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11092U - 一种聚酮内衬复合油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酮内衬复合油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11092U
CN208011092U CN201721812185.1U CN201721812185U CN208011092U CN 208011092 U CN208011092 U CN 208011092U CN 201721812185 U CN201721812185 U CN 201721812185U CN 208011092 U CN208011092 U CN 2080110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ketone
pipe
oil pipe
internal lining
l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1218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宏
孙海礁
郭玉洁
刘强
韩阳
赵毅
曾文广
马清杰
陈晓华
陈朝
张江江
张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72181218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110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110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110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管材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聚酮内衬复合油管,包括聚酮内衬管、油管,聚酮内衬管内置于油管中,聚酮内衬管在油管的管口处沿油管径向翻边。本实用新型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非常巨大的市场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聚酮内衬复合油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管材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聚酮内衬复合油管。
背景技术
随着油气田开发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高温、高含H2S、CO2、Cl-等油气井被开发,苛刻的腐蚀环境,使得油管的腐蚀问题越来越严重,腐蚀造成的危害越来越突出。
非金属内衬复合管由于其优良的防腐性能而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聚乙烯内衬复合管,其耐蚀性能良好,加工性能及内穿插性能良好,但使用温度通常不超过100℃。为进一步提高使用温度,可使用交联型聚乙烯(CN 10550849 A)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CN 106522852 A、CN 205244639 U),但受其分子结构的限制,使用温度提高程度有限,仍难以满足井下内衬管的服役环境要求。因此,需要一种内衬管材料能够满足使用温度超过120℃,防腐蚀特性、机械性能、加工特性以及经济性优异的要求。
聚酮材料是由一氧化碳和烯烃(乙烯,丙烯)聚合而成的环保型高分子材料,在韩国晓星将聚酮材料商业化后,其价格也具有非常大的竞争优势。聚酮具有优异的耐温性能、机械性能,其耐机油、燃油的特性也已经被验证(CN 106661322 A)。但在油气资源开采的过程中,油管接触到的腐蚀介质更加复杂,包括原油、水、氧、H2S、CO2以及盐类等,其耐这些介质的特性未见报道。因此,聚酮内衬复合油管特性及其制备方法有待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聚酮内衬复合油管。
具体地,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聚酮内衬管,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97.8-99.95重量份的聚酮材料、0.05-0.2重量份的抗氧剂。
前述的聚酮内衬管,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聚酮内衬管还包括0-2重量份的增塑剂。
前述的聚酮内衬管,所述聚酮材料为M630A、M730R、M710U中的一种。
前述的聚酮内衬管,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抗氧剂或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其中,受阻酚抗氧剂优选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790;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优选为抗氧剂168。
前述的聚酮内衬管,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中的一种。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聚酮内衬复合油管,包括聚酮内衬管、油管,其中,聚酮内衬管内置于油管中,聚酮内衬管在油管的管口处沿油管径向翻边。
前述的聚酮内衬复合油管,所述聚酮内衬复合油管还包括油管接箍,其中,油管两端通过螺纹与油管接箍连接。
前述的聚酮内衬复合油管,所述油管接箍的内壁与油管管口相接触的部分设置有橡胶密封内衬。
前述的聚酮内衬复合油管,所述油管为钢管,油管接箍为钢质接箍。
前述的聚酮内衬复合油管,所述内衬管的厚度为3~4毫米,油管的厚度6毫米。
此外,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聚酮内衬复合油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酮材料、抗氧剂及增塑剂熔融挤出,冷却,制得聚酮内衬管;
(2)将聚酮内衬管牵引至油管内;
(3)将聚酮内衬管两端加热软化后进行翻边、修整。
前述的聚酮内衬复合油管的制备方法,所述聚酮内衬管的挤出温度为:进料段温度180-200℃,压缩段温度210-220℃,均化段温度230-250℃,出料段温度220-240℃,模头温度200-220℃。
前述的聚酮内衬复合油管的制备方法,所述聚酮内衬管的外径大于油管的内径,所述聚酮内衬管的长度大于油管的长度。
前述的聚酮内衬复合油管的制备方法,所述聚酮内衬管牵引至油管内后放置24小时。
前述的聚酮内衬复合油管的制备方法,所述聚酮内衬管在加热软化前,还包括在90-110℃下放置2-3小时的步骤。
前述的聚酮内衬复合油管的制备方法,所述聚酮材料为M630A、M730R、M710U中的一种。
前述的聚酮内衬复合油管的制备方法,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抗氧剂或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其中,受阻酚抗氧剂优选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790;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优选为抗氧剂168。
