,通孔的内侧水平固定安装有一号抽吸风扇,垫板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一号蠕动泵电机和二号蠕动泵电机,箱体两侧的内壁以及背板的内壁均固定有集热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箱体的内壁上贴合固定的集热管,以及在集热管内部灌注水冷液,再配合设置的一号蠕动泵电机和二号蠕动泵电机,配合集热管上连接的一号散热窗和二号散热窗,以及在一号散热窗一侧设置的一号抽吸风扇和二号散热窗一侧设置的二号抽吸风扇,使得该箱式变电装置达到双重散热效果,提高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防水高散热的箱式变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水高散热的箱式变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工程技术领域,变电站是一种常见的配电设备,最初的变电站我们称之为土建变电站,其外壳常用的建造方法是在混凝土地基上浇筑钢材支撑架,再在钢材支撑架内填筑水泥混凝土,但此种外壳为一次性的,不可重复利用,且建造费时费力,施工复杂,建造成本高。
箱式变电站是在土建变电站之后崛起的一种崭新的变电站,是一种将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接线方案排成一体的紧凑型配电设备,实现了高压受电、变压器降压、低压配电等功能。
现有的箱式变电站根据产品结构不同及采用元器件的不同,分为欧式箱变和美式箱变两大类,这两大类箱式变电站各有其不同的特点,但在结构上都是由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三部分组成。箱式变电站一般都安装于户外,而现有的箱式变电站其防水主要针对箱门,而箱体并无任何防潮措施,虽箱体的边缘接缝为无缝焊接结构能够有效阻挡外界雨水进入,但在长期使用中,变电箱内部的箱壁和箱底极容易因外界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产生的回潮,不仅使得箱体极容易从内而外进行氧化腐蚀,影响箱体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对箱体内部的变电装置的运行产生威胁,另外,由于现有的箱式变电站长期在户外,在夏季炎热的天气下,用户用电负荷不断增高,时常出现变压器烧坏故障。而现有的箱式变电站,基本都是采用强迫风冷散热。即变压器室内安装风冷装置,利用对流散热原理,起到散热降温的效果。该类散热方式,但该类散热方,散热效果不佳,箱内高温无法及时排出,对箱式变电站的运行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高散热的箱式变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水高散热的箱式变电装置,包括底座和底座顶部固定的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有一顶盖,该顶盖的内部开设有出风通道,出风通道的出风口处位于顶盖边沿的底部位置且呈倾斜状设置,所述顶盖底部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矩形的通孔,该通孔与出风通道相通,通孔的内侧水平固定安装有一号抽吸风扇,所述箱体的内侧且靠近底部的位置处水平固定有垫板,该垫板的底部与箱体底部之间固定有一支撑架,所述箱体内侧的底部平铺有一层防潮填料,所述垫板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一号蠕动泵电机和二号蠕动泵电机,一号蠕动泵电机和二号蠕动泵电机一侧分别固定有循环定时器和微型电机控制单元,所述垫板底部的两侧对应一号蠕动泵电机和二号蠕动泵电机的位置处分别固定有一号蠕动泵泵鼓和二号蠕动泵泵鼓,所述一号蠕动泵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端部与一号蠕动泵泵鼓内部的转子相传动连接,所述二号蠕动泵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端部与二号蠕动泵泵鼓内部的转子相传动连接,一号蠕动泵泵鼓和二号蠕动泵泵鼓的出水口之间通过一号连接管相连通,该一号连接管的两端对应一号蠕动泵泵鼓和二号蠕动泵泵鼓处设有一号电磁阀和二号电磁阀,所述一号蠕动泵泵鼓和二号蠕动泵泵鼓的入水口之间通过二号连接管相连通,所述箱体两侧的内壁以及背板的内壁均固定有集热管,所述集热管的一端通过三通接头与二号连接管和第一蠕动泵泵鼓的入水口相连通,集热管的另一端通过三通接头与一号连接管的中部相连通,所述箱体背板上的集热管中部分别连接有一号散热窗和二号散热窗,一号散热窗呈水平状设置在顶盖的底部且位于顶盖底部的通孔内侧,二号散热窗呈竖直状固定在箱体背板的外侧与箱体背板相平行,且二号散热窗位于箱体背板靠近底部的位置,所述箱体背板的内侧与二号散热窗相对应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二号抽吸风扇,所述二号散热窗的外侧设有防护罩,该防护罩紧密固定在箱体背板的外侧,所述防护罩底部设有开口,该开口处通过螺栓固定有防护网,所述箱体左侧壁的外部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处设有一水冷液灌注口,箱体右侧壁的外部且靠近底部的位置处设有一水冷液排放口,所述水冷液灌注口和水冷液排放口的一端均与集热管的内部相通,且水冷液灌注口和水冷液排放口的端部还螺纹安装有密封盖帽,所述垫板顶部的中央位置处固定安设有变电器,所述箱体左、右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均开设有通风百叶窗。
