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99879U - 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99879U
CN207999879U CN201720381373.7U CN201720381373U CN207999879U CN 207999879 U CN207999879 U CN 207999879U CN 201720381373 U CN201720381373 U CN 201720381373U CN 207999879 U CN207999879 U CN 207999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eat exchanger
pipeline
inlet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8137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向阳
孙辉
王慧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GREEN REFRESHING ANGEL AIR ENVIRON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GREEN REFRESHING ANGEL AIR ENVIRON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GREEN REFRESHING ANGEL AIR ENVIRON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GREEN REFRESHING ANGEL AIR ENVIRON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8137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998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99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9987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其包括工作箱体、送风箱体、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直接接触式换热器和送风机;送风箱体设置在工作箱体的上方或下方,在工作箱体的中部内设置有进风区域,对应进风区域室内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回风进口。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可以实现下送风或上送风的送风方式,并有效节省占地面积,本实用新型通过切换新风进口和回风进口,实现此空调装置全回风或全新风或回风和新风混合的运行模式,温度控制简便易行,整体的维护检修方便,采用回风与新风的搭配处理方式,有效降低空气过滤器的过滤负荷,延长空气过滤器的使用寿命,有效保证了室内空调系统的全年运行。

Description

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蒸发制冷是一种绿色节能环保的空调方式,在蒸发制冷适用的干热地区,相对于传统空调方式,其节能效应非常可观。但由于蒸发制冷是利用水和干空气的热湿交换获得低温的冷风或冷水的一种制冷技术,因此水是蒸发制冷技术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对需要全年供冷的空调区域(如数据机房),使用蒸发制冷时的空调耗水量较大;另外干空能蒸发制冷由于受外界空气环境影响较大,制取冷风或冷水时温度不能完全控制,在有些时间段不能满足空调区域送风要求,并且很难实现空调系统的全年运行,而这些特殊空调区域对空调系统的全年安全运行有非常高的要求,因此基于节能性和安全运行的考虑,通常的干空气能蒸发制冷很难满足数据中心的应用。
在干燥和寒冷的北方地区有非常丰富的“干空气能”和免费的室外冷源,在夏季或过渡季节可以利用室外的干空气能制取用户所需要的冷水或冷风;在冬季或过渡季节可以采用室外免费的冷源(冷空气)制取冷水或冷风,因此最大化的利用干空气能和室外免费的冷源来制冷是实现空调系统全年运行和空调节能的关键。
干空气能蒸发制冷在数据中心也有过应用,但是由于空气处理装置体积较大,机房受限,安装维护困难;另外数据中心对空调系统的安全运行有非常高的要求;干空能蒸发制冷由于受外界空气环境影响较大,单独靠循环降温利用回风时,温度不能完全控制;单独使用室外新风时,室外空气洁净度不高,导致机组新风过滤装置更换频繁,投资增大,在有些时间段不能满足机房送风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目前的干空气能蒸发制冷在数据中心应用时存在空气处理装置体积较大、机房受限、安装维护困难、温度不能完全控制、使用室外新风导致机组新风过滤装置更换频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工作箱体、送风箱体、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直接接触式换热器和送风机;送风箱体设置在工作箱体的上方或下方,在工作箱体的中部内设置有进风区域,对应进风区域室内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回风进口,对应进风区域室外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新风进口,对应进风区域两侧的工作箱体内分别设置有第一表面式换热器,在每台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的出风侧的工作箱体内分别设置有直接接触式换热器,对应每侧直接接触式换热器出风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能够连通送风箱体的过风口,在送风箱体内设置有送风机,在送风箱体上设置有与送风机出风口相连通的送风口。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每侧直接接触式换热器与过风口之间的工作箱体内设置有空气过滤器。
上述在工作箱体内或在送风箱体内设置有导流匀风装置。
上述在每侧第一表面式换热器和同侧的直接接触式换热器之间的工作箱体内设置有第二表面式换热器。
上述在每侧第一表面式换热器和同侧的直接接触式换热器之间的工作箱体内设置有第二表面式换热器。
上述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和板式换热器,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包括机壳、排风机、第三表面式换热器,在机壳的上部内安装有填料,在填料上方的机壳内设置有喷淋装置,在填料下方的机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对应该进风口的机壳上设置有至少一台的与该进风口相连通的第三表面式换热器,在机壳的顶部设置有排风口,对应该排风口的机壳上设置有与该排风口相连通的排风机,机壳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板式换热器内设置有一次水循环通道和二次水循环通道,板式换热器的一次水循环通道的出口与第三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口通过第一管线相连通,第三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口与喷淋装置的进水口通过第二管线相连通,机壳下方的出水口与板式换热器的一次水循环通道的进口通过第三管线相连通,板式换热器的二次水循环通道的出水口与每台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口之间采用并联的方式通过第四管线相连通,板式换热器的二次水循环通道的进水口与每台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口之间采用并联的方式通过第五管线相连通,在第四管线上串接有第一循环水泵,在第三管线上串接有第二循环水泵。
