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09494U - 一种基础底板沉降后浇带构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础底板沉降后浇带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09494U
CN208009494U CN201820073726.1U CN201820073726U CN208009494U CN 208009494 U CN208009494 U CN 208009494U CN 201820073726 U CN201820073726 U CN 201820073726U CN 208009494 U CN208009494 U CN 2080094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bars
slot
block
cylinder
transverse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7372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润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ongse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hongse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hongse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hongse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7372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094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094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0949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础底板沉降后浇带构造,属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基础底板沉降后浇带构造,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设在后浇带长边两侧的细眼钢板网,细眼钢板网之间设有若干钢筋框,钢筋框包括与细眼钢板网垂直的横筋、设在横筋上且与横筋垂直的竖筋,细眼钢板网朝向钢筋框的侧面上设有若干连接块,连接块上开设有槽口朝向钢筋框的连接槽,竖筋上设有插入连接槽内的插块,插块通过设在插块上的第一固定件固定在连接槽内,竖筋和横筋通过设在竖筋上的连接件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高后浇带处混凝土的结构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基础底板沉降后浇带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础底板沉降后浇带构造。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时,由于工程需要会预留后浇带,待主体结构完工一定时间内,沉降基本稳定后,再用微膨胀混凝土将后浇带封闭,使结构形成连续的整体。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5116232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基础底板沉降后浇带构造,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后浇带,后浇带下方延伸浇筑有素混凝土垫层;素混凝土垫层上方设置有底板加腋层,底板加腋层中间配合设置有伸缩缝和位于伸缩缝上方后浇带下方的结构空腔,伸缩缝内设置有嵌入式橡胶止水带,后浇带与底板交界处铺设有细眼钢板网。
但只在后浇带与底板交界处用细眼钢板网增强后浇带处混凝土浇筑的强度,所以后浇带处混凝土的强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础底板沉降后浇带构造,其优点在于:提高后浇带处混凝土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础底板沉降后浇带构造,包括设在后浇带长边两侧的细眼钢板网,所述细眼钢板网之间设有若干钢筋框,所述钢筋框包括与细眼钢板网垂直的横筋、设在横筋上且与横筋垂直的竖筋,所述细眼钢板网朝向钢筋框的侧面上设有若干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槽口朝向钢筋框的连接槽,所述竖筋上设有插入连接槽内的插块,所述插块通过设在插块上的第一固定件固定在连接槽内,所述竖筋和横筋通过设在竖筋上的连接件连接。