优选的,所述箱体整体由外侧的碳纤维板、内侧的绝缘塑胶板和位于碳纤维板、内侧的绝缘塑胶板之间的XPS挤塑板构成,所述碳纤维板、XPS挤塑板和绝缘塑胶板相邻板层之间复合粘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集热管为超导热金属管,集热管内部灌注有水冷液,所述箱体两侧内壁上的集热管和背板上的集热管为同一条管道,且该集热管呈往复式曲形结构贴合在箱体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一号散热窗包括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一号布水管和两根一号布水管之间从左到右等距离排布的第一细铜管构成,第一细铜管的两端分别与两根一号布水管的内部相通,且第一细铜管与一号布水管之间为无缝焊接固定,两根一号布水管的端部均与集热管相连通,二号散热窗包括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二号布水管和两根二号布水管之间从左到右等距离排布的第二细铜管构成,第二细铜管的两端分别与两根二号布水管的内部相通,且第二细铜管与二号布水管之间为无缝焊接固定,两根二号布水管的端部均与集热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一号抽吸风扇和二号抽吸风扇均是以抽吸箱体内部空气朝箱体外部进行排放而设置。
优选的,所述循环定时器的输出端与微型电机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其微型电机控制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一号蠕动泵电机、二号蠕动泵电机、一号电磁阀和二号电磁阀电性连接,且一号蠕动泵电机和一号电磁阀以及二号蠕动泵电机和二号电磁阀之间为同步设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箱体的内壁上贴合固定的集热管,以及在集热管内部灌注水冷液,再配合设置的一号蠕动泵电机和二号蠕动泵电机,以及对应安装的一号蠕动泵泵鼓和二号蠕动泵泵鼓,使得水冷液能够在集热管内做循环流动,由于集热管为高导热金属管材,以及水冷液的超高热传导特点,能够有效的对箱体内壁上的温度及箱体内部的高温热量进行吸收,配合集热管上连接的一号散热窗和二号散热窗,以及在一号散热窗一侧设置的一号抽吸风扇和二号散热窗一侧设置的二号抽吸风扇,再配合箱体两侧的侧壁上开设的通风百叶窗,使得一号抽吸风扇和二号抽吸风扇在运行时不仅能够通过加速箱体内部空气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达到空气对流散热的效果,同时在空气对流的同时还能够对一号散热窗和二号散热窗加以散热,达到双重散热效果,提高散热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由于是以碳纤维板为外箱板体,绝缘塑胶板为内箱板体,以及在碳纤维板和绝缘塑胶板之间设置XPS挤塑板,不仅能够有效减轻箱体的重量,同时结合碳素纤维板强度高和优良的耐腐蚀性、抗震性、抗冲击性以及高导电性能,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箱体的使用寿命,同时结合箱体内层设置的绝缘塑胶板,还能使得箱体在具备绝缘性的同时还能具备良好的电磁辐射隔绝的效果,提高箱式变电站的安全性,并且配合设置的XPS挤塑板,使得该箱体能够有效的阻隔外界高温进入箱体内部,同时也能减小外界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对箱体内部所产生的影响,杜绝箱体内壁出现回潮现象,另外,在箱体底部以垫板配合支撑架将变电器进行抬高,使其远离地面,并同时配合在垫板底部填充的防潮填料,能够有效的避免箱体的底部出现回潮,保证箱体内部的干燥,提高变电器运行使得安全性能。
