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43523U - 助听器 - Google Patents

助听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43523U
CN203243523U CN 201320184503 CN201320184503U CN203243523U CN 203243523 U CN203243523 U CN 203243523U CN 201320184503 CN201320184503 CN 201320184503 CN 201320184503 U CN201320184503 U CN 201320184503U CN 203243523 U CN203243523 U CN 2032435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nation unit
circuit system
magnetic circuit
hearing aids
vibrating diaphrag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18450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静
伯特·瑟林
许洪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AAC Acoustic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AAC Optoelectronic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AC Acoustic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AAC Optoelectronic C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AAC Acoustic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18450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435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435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4352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助听器,其包括一外壳和收容于所述外壳中的第一发声单元和第二发声单元,所述第一发声单元至少包括第一盆架以及收容于第一盆架的第一磁路系统、第一振膜和第一音圈,所述第一磁路系统设有第一磁间隙,所述第一音圈悬置于所述第一磁间隙中,所述第二发声单元至少包括第二盆架以及收容于第二盆架的第二磁路系统、第二振膜和第二音圈,所述第二磁路系统设有第二磁间隙,所述第二音圈悬置于所述第二磁间隙中,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和第二发声单元反向正对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助听器相较于相关技术的助听器,工艺实现简单方便,成本降低。