上述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和板式换热器,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包括机壳、排风机、第三表面式换热器,在机壳的上部内安装有填料,在填料上方的机壳内设置有喷淋装置,在填料下方的机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对应的进风口机壳上设置有至少一台的与该进风口相连通的第三表面式换热器,在机壳的顶部设置有排风口,对应排风口的机壳上设置有与该排风口相连通的排风机,机壳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板式换热器内设置有一次水循环通道和二次水循环通道,板式换热器的一次水循环通道的出口与第三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口通过第一管线相连通,第三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口与喷淋装置的进水口通过第二管线相连通,机壳下方的出水口与板式换热器的一次水循环通道的进口通过第三管线相连通,板式换热器的二次水循环通道的出水口与其中一台的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六管线相连通,该台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口与另外一台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七管线相连通,另外一台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口与板式换热器的二次水循环通道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八管线相连通,在第六管线上串接有第一循环水泵,在第三管线上串接有第二循环水泵。
上述在填料上方的机壳上还设置有进风口,对应该进风口的机壳上设置有至少一台的与该进风口相连通的第四表面式换热器,第五管线与第四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九管线相连通,第一循环水泵之前的第四管线与第四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口之间通过第十管线相连通,在第九管线之前的第五管线上串接有第一阀门,在第十管线之前的第四管线上串接有第二阀门,在第九管线上串接有第三阀门,在第十管线上串接有第四阀门。
上述在填料上方的机壳上还设置有进风口,对应该进风口的机壳上设置有至少一台的与该进风口相连通的第四表面式换热器,第八管线与第四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九管线相连通,第一循环水泵之前的第六管线与第四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口之间通过第十管线相连通,在第九管线之前的第八管线上串接有第一阀门,在第十管线之前的第六管线上串接有第二阀门,在第九管线上串接有第三阀门,在第十管线上串接有第四阀门。
上述其中一台的第二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口上连通有低温供水管,该台第二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口与另外一台第二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十一管线相连通,在另外一台第二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口上连通有低温回水管。
上述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压缩式冷水机组,压缩式冷水机组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节流阀,蒸发器内设置有冷媒通道和冷水通道,冷凝器内设置有冷媒通道和冷却水通道,蒸发器的冷媒通道出口与冷凝器的冷媒通道进口通过压缩机相连通,蒸发器的冷媒通道进口与冷凝器的冷媒通道出口通过节流阀相连通,第一管线依次经过冷凝器的冷却水通道进口和冷却水通道出口,蒸发器的冷水通道出口与低温供水管相连通,蒸发器的冷水通道进口与低温回水管道相连通,在低温供水管上串接有第三循环水泵。
上述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水冷直膨机组、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和板式换热器,在每侧的第一表面式换热器与直接接触式换热器之间分别设置有水冷直膨机组,水冷直膨机组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节流阀,蒸发器内设置有冷媒通道和冷水通道,冷凝器内设置有冷媒通道和冷却水通道,蒸发器的冷媒通道出口与冷凝器的冷媒通道进口通过压缩机相连通,蒸发器的冷媒通道进口与冷凝器的冷媒通道出口通过节流阀相连通,蒸发器设置在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的出风侧,并且蒸发器的过风通道与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的过风通道和直接接触式换热器的过风通道相连通,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包括机壳、排风机、第三表面式换热器,在机壳的上部内安装有填料,在填料上方的机壳内设置有喷淋装置,在填料下方的机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对应该进风口的机壳上设置有至少一台的与该进风口相连通的第三表面式换热器,在机壳的顶部设置有排风口,对应该排风口的机壳上设置有与该排风口相连通的排风机,机壳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板式换热器内设置有一次水循环通道和二次水循环通道,板式换热器的一次水循环通道的出口与第三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口通过第一管线相连通,第三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口与喷淋装置的进水口通过第二管线相连通,机壳下方的出水口与板式换热器的一次水循环通道的进口通过第三管线相连通,板式换热器的二次水循环通道的出水口与每台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口之间采用并联的方式通过第四管线相连通,板式换热器的二次水循环通道的进水口与每台冷凝器的冷却水通道出水口之间采用并联的方式通过第五管线相连通,在第四管线上串接有第一循环水泵,在第三管线上串接有第二循环水泵。
上述对应新风进口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第一检修门,对应回风进口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第二检修门。
上述对应回风进口和新风进口上设置有风阀。
上述对应回风进口和新风进口上设置有保温密闭装置。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通过将送风机设置在表面式换热器和直接接触式换热器的上方或下方,可以实现下送风或上送风的送风方式,并有效节省占地面积,本实用新型通过切换新风进口和回风进口,实现此空调装置全回风或全新风或回风和新风混合的运行模式,温度控制简便易行,通过在新风进口侧设置有第一检修门,可以在空调区域外部对空调装置进行检修,在回风进口侧设置有第二检修门,可以在空调区域内对空调装置进行检修,整体的维护检修方便,采用回风与新风的搭配处理方式,有效降低空气过滤器的过滤负荷,延长空气过滤器的使用寿命,有效保证了室内空调系统的全年运行。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在室内布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实施例4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工艺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工艺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工艺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的工艺结构示意图。
附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0的工艺结构示意图。
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0的工艺结构示意图。
