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95340U - 一种用于骨传导耳机的骨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骨传导耳机的骨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95340U
CN207995340U CN201820387735.8U CN201820387735U CN207995340U CN 207995340 U CN207995340 U CN 207995340U CN 201820387735 U CN201820387735 U CN 201820387735U CN 207995340 U CN207995340 U CN 2079953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ne
capsul
annular
vibrator
esophag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8773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先陆
李志平
梅百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Wogal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Wogal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Wogal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Wogal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8773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953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953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953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gnetic Treatmen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骨传导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骨传导耳机的骨振器,包括第一密封壳和第二密封壳,所述第一密封壳与所述第二密封壳组成一密封腔,所述第一密封壳的边缘处沿圆周方向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二密封壳包括壳壁,所述壳壁的底端沿圆周方向设有与所述环形凹槽对应的环形卡块。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对骨振器的结构进行改进,使骨振器的结构更加稳定牢固。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骨传导耳机的骨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骨传导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骨传导耳机的骨振器。
背景技术
人们常使用耳机来收听各种不同声音,因体积小,方便使用,同时在收听的时候不会影响到他人,耳机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由于传统耳机是通过耳膜接受声音的,长时间使用耳机,耳膜易受损,易导致听力下降,影响人们正常听力。
现有专利宽频带骨振器(申请号201020211439.6)公开了一种宽频带骨振器,密封壳体的内侧盖固定连接环形振动片的外沿边,环形振动片的内沿边固定连接极靴,极靴内与环形振动片同轴连接恒磁体,恒磁体与极靴之间连有一圈线圈,线圈连接输入引线。现有的骨传导耳机的骨振器多为上述专利中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将骨振器置于耳机的外壳内,但是现有骨振器在耳机受到外界冲击时,骨振器的内部结构容易发生损坏或错位。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对骨振器的结构进行改进,使骨振器的结构更加稳定牢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骨传导耳机的骨振器,包括第一密封壳和第二密封壳,所述第一密封壳与所述第二密封壳组成一密封腔,所述第一密封壳的边缘处沿圆周方向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二密封壳包括壳壁,所述壳壁的底端沿圆周方向设有与所述环形凹槽对应的环形卡块。
优选的,所述环形凹槽由下至上包括依次连接的宽颈段和窄颈段,所述环形卡块的横截面宽度介于所述宽颈段与所述窄颈段的横截面宽度之间,所述环形卡块设置在所述宽颈段内。
优选的,所述密封腔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固定块、线筒、恒磁铁和极化靴,所述线筒的侧面包缠有线圈和备用线圈,所述线圈的一端连接有输出引线,所述备用线圈的一端连接有备用输出引线。
优选的,所述线筒的顶端沿圆周方向卡接有挡线筒,所述挡线筒的内侧设有固定磁铁,所述固定磁铁与所述恒磁铁的底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线圈的外侧套接有环形振动片,所述固定块的外侧套接有支撑环形片,所述支撑环形片上设有一端穿过所述环形振动片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套接有分别设置在所述环形振动片两侧的上压片和下压片。
优选的,所述上压片与所述下压片之间的纵向垂线距离大于所述环形振动片的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首先通过对现有骨振器的密封壳进行改进,通过固定块卡在宽颈段内,使第一密封壳与第二密封壳连接更加牢固,当耳机受到外界冲击时不会分开,能够良好的保护骨振器的内部结构;其次设有支撑环形片和支撑柱用于稳定环形振动片的位置,由于上压片和下压片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环形振动片的厚度,因此不会影响环形振动片的正常工作;设有备用线圈和备用输出引线用于防止输出引线或线圈的扯断而影响骨振器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第一密封壳;11、环形凹槽;12、宽颈段;13、窄颈段;14、固定块;2、第二密封壳;21、壳壁;22、环形卡块;3、密封腔;4、线圈;41、线筒;411、挡线筒;412、固定磁铁;42、输出引线;43、备用线圈;44、备用输出引线;5、支撑环形片;51、支撑柱;52、上压片;53、下压片;6、环形振动片;7、极化靴;8、恒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骨传导耳机的骨振器,包括第一密封壳1和第二密封壳2,第一密封壳1与第二密封壳2组成一密封腔3,第一密封壳1的边缘处沿圆周方向设有环形凹槽11,第二密封壳2包括壳壁21,壳壁21的底端沿圆周方向设有与环形凹槽11对应的环形卡块22。