前述的聚酮内衬复合油管的制备方法,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中的一种。
前述的聚酮内衬复合油管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数计,所述聚酮内衬管包括97.8-99.95重量份的聚酮材料、0.05-0.2重量份的抗氧剂,优选的,还包括0-2重量份的增塑剂。
经塔河油田TK425CH井试验,本实用新型的聚酮内衬复合油管的内衬材料完整性好,衬管下金属无局部腐蚀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聚酮内衬油管使用温度达140℃,高温环境下的耐腐蚀性能、机械性能等较聚乙烯内衬油管都有很大改进,价格较聚乙烯内衬管仅增加30%,能够满足油气田高温、高含H2O、O2、H2S、CO2、Cl-流体输送的目的。有助于油气开采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非常巨大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聚酮内衬复合油管;
图2为含有油管接箍的聚酮内衬复合油管;
其中,1为聚酮内衬管;2为油管;3为内衬翻边;4为油管接箍;5为橡胶密封内衬。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通过下述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方法除下述内容外,其余均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方法或装置。下述名词术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均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
随着油气田开发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高温、高含H2S、CO2、Cl-等的油气井被开发,其随着含水的上升都面临严重的腐蚀问题,腐蚀造成的危害和影响也将越来越突出。通过在油管内衬耐高温非金属管,为油气田日趋严重的腐蚀环境提供一种耐蚀性优、经济性好的管材,从源头上控制腐蚀,保障油气田高效、安全开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为油气田新区块产能建设耐蚀管柱选择提供技术借鉴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聚酮内衬管1,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97.8-99.95重量份的聚酮材料、0.05-0.2重量份的抗氧剂,优选的,还包括0-2重量份的增塑剂。
其中,所述聚酮材料是由一氧化碳和烯烃(一般是乙烯和丙烯)共聚合获得,是一种结晶性工程塑料。具有高热变形温度、耐化学耐水解耐燃油、冲击强度、摩擦性质和阻燃性能优异和低渗透气体高阻隔性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聚酮内衬管1所使用的聚酮材料为M630A、M730R、M710U中的一种。这几种型号的聚酮材料除了聚酮材料的一般性能外,还具有优异的挤出成型特性,适用于油管内衬的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聚酮内衬管1所使用的抗氧剂为受阻酚抗氧剂或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其中,受阻酚抗氧剂优选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790;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优选为抗氧剂168。当其在聚合物体系中仅少量存在时,就可高效地抑制自由基反应的进行,从而阻止聚合物的老化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其中,增塑剂一般也称塑化剂。增塑剂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可合法用于工业用途。
本实用新型的聚酮内衬管1所使用的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中的一种。所选择增塑剂稳定性高,更适用于聚酮材料的高温挤出加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聚酮内衬复合油管,如附图1所示,包括聚酮内衬管1、油管2,聚酮内衬管1内置于油管2中,聚酮内衬管1在油管2的管口处沿油管2径向翻边形成内衬翻边3。翻边后内衬与油管结合更加紧密、牢固,并通过翻边的端面与接箍橡胶实现密封,能够更好的实现对钢管的保护。
此外,如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聚酮内衬复合油管还包括油管接箍4,其中,油管两端通过螺纹与油管接箍连接。
为了保证油管接箍4与油管2密封性,优选的,在油管接箍4的内壁与油管2管口相接触的部分设置有橡胶密封内衬5。
其中,聚酮内衬管1,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97.8-99.95重量份的聚酮材料、0.05-0.2重量份的抗氧剂,优选的,还包括0-2重量份的增塑剂。
其中,所述聚酮材料是由一氧化碳和烯烃(一般是乙烯和丙烯)共聚合获得,是一种结晶性工程塑料。具有高热变形温度、耐化学耐水解耐燃油、冲击强度、摩擦性质和阻燃性能优异和低渗透气体高阻隔性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聚酮内衬管1所使用的聚酮材料为M630A、M730R、M710U中的一种。这几种型号的聚酮材料除了聚酮材料的一般性能外,还具有优异的挤出成型特性,适用于油管内衬的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聚酮内衬管1所使用的抗氧剂为抗氧剂为受阻酚抗氧剂或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其中,受阻酚抗氧剂优选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790;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优选为抗氧剂168。当其在聚合物体系中仅少量存在时,就可高效地抑制自由基反应的进行,从而阻止聚合物的老化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其中,增塑剂一般也称塑化剂。增塑剂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可合法用于工业用途。
本实用新型的聚酮内衬管1所使用的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中的一种。所选择增塑剂稳定性高,更适用于聚酮材料的高温挤出加工。
其中,油管2为钢管,油管接箍4为钢质接箍。聚酮内衬管1的厚度为3~4毫米,油管2的厚度为6毫米。