Description

助听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领域,具体是一种助听器。
【背景技术】
助听器,可以为听力障碍者提供可能的听觉感受。
相关技术的助听器,其包括一驱动臂,振动发声单元以及相邻并列设置的线圈、磁路系统以及与所述振动发声单元相连的连接杆,所述驱动臂依次穿过所述线圈和磁路系统,所述线圈和磁路系统都不与所述驱动臂相接触,所述驱动臂的振动通过连接杆传递到所述振动发声单元从而振动发声。相关技术的助听器要保证驱动臂穿过线圈和磁路系统时的平行度、线圈和磁路系统设置的平行度以及连接杆设置的稳定可靠性,工艺实现难度很高很复杂。这样的助听器的制作成本也很高,给多数听力障碍者带来很大的负担。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工艺实现简单方便,成本降低的新助听器已成为本领域研究的热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艺实现简单,成本降低的助听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助听器,其包括一外壳和收容于所述外壳中的第一发声单元和第二发声单元,所述第一发声单元至少包括第一盆架以及收容于第一盆架的第一磁路系统、第一振膜和第一音圈,所述第一磁路系统设有第一磁间隙,所述第一音圈悬置于所述第一磁间隙中,所述第二发声单元至少包括第二盆架以及收容于第二盆架的第二磁路系统、第二振膜和第二音圈,所述第二磁路系统设有第二磁间隙,所述第二音圈悬置于所述第二磁间隙中,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和第二发声单元反向正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发声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一上盖和第一下盖,所述第二发声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二上盖和第二下盖,所述第一、第二上盖和第一、第二下盖共同围成所述助听器的外壳,所述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设置于所述第一磁路系统和第二磁路系统之间,所述第一上盖和第二上盖在所述助听器的内部贴合在一起,所述第一、第二发声单元的出声方向均与其各自的振动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和第二发声单元在同一侧出声。
优选的,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和第二发声单元共用一个上盖。
优选的,所述第一发声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一上盖和第一下盖,所述第二发声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二上盖和第二下盖,所述第一、第二上盖和第一、第二下盖共同围成所述助听器的外壳,所述第一磁路系统和第二磁路系统设置于所述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之间,所述第一下盖和第二下盖在所述助听器的内部贴合在一起,所述第一、第二发声单元的出声方向均与其各自的振动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和第二发声单元在同一侧出声。
优选的,所述外壳设有第一壁、与所述第一壁相对的第二壁和连接所述第一壁和第二壁的侧壁,所述第一壁、第二壁以及侧壁共同围成外壳内部腔体,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和第二发声单元收容于所述腔体中,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固持于所述第一壁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固持于所述第二壁的内表面,所述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设置于所述第一磁路系统和第二磁路系统之间,所述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之间设有间隙,所述一侧壁设有正对所述间隙的通孔,此间隙作为出声通道,此通孔作为出声孔。
优选的,所述外壳是由导磁材质制成的外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助听器相较于相关技术的助听器,工艺实现简单方便,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助听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助听器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助听器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助听器的第四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实施例的助听器100,其包括第一发声单元A和第二发声单元B以及出声装置C,所述第一发声单元A和第二发声单元B在同一侧出声,所述出声装置C将第一发声单元A和第二发声单元B发出的声音导出。所述第一发声单元A包括第一盆架11以及收容于第一盆架11的第一磁路系统21、第一振膜31和第一音圈41,所述第一磁路系统21设有第一磁间隙51,所述第一音圈41悬置于所述第一磁间隙51中,所述第二发声单元B包括第二盆架12以及收容于第二盆架12的第二磁路系统22、第二振膜32和第二音圈42,所述第二磁路系统22设有第二磁间隙52,所述第二音圈42悬置于所述第二磁间隙52中,所述第一发声单元A和第二发声单元B反向正对设置。第一发声单元A和第二发声单元B在本实施例中的位置设置具体为所述第一振膜31和第二振膜32设置于所述第一磁路系统21和第二磁路系统22之间,所述第一发声单元A进一步包括第一上盖61和第一下盖71,所述第二发声单元B进一步包括第二上盖62和第二下盖72,所述第一上盖61、第二上盖62和第一下盖71、第二下盖72共同围成了所述助听器的外壳,所述第一上盖61和第二上盖62在所述助听器100的内部贴合在一起,所述第一发声单元A和第二发声单元B的出声方向x均与其各自的振动方向y垂直。
作为第二种可选实施方式200,将图1中的第一上盖61和第二上盖62改进设计作为一个整体,如图2所示,即所述第一发声单元A’和第二发声单元B’共用一个上盖6162。
作为第三种可选实施方式300,将图1中的第一发声单元A和第二发声单元B的位置互换,如图3所示,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声单元A’’和第二发声单元B’’的位置设置具体为所述第一磁路系统21’’和第二磁路系统22’’设置于所述第一振膜31’’和第二振膜32’’之间,从而是所述第一下盖71’’和第二下盖72’’在所述助听器200的内部贴合在一起。
作为第四种可选实施方式400,如图4所示,所述外壳设有第一壁401、与所述第一壁401相对的第二壁402和连接所述第一壁401和第二壁402的侧壁403,所述第一壁401、第二壁402以及侧壁403共同围成外壳内部腔体404,所述第一发声单元A’’’和第二发声单元B’’’收容于所述腔体404中,所述第一发声单元A’’’固持于所述第一壁401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发声单元B’’’固持于所述第二壁402的内表面,第一发声单元A’’’和第二发声单元B’’’在本实施例中的位置设置具体为所述第一振膜31’’’和第二振膜32’’’设置于所述第一磁路系统21’’’和第二磁路系统22’’’之间,从而所述第一振膜31’’’和第二振膜32’’’之间形成有间隙,此间隙作为出声通道,所述一侧壁设有正对所述间隙的通孔405,此通孔作为出声孔。所述助听器400还包括出声装置C’’’,所述出声装置C’’’和所述通孔405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助听器的外壳是由导磁材质制成的外壳,降低了助听器装置的漏磁,从而扩展了该助听器的应用范围。
动圈式发声单元工艺实现简单方便,利用两个动圈式发声单元配合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助听器,助听器的工艺实现简单方便,省去了诸多元件很难的平行度控制,成本也得到降低。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发声单元双驱动的设计,提高了助听器整体的灵敏度及功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助听器,其包括一外壳和收容于所述外壳中的第一发声单元和第二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声单元至少包括第一盆架以及收容于第一盆架的第一磁路系统、第一振膜和第一音圈,所述第一磁路系统设有第一磁间隙,所述第一音圈悬置于所述第一磁间隙中,所述第二发声单元至少包括第二盆架以及收容于第二盆架的第二磁路系统、第二振膜和第二音圈,所述第二磁路系统设有第二磁间隙,所述第二音圈悬置于所述第二磁间隙中,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和第二发声单元反向正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声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一上盖和第一下盖,所述第二发声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二上盖和第二下盖,所述第一、第二上盖和第一、第二下盖共同围成所述助听器的外壳,所述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设置于所述第一磁路系统和第二磁路系统之间,所述第一上盖和第二上盖在所述助听器的内部贴合在一起,所述第一、第二发声单元的出声方向均与其各自的振动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和第二发声单元在同一侧出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和第二发声单元共用一个上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声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一上盖和第一下盖,所述第二发声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二上盖和第二下盖,所述第一、第二上盖和第一、第二下盖共同围成所述助听器的外壳,所述第一磁路系统和第二磁路系统设置于所述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之间,所述第一下盖和第二下盖在所述助听器的内部贴合在一起,所述第一、第二发声单元的出声方向均与其各自的振动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和第二发声单元在同一侧出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有第一壁、与所述第一壁相对的第二壁和连接所述第一壁和第二壁的侧壁,所述第一壁、第二壁以及侧壁共同围成外壳内部腔体,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和第二发声单元收容于所述腔体中,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固持于所述第一壁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固持于所述第二壁的内表面,所述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设置于所述第一磁路系统和第二磁路系统之间,所述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之间设有间隙,所述一侧壁设有正对所述间隙的通孔,此间隙作为出声通道,此通孔作为出声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是由导磁材质制成的外壳。
CN 201320184503 2013-04-13 2013-04-13 助听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435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84503 CN203243523U (zh) 2013-04-13 2013-04-13 助听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84503 CN203243523U (zh) 2013-04-13 2013-04-13 助听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43523U true CN203243523U (zh) 2013-10-16