附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1的工艺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工作箱体,2为送风箱体,3为第一表面式换热器,4为直接接触式换热器,5为送风机,6为回风进口,7为新风进口,8为送风口,9为空气过滤器,10为导流匀风装置,11为第二表面式换热器,12为机壳,13为排风机,14为第三表面式换热器,15为填料,16为喷淋装置,17为板式换热器,18为第一管线,19为第二管线,20为第三管线,21为第四管线,22为第五管线,23为第一循环水泵,24为第二循环水泵,25为第六管线,26为第七管线,27为第八管线,28为第四表面式换热器,29为第九管线,30为第十管线,31为第一阀门,32为第二阀门,33为第三阀门,34为第四阀门,35为低温供水管,36为第十一管线,37为低温回水管,38为蒸发器,39为冷凝器,40为压缩机,41为节流阀,42为第三循环水泵,43为第一检修门,44为第二检修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2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2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如附图1、2、3所示,该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工作箱体1、送风箱体2、第一表面式换热器3、直接接触式换热器4和送风机5;送风箱体2设置在工作箱体1的上方或下方,在工作箱体1的中部内设置有进风区域,对应进风区域室内侧的工作箱体1上设置有回风进口6,对应进风区域室外侧的工作箱体1上设置有新风进口7,对应进风区域两侧的工作箱体1内分别设置有第一表面式换热器3,在每台第一表面式换热器3的出风侧的工作箱体1内分别设置有直接接触式换热器4,对应每侧直接接触式换热器4出风侧的工作箱体1上设置有能够连通送风箱体2的过风口,在送风箱体2内设置有送风机5,在送风箱体2上设置有与送风机5出风口相连通的送风口8。当送风箱体2设置在工作箱体1的上方时,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上送风的送风方式,当送风箱体2设置在工作箱体1的下方时,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下送风的送风方式。
运行模式一:新风进口7开启,回风进口6关闭,新风经过本实用新型制冷处理后送入室内;
运行模式二:新风进口7关闭,回风进口6开启,回风经过本实用新型降温处理后送入室内,避免了室外洁净度不高的新风进入室内;
运行模式三:新风进口7和回风进口6同时打开,新风和回风混合后经过本实用新型处理后送入室内。
可根据实际需要,下述实施例对上述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实施例2,如附图4所示,在每侧直接接触式换热器4与过风口之间的工作箱体1内设置有空气过滤器9。为确保室内的送风洁净度,可以在直接接触式换热器4出风侧设置空气过滤器9,这里的空气过滤器9为物理过滤装置或静电除尘器或活性炭吸附装置或者不同功能的过滤装置的组合使用。
实施例3,如附图5所示,在工作箱体1内或在送风箱体2内设置有导流匀风装置10。导流匀风装置10为采用现有公知技术中的导流匀风装置,导流匀风装置10可以设置在工作箱体1内,也可以设置在送风箱体2内,设置导流匀风装置10,确保本实用新型的气流组织均匀,有效提高表面式换热器和直接蒸发制冷段的换热效率。
实施例4,如附图5、6所示,在每侧第一表面式换热器3和同侧的直接接触式换热器4之间的工作箱体1内设置有第二表面式换热器11。新风或/和回风仅通过第一表面式换热器3和直接接触式换热器4的蒸发冷却处理的空气受气象条件的影响,为确保空调区域的安全运行,在第一表面式换热器3的出风侧设置第二表面式换热器11,第二表面式换热器11通过低温冷水对送风进一步冷却,送风温度进一步得到保障。
实施例5,作为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优化,如附图7所示,该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和板式换热器17,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包括机壳12、排风机13、第三表面式换热器14,在机壳12的上部内安装有填料15,在填料15上方的机壳12内设置有喷淋装置16,在填料15下方的机壳12上设置有进风口,对应该进风口的机壳12上设置有至少一台的与该进风口相连通的第三表面式换热器14,在机壳12的顶部设置有排风口,对应该排风口的机壳12上设置有与该排风口相连通的排风机13,机壳12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板式换热器17内设置有一次水循环通道和二次水循环通道,板式换热器17的一次水循环通道的出口与第三表面式换热器14的进水口通过第一管线18相连通,第三表面式换热器14的出水口与喷淋装置16的进水口通过第二管线19相连通,机壳12下方的出水口与板式换热器17的一次水循环通道的进口通过第三管线20相连通,板式换热器17的二次水循环通道的出水口与每台第一表面式换热器3的进水口之间采用并联的方式通过第四管线21相连通,板式换热器17的二次水循环通道的进水口与每台第一表面式换热器3的出水口之间采用并联的方式通过第五管线22相连通,在第四管线21上串接有第一循环水泵23,在第三管线20上串接有第二循环水泵24。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制取高温冷水,高温冷水通过板式换热器17一次侧,温度升高的一次侧冷水回到间接蒸发冷水机组,板式换热器17二次侧的冷水并联经过两侧的第一表面式换热器3,对回风或/和新风进行降温处理,温度升高的二次侧回水回到板式换热器17。
实施例6,作为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的优化,如附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和板式换热器17,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包括机壳12、排风机13、第三表面式换热器14,在机壳12的上部内安装有填料15,在填料15上方的机壳12内设置有喷淋装置16,在填料15下方的机壳12上设置有进风口,对应该进风口的机壳12上设置有至少一台的与该进风口相连通的第三表面式换热器14,在机壳12的顶部设置有排风口,对应该排风口的机壳12上设置有与该排风口相连通的排风机13,机壳12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板式换热器17内设置有一次水循环通道和二次水循环通道,板式换热器17的一次水循环通道的出口与第三表面式换热器14的进水口通过第一管线18相连通,第三表面式换热器14的出水口与喷淋装置16的进水口通过第二管线19相连通,机壳12下方的出水口与板式换热器17的一次水循环通道的进口通过第三管线20相连通,板式换热器17的二次水循环通道的出水口与其中一台的第一表面式换热器3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六管线25相连通,该台第一表面式换热器3的出水口与另外一台第一表面式换热器3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七管线26相连通,另外一台第一表面式换热器3的出水口与板式换热器17的二次水循环通道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八管线27相连通,在第六管线25上串接有第一循环水泵23,在第三管线20上串接有第二循环水泵24。板式换热器17二次侧的冷水串联经过两侧的第一表面式换热器3,对回风或/和新风进行降温处理,温度升高的二次侧回水回到板式换热器17,这时的二次侧冷水的水量较小,间接蒸发冷水机组的冷量充分被利用。
实施例7,根据需要,在填料上方的机壳上还设置有进风口,对应该进风口的机壳上设置有至少一台的与该进风口相连通的第四表面式换热器,第五管线与第四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九管线相连通,第一循环水泵之前的第四管线与第四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口之间通过第十管线相连通,在第九管线之前的第五管线上串接有第一阀门,在第十管线之前的第四管线上串接有第二阀门,在第九管线上串接有第三阀门,在第十管线上串接有第四阀门。
实施例8,作为实施例6的优化,如附图9所示,在填料15上方的机壳12上还设置有进风口,对应该进风口的机壳12上设置有至少一台的与该进风口相连通的第四表面式换热器28,第八管线27与第四表面式换热器28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九管线29相连通,第一循环水泵23之前的第六管线25与第四表面式换热器28的出水口之间通过第十管线30相连通,在第九管线29之前的第八管线27上串接有第一阀门31,在第十管线30之前的第六管线25上串接有第二阀门32,在第九管线29上串接有第三阀门33,在第十管线30上串接有第四阀门34。
运行模式一: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制取冷水,板式换热器17一次侧的冷水形成循环,第一阀门31、第二阀门32开启,第三阀门33、第四阀门34关闭,板式换热器17二次侧供水串联经过两侧的第一表面式换热器3,回风进口6开启,室内回风经过第一表面式换热器3和直接接触式换热器4处理后由送风机5送入室内,当室外空气湿球温度较高,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制取的高温冷水的温度不能对室内回风进行有效降温时,可以开启空调装置上的新风进口7,引入室外新风进行蒸发制冷处理后送入室内;
运行模式二:第一阀门31、第二阀门32关闭,第三阀门33、第四阀门34开启,间接蒸发冷水机组的喷淋装置16关闭,室外低温空气通过第四表面式换热器28制取低温载冷介质,低温载冷介质串联经过过两侧的第一表面式换热器3,主要用于冬季工况下,利用室外低温空气对载冷介质进行干式冷却,起到节水的作用;