3、本实用新型采用双蠕动泵为集热管内部水冷液的循环提供动力,并且由于两个蠕动泵的泵鼓之间通过一号连接管和二号连接管进行并联,再配合设置的循环定时器和微型电机控制单元,以及设置的一号电磁阀和二号电磁阀,使得两个蠕动泵能够进行交替运行,一方面使得水冷液能够持续不间断的进行流动,提高热集散效率,另一方面,采用双蠕动泵循环运行,能够减轻蠕动泵的运行负荷,延长蠕动泵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箱体正面内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二号散热窗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二号散热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号散热窗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箱体、3顶盖、4垫板、5支撑架、6一号蠕动泵电机、7二号蠕动泵电机、8循环定时器、9微型电机控制单元、10一号蠕动泵泵鼓、11二号蠕动泵泵鼓、12一号连接管、13一号电磁阀、14二号电磁阀、15二号连接管、16防潮填料、17集热管、18一号散热窗、181一号布水管、182第一细铜管、19通孔、20一号抽吸风扇、21出风通道、22二号散热窗、221二号布水管、222第二细铜管、23二号抽吸风扇、24防护罩、25 XPS挤塑板、26水冷液灌注口、27水冷液排放口、28变电器、29通风百叶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一种防水高散热的箱式变电装置,包括底座1和底座1顶部固定的箱体2,箱体2整体由外侧的碳纤维板、内侧的绝缘塑胶板和位于碳纤维板、内侧的绝缘塑胶板之间的XPS挤塑板25构成,碳纤维板、XPS挤塑板25和绝缘塑胶板相邻板层之间复合粘接固定,箱体2的顶部固定有一顶盖3,该顶盖3的内部开设有出风通道21,出风通道21的出风口处位于顶盖3边沿的底部位置且呈倾斜状设置,顶盖3底部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矩形的通孔19,该通孔19与出风通道21相通,通孔19的内侧水平固定安装有一号抽吸风扇20,箱体2的内侧且靠近底部的位置处水平固定有垫板4,该垫板4的底部与箱体2底部之间固定有一支撑架5,箱体2内侧的底部平铺有一层防潮填料16,垫板4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一号蠕动泵电机6和二号蠕动泵电机7,一号蠕动泵电机6和二号蠕动泵电机7一侧分别固定有循环定时器8和微型电机控制单元9,垫板4底部的两侧对应一号蠕动泵电机6和二号蠕动泵电机7的位置处分别固定有一号蠕动泵泵鼓10和二号蠕动泵泵鼓11,一号蠕动泵电机6的动力输出轴端部与一号蠕动泵泵鼓10内部的转子相传动连接,二号蠕动泵电机7的动力输出轴端部与二号蠕动泵泵鼓11内部的转子相传动连接,一号蠕动泵泵鼓10和二号蠕动泵泵鼓11的出水口之间通过一号连接管12相连通,该一号连接管12的两端对应一号蠕动泵泵鼓10和二号蠕动泵泵鼓11处设有一号电磁阀13和二号电磁阀14,循环定时器8的输出端与微型电机控制单元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其微型电机控制单元9的输出端分别与一号蠕动泵电机6、二号蠕动泵电机7、一号电磁阀13和二号电磁阀14电性连接,且一号蠕动泵电机6和一号电磁阀13以及二号蠕动泵电机7和二号电磁阀14之间为同步设定,一号蠕动泵泵鼓10和二号蠕动泵泵鼓11的入水口之间通过二号连接管15相连通,箱体2两侧的内壁以及背板的内壁均固定有集热管17,集热管17为超导热金属管,集热管17内部灌注有水冷液,箱体2两侧内壁上的集热管17和背板上的集热管17为同一条管道,且该集热管17呈往复式曲形结构贴合在箱体2的内壁上,集热管17的一端通过三通接头与二号连接管15和第一蠕动泵泵鼓10的入水口相连通,集热管17的另一端通过三通接头与一号连接管12的中部相连通,箱体2背板上的集热管17中部分别连接有一号散热窗18和二号散热窗22,一号散热窗18呈水平状设置在顶盖3的底部且位于顶盖3底部的通孔19内侧,二号散热窗22呈竖直状固定在箱体2背板的外侧与箱体2背板相平行,且二号散热窗22位于箱体2背板靠近底部的位置,一号散热窗18包括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一号布水管181和两根一号布水管181之间从左到右等距离排布的第一细铜管182构成,第一细铜管182的两端分别与两根一号布水管181的内部相通,且第一细铜管182与一号布水管181之间为无缝焊接固定,两根一号布水管181的端部均与集热管17相连通,二号散热窗22包括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二号布水管221和两根二号布水管221之间从左到右等距离排布的第二细铜管222构成,第二细铜管222的两端分别与两根二号布水管221的内部相通,且第二细铜管222与二号布水管221之间为无缝焊接固定,两根二号布水管221的端部均与集热管17相连通,箱体2背板的内侧与二号散热窗22相对应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二号抽吸风扇23,一号抽吸风扇20和二号抽吸风扇23均是以抽吸箱体2内部空气朝箱体2外部进行排放而设置,二号散热窗22的外侧设有防护罩24,该防护罩24紧密固定在箱体2背板的外侧,防护罩24底部设有开口,该开口处通过螺栓固定有防护网,箱体2左侧壁的外部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处设有一水冷液灌注口26,箱体2右侧壁的外部且靠近底部的位置处设有一水冷液排放口27,水冷液灌注口26和水冷液排放口27的一端均与集热管17的内部相通,且水冷液灌注口26和水冷液排放口27的端部还螺纹安装有密封盖帽,垫板4顶部的中央位置处固定安设有变电器28,箱体2左、右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均开设有通风百叶窗29。