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13389U - 一种电池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013389U CN208013389U CN201820377069.XU CN201820377069U CN208013389U CN 208013389 U CN208013389 U CN 208013389U CN 201820377069 U CN201820377069 U CN 201820377069U CN 208013389 U CN208013389 U CN 20801338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battery
- arrangements
- pressing plate
- electric conn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测试装置,特别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测试效率低,具有安全隐患,测试精度低,数据误差大。包括:绝缘支架;第一电连接装置,固定于所述绝缘支架上,与电池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二电连接装置,固定于所述绝缘支架上,与电池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连接装置和所述第二电连接装置间隔距离设置,并通过电缆与电源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电池测试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提高了测试效率,降低了安全风险、提高了测量精度、减小了数据误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多用软包锂离子电芯作为动力源,电芯的电性能参数、指标直接影响研发阶段的控制策略制定以及整车动力性能的可靠性。
现有的技术中,对于软包电芯的电性能测试通常采用两种连接方式:极耳开孔和活动式(线缆连接式)夹具。此两种方式虽然有其可取的地方,但都有其明显的不足。
在电芯极耳上开孔,影响电池测试的效率;影响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容易造成电芯短路从而引发全隐患;对电芯极耳造成永久性的损坏。
采用活动式(线缆连接式)夹具,容易造成电芯短路从而引发全隐患;受限于所用线缆的规格不利于通道并联使用;不利于开展大倍率充放电测试及DCR测试;没有可以承载过大电流的测试夹具;与软包电芯极耳连接时,容易引起极耳变形,导致接触内阻过大,影响测试数据。
综上所述,现在亟待一种试验装置,使其能够提高测试工程师的工作效率、降低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电池测试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测试效率低,具有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池测试装置,包括:
绝缘支架;
第一电连接装置,固定于所述绝缘支架上,与电池的第一极电连接;
第二电连接装置,固定于所述绝缘支架上,与电池的第二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电连接装置和所述第二电连接装置间隔距离设置,并通过电缆与电源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优选的,前述的电池测试装置,其中所述绝缘支架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通过两端的两个侧板连接。
优选的,前述的电池测试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连接装置包括:
第一导电板,固定于底板上;
第一压板,设置于第一导电板的上方;
通过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一导电板夹持电池的第一极;
第一压紧螺栓,与所述顶板螺接,并穿过顶板;
所述第二电连接装置包括:
第二导电板,固定于底板上;
第二压板,设置于第二导电板的上方;
通过所述第二压板和第二导电板夹持电池的第二极;
第二压紧螺栓,与所述顶板螺接,并穿过顶板。
优选的,前述的电池测试装置,其中第一压紧螺栓与第一压板可转动地连接;
第二压紧螺栓与第二压板可转动地连接。
优选的,前述的电池测试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导电板和所述第二导电板均为铜板。
优选的,前述的电池测试装置,其中所述在第一导电板上设有第一接线部;
在第二导电板上设有第二接线部。
优选的,前述的电池测试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均为铜板。
优选的,前述的电池测试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压板设有第三接线部;
所述第二压板设有第四接线部。
优选的,前述的电池测试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电连接装置和所述第二电连接装置之间设有中间绝缘板,所述中间绝缘板与顶板和底板连接。
优选的,前述的电池测试装置,其中所述中间绝缘板与所述底板宽度相同。
优选的,前述的电池测试装置,其中所述电池为电芯。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电池测试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提高了测试效率,降低了安全风险、提高了测量精度、减小了数据误差。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池测试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池测试装置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池测试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池测试装置的第一压紧螺栓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池测试装置的第一压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测试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池测试装置,其包括:绝缘支架;第一电连接装置,固定于所述绝缘支架上,与电池(图中未示)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二电连接装置,固定于所述绝缘支架上,与电池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连接装置和所述第二电连接装置间隔距离设置,并通过电缆(图中未示)与电源(图中未示)电连接。
通过上述结构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测试装置,测试的时候,将电池的两个电极分别连接第一电连接装置和第二电连接装置,再通过电缆与电源相连,由于第一电连接装置和第二电连接装置固定在支架上,增加了测试的稳定性;第一电连接装置和第二电连接装置间隔距离设置能够避免电池的电极短接的发生,有效地降低了安全风险;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测试装置,在测试的时候将电池的第一极和第二极分别与第一电连接装置和第二电连接装置连接,即可通过与第一电连接装置和第二电连接装置电连接的线缆实现电池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与电源的电连接;当测试完成后,需要拆除电池时,只需断开电池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与第一电连接装置和第二电连接装置之间的连接,即可断开电池与电源之间的连接,无需拆除线缆等其他设备,因此通过本装置便于电池与测试设备之间的拆装,提高了测试效率。