制备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聚酮内衬复合油管,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酮材料、抗氧剂及增塑剂熔融挤出,冷却,制得聚酮内衬管1。
将97.8-99.95重量份的聚酮材料、0.05-0.2重量份的抗氧剂及0-2重量份的增塑剂混合均匀,由单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成型,冷却。
其中,聚酮材料为M630A、M730R、M710U中的一种。抗氧剂为受阻酚抗氧剂或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其中,受阻酚抗氧剂优选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790;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优选为抗氧剂168。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中的一种。
其中,挤出温度为:进料段温度180-200℃,压缩段温度210-220℃,均化段温度230-250℃,出料段温度220-240℃,模头温度200-220℃。
(2)将聚酮内衬管1牵引至油管2内。
其中,所述聚酮内衬管1的外径大于油管2的内径,所述聚酮内衬管1的长度大于油管2的长度。
将聚酮内衬管1牵引至油管2内后应放置24小时,使内衬与油管2过盈配合。
然后,再在90-110℃下放置2-3小时,使内衬材料在高温下更好的恢复,从而与钢管贴合更加紧密。
(3)将聚酮内衬管1两端加热软化后进行翻边、修整制成内衬翻边3。
在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的聚酮内衬复合油管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在油管2两端的外表面制备螺纹的步骤,从而与油管接箍4紧密相连。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
实施例1
将9.78千克的聚酮M630A基体,0.02千克的抗氧剂1010,0.2千克的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加入到单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成型,进料段温度180℃,压缩段温度210℃,均化段温度230℃,出料段温度220℃,模头温度200℃。挤出后冷却,制得聚酮内衬管,长度为10.2米,外径为61.2毫米,厚度为3毫米。取内径为61毫米,长度为10米的钢管,将聚酮内衬管牵引至钢管内,放置24小时后,使内衬与钢管过盈配合。在90℃温度下放置3小时。将聚酮内衬管两端加热软化后使用翻边机进行翻边,翻边后对端部进行修整。
另外,将所制备的聚酮内衬管在以下条件下开展耐蚀性实验:温度140℃,总压10MPa,H2S分压0.77MPa,CO2分压1.98MPa,原油与水比例9:1,实验时间7天。腐蚀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2
将11.994千克的聚酮M730R基体,0.006千克的抗氧剂168加入到单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成型,进料段温度200℃,压缩段温度220℃,均化段温度250℃,出料段温度240℃,模头温度220℃。挤出后冷却,制得聚酮内衬管,长度为10.2米,外径为61.2,厚度为4毫米。取内径为61毫米,长度为10米的钢管,将聚酮内衬管牵引至钢管内,放置24小时后,使内衬与钢管过盈配合。在110℃温度下放置2小时。将内衬管两端加热软化后使用翻边机进行翻边,翻边后对端部进行修整。
另外,将所制备的聚酮内衬管在以下条件下开展耐蚀性实验:温度140℃,总压10MPa,H2S分压0.77MPa,CO2分压1.98MPa,原油与水比例9:1,每升水中含有NaCl 108.58g,KCl 1.51g,CaCl2 203.89g,MgCl2 13.36g,Na2SO4 3.33g,NaHCO3 0.65g,Na2CO3 0.05g,NaBr 0.05g,KI 0.001g,实验时间7天。腐蚀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3
将9.89千克的聚酮M710U基体,0.01千克的抗氧剂1790,0.1千克的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加入到单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成型,进料段温度190℃,压缩段温度210℃,均化段温度240℃,出料段温度230℃,模头温度210℃。挤出后冷却,制得聚酮内衬管,长度为10.2米,外径为61.2毫米,厚度为3毫米。取内径为61毫米,长度为10米的钢管,将聚酮内衬管牵引至钢管内,放置24小时后,使内衬与钢管过盈配合。在100℃温度下放置2小时。将内衬管两端加热软化后使用翻边机进行翻边,翻边后对端部进行修整。
另外,将所制备的聚酮内衬管在以下条件下开展耐蚀性实验:温度140℃,总压10MPa,H2S分压0.77MPa,CO2分压1.98MPa,氧气分压0.5MPa,原油与水比例9:1,实验时间7天。腐蚀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4
将14.745千克的聚酮M730R基体,0.03千克的抗氧剂168,0.225千克的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加入到单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成型,进料段温度190℃,压缩段温度220℃,均化段温度240℃,出料段温度220℃,模头温度200℃。挤出后冷却,制得聚酮内衬管,长度为10.2米,外径为70.3毫米,厚度为3.5毫米。取内径为70.1毫米,长度为10米的钢管,将聚酮内衬管牵引至钢管内,放置24小时后,使内衬与钢管过盈配合。在100℃温度下放置2小时。将内衬管两端加热软化后使用翻边机进行翻边,翻边后对端部进行修整。
另外,将所制备的聚酮内衬管在以下条件下开展耐蚀性实验:温度140℃,总压10MPa,H2S分压0.77MPa,CO2分压1.98MPa,氧气分压0.5MPa,原油与水比例9:1,每升水中含有NaCl 108.58g,KCl 1.51g,CaCl2 203.89g,MgCl2 13.36g,Na2SO4 3.33g,NaHCO3 0.65g,Na2CO3 0.05g,NaBr 0.05g,KI 0.001g,实验时间7天。腐蚀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对比例
按照实施例2的步骤及工艺参数制备聚乙烯内衬复合管,不同的是采用11.994千克的聚乙烯替代11.994千克的聚酮基体。
将聚乙烯内衬管在与实施例2相同的条件下开展耐蚀性实验。腐蚀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将四个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制备的内衬管的耐温、力学以及耐蚀性能进行总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各实施例与对比例的内衬管性能总结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对比例
维卡软化温度/℃(B50) 190 193 191 191 80
拉伸强度/MPa 55 58 56 56 40