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箱体2的内壁上贴合固定的集热管17,以及在集热管17内部灌注水冷液,再配合设置的一号蠕动泵电机6和二号蠕动泵电机7,以及对应安装的一号蠕动泵泵鼓10和二号蠕动泵泵鼓11,使得水冷液能够在集热管17内做循环流动,由于集热管17为高导热金属管材,以及水冷液的超高热传导特点,能够有效的对箱体2内壁上的温度及箱体2内部的高温热量进行吸收,配合集热管17上连接的一号散热窗18和二号散热窗22,以及在一号散热窗18一侧设置的一号抽吸风扇20和二号散热窗22一侧设置的二号抽吸风扇23,再配合箱体2两侧的侧壁上开设的通风百叶窗29,使得一号抽吸风扇20和二号抽吸风扇23在运行时不仅能够通过加速箱体2内部空气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达到空气对流散热的效果,同时在空气对流的同时还能够对一号散热窗18和二号散热窗22加以散热,达到双重散热效果,提高散热效率。本实用新型的箱体2由于是以碳纤维板为外箱板体,绝缘塑胶板为内箱板体,以及在碳纤维板和绝缘塑胶板之间设置XPS挤塑板25,不仅能够有效减轻箱体2的重量,同时结合碳素纤维板强度高和优良的耐腐蚀性、抗震性、抗冲击性以及高导电性能,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箱体2的使用寿命,同时结合箱体2内层设置的绝缘塑胶板,还能使得箱体2在具备绝缘性的同时还能具备良好的电磁辐射隔绝的效果,提高箱式变电站的安全性,并且配合设置的XPS挤塑板25,使得该箱体2能够有效的阻隔外界高温进入箱体2内部,同时也能减小外界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对箱体2内部所产生的影响,杜绝箱体2内壁出现回潮现象,另外,在箱体2底部以垫板4配合支撑架5将变电器进行抬高,使其远离地面,并同时配合在垫板4底部填充的防潮填料16,能够有效的避免箱体2的底部出现回潮,保证箱体2内部的干燥,提高变电器运行使得安全性能。并且本实用新型采用双蠕动泵为集热管17内部水冷液的循环提供动力,并且由于两个蠕动泵的泵鼓之间通过一号连接管12和二号连接管15进行并联,再配合设置的循环定时器8和微型电机控制单元9,以及设置的一号电磁阀13和二号电磁阀14,使得两个蠕动泵能够进行交替运行,一方面使得水冷液能够持续不间断的进行流动,提高热集散效率,另一方面,采用双蠕动泵循环运行,能够减轻蠕动泵的运行负荷,延长蠕动泵的使用寿命。
该防水高散热的箱式变电装置,使用时,工作人原预先设定循环定时器8的循环时间阙值,若一号蠕动泵电机6运行,则二号蠕动泵电机7停止,相对应的一号电磁阀13开启,二号电磁阀14关闭,反之,若二号蠕动泵电机7运行,则一号蠕动泵电机6停止,相对应的二号电磁阀14开启,一号电磁阀13关闭,蠕动泵的运行,促时集热管17内部的水冷液进行循环流动,配合高导热金属的集热管17,对箱体2内壁的温度及内部空气中的热量进行吸收,此时一号抽吸风扇20和二号抽吸风扇23,均对箱体2内部的高温空气进行抽吸,朝箱体2外部排出,在气压作用下,外界的空气从箱体2侧壁底部的通风百叶窗29进入箱体2,进行空气对流散热,而集热管17内部的水冷液在经过一号散热窗18和二号散热窗22时,由于一号散热窗18和二号散热窗22中的细铜管的分流,使得聚集在一起水冷液分化成数十股,并通过一号抽吸风扇20和二号抽吸风扇23带动的高速空气气流进行散热。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防水高散热的箱式变电装置,包括底座(1)和底座(1)顶部固定的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顶部固定有一顶盖(3),该顶盖(3)的内部开设有出风通道(21),出风通道(21)的出风口处位于顶盖(3)边沿的底部位置且呈倾斜状设置,所述顶盖(3)底部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矩形的通孔(19),该通孔(19)与出风通道(21)相通,通孔(19)的内侧水平固定安装有一号抽吸风扇(20),所述箱体(2)的内侧且靠近底部的位置处水平固定有垫板(4),该垫板(4)的底部与箱体(2)底部之间固定有一支撑架(5),所述箱体(2)内侧的底部平铺有一层防潮填料(16),所述垫板(4)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一号蠕动泵电机(6)和二号蠕动泵电机(7),一号蠕动泵电机(6)和二号蠕动泵电机(7)一侧分别固定有循环定时器(8)和微型电机控制单元(9),所述垫板(4)底部的两侧对应一号蠕动泵电机(6)和二号蠕动泵电机(7)的位置处分别固定有一号蠕动泵泵鼓(10)和二号蠕动泵泵鼓(11),所述一号蠕动泵电机