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11983U - 一种全热交换新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热交换新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11983U
CN208011983U CN201820413651.7U CN201820413651U CN208011983U CN 208011983 U CN208011983 U CN 208011983U CN 201820413651 U CN201820413651 U CN 201820413651U CN 208011983 U CN208011983 U CN 2080119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filter screen
fresh air
air filter
wind turb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1365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An Star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An Star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An Star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An Star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1365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119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119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119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热交换新风机,包括新风机壳体、新风过滤网、回风过滤网和热交换芯体,所述新风机壳体内设置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热交换芯体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依次连接且固定设置在所述新风机壳体内,所述新风过滤网和所述回风过滤网分别倾斜设置在所述热交换芯体的左右两边,且所述新风过滤网、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新风机壳体内侧壁形成第一腔体,所述回风过滤网、所述第二固定板和所述新风机壳体内侧壁形成第二腔体;通过新风过滤网的倾斜设置,可以使新风快速向新风过滤网的四周扩散,从而高效的利用新风过滤网过滤新风,同时减小了安装空间从而减小了新风机的整机大小,以便于安放。

Description

一种全热交换新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全热交换新风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也明显提高。据统计显示,人们每天平均大约有80%以上的时间在室内度过,随着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更加现代化,更多的工作和文娱体育活动都可在室内进行,购物也不必每天上街,合适的室内微小气候使人们不必经常到户外去调节热效应,这样,人们的室内活动时间就更多,甚至高达93%以上。因此,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关系就显得更加密切更加重要。虽然,室内污染物的浓度往往较低,但由于接触时间很长,故其累积接触量很高。尤其是老、幼、病、残等体弱人群、机体抵抗力较低、户外活动机会更少,因此,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与他们的关系尤为重要。人们在室内进行生理代谢,进行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活动,这些可产生出很多污染因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呼出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和各类体内代谢产物;2、吸烟产生的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物质;3、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等。当这些废气达到一定浓度时危害人们的健康,因此,定时、定量有组织通风换气已被人们越来越重视。
针对上述情况,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新风交换机来处理污染物质。新风交换机将室外新鲜气体经过过滤、净化,热交换处理后送进室内,同时又将室内受污染的有害气体进行热交换处理后排出室外;现有的新风交换机存在过滤效率低、体积大占地方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热交换新风机,达到高效过滤空气和占地小易安放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全热交换新风机,包括新风机壳体、新风过滤网、回风过滤网和热交换芯体,所述新风机壳体内设置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热交换芯体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依次连接且固定设置在所述新风机壳体内,所述新风过滤网和所述回风过滤网分别倾斜设置在所述热交换芯体的左右两边,且所述新风过滤网、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新风机壳体内侧壁形成第一腔体,所述回风过滤网、所述第二固定板和所述新风机壳体内侧壁形成第二腔体。
进一步,所述新风机壳体上设置有新风入口和回风入口,所述新风入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回风入口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新风过滤网的上端向靠近所述新风入口的方向倾斜,所述回风过滤网的上端向靠近所述回风入口的方向倾斜,且所述新风过滤网与所述新风入口斜对设置,所述回风过滤网与所述回风入口斜对设置。
进一步,全热交换新风机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把所述新风机壳体内部分隔成前后两部分,且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热交换芯体、所述新风机壳体和所述挡板形成第三腔体,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热交换芯体、所述新风机壳体和所述挡板形成第四腔体。
进一步,所述新风机壳体的后部分具有第五腔体、第六腔体和第七腔体三个腔体。
进一步,还包括新风电机和回风电机,所述新风电机和所述回风电机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六腔体内,且所述新风电机与所述第三腔体和第七腔体均连通,所述回风电机与所述第四腔体和所述第五腔体均连通。