通过上述方案,在细眼钢板网之间设有的若干钢筋框,增加了后浇带处的混凝土结构强度,将竖筋和细眼钢板网固定的时候,首先将插块插入连接槽内,然后将插块通过第一固定件固定在连接槽内,具有固定方便的优点;竖筋和横筋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方便了钢筋框的运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开设在插块与连接槽槽底垂直侧壁上的凹槽,滑移连接在凹槽侧壁上且部分伸出凹槽的第一固定块、一端设在凹槽槽底,另一端设在第一固定块朝向凹槽槽底一侧的第一弹簧、设在第一固定块伸出凹槽部分且朝向连接槽一侧的斜面、开设在连接槽槽壁上供第一固定块插入的第一通槽。
通过上述方案,操作者将插块插入连接槽内时,第一固定块在斜面和连接槽槽口的配合下,沿着朝向凹槽槽底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一弹簧被压缩,当凹槽和第一通槽槽口相对应时,第一固定块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插入第一通槽内,此时方便、快捷的完成了竖筋和细眼钢板网之间的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槽远离凹槽的槽口处设有将第一固定块沿着朝向凹槽槽底的方向移动的拨动件,所述拨动件包括设在第一固定块上且位于第一通槽槽口处的拨筒、穿设在拨筒内的拨柱、开设在拨筒筒底的拨孔、设在拨柱朝向拨筒筒底一侧且穿出拨孔的拨杆、一端设在拨柱朝向拨筒筒底一侧,另一端设在拨筒筒底的第二弹簧。
通过上述方案,操作者将竖筋与细眼钢板网固定之后,如果因为施工要求需要将竖筋和细眼钢板网之间拆卸的时候,操作者首先给拨杆一个推力,使拨柱沿着朝向凹槽槽底的方向移动直至将第一固定块挤压出通槽,随后将插块从连接槽内拉出即可,此时第二弹簧被拉伸;第一固定块移出第一通槽后,操作者撤去推力,此时拨柱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回到拨筒内,降低了操作者再次将插块插入连接槽内时,拨柱对第一固定块伸入第一通槽内的阻挡。
进一步的,所述拨柱通过设在拨筒上的第二固定件固定在拨筒内,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开设在拨筒筒壁上的固定孔、穿设在固定孔内的固定杆、开设在拨柱上供固定杆插入的固定槽、固定在固定槽槽底的第一磁铁。
通过上述方案,操作者将竖筋固定在细眼钢板网上后,然后要在后浇带内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有推动拨杆朝向凹槽槽底移动的可能,进而导致竖筋和细眼钢板网分离,导致后浇带处的混凝土结构强度下降;插块固定在连接槽内后,将固定杆穿过固定孔插入固定槽内,此时固定杆依靠固定杆和第一磁铁之间的磁力固定在固定槽内,进而使拨柱固定在拨筒内,降低了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有推动拨杆朝向凹槽槽底移动的可能。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一端设在竖筋上的“L”型板、开设在“L”型板与竖筋高度方向平行的一侧面上的第一插孔、穿设在第一插孔内的插柱、设在插柱靠近竖筋一侧的挡块、一端设在挡块背离竖筋的一侧,另一端设在“L”型板与竖筋高度方向平行一侧上的第三弹簧、开设在横筋两端的供挡块插入的第二插孔。
通过上述方案,操作者首先给插柱一个拉力,使其沿着远离竖筋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三弹簧被压缩,然后将横筋的两端分别放置在“L”型板与竖筋形成的“U”型槽内,接下来将撤去拉力,插块在第三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插入第二插孔内,此时即可方便、快捷的完成横筋与竖筋之间的固定。
进一步的,各个所述竖筋和横筋上分别设有若干连接钢筋。
通过上述方案,连接钢筋设在相邻的钢筋框上,增加了后浇带处的混凝土沿连接钢筋长度方向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竖筋相对一侧、横筋相对一侧上分别设有将连接钢筋固定在竖筋、横筋上的第三固定件,所述第三固定件包括设在竖筋、横筋上的第二固定块、开设在第二固定块上的半圆形凹槽、开设在半圆形凹槽一侧壁上的第二通槽、穿设在第二通槽内的固定板、开设在半圆形凹槽槽壁上与第二通槽对应的嵌置槽、设在嵌置槽槽底的第二磁铁。
通过上述方案,将连接钢筋与竖筋和横筋固定的时候,操作者首先将连接钢筋放置在半圆形凹槽内,然后将固定板穿设在第二通槽并插入嵌置槽内,此时固定板在与第二磁铁的磁力作用下固定在前置槽内,进而方便、快捷的完成了连接钢筋在竖筋和横筋上的固定。
进一步的,相邻所述竖筋和横筋之间设有加强筋。