(6)的动力输出轴端部与一号蠕动泵泵鼓(10)内部的转子相传动连接,所述二号蠕动泵电机(7)的动力输出轴端部与二号蠕动泵泵鼓(11)内部的转子相传动连接,一号蠕动泵泵鼓(10)和二号蠕动泵泵鼓(11)的出水口之间通过一号连接管(12)相连通,该一号连接管(12)的两端对应一号蠕动泵泵鼓(10)和二号蠕动泵泵鼓(11)处设有一号电磁阀(13)和二号电磁阀(14),所述一号蠕动泵泵鼓(10)和二号蠕动泵泵鼓(11)的入水口之间通过二号连接管(15)相连通,所述箱体(2)两侧的内壁以及背板的内壁均固定有集热管(17),所述集热管(17)的一端通过三通接头与二号连接管(15)和第一蠕动泵泵鼓(10)的入水口相连通,集热管(17)的另一端通过三通接头与一号连接管(12)的中部相连通,所述箱体(2)背板上的集热管(17)中部分别连接有一号散热窗(18)和二号散热窗(22),一号散热窗(18)呈水平状设置在顶盖(3)的底部且位于顶盖(3)底部的通孔(19)内侧,二号散热窗(22)呈竖直状固定在箱体(2)背板的外侧与箱体(2)背板相平行,且二号散热窗(22)位于箱体(2)背板靠近底部的位置,所述箱体(2)背板的内侧与二号散热窗(22)相对应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二号抽吸风扇(23),所述二号散热窗(22)的外侧设有防护罩(24),该防护罩(24)紧密固定在箱体(2)背板的外侧,所述防护罩(24)底部设有开口,该开口处通过螺栓固定有防护网,所述箱体(2)左侧壁的外部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处设有一水冷液灌注口(26),箱体(2)右侧壁的外部且靠近底部的位置处设有一水冷液排放口(27),所述水冷液灌注口(26)和水冷液排放口(27)的一端均与集热管(17)的内部相通,且水冷液灌注口(26)和水冷液排放口(27)的端部还螺纹安装有密封盖帽,所述垫板(4)顶部的中央位置处固定安设有变电器(28),所述箱体(2)左、右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均开设有通风百叶窗(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高散热的箱式变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整体由外侧的碳纤维板、内侧的绝缘塑胶板和位于碳纤维板、内侧的绝缘塑胶板之间的XPS挤塑板(25)构成,所述碳纤维板、XPS挤塑板(25)和绝缘塑胶板相邻板层之间复合粘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高散热的箱式变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管(17)为超导热金属管,集热管(17)内部灌注有水冷液,所述箱体(2)两侧内壁上的集热管(17)和背板上的集热管(17)为同一条管道,且该集热管(17)呈往复式曲形结构贴合在箱体(2)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高散热的箱式变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散热窗(18)包括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一号布水管(181)和两根一号布水管(181)之间从左到右等距离排布的第一细铜管(182)构成,第一细铜管(182)的两端分别与两根一号布水管(181)的内部相通,且第一细铜管(182)与一号布水管(181)之间为无缝焊接固定,两根一号布水管(181)的端部均与集热管(17)相连通,二号散热窗(22)包括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二号布水管(221)和两根二号布水管(221)之间从左到右等距离排布的第二细铜管(222)构成,第二细铜管(222)的两端分别与两根二号布水管(221)的内部相通,且第二细铜管(222)与二号布水管(221)之间为无缝焊接固定,两根二号布水管(221)的端部均与集热管(17)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高散热的箱式变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抽吸风扇(20)和二号抽吸风扇(23)均是以抽吸箱体(2)内部空气朝箱体(2)外部进行排放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高散热的箱式变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定时器(8)的输出端与微型电机控制单元(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其微型电机控制单元(9)的输出端分别与一号蠕动泵电机(6)、二号蠕动泵电机(7)、一号电磁阀(13)和二号电磁阀(14)电性连接,且一号蠕动泵电机(6)和一号电磁阀(13)以及二号蠕动泵电机(7)和二号电磁阀(14)之间为同步设定。