进一步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绝缘支架包括底板1和顶板2,所述底板1和所述顶板2通过两端的两个侧板3连接。
通过上述结构形成稳定地绝缘支架结构,将第一电连接装置和第二电连接装置固定于绝缘支架上可以稳定地进行电池测试。
进一步的,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电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导电板11,固定于底板1上;第一压板12,设置于第一导电板11的上方;通过所述第一压板12和第一导电板11夹持电池的第一极;第一压紧螺栓13,与所述顶板2螺接,并穿过顶板2。
所述第二电连接装置包括:第二导电板21,固定于底板1上;第二压板22,设置于第二导电板21的上方;通过所述第二压板22和第二导电板21夹持电池的第二极;第二压紧螺栓23,与所述顶板2螺接,并穿过顶板2。
通过第一压板和第一导电板夹持电池的第一极,通过第二压板和第二导电板夹持电池的第二极。第一压紧螺栓和第二压紧螺栓旋入并穿过顶板的螺纹孔,继续向下移动,直到顶紧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从而向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施加压力,使得第一压板和第一导电板更紧固地夹持电池的第一极,第二压板和第二导电板更紧固地夹持电池的第二极;同时,通过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连接电缆,实现电池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与电源的电连接。通过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压板和第一导电板夹持电池的第一极,并且通过第一压紧螺栓向第一压板施加压力,使得电池的第一极被紧固地固定;通过第二压板和第二导电板夹持电池的第二极,并且通过第二压紧螺栓向第二压板施加压力,使得电池的第二极被紧固地固定;从而在测试时不会因为电池固定不牢而导致影响测试精度,数据误差大等问题的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由于受到的压力过大,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厚度过薄,从而发生变形,导致电池的电极接触不良,优选采用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厚度为5~20mm。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如图4和5所示,第一压紧螺栓13与第一压板12可转动地连接;第二压紧螺栓23与第二压板22可转动地连接。
以上结构可以实现第一压板和第一导电板紧固地夹持电池的第一极,第二压板和第二导电板紧固地夹持电池的第二极,可以实现对电池的测试。但是,由于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在测试过程中,没有受到压力的时候很容易脱落,从而导致电路短接等事故的发生,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压板与第一压紧螺栓连接,第二压板与第二压紧螺栓连接的优选方式。
第一压紧螺栓和第一压板的连接及第二压紧螺栓和第二压板的连接优选为相同的连接方式。以第一压紧螺栓和第一压板的连接为例说明其连接方式。
本优选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为,如图4和5所示,在第一压紧螺栓13的螺纹部分的下端的端部附近开设环形凹槽131,在第一压板12的上表面开设与第一压紧螺栓相对应的孔121,在第一压板12的侧面开设两个螺纹孔122,螺纹孔122与孔121连通,并且螺纹孔122的间距使得螺钉穿过螺纹孔122后相对插入第一压紧螺栓13的凹槽131内。
当第一压紧螺栓向下移动的时候,第一压板随之向下移动,直到与电池的第一极接触,继续向下旋入第一压紧螺栓,通过凹槽的上表面给插入凹槽内的两个螺钉施加压力,从而实现第一压紧螺栓将压力传递给第一压板,实现第一压板压紧电池的第一极的功能。
上述结构有效地避免了由于误操作导致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脱落或与其他导电部分接触,从而发生电路短接的事故。为实现该功能,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均属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导电板11和所述第二导电板21均为铜板。
为了实现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能够导电的性能,优选采用铜板制作,导电效果好,同时,由于铜的质量大,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在第一导电板11上设有第一接线部14;在第二导电板21上设有第二接线部24。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采用接线柱作为第一接线部和第二接线部。将线缆的导线通过第一接线部和第二接线部固定于铜制的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从而实现与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接触的电池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与电源电连接。操作简便,测试效率高。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压板12和所述第二压板22均为铜板。
在进行电池测试的时候,小电流,单通道的测试通过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将电池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与电源电连接。但是当进行大电流测试的时候,需要多通道进行测试,此时,单靠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已经不能满足测试要求,因此,可以采用通过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连接电源的实施方式。
另外,通过铜制的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可以很好地将电池的电芯与电缆进行电连接。但是为了避免由于,例如电池的电芯变形等原因而引起的虚接现象,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也采用铜板制作,可以实现即便电芯由于变形而不能与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电连接,也可以通过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与电源电连接。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实施例,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压板12设有第三接线部123;所述第二压板22设有第四接线部。
通过第三接线部和第四接线部实现电池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与电源的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四接线部和第三接线部优选采用相同的结构。以第三接线部为例,可以采用与第一接线部和第二接线部相同的通过接线柱连接电缆的方式,如图5所示,也可以采用在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上开设通孔的方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在所述第一电连接装置和所述第二电连接装置之间设有中间绝缘板4,所述中间绝缘板4与顶板2和底板1连接。