板式换热器17二次侧循环的载冷介质为水或防冻液,防冻液可以为乙二醇溶液,充分起到防冻保护的作用;为确保两侧的第一表面式换热器3处理后的空气温度相同,板式换热器17二次侧的冷水可以并联经过两侧的第一表面式换热器3。
实施例9,作为实施例4、实施例6和实施例8的优化,如附图10所示,其中一台的第二表面式换热器11的进水口上连通有低温供水管35,该台第二表面式换热器11的出水口与另外一台第二表面式换热器11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十一管线36相连通,在另外一台第二表面式换热器11的出水口上连通有低温回水管37。板式换热器17二次侧的高温冷水串联经过两侧的第一表面式换热器3,第二表面式换热器11串联通入低温冷水,经过高温冷水处理后的空气再经过低温冷水等湿冷却,送风温度更低,设置第二表面式换热器11使得空调区域的送风温度更有保证;根据需要,高温冷水可以并联经过两侧的第一表面式换热器3,低温冷水也可以并联经过两侧的第二表面式换热器11。
实施例10,作为实施例9的优化,如附图11、12所示,该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压缩式冷水机组,压缩式冷水机组包括蒸发器38、冷凝器39、压缩机40和节流阀41,蒸发器38内设置有冷媒通道和冷水通道,冷凝器39内设置有冷媒通道和冷却水通道,蒸发器38的冷媒通道出口与冷凝器39的冷媒通道进口通过压缩机40相连通,蒸发器38的冷媒通道进口与冷凝器39的冷媒通道出口通过节流阀41相连通,第一管线18依次经过冷凝器39的冷却水通道进口和冷却水通道出口,蒸发器38的冷水通道出口与低温供水管35相连通,蒸发器38的冷水通道进口与低温回水管37道相连通,在低温供水管35上串接有第三循环水泵42。低温冷水由压缩式冷水机组提供,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制取的高温冷水通过第二循环水泵24进入板式换热器17一次侧,一次侧回水作为冷却水进入压缩式冷水机组的冷凝器39,冷凝器39的回水进入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循环冷却,间接蒸发冷水机组的冷量充分释放,压缩式冷水机组制取的低温冷水通过第三循环水泵42串联经过两侧的第二表面式换热器11,对空气进一步降温冷却。
当实施例4、实施例6、实施例8、实施例9和实施例10的技术方案相结合时,有以下四种运行模式:
运行模式一: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制取冷水,板式换热器17一次侧的冷水形成循环,第一阀门31和第二阀门32开启,第三阀门33和第四阀门34关闭,板式换热器17二次侧供水串联经过两组第一表面式换热器3,回风进口6开启,室内回风经过第一表面式换热器3和直接接触式换热器4处理后由送风机5送入室内;
运行模式二:第一阀门31和第二阀门32开启,第三阀门33和第四阀门34关闭,当室外空气湿球温度较高,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制取的高温冷水的温度不能对室内回风进行有效降温时,可以开启新风进口7,引入新风进行蒸发制冷处理后送入室内;
运行模式三:第一阀门31和第二阀门32开启,第三阀门33和第四阀门34关闭,当经过蒸发制冷处理后的新风送风温度还不能满足室内送风要求时,可以开启压缩式冷水机组,制取低温冷水通过第二表面式换热器11进一步冷却空气;
运行模式四:第一阀门31和第二阀门32关闭,第三阀门33和第四阀门34开启,间接蒸发冷水机组的喷淋装置16关闭,压缩式冷水机组关闭,室外低温空气通过第四表面式换热器28制取低温载冷介质,低温载冷介质串联经过两组第一表面式换热器3,新风进口7关闭,回风进口6开启,主要用于冬季工况下,利用室外低温空气对载冷介质进行干式冷却,起到节水的作用;
根据需要,高温冷水可以并联经过两组第一表面式换热器3,低温冷水也可以并联经过两组第二表面式换热器11。
实施例11,作为实施例1、实施例 2和实施例3的优化,如附图14所示,该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水冷直膨机组、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和板式换热器17,在每侧的第一表面式换热器3与直接接触式换热器4之间分别设置有水冷直膨机组,水冷直膨机组包括蒸发器38、冷凝器39、压缩机40和节流阀41,蒸发器38内设置有冷媒通道和冷水通道,冷凝器39内设置有冷媒通道和冷却水通道,蒸发器38的冷媒通道出口与冷凝器39的冷媒通道进口通过压缩机40相连通,蒸发器38的冷媒通道进口与冷凝器39的冷媒通道出口通过节流阀41相连通,蒸发器38设置在第一表面式换热器3的出风侧,并且蒸发器38的过风通道与第一表面式换热器3的过风通道和直接接触式换热器4的过风通道相连通,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包括机壳12、排风机13、第三表面式换热器14,在机壳12的上部内安装有填料15,在填料15上方的机壳12内设置有喷淋装置16,在填料15下方的机壳12上设置有进风口,对应该进风口的机壳12上设置有至少一台的与该进风口相连通的第三表面式换热器14,在机壳12的顶部设置有排风口,对应该排风口的机壳12上设置有与该排风口相连通的排风机13,机壳12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板式换热器17内设置有一次水循环通道和二次水循环通道,板式换热器17的一次水循环通道的出口与第三表面式换热器14的进水口通过第一管线18相连通,第三表面式换热器14的出水口与喷淋装置16的进水口通过第二管线19相连通,机壳12下方的出水口与板式换热器17的一次水循环通道的进口通过第三管线20相连通,板式换热器17的二次水循环通道的出水口与每台第一表面式换热器3的进水口之间采用并联的方式通过第四管线21相连通,板式换热器17的二次水循环通道的进水口与每台冷凝器39的冷却水通道出水口之间采用并联的方式通过第五管线22相连通,在第四管线21上串接有第一循环水泵23,在第三管线20上串接有第二循环水泵24。
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制取高温冷水,高温冷水通过板式换热器17一次侧,温度升高的一次侧冷水回到间接蒸发冷水机组,板式换热器17二次侧的冷水并联经过两侧的第一表面式换热器3,然后经过冷凝器39,为蒸发器提供温度更低的冷媒,能够对经过第一表面式换热器3处理后的回风或/和新风进行进一步降温处理为空调区域提供温度更低的风。
实施例12,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如附图13所示,根据需要,对应新风进口7侧的工作箱体1上设置有第一检修门43,对应回风进口6侧的工作箱体1上设置有第二检修门44。新风进口7朝向室外,在新风进口7侧设置有第一检修门43,可以在空调区域外部对空调装置进行检修;回风进口6朝向室内,在回风进口6侧设置有第二检修门44,可以在空调区域内对空调装置进行检修,机组结构紧凑,整体的维护检修方便。
实施例13,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根据需要,对应回风进口和新风进口上设置有风阀。风阀为现有公知技术。
实施例14,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根据需要,对应回风进口和新风进口上设置有保温密闭装置。保温密闭装置为现有公知技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结构紧凑,通过将送风机5设置在表面式换热器和直接接触式换热器4的上方或下方,可以实现下送风或上送风的送风方式,并有效节省占地面积,本实用新型通过切换新风进口7和回风进口6,实现此空调装置全回风或全新风或回风和新风混合的运行模式,温度控制简便易行,通过在新风进口7侧设置有第一检修门43,可以在空调区域外部对空调装置进行检修,在回风进口6侧设置有第二检修门44,可以在空调区域内对空调装置进行检修,整体的维护检修方便,采用回风与新风的搭配处理方式,有效降低空气过滤器9的过滤负荷,延长空气过滤器9的使用寿命,有效保证了室内空调系统的全年运行。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Claims (39)