CN201820636549.3U 2018-04-17 2018-04-17 一种防水高散热的箱式变电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152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36549.3U CN208015205U (zh) 2018-04-17 2018-04-17 一种防水高散热的箱式变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36549.3U CN208015205U (zh) 2018-04-17 2018-04-17 一种防水高散热的箱式变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15205U true CN208015205U (zh) 2018-10-26

Family

ID=63893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3654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15205U (zh) 2018-04-17 2018-04-17 一种防水高散热的箱式变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1520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5425A (zh) * 2020-12-28 2021-05-25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计算机水冷机箱冷却液调配设备
CN117200053A (zh) * 2023-09-13 2023-12-08 苏州笑聪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含风道结构的配电柜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5425A (zh) * 2020-12-28 2021-05-25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计算机水冷机箱冷却液调配设备
CN117200053A (zh) * 2023-09-13 2023-12-08 苏州笑聪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含风道结构的配电柜
CN117200053B (zh) * 2023-09-13 2024-04-23 苏州笑聪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含风道结构的配电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12284U (zh) 一种环保散热型配电柜装置
CN208015205U (zh) 一种防水高散热的箱式变电装置
CN105757816B (zh) 一种窗式半导体空调器
CN204301425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农副产品干燥设备
CN107575976A (zh) 相对封闭空间的散热系统
CN205608627U (zh) 一种箱内循环快速散热的交换机机箱
CN110459975A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绿色建筑电气节能控制柜
CN205939481U (zh) 一种电蓄能空调系统
CN102704708B (zh) 一种保温板房
CN108092163A (zh) 一种节能配电柜
CN212299288U (zh) 一种新型空气能地暖空调结构
CN209607786U (zh) 电池仓加热装置
CN209563113U (zh) 散热装置和功率柜
CN207966668U (zh) 一种变压器散热装置
CN208014865U (zh) 一种电池箱保温罩及电动车辆
CN206628741U (zh) 户外配电箱
KR101261057B1 (ko) 쿨 튜브를 이용한 지열 히트펌프 장치 및 이 장치를 이용한 실내의 냉난방 방법
CN202213856U (zh) 一种热风式暖箱
CN208108359U (zh) 水帘式工业冷暖风机
CN207252113U (zh) 一种spoe电气屏柜
CN206247894U (zh) 一种无填料循环式冷却塔
CN206247664U (zh) 一种平板集热夹套换热式太阳能热水器
CN110081500A (zh) 家用谷电蓄能采暖器
CN204593657U (zh) 瀑布式无水塔中央水冷空调自然风换热设备
CN217262015U (zh) 一种数字化恒温恒湿囊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26

Termination date: 201904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