通过上述方案,加强筋使竖筋和横筋之间形成三角形的形状,增加了竖筋和横筋之间的稳定性,进而进一步的加强了后浇带处的混凝土结构强度。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后浇带处设置钢筋框,钢筋框与细眼钢板网相连接,所以增加了后浇带处混凝土与细眼钢板网之间形成一个整体的可能,进而增加了后浇带处的混凝土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用于体现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用于体现第二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用于体现第三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用于体现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细眼钢板网;11、钢筋框;12、横筋;13、竖筋;14连接块;15、连接槽;16、插块;17、第一固定件;18、连接件;2、凹槽;21、第一固定块;22、第一弹簧;23、斜面;24、第一通槽;3、拨动件;31、拨筒;32、拨柱;33、拨孔;34、拨杆;35、第二弹簧;4、第二固定件;41、固定孔;42、固定杆;43、固定槽;44、第一磁铁;5、L型板;51、第一插孔;52、插柱;53、挡块;54、第三弹簧;55、第二插孔;56、U型槽里;6、连接钢筋;7、第三固定件;71、第二固定块;72、半圆形凹槽;73、第二通槽;74、固定板;75、嵌置槽;76、第二磁铁;8、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基础底板沉降后浇带构造,如图1,包括设在后浇带长边两侧的细眼钢板网1,细眼钢板网1之间设有若干钢筋框11,钢筋框11包括与细眼钢板网1垂直的横筋12、设置在横筋12上且与横筋12垂直的竖筋13,细眼钢板网1朝向钢筋框11的侧面上设有若干连接块14(如图2),连接块14上开设有槽口朝向钢筋框11的连接槽15(如图3),竖筋13上设有插入连接槽15内的插块16(如图3),插块16通过设在插块16上的第一固定件17(如图3)固定在连接槽15内,竖筋13和横筋12通过设在竖筋13上的连接件18(如图5)连接。
如图3,操作过程:在细眼钢板网1(如图1)之间设有的若干钢筋框11(如图1),增加了后浇带处的混凝土结构强度,将竖筋13和细眼钢板网1固定的时候,首先将插块16插入连接槽15内,然后将插块16通过第一固定件17固定在连接槽15内,具有固定方便的优点;竖筋13和横筋12通过连接件18(如图5)可拆卸连接,方便了钢筋框11的运输。
如图3,第一固定件17包括开设在插块16与连接槽15槽底垂直侧壁上的凹槽2,滑移连接在凹槽2侧壁上且部分伸出凹槽2的第一固定块21、一端设在凹槽2槽底,另一端设在第一固定块21朝向凹槽2槽底一侧的第一弹簧22、设在第一固定块21伸出凹槽2部分且朝向连接槽15一侧的斜面23、开设在连接槽15槽壁上供第一固定块21插入的第一通槽24。操作者将插块16插入连接槽15内时,第一固定块21在斜面23和连接槽15槽口的配合下,沿着朝向凹槽2槽底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一弹簧22被压缩,当凹槽2和第一通槽24槽口相对应时,第一固定块21在第一弹簧22的弹力作用下插入第一通槽24内,此时方便、快捷的完成了竖筋13和细眼钢板网1(如图2)之间的固定。
如图3,第一通槽24远离凹槽2的槽口处设有将第一固定块21沿着朝向凹槽2槽底的方向移动的拨动件3。拨动件3包括设在第一固定块21上且位于第一通槽24槽口处的拨筒31、穿设在拨筒31内的拨柱32、开设在拨筒31筒底的拨孔33、设在拨柱32朝向拨筒31筒底一侧且穿出拨孔33的拨杆34、一端设在拨柱32朝向拨筒31筒底一侧,另一端设在拨筒31筒底的第二弹簧35。操作者将竖筋13与细眼钢板网1(如图2)固定之后,如果因为施工要求需要将竖筋13和细眼钢板网1之间拆卸的时候,操作者首先给拨杆34一个推力,使拨柱32沿着朝向凹槽2槽底的方向移动直至将第一固定块21挤压出第一通槽24,随后将插块16从连接槽15内拉出即可,此时第二弹簧35被拉伸;第一固定块21移出第一通槽24后,操作者撤去推力,此时拨柱32在第二弹簧35的弹力作用下回到拨筒31内,降低了操作者再次将插块16插入连接槽15内时,拨柱32对第一固定块21伸入第一通槽24内的阻挡。
如图3,拨柱32通过设在拨筒31上的第二固定件4固定在拨筒31内。第二固定件4包括开设在拨筒31筒壁上的固定孔41、穿设在固定孔41内的固定杆42、开设在拨柱32上供固定杆42插入的固定槽43、固定在固定槽43槽底的第一磁铁44。固定杆42由铁质材料制成。操作者将竖筋13固定在细眼钢板网1上后,然后要在后浇带内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有推动拨杆34朝向凹槽2槽底移动的可能,进而导致竖筋13和细眼钢板网1(如图2)分离,导致后浇带处的混凝土结构强度下降;插块16固定在连接槽15内后,将固定杆42穿过固定孔41插入固定槽43内,此时固定杆42依靠固定杆42和第一磁铁44之间的磁力固定在固定槽43内,进而使拨柱32固定在拨筒31内,降低了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有推动拨杆34朝向凹槽2槽底移动的可能。