1.一种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箱体、送风箱体、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直接接触式换热器和送风机;送风箱体设置在工作箱体的上方或下方,在工作箱体的中部内设置有进风区域,对应进风区域室内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回风进口,对应进风区域室外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新风进口,对应进风区域两侧的工作箱体内分别设置有第一表面式换热器,在每台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的出风侧的工作箱体内分别设置有直接接触式换热器,对应每侧直接接触式换热器出风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能够连通送风箱体的过风口,在送风箱体内设置有送风机,在送风箱体上设置有与送风机出风口相连通的送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侧直接接触式换热器与过风口之间的工作箱体内设置有空气过滤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工作箱体内或在送风箱体内设置有导流匀风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侧第一表面式换热器和同侧的直接接触式换热器之间的工作箱体内设置有第二表面式换热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侧第一表面式换热器和同侧的直接接触式换热器之间的工作箱体内设置有第二表面式换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和板式换热器,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包括机壳、排风机、第三表面式换热器,在机壳的上部内安装有填料,在填料上方的机壳内设置有喷淋装置,在填料下方的机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对应该进风口的机壳上设置有至少一台的与该进风口相连通的第三表面式换热器,在机壳的顶部设置有排风口,对应该排风口的机壳上设置有与该排风口相连通的排风机,机壳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板式换热器内设置有一次水循环通道和二次水循环通道,板式换热器的一次水循环通道的出口与第三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口通过第一管线相连通,第三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口与喷淋装置的进水口通过第二管线相连通,机壳下方的出水口与板式换热器的一次水循环通道的进口通过第三管线相连通,板式换热器的二次水循环通道的出水口与每台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口之间采用并联的方式通过第四管线相连通,板式换热器的二次水循环通道的进水口与每台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口之间采用并联的方式通过第五管线相连通,在第四管线上串接有第一循环水泵,在第三管线上串接有第二循环水泵。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和板式换热器,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包括机壳、排风机、第三表面式换热器,在机壳的上部内安装有填料,在填料上方的机壳内设置有喷淋装置,在填料下方的机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对应该进风口的机壳上设置有至少一台的与该进风口相连通的第三表面式换热器,在机壳的顶部设置有排风口,对应该排风口的机壳上设置有与该排风口相连通的排风机,机壳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板式换热器内设置有一次水循环通道和二次水循环通道,板式换热器的一次水循环通道的出口与第三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口通过第一管线相连通,第三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口与喷淋装置的进水口通过第二管线相连通,机壳下方的出水口与板式换热器的一次水循环通道的进口通过第三管线相连通,板式换热器的二次水循环通道的出水口与每台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口之间采用并联的方式通过第四管线相连通,板式换热器的二次水循环通道的进水口与每台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口之间采用并联的方式通过第五管线相连通,在第四管线上串接有第一循环水泵,在第三管线上串接有第二循环水泵。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和板式换热器,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包括机壳、排风机、第三表面式换热器,在机壳的上部内安装有填料,在填料上方的机壳内设置有喷淋装置,在填料下方的机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对应的进风口机壳上设置有至少一台的与该进风口相连通的第三表面式换热器,在机壳的顶部设置有排风口,对应排风口的机壳上设置有与该排风口相连通的排风机,机壳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板式换热器内设置有一次水循环通道和二次水循环通道,板式换热器的一次水循环通道的出口与第三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口通过第一管线相连通,第三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口与喷淋装置的进水口通过第二管线相连通,机壳下方的出水口与板式换热器的一次水循环通道的进口通过第三管线相连通,板式换热器的二次水循环通道的出水口与其中一台的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六管线相连通,该台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口与另外一台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七管线相连通,另外一台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口与板式换热器的二次水循环通道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八管线相连通,在第六管线上串接有第一循环水泵,在第三管线上串接有第二循环水泵。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和板式换热器,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包括机壳、排风机、第三表面式换热器,在机壳的上部内安装有填料,在填料上方的机壳内设置有喷淋装置,在填料下方的机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对应的进风口机壳上设置有至少一台的与该进风口相连通的第三表面式换热器,在机壳的顶部设置有排风口,对应排风口的机壳上设置有与该排风口相连通的排风机,机壳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板式换热器内设置有一次水循环通道和二次水循环通道,板式换热器的一次水循环通道的出口与第三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口通过第一管线相连通,第三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口与喷淋装置的进水口通过第二管线相连通,机壳下方的出水口与板式换热器的一次水循环通道的进口通过第三管线相连通,板式换热器的二次水循环通道的出水口与其中一台的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六管线相连通,该台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口与另外一台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七管线相连通,另外一台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口与板式换热器的二次水循环通道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八管线相连通,在第六管线上串接有第一循环水泵,在第三管线上串接有第二循环水泵。