如图1所示,环形凹槽11由下至上包括依次连接的宽颈段12和窄颈段13,环形卡块22的横截面宽度介于宽颈段12与窄颈段13的横截面宽度之间,环形卡块22设置在宽颈段12内。
如图1所示,密封腔3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固定块14、线筒41、恒磁铁8和极化靴7,线筒41的侧面包缠有线圈4和备用线圈43,线圈4的一端连接有输出引线42,备用线圈43的一端连接有备用输出引线44。
如图1所示,线筒41的顶端沿圆周方向卡接有挡线筒411,挡线筒411的内侧设有固定磁铁412,固定磁铁412与恒磁铁5的底端连接。
如图1所示,线圈4的外侧套接有环形振动片6,固定块14的外侧套接有支撑环形片5,支撑环形片5上设有一端穿过环形振动片6的支撑柱51,支撑柱51上套接有分别设置在环形振动片6两侧的上压片52和下压片53。
如图1所示,上压片52与下压片53之间的纵向垂线距离大于环形振动片6的宽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详细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交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骨传导耳机的骨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密封壳和第二密封壳,所述第一密封壳与所述第二密封壳组成一密封腔,所述第一密封壳的边缘处沿圆周方向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二密封壳包括壳壁,所述壳壁的底端沿圆周方向设有与所述环形凹槽对应的环形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骨传导耳机的骨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由下至上包括依次连接的宽颈段和窄颈段,所述环形卡块的横截面宽度介于所述宽颈段与所述窄颈段的横截面宽度之间,所述环形卡块设置在所述宽颈段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骨传导耳机的骨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腔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固定块、线筒、恒磁铁和极化靴,所述线筒的侧面包缠有线圈和备用线圈,所述线圈的一端连接有输出引线,所述备用线圈的一端连接有备用输出引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骨传导耳机的骨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筒的顶端沿圆周方向卡接有挡线筒,所述挡线筒的内侧设有固定磁铁,所述固定磁铁与所述恒磁铁的底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骨传导耳机的骨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的外侧套接有环形振动片,所述固定块的外侧套接有支撑环形片,所述支撑环形片上设有一端穿过所述环形振动片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套接有分别设置在所述环形振动片两侧的上压片和下压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骨传导耳机的骨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片与所述下压片之间的纵向垂线距离大于所述环形振动片的宽度。
CN201820387735.8U 2018-03-21 2018-03-21 一种用于骨传导耳机的骨振器 Active CN2079953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87735.8U CN207995340U (zh) 2018-03-21 2018-03-21 一种用于骨传导耳机的骨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87735.8U CN207995340U (zh) 2018-03-21 2018-03-21 一种用于骨传导耳机的骨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95340U true CN207995340U (zh) 2018-10-19

Family

ID=63828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87735.8U Active CN207995340U (zh) 2018-03-21 2018-03-21 一种用于骨传导耳机的骨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953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00474A1 (en) Open headphone
CN204031402U (zh) 用于骨传导震子的保护套
CN206272815U (zh) 新型头戴式耳机
CN204291298U (zh) 一种入耳式耳机
CN203423797U (zh) 一种带有固定架的扬声器
JP2007088675A5 (zh)
CN207995340U (zh) 一种用于骨传导耳机的骨振器
CN104581560B (zh) 低型扬声器换能器
CN203057425U (zh) 应用于头戴耳机中的振动喇叭
US10244322B2 (en) Space frame reinforced tweeter dome
CN107172546A (zh) 一种分频喇叭的耳机
CN206759721U (zh) 一种分频喇叭
CN206759722U (zh) 一种分频喇叭的耳机
CN203340269U (zh) 被动式音箱
WO2009063557A1 (ja) スピーカ装置
CN204069258U (zh) 外磁式骨导受话器
TWM553908U (zh) 鼓膜及其揚聲器
CN209057371U (zh) 一种用于耳机皮套组装的真空吸附治具
CN203563188U (zh) 一种扬声器的振动板
CN203859876U (zh) 扁平微型扬声器
CN206728294U (zh) 一种全角度旋转的助听器
JP2012044352A (ja) スピーカー
CN206117933U (zh) 一种带有照明灯的头戴式运动耳机
GB2577786A8 (en) Shading ring and loudspeakers
CN214591901U (zh) 一种可更换振膜的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