如图5,连接件18包括一端设在竖筋13上的“L”型板5、开设在“L”型板5与竖筋13高度方向平行的一侧面上的第一插孔51、穿设在第一插孔51内的插柱52、设在插柱52靠近竖筋13一侧的挡块53、一端设在挡块53背离竖筋13的一侧,另一端设在“L”型板5与竖筋13高度方向平行一侧上的第三弹簧54、开设在横筋12两端的供挡块53插入的第二插孔55。操作者首先给插柱52一个拉力,使其沿着远离竖筋13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三弹簧54被压缩,然后将横筋12的两端分别放置在“L”型板5与竖筋13形成的“U”型槽56内,接下来将撤去拉力,插块16在第三弹簧54的弹力作用下,插入第二插孔55内,此时即可方便、快捷的完成横筋12与竖筋13之间的固定。
如图1,各个竖筋13和各个横筋12均通过若干连接钢筋6连接。连接钢筋6设在相邻的钢筋框11上,增加了后浇带处的混凝土沿连接钢筋6长度方向的结构强度。
如图4,竖筋13相对一侧、横筋12(如图1)相对一侧上分别设有将连接钢筋6(如图1)固定在竖筋13、横筋12上的第三固定件7。第三固定件7包括设在竖筋13、横筋12上的第二固定块71、开设在第二固定块71上的半圆形凹槽72、开设在半圆形凹槽72一侧壁上并穿出第二固定块71的第二通槽73、穿设在第二通槽73内的固定板74、开设在半圆形凹槽72槽壁上与第二通槽73对应的嵌置槽75、设在嵌置槽75槽底的第二磁铁76。将连接钢筋6与竖筋13和横筋12固定的时候,操作者首先将连接钢筋6放置在半圆形凹槽72内,然后将固定板74穿设在第二通槽73并插入嵌置槽75内,此时固定板74在与第二磁铁76的磁力作用下固定在嵌置槽75内,进而方便、快捷的完成了连接钢筋6在竖筋13和横筋12上的固定。
如图1,竖筋13和横筋12之间设有加强筋8。加强筋8使竖筋13和横筋12之间形成三角形的形状,增加了竖筋13和横筋12之间的稳定性,进而进一步的加强了后浇带处的混凝土结构强度。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基础底板沉降后浇带构造,包括设在后浇带长边两侧的细眼钢板网(1),其特征是:所述细眼钢板网(1)之间设有若干钢筋框(11),所述钢筋框(11)包括与细眼钢板网(1)垂直的横筋(12)、设在横筋(12)上且与横筋(12)垂直的竖筋(13),所述细眼钢板网(1)朝向钢筋框(11)的侧面上设有若干连接块(14),所述连接块(14)上开设有槽口朝向钢筋框(11)的连接槽(15),所述竖筋(13)上设有插入连接槽(15)内的插块(16),所述插块(16)通过设在插块(16)上的第一固定件(17)固定在连接槽(15)内,所述竖筋(13)和横筋(12)通过设在竖筋(13)上的连接件(1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础底板沉降后浇带构造,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固定件(17)包括开设在插块(16)与连接槽(15)槽底垂直侧壁上的凹槽(2),滑移连接在凹槽(2)侧壁上且部分伸出凹槽(2)的第一固定块(21)、一端设在凹槽(2)槽底,另一端设在第一固定块(21)朝向凹槽(2)槽底一侧的第一弹簧(22)、设在第一固定块(21)伸出凹槽(2)部分且朝向连接槽(15)一侧的斜面(23)、开设在连接槽(15)槽壁上供第一固定块(21)插入的第一通槽(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础底板沉降后浇带构造,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通槽(24)远离凹槽(2)的槽口处设有将第一固定块(21)沿着朝向凹槽(2)槽底的方向移动的拨动件(3),所述拨动件(3)包括设在第一固定块(21)上且位于第一通槽(24)槽口处的拨筒(31)、穿设在拨筒(31)内的拨柱(32)、开设在拨筒(31)筒底的拨孔(33)、设在拨柱(32)朝向拨筒(31)筒底一侧且穿出拨孔(33)的拨杆(34)、一端设在拨柱(32)朝向拨筒(31)筒底一侧,另一端设在拨筒(31)筒底的第二弹簧(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础底板沉降后浇带构造,其特征是:所述拨柱(32)通过设在拨筒(31)上的第二固定件(4)固定在拨筒(31)内,所述第二固定件(4)包括开设在拨筒(31)筒壁上的固定孔(41)、穿设在固定孔(41)内的固定杆(42)、开设在拨柱(32)上供固定杆(42)插入的固定槽(43)、固定在固定槽(43)槽底的第一磁铁(4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础底板沉降后浇带构造,其特征是:所述连接件(18)包括一端设在竖筋(13)上的“L”型板(5)、开设在“L”型板(5)与竖筋(13)高度方向平行的一侧面上的第一插孔(51)、穿设在第一插孔(51)内的插柱(52)、设在插柱(52)靠近竖筋(13)一侧的挡块(53)、一端设在挡块(53)背离竖筋(13)的一侧,另一端设在“L”型板(5)与竖筋(13)高度方向平行一侧上的第三弹簧(54)、开设在横筋(12)两端的供挡块(53)插入的第二插孔(5