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和板式换热器,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包括机壳、排风机、第三表面式换热器,在机壳的上部内安装有填料,在填料上方的机壳内设置有喷淋装置,在填料下方的机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对应的进风口机壳上设置有至少一台的与该进风口相连通的第三表面式换热器,在机壳的顶部设置有排风口,对应排风口的机壳上设置有与该排风口相连通的排风机,机壳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板式换热器内设置有一次水循环通道和二次水循环通道,板式换热器的一次水循环通道的出口与第三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口通过第一管线相连通,第三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口与喷淋装置的进水口通过第二管线相连通,机壳下方的出水口与板式换热器的一次水循环通道的进口通过第三管线相连通,板式换热器的二次水循环通道的出水口与其中一台的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六管线相连通,该台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口与另外一台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七管线相连通,另外一台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口与板式换热器的二次水循环通道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八管线相连通,在第六管线上串接有第一循环水泵,在第三管线上串接有第二循环水泵。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和板式换热器,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包括机壳、排风机、第三表面式换热器,在机壳的上部内安装有填料,在填料上方的机壳内设置有喷淋装置,在填料下方的机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对应的进风口机壳上设置有至少一台的与该进风口相连通的第三表面式换热器,在机壳的顶部设置有排风口,对应排风口的机壳上设置有与该排风口相连通的排风机,机壳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板式换热器内设置有一次水循环通道和二次水循环通道,板式换热器的一次水循环通道的出口与第三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口通过第一管线相连通,第三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口与喷淋装置的进水口通过第二管线相连通,机壳下方的出水口与板式换热器的一次水循环通道的进口通过第三管线相连通,板式换热器的二次水循环通道的出水口与其中一台的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六管线相连通,该台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口与另外一台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七管线相连通,另外一台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口与板式换热器的二次水循环通道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八管线相连通,在第六管线上串接有第一循环水泵,在第三管线上串接有第二循环水泵。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填料上方的机壳上还设置有进风口,对应该进风口的机壳上设置有至少一台的与该进风口相连通的第四表面式换热器,第五管线与第四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九管线相连通,第一循环水泵之前的第四管线与第四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口之间通过第十管线相连通,在第九管线之前的第五管线上串接有第一阀门,在第十管线之前的第四管线上串接有第二阀门,在第九管线上串接有第三阀门,在第十管线上串接有第四阀门。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填料上方的机壳上还设置有进风口,对应该进风口的机壳上设置有至少一台的与该进风口相连通的第四表面式换热器,第八管线与第四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九管线相连通,第一循环水泵之前的第六管线与第四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口之间通过第十管线相连通,在第九管线之前的第八管线上串接有第一阀门,在第十管线之前的第六管线上串接有第二阀门,在第九管线上串接有第三阀门,在第十管线上串接有第四阀门。
14.根据权利要求7或9或10或11所述的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填料上方的机壳上还设置有进风口,对应该进风口的机壳上设置有至少一台的与该进风口相连通的第四表面式换热器,第八管线与第四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九管线相连通,第一循环水泵之前的第六管线与第四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口之间通过第十管线相连通,在第九管线之前的第八管线上串接有第一阀门,在第十管线之前的第六管线上串接有第二阀门,在第九管线上串接有第三阀门,在第十管线上串接有第四阀门。
15.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台的第二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口上连通有低温供水管,该台第二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口与另外一台第二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十一管线相连通,在另外一台第二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口上连通有低温回水管。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台的第二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口上连通有低温供水管,该台第二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口与另外一台第二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十一管线相连通,在另外一台第二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口上连通有低温回水管。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缩式冷水机组,压缩式冷水机组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节流阀,蒸发器内设置有冷媒通道和冷水通道,冷凝器内设置有冷媒通道和冷却水通道,蒸发器的冷媒通道出口与冷凝器的冷媒通道进口通过压缩机相连通,蒸发器的冷媒通道进口与冷凝器的冷媒通道出口通过节流阀相连通,第一管线依次经过冷凝器的冷却水通道进口和冷却水通道出口,蒸发器的冷水通道出口与低温供水管相连通,蒸发器的冷水通道进口与低温回水管道相连通,在低温供水管上串接有第三循环水泵。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缩式冷水机组,压缩式冷水机组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节流阀,蒸发器内设置有冷媒通道和冷水通道,冷凝器内设置有冷媒通道和冷却水通道,蒸发器的冷媒通道出口与冷凝器的冷媒通道进口通过压缩机相连通,蒸发器的冷媒通道进口与冷凝器的冷媒通道出口通过节流阀相连通,第一管线依次经过冷凝器的冷却水通道进口和冷却水通道出口,蒸发器的冷水通道出口与低温供水管相连通,蒸发器的冷水通道进口与低温回水管道相连通,在低温供水管上串接有第三循环水泵。