断裂伸长率/% 330 280 300 300 600
拉伸强度保持率/% -0.4 -1.0 -1.7 -3.5 破坏
体积变化率/% +3.1 +4.5 +4.1 +5.0 破坏
质量变化率/% +4.7 +5.3 +4.8 +5.8 破坏
注:表中变化率数据“+”代表数值增加,“-”代表数值减小。
通过表1的性能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内衬管可耐140℃高温,其高温环境下的耐腐蚀性能、机械性能等较聚乙烯内衬油管都有很大改进,能够满足油气田高温、高含H2O、O2、H2S、CO2、Cl-流体输送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在上文中已以优选实施例公开,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描绘本实用新型,而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注意的是,凡是与这些实施例等效的变化与置换,均应设为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3)

1.一种聚酮内衬复合油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聚酮内衬管、油管,其中,聚酮内衬管内置于油管中,聚酮内衬管在油管的管口处沿油管径向翻边;
其中,所述聚酮内衬复合油管还包括油管接箍,油管接箍与油管两端通过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油管接箍的内壁与油管管口相接触的部分设置有橡胶密封内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酮内衬复合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为钢管,油管接箍为钢质接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酮内衬复合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管的厚度为3~4毫米,油管的厚度6毫米。
CN201721812185.1U 2017-12-22 2017-12-22 一种聚酮内衬复合油管 Active CN2080110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12185.1U CN208011092U (zh) 2017-12-22 2017-12-22 一种聚酮内衬复合油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12185.1U CN208011092U (zh) 2017-12-22 2017-12-22 一种聚酮内衬复合油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11092U true CN208011092U (zh) 2018-10-26

Family

ID=63880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12185.1U Active CN208011092U (zh) 2017-12-22 2017-12-22 一种聚酮内衬复合油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110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0123A (zh) * 2017-12-22 2018-04-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酮内衬管、聚酮内衬复合油管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0123A (zh) * 2017-12-22 2018-04-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酮内衬管、聚酮内衬复合油管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86729B (zh) Pe160级管材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54216B (zh) 一种硬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及其制备方法
US3928491A (en) Modified vinyl ester resin and pipe made therefrom
CN106589585A (zh) 高强度聚丙烯(pp‑hm)双壁波纹管及生产工艺
CN208011092U (zh) 一种聚酮内衬复合油管
CN107940123A (zh) 一种聚酮内衬管、聚酮内衬复合油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02769B (zh) 一种增韧改性聚氯乙烯的制造方法
CN103062519A (zh) 高强度hdpe波纹管
AU2013209093B2 (en) Polyvinyl chloride - composition, tube, channel or container, use of a PVC composition and use of a tube, of a channel or of a container
CN106977803B (zh) 一种内壁耐磨的双壁波纹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97393A (zh) 一种防腐改性聚乙烯管道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36172A (zh) 一种纤维增强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及制造方法及制造原材料
CN106380658A (zh) 一种抗压性强的pe波纹管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30524A (zh) 一种增强钢骨架塑料复合管及其制备方法
CN202992413U (zh) 新型高强度hdpe复合管
CN103694566A (zh) 碳纤维增强聚丙烯材料及其管道的应用
US3210095A (en) Plastic lined conduit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CN103062520A (zh) 新型耐高压hdpe水管
CN111171473B (zh) 一种大口径pvc-u给水配件注塑粒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79316A (zh) 一种用于制作煤矿给排水管道的ppo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96456A (zh) 一种煤矿井下用聚乙烯管及其制备工艺
CN104194238A (zh) 一种pvc塑料管件
CN103756180A (zh) 一种耐低温、高韧性pvc软管
CN107353539A (zh) 一种高韧性聚氯乙烯管材
EP3137297B1 (en) Multi layer pipe with increased abrasion resistan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