进一步,所述新风过滤网包含有初级过滤网和静电驻极高效过滤网。
进一步,所述热交换芯体的形状设置为直六棱柱。
进一步,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腔体、所述第三腔体、所述第四腔体、所述第五腔体、所述第六腔体和所述第七腔体四周均采用密封处理。
进一步,所述新风过滤网和第一固定板、所述回风过滤网和所述第二固定板间均采用插接的方式连接。
进一步,所述新风机壳体为镀锌板制成的结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全热交换新风机,采用了新风过滤网和回风过滤网分别倾斜设置的技术方案,当新风机工作吸入新风时,新风在倾斜的新风过滤网上快速地向新风过滤网的四周扩散,均匀的通过新风过滤网;减少了颗粒物质对新风过滤网直接撞击造成损伤,减少了新风过滤网的损耗,避免了颗粒物质钻到第二层过滤网,从而提高了新风过滤网的过滤效率;同时,倾斜设置的新风过滤网减小了新风机壳体内的大小,从而减小了新风机的整机大小,便于使用者在更小的空间安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中所述全热交换新风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所述全热交换新风机的俯视图;
图3是实施例2中所述全热交换新风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3中所述全热交换新风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1、新风机壳体;2、第五腔体;3、回风电机;4、第六腔体;5、新风电机;6、第七腔体;7、新风出口;8、第四腔体;9、回风入口;10、第二固定板;11、第二腔体;12、回风过滤网;13、热交换芯体;14、第一高效过滤网;15、初级过滤网;16、第一腔体;17、第一固定板;18、新风入口;19、第三腔体;20、挡板;21、回风出口;22、检修门;23、吊耳;24、第二高效过滤网;25、气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热交换新风机,包括新风机壳体1、新风过滤网、回风过滤网12和热交换芯体13,新风机壳体1内设置有第一固定板17和第二固定板10,第一固定板17、热交换芯体13和第二固定板10从左至右依次连接且固定设置在新风机壳体1内,新风过滤网和回风过滤网12分别倾斜设置在热交换芯体13的左右两边,且新风过滤网、第一固定板17和新风机壳体1内侧壁形成第一腔体16,回风过滤网12、第二固定板10和新风机壳体1内侧壁形成第二腔体11。
具体地,热交换芯体13的形状设置为平放前后延伸的直六棱柱;新风机壳体1上开设有新风入口18和回风入口9,新风入口18与第一腔体16连通,回风入口9与第二腔体11连通,且新风过滤网与新风入口18、回风过滤网12与回风入口9均采用斜对设置;新风过滤网的上端可以向靠近新风入口18的方向倾斜也可以向远离新风入口18的方向倾斜,回风过滤网12的上端可以向靠近回风入口9的方向倾斜也可以向远离回风入口9的方向倾斜;优选地,新风过滤网的上端向靠近新风入口18的方向倾斜,回风过滤网12的上端向靠近回风入口9的方向倾斜;这样设置可以使第一腔体16体积更大,从而使进入的空气增多,增大风力,提高新风机效率。
全热交换新风机还包括挡板20,挡板20把新风机壳体1内部分隔成前后两部分,且第一固定板17、热交换芯体13和挡板20形成第三腔体19,第二固定板10、热交换芯体13和挡板20形成第四腔体8。
新风机壳体1的后部分设置成从左至右依次布置的第五腔体2、第六腔体4和第七腔体6三个腔体。
新风过滤网包含有初级过滤网15和第一高效过滤网14,初级过滤网15可以有效去除PM2.5颗粒;优选地,第一高效过滤网14设置为静电驻级高效过滤网,静电驻级高效过滤网具有高效、低阻、抗菌(病毒)、节能等优点;第一高效过滤网14和热交换芯体13间具有间隙,可以对过滤后的新风起到缓冲作用,从而起到保护热交换芯体13的效果。
第六腔体4内固定设置有新风电机5和回风电机3,新风机壳体1上还开设有新风出口7和回风出口21,且新风入口18、第一腔体16、初级过滤网15、第一高效过滤网14、热交换芯体13、第三腔体19、新风电机5、第七腔体6和新风出口7依次连通形成新风通道;回风入口9、第二腔体11、回风过滤网12、热交换芯体13、第四腔体8、回风电机3、第五腔体2和回风出口21依次连通形成回风通道,这样设置能使新风和回风更加充分地交换。
基于上述结构的全热交换新风机,使用者使用实施例所提供的全热交换新风机时,室外空气通过新风入口18进入第一腔体16,依次经过初级过滤网15和高效过滤网14过滤净化,然后进入热交换芯体13内和室内的回风交换温度后进入第三腔体19,再通过新风电机5传输到第七腔体6,最后从新风出口7排入室内;室内的浊空气通过回风入口9进入第二腔体11,经过回风过滤网12过滤后进入热交换芯体13内和新风交换温度后进入第四腔体8,然后通过回风电机3传输到第五腔体2,最后通过回风出口21排到室外;这样形成室内室外空气的循环净化,让人们处于安全洁净的环境中;实施例中的全热交换新风机,采用了新风过滤网和回风过滤网分别倾斜设置的技术方案,当新风机工作吸入新风时,新风在倾斜的新风过滤网上快速地向新风过滤网的四周扩散,均匀的通过新风过滤网;减少了颗粒物质对新风过滤网直接撞击造成损伤,减少了新风过滤网的损耗,避免了颗粒物质钻到第二层过滤网,从而提高了新风过滤网的过滤效率;同时,倾斜设置的新风过滤网减小了新风机壳体内的大小,从而减小了新风机的整机大小,便于使用者在更小的空间安放。
优选地,第一腔体16、第二腔体11、第三腔体19、第四腔体8、第五腔体2、第六腔体4和第七腔体6的四周均采用密封处理,密封处理可以减少漏气对新风形成二次污染。
新风过滤网和第一固定板17、回风过滤网12和第二固定板10间均采用滑动的方式连接或者插接的方式连接;优选地,新风过滤网和第一固定板17、回风过滤网12和第二固定板10间均采用插接的方式连接,插接的方式连接更加便于检修或者拆卸安装。
新风机壳体1的材料采用的是不锈钢或者镀锌板,优选地,新风机壳体1的材料采用的是镀锌板。
全热交换新风机的新风机壳体1一侧设置有检修门22,检修门22采用插销式方式连接在新风机壳体1外侧;检修门22与新风机壳体1通过插销式方式连接便于使用者拆卸或安装;通过检修门22便于使用者检测或者更换初级过滤网15、高效过滤网14和回风过滤网12。
新风机壳体1外侧还设置有吊耳23,优选地,吊耳23设置在检修门22的两边;吊耳23采用高强度加厚设计结构,便于使用者更加牢固地安装全热交换新风机。
实施例2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基于实施例1结构的全热交换新风机,进一步地,在第七腔体6内设置一个第二高效过滤网24,且第二高效过滤网24与第七腔体6内壁间采用有密封设置;通过第二高效过滤网24对新风进行二次进化,进一步把新风中没除净的尘埃、病毒等去除,让进入室内的新风更加洁净安全。