1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冷直膨机组、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和板式换热器,在每侧的第一表面式换热器与直接接触式换热器之间分别设置有水冷直膨机组,水冷直膨机组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节流阀,蒸发器内设置有冷媒通道和冷水通道,冷凝器内设置有冷媒通道和冷却水通道,蒸发器的冷媒通道出口与冷凝器的冷媒通道进口通过压缩机相连通,蒸发器的冷媒通道进口与冷凝器的冷媒通道出口通过节流阀相连通,蒸发器设置在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的出风侧,并且蒸发器的过风通道与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的过风通道和直接接触式换热器的过风通道相连通,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包括机壳、排风机、第三表面式换热器,在机壳的上部内安装有填料,在填料上方的机壳内设置有喷淋装置,在填料下方的机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对应该进风口的机壳上设置有至少一台的与该进风口相连通的第三表面式换热器,在机壳的顶部设置有排风口,对应该排风口的机壳上设置有与该排风口相连通的排风机,机壳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板式换热器内设置有一次水循环通道和二次水循环通道,板式换热器的一次水循环通道的出口与第三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口通过第一管线相连通,第三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口与喷淋装置的进水口通过第二管线相连通,机壳下方的出水口与板式换热器的一次水循环通道的进口通过第三管线相连通,板式换热器的二次水循环通道的出水口与每台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口之间采用并联的方式通过第四管线相连通,板式换热器的二次水循环通道的进水口与每台冷凝器的冷却水通道出水口之间采用并联的方式通过第五管线相连通,在第四管线上串接有第一循环水泵,在第三管线上串接有第二循环水泵。
2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冷直膨机组、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和板式换热器,在每侧的第一表面式换热器与直接接触式换热器之间分别设置有水冷直膨机组,水冷直膨机组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节流阀,蒸发器内设置有冷媒通道和冷水通道,冷凝器内设置有冷媒通道和冷却水通道,蒸发器的冷媒通道出口与冷凝器的冷媒通道进口通过压缩机相连通,蒸发器的冷媒通道进口与冷凝器的冷媒通道出口通过节流阀相连通,蒸发器设置在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的出风侧,并且蒸发器的过风通道与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的过风通道和直接接触式换热器的过风通道相连通,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包括机壳、排风机、第三表面式换热器,在机壳的上部内安装有填料,在填料上方的机壳内设置有喷淋装置,在填料下方的机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对应该进风口的机壳上设置有至少一台的与该进风口相连通的第三表面式换热器,在机壳的顶部设置有排风口,对应该排风口的机壳上设置有与该排风口相连通的排风机,机壳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板式换热器内设置有一次水循环通道和二次水循环通道,板式换热器的一次水循环通道的出口与第三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口通过第一管线相连通,第三表面式换热器的出水口与喷淋装置的进水口通过第二管线相连通,机壳下方的出水口与板式换热器的一次水循环通道的进口通过第三管线相连通,板式换热器的二次水循环通道的出水口与每台第一表面式换热器的进水口之间采用并联的方式通过第四管线相连通,板式换热器的二次水循环通道的进水口与每台冷凝器的冷却水通道出水口之间采用并联的方式通过第五管线相连通,在第四管线上串接有第一循环水泵,在第三管线上串接有第二循环水泵。
2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新风进口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第一检修门,对应回风进口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第二检修门;或/和,对应回风进口和新风进口上设置有风阀;或/和,对应回风进口和新风进口上设置有保温密闭装置。
2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新风进口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第一检修门,对应回风进口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第二检修门;或/和,对应回风进口和新风进口上设置有风阀;或/和,对应回风进口和新风进口上设置有保温密闭装置。
2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新风进口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第一检修门,对应回风进口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第二检修门;或/和,对应回风进口和新风进口上设置有风阀;或/和,对应回风进口和新风进口上设置有保温密闭装置。
2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新风进口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第一检修门,对应回风进口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第二检修门;或/和,对应回风进口和新风进口上设置有风阀;或/和,对应回风进口和新风进口上设置有保温密闭装置。
2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新风进口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第一检修门,对应回风进口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第二检修门;或/和,对应回风进口和新风进口上设置有风阀;或/和,对应回风进口和新风进口上设置有保温密闭装置。
2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新风进口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第一检修门,对应回风进口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第二检修门;或/和,对应回风进口和新风进口上设置有风阀;或/和,对应回风进口和新风进口上设置有保温密闭装置。
2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新风进口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第一检修门,对应回风进口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第二检修门;或/和,对应回风进口和新风进口上设置有风阀;或/和,对应回风进口和新风进口上设置有保温密闭装置。
2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新风进口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第一检修门,对应回风进口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第二检修门;或/和,对应回风进口和新风进口上设置有风阀;或/和,对应回风进口和新风进口上设置有保温密闭装置。
29.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新风进口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第一检修门,对应回风进口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第二检修门;或/和,对应回风进口和新风进口上设置有风阀;或/和,对应回风进口和新风进口上设置有保温密闭装置。
3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新风进口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第一检修门,对应回风进口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第二检修门;或/和,对应回风进口和新风进口上设置有风阀;或/和,对应回风进口和新风进口上设置有保温密闭装置。
31.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新风进口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第一检修门,对应回风进口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第二检修门;或/和,对应回风进口和新风进口上设置有风阀;或/和,对应回风进口和新风进口上设置有保温密闭装置。