Family

ID=49320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18450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43523U (zh) 2013-04-13 2013-04-13 助听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4352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7219A (zh) * 2020-06-29 2020-10-09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出声装置以及头戴式电子设备
WO2022166389A1 (zh) * 2021-02-02 2022-08-1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发声单元、发声模组和耳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7219A (zh) * 2020-06-29 2020-10-09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出声装置以及头戴式电子设备
WO2022166389A1 (zh) * 2021-02-02 2022-08-1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发声单元、发声模组和耳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X2007002632A (es) Metodo y aparato de producci??n de espacio de sonido fantasma de tres dimensiones con sonido grabado.
CN203747990U (zh) 扬声器
CN205584434U (zh) 一种智能耳机
CN101931837A (zh) 一种骨传导和空气传导振子及其耳机
CN105592389A (zh) 扬声器模组
CN105188006A (zh) 带蓝牙及语音交流的骨传导发箍助听器
CN204168483U (zh) 接收器
CN107710780A (zh) 空气传导扬声器与组织传导扬声器之间的智能切换
CN205847530U (zh) 音频播放设备
CN203243523U (zh) 助听器
CN101562766A (zh) 发声器
CN201663686U (zh) 多重鼓纸构造的扬声器
CN204465784U (zh) 磁悬浮数码音箱
CN203984672U (zh) 一种骨传导扬声器
CN202362545U (zh) 一种带耳机的太阳镜
CN201860442U (zh) 一种骨传导和空气传导振子及其耳机
CN202222040U (zh) 耳机
CN202334875U (zh) 振动扬声器
CN203645824U (zh) 一种带反向辅助磁铁的喇叭
CN203859876U (zh) 扁平微型扬声器
CN203243500U (zh) 骨传导耳机全频共振喇叭
CN203225879U (zh) 扬声器装置
CN203340262U (zh) 小型扬声器装置
CN203243519U (zh) 电声器件
CN202799130U (zh) 扬声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427

Address after: Singapore Ang Mo Kio 65 Street No. 10 techpoint Building 1 floor, No. 8

Co-patentee after: AAC Optoelectronic (Changzhou) Co., Ltd.

Patentee after: AAC Technologies (Singapore) Co., Ltd.

Address before: Wujin Nanxiashu town Jiangsu city Changzhou province 213167

Co-patentee before: AAC Acoustic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Patentee before: AAC Optoelectronic (Changzhou)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123

Address after: No. 8, 2 floor, 85 Cavendish Science Park Avenue, Singapore

Patentee after: AAC Technologies (Singapore) Co., Ltd.

Address before: Singapore Ang Mo Kio 65 Street No. 10 techpoint Building 1 floor, No. 8

Co-patentee before: AAC Optoelectronic (Changzhou) Co., Ltd.

Patentee before: AAC Technologies (Singapore)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4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