实施例3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基于实施例1结构的全热交换新风机,进一步地,在第四腔体8内设置有一个气压阀25,气压阀25用于在特定情况下连通第四腔体8和第二腔体11;优选地,气压阀25设置在第二固定板10上,气压阀25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当第四腔体8内的气压值大于第二腔体11内的气压值3倍时,气压阀25开启,将多余气体排到第二腔体11内,从而防止室内回风从热交换芯体13与新风机壳体1间的间隙处流到第三腔体19内,从而避免了对新风的污染,保证了新风的洁净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全热交换新风机,包括新风机壳体、新风过滤网、回风过滤网和热交换芯体,其特征是,所述新风机壳体内设置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热交换芯体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依次连接且固定设置在所述新风机壳体内,所述新风过滤网和所述回风过滤网分别倾斜设置在所述热交换芯体的左右两边,且所述新风过滤网、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新风机壳体内侧壁形成第一腔体,所述回风过滤网、所述第二固定板和所述新风机壳体内侧壁形成第二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热交换新风机,其特征是,所述新风机壳体上设置有新风入口和回风入口,所述新风入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回风入口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新风过滤网的上端向靠近所述新风入口的方向倾斜,所述回风过滤网的上端向靠近所述回风入口的方向倾斜,且所述新风过滤网与所述新风入口斜对设置,所述回风过滤网与所述回风入口斜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热交换新风机,其特征是,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把所述新风机壳体内部分隔成前后两部分,且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热交换芯体、所述新风机壳体和所述挡板形成第三腔体,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热交换芯体、所述新风机壳体和所述挡板形成第四腔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热交换新风机,其特征是,所述新风机壳体的后部分具有第五腔体、第六腔体和第七腔体三个腔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热交换新风机,其特征是,还包括新风电机和回风电机,所述新风电机和所述回风电机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六腔体内,且所述新风电机与所述第三腔体和第七腔体均连通,所述回风电机与所述第四腔体和所述第五腔体均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热交换新风机,其特征是,所述新风过滤网包含有初级过滤网和高效过滤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全热交换新风机,其特征是,所述热交换芯体的形状设置为直六棱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全热交换新风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腔体、所述第三腔体、所述第四腔体、所述第五腔体、所述第六腔体和所述第七腔体四周均采用密封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全热交换新风机,其特征是,所述新风过滤网和第一固定板、所述回风过滤网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均采用插接的方式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全热交换新风机,其特征是,所述新风机壳体为镀锌板制成的结构件。
CN201820413651.7U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全热交换新风机 Active CN2080119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13651.7U CN208011983U (zh)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全热交换新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13651.7U CN208011983U (zh)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全热交换新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11983U true CN208011983U (zh) 2018-10-26

Family

ID=63890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13651.7U Active CN208011983U (zh)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全热交换新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119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57386A (zh) * 2018-10-31 2019-02-19 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机风道结构及风道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57386A (zh) * 2018-10-31 2019-02-19 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机风道结构及风道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17436U (zh) 一种整体式厨房结构
CN105020810A (zh) 双风机式新风净化机
CN204438418U (zh) 一种可实现彻底换气的单风机房间呼吸器
CN204494633U (zh) 一体式密闭新风空气净化机
CN108426303A (zh) 空调室内机
CN2879006Y (zh) 节能式空气处理机
CN207350589U (zh) 一种新风净化装置
CN108278698A (zh) 双流式新风净化装置
CN208011983U (zh) 一种全热交换新风机
CN205747362U (zh) 带ifd净化模块的全热交换器
CN201939116U (zh) 一种净化空气的饮水机
CN2463032Y (zh) 一种空气净化机
CN205425179U (zh) 一种空气净化系统
CN205156173U (zh) 一种室内新风净化机
CN209475834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108534333A (zh) 用于双向进出风管的热交换芯
CN208765121U (zh) 双流式新风净化装置
CN106288060B (zh) 一种新风净化装置
CN108469197A (zh) 用于双向进出风管的热交换芯
CN208765081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9131057U (zh) 一种空气新风净化器
CN204923273U (zh) 一种新型空气对流过滤器
CN200996765Y (zh) 一种带有除油烟过滤器的冰箱
CN208042862U (zh) 用于双向进出风管的热交换芯
CN208967980U (zh) 一种净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