32.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新风进口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第一检修门,对应回风进口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第二检修门;或/和,对应回风进口和新风进口上设置有风阀;或/和,对应回风进口和新风进口上设置有保温密闭装置。
33.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新风进口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第一检修门,对应回风进口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第二检修门;或/和,对应回风进口和新风进口上设置有风阀;或/和,对应回风进口和新风进口上设置有保温密闭装置。
34.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新风进口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第一检修门,对应回风进口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第二检修门;或/和,对应回风进口和新风进口上设置有风阀;或/和,对应回风进口和新风进口上设置有保温密闭装置。
35.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新风进口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第一检修门,对应回风进口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第二检修门;或/和,对应回风进口和新风进口上设置有风阀;或/和,对应回风进口和新风进口上设置有保温密闭装置。
36.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新风进口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第一检修门,对应回风进口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第二检修门;或/和,对应回风进口和新风进口上设置有风阀;或/和,对应回风进口和新风进口上设置有保温密闭装置。
37.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新风进口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第一检修门,对应回风进口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第二检修门;或/和,对应回风进口和新风进口上设置有风阀;或/和,对应回风进口和新风进口上设置有保温密闭装置。
38.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新风进口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第一检修门,对应回风进口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第二检修门;或/和,对应回风进口和新风进口上设置有风阀;或/和,对应回风进口和新风进口上设置有保温密闭装置。
39.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新风进口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第一检修门,对应回风进口侧的工作箱体上设置有第二检修门;或/和,对应回风进口和新风进口上设置有风阀;或/和,对应回风进口和新风进口上设置有保温密闭装置。
CN201720381373.7U 2017-04-12 2017-04-12 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998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81373.7U CN207999879U (zh) 2017-04-12 2017-04-12 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81373.7U CN207999879U (zh) 2017-04-12 2017-04-12 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99879U true CN207999879U (zh) 2018-10-23

Family

ID=63834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8137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99879U (zh) 2017-04-12 2017-04-12 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998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35480A (zh) * 2022-09-16 2022-12-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新风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和新风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35480A (zh) * 2022-09-16 2022-12-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新风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和新风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76116B (zh) 蒸发冷却与传统制冷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及其空调方法
CN109373480B (zh) 一种蒸发冷却与蒸发冷凝相结合的节能净化空调系统
CN101514829B (zh) 带填料的板管蒸发式冷凝空调机组
CN211792609U (zh) 一种数据中心用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208998234U (zh) 结合蒸发冷却与蒸发冷凝的节能净化空调系统
CN105737302A (zh) 基于干空气能的中央空调
CN207599917U (zh) 间接蒸发供冷装置
CN210070102U (zh) 一种地埋管水源除湿加湿新风机组
CN111295084A (zh) 一种使用冷凝器及蒸发器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209558605U (zh) 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用新风除湿系统
CN110749018A (zh) 一种单机双级压缩中间抽气热回收新风处理装置
CN205119549U (zh) 多功能热泵型蒸发式冷凝空调机组
CN202284834U (zh) 再循环紧凑型复合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207702630U (zh) 组合式蒸发制冷供冷水装置
CN208124521U (zh) 带免费冷却塔供冷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
CN109990413A (zh) 一种重力热管与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结合的空调机组
CN212108844U (zh) 基于转轮式热回收、间接蒸发冷却及机械制冷的空调机组
CN206496460U (zh) 全年运行空调冷却装置
CN207999879U (zh) 全工况运行的空气处理装置
CN209588260U (zh) 一种结合机械制冷的闭式蒸发冷却-冷凝冷水机组
CN109915968B (zh) 一种防堵塞的蒸发冷却结合机械制冷的空调机组
CN202002244U (zh) 一种溶液喷淋型空调热泵机组
CN207600014U (zh) 风冷压缩式制冷与蒸发制冷的全年运行双冷源空调装置
CN201391953Y (zh) 带填料的板管蒸发式冷凝空调机组
CN204678572U (zh) 基于蒸发冷却与热管、热泵联合的空调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