在第一电连接装置和第二电连接装置之间间隔距离设置的基础上,在中间设置中间绝缘板,进一步避免了由于误操作等原因导致的电极短接的发生,增加了测试的安全性;另外,在顶板和底板之间增设中间绝缘板还能起到支撑作用,进一步的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中间绝缘板4与所述底板1宽度相同。
将中间绝缘板与底板制作成相同宽度,可以完全隔离第一电连接装置和第二电连接装置,从而进一步地避免电池的两个电极短接的发生,有效地增加了测试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电池为电芯。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测试装置可以用来进行多种电池的测试,最适用于电芯的测试。尤其是在电动汽车的电池电芯的测试上,能够有效地,安全地,精确地进行电芯性能的测试,提高了汽车的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电池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支架;
第一电连接装置,固定于所述绝缘支架上,与电池的第一极电连接;
第二电连接装置,固定于所述绝缘支架上,与电池的第二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电连接装置和所述第二电连接装置间隔距离设置,并通过电缆与电源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支架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通过两端的两个侧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连接装置包括:
第一导电板,固定于底板上;
第一压板,设置于第一导电板的上方;
通过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一导电板夹持电池的第一极;
第一压紧螺栓,与所述顶板螺接,并穿过顶板;
所述第二电连接装置包括:
第二导电板,固定于底板上;
第二压板,设置于第二导电板的上方;
通过所述第二压板和第二导电板夹持电池的第二极;
第二压紧螺栓,与所述顶板螺接,并穿过顶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压紧螺栓与第一压板可转动地连接;
第二压紧螺栓与第二压板可转动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电板和所述第二导电板均为铜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导电板上设有第一接线部;
在第二导电板上设有第二接线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均为铜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压板设有第三接线部;
所述第二压板设有第四接线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电连接装置和所述第二电连接装置之间设有中间绝缘板,所述中间绝缘板与顶板和底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绝缘板与所述底板宽度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的电池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为电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377069.XU CN208013389U (zh) | 2018-03-20 | 2018-03-20 | 一种电池测试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377069.XU CN208013389U (zh) | 2018-03-20 | 2018-03-20 | 一种电池测试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013389U true CN208013389U (zh) | 2018-10-26 |
Family
ID=63889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377069.XU Active CN208013389U (zh) | 2018-03-20 | 2018-03-20 | 一种电池测试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013389U (zh) |
-
2018
- 2018-03-20 CN CN201820377069.XU patent/CN20801338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211881U (zh) | 一种汽车动力电池模块电压采样装置 | |
CN207965096U (zh) | 一种电芯检测夹具及检测装置 | |
CN204964561U (zh) | 一种电池测试用工装夹具 | |
CN103134956B (zh) | 一种用于测试软包电池电性能的夹具 | |
CN209086301U (zh) | 电能计量用多功能联合接线盒 | |
CN208013389U (zh) | 一种电池测试装置 | |
CN219871692U (zh) | 一种电池模组充放电测试设备 | |
CN209417143U (zh) | 一种脉冲功率测试系统 | |
CN208127593U (zh) | 顶针式短接工具 | |
CN208570824U (zh) | 一种铅蓄电池充放电装置 | |
CN205643595U (zh) | 线路通断检测装置 | |
CN208334537U (zh) | 一种铝壳锂离子电芯短路检测机构 | |
CN211148863U (zh) | 一种电池充放电测试模块化装置 | |
CN209280758U (zh) | 一种用于电池测量的测试架 | |
CN208476972U (zh) | 一种软包电芯测试装置 | |
CN205982333U (zh) | 电力设备电流二次回路短接装置 | |
CN221509836U (zh) | 一种电子连接器理线机构 | |
CN107768846A (zh) | 一种电池极耳夹持装置 | |
CN202204907U (zh) | 端子型电容耐压测试用具 | |
CN205786755U (zh) | 一种拔插式接插装置 | |
CN204760593U (zh) | 一种电流表串联接入装置 | |
CN217238155U (zh) | 带极耳电池的大电流测试夹具 | |
CN203350296U (zh) | 一种高功率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芯检测夹具 | |
CN214473518U (zh) | 一种变电站用接线板 | |
CN216870719U (zh) | 二次电缆绝缘测试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315 Address after: 215011 No. 150 Keats Road, Suzhou High-tech Zone,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reat Wall Huagu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1300 the 4 Building (1) of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Zone, Renjun North Street, Renhe Town, Shunyi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CHANGCHENG HUAGU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