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础底板沉降后浇带构造,其特征是:各个所述竖筋(13)和横筋(12)均通过若干连接钢筋(6)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础底板沉降后浇带构造,其特征是:所述竖筋(13)相对一侧、横筋(12)相对一侧上分别设有将连接钢筋(6)固定在竖筋(13)、横筋(12)上的第三固定件(7),所述第三固定件(7)包括设在竖筋(13)、横筋(12)上的第二固定块(71)、开设在第二固定块(71)上的半圆形凹槽(72)、开设在半圆形凹槽(72)一侧壁上的第二通槽(73)、穿设在第二通槽(73)内的固定板(74)、开设在半圆形凹槽(72)槽壁上与第二通槽(73)对应的嵌置槽(75)、设在嵌置槽(75)槽底的第二磁铁(76)。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础底板沉降后浇带构造,其特征是:相邻所述竖筋(13)和横筋(12)之间设有加强筋(8)。
CN201820073726.1U 2018-01-16 2018-01-16 一种基础底板沉降后浇带构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094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73726.1U CN208009494U (zh) 2018-01-16 2018-01-16 一种基础底板沉降后浇带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73726.1U CN208009494U (zh) 2018-01-16 2018-01-16 一种基础底板沉降后浇带构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09494U true CN208009494U (zh) 2018-10-26

Family

ID=63883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7372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09494U (zh) 2018-01-16 2018-01-16 一种基础底板沉降后浇带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094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6105A (zh) * 2020-04-30 2020-07-28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地下车库底板后浇带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6105A (zh) * 2020-04-30 2020-07-28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地下车库底板后浇带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09494U (zh) 一种基础底板沉降后浇带构造
CN106088379A (zh) 一种brb锁止剪切变形节点连接器及其安装方法
CN208396061U (zh) 结构拉缝板
CN209670154U (zh) 一种方便堆砌的预制叠合板
CN211815682U (zh) 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管理用临时护坡结构
CN214329452U (zh) 展示墙板连接装置
CN212104132U (zh) 一种现浇绿化混凝土护坡结构
CN211312577U (zh) 一种桩承台钢模板
CN209538529U (zh) 一种侧向钢筋支架
CN217998443U (zh) 一种超长混凝土结构中的加强带构造
CN208844908U (zh) 一种拼接式铝模板
CN208473283U (zh) 一种拼接方便的建材生产用浇筑模板
CN208844798U (zh) 一种剪力墙钢筋支撑装置
CN210737270U (zh) 一种装配式钢板结构道路
CN218813228U (zh) 组合式桥梁模板
CN219604402U (zh) 一种加固型砼挡墙
CN210946445U (zh) 一种整体多跨式仰拱栈桥结构
CN207469748U (zh) 一种稳定快速组装拼接的钢模板
CN218291584U (zh) 一种市政桥梁用道路伸缩缝结构
CN218234330U (zh) 一种矮边墙施工模板
CN217072769U (zh) 一种隔离墩的成型模具
CN218779312U (zh) 一种桥梁施工用弧形钢箱梁结构
CN207700384U (zh) 一种新型建筑结构墙体固定结构
CN216838814U (zh) 一种用于道路施工的临时路面装置
CN215484601U (zh) 一种拆装效率高的建筑工程施工用模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