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95330U - 耳机 - Google Patents
耳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995330U CN207995330U CN201820012153.1U CN201820012153U CN207995330U CN 207995330 U CN207995330 U CN 207995330U CN 201820012153 U CN201820012153 U CN 201820012153U CN 207995330 U CN207995330 U CN 20799533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vity
- loudspeaker
- shell
- earphone
- acoustic aper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耳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出声孔、以及分别与所述出声孔连通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出声孔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腔壁上的第一孔部、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腔壁上的第二孔部,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第一喇叭,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第二喇叭。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提高出声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目前耳机已成为电子产品不可缺少的重要配件之一,常用于MP3随身听、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或笔记型电脑等等,以作为个人独立聆听之用。随着人们对音质要求的不断提高,耳机的音质效果越来越被人重视。但是现有的耳机一般只是在壳体内安装一个喇叭,其仅能发出单一频率的声音,不能实现高低音频同时输出,声音的立体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耳机,旨在提高出声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耳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出声孔、以及分别与所述出声孔连通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出声孔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腔壁上的第一孔部、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腔壁上的第二孔部,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第一喇叭,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第二喇叭。
优选地,所述外壳内设有一隔板,以将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分隔为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
优选地,所述隔板与所述外壳粘接。
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空腔形成于所述后壳内,并具有朝向所述前壳的敞口;所述第二空腔形成于所述前壳内,并具有朝向所述后壳的敞口,所述隔板固定于所述第二空腔的敞口,所述第二孔部设置在所述前壳上,所述第一孔部设置在所述后壳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空腔的腔壁设有搭接环部,所述第一喇叭与所述搭接环部抵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喇叭的发声侧朝向所述隔板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两限位凸部,两所述限位凸部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喇叭朝向所述出声孔的表面呈台阶状设置,而具有一插接凸部和分设于所述插接凸部两侧的两肩部,所述插接凸部上设有振膜,所述插接凸部适配插入两所述限位凸部之间,且所述第二喇叭的两肩部均对应与两所述限位凸部抵接,所述第二喇叭背离所述出声孔的表面与所述外壳的内壁抵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喇叭朝向所述隔板的表面与所述隔板抵接,所述第二喇叭相对的另一个表面与所述第二空腔的腔壁抵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喇叭为低音喇叭,所述第二喇叭为高音喇叭。
优选地,所述耳机还包括防尘网,所述防尘网盖设所述出声孔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是独立的,相当于出声孔是设置在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连接处的,第一喇叭发出的声音直接从出声孔传出,而不需要经过第二空腔,第二喇叭发出的声音直接从出声孔传出,而不需要经过第一空腔,第一喇叭发出的声音不影响第二喇叭发声,同样地,第二喇叭发出的声音也不影响第一喇叭的发声,避免了音质的混杂。同时由于第一喇叭和第二喇叭发出的声音是在靠近出声孔的位置才汇聚在一起的,故高低频率的声音混合效果更好,中低高频更均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耳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耳机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耳机的剖切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 | 外壳 | 10a | 出声孔 |
11 | 前壳 | 10b | 泄声孔 |
11a | 第二空腔 | 20 | 第一喇叭 |
111 | 限位凸部 | 30 | 第二喇叭 |
12 | 后壳 | 31 | 插接凸部 |
12a | 第一空腔 | 32 | 肩部 |
121 | 搭接环部 | 40 | 隔板 |
13 | 低音管 | 50 | 防尘网 |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耳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该耳机包括外壳10,所述外壳10具有出声孔10a、以及分别与所述出声孔10a连通的第一空腔12a和第二空腔11a,所述出声孔10a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12a腔壁上的第一孔部、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11a腔壁上的第二孔部,所述第一空腔12a内设有第一喇叭20,所述第二空腔11a内设有第二喇叭30。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喇叭20和第二喇叭30中的一者可为低音喇叭,另一为高音喇叭,如此使得该耳机同时具备低音单元和高音单元。例如,本实施例中,第一喇叭20为低音喇叭,第二喇叭30为高音喇叭。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空腔12a和第二空腔11a是独立的,相当于出声孔10a是设置在第一空腔12a和第二空腔11a的连接处的,第一喇叭20发出的声音直接从出声孔10a传出,而不需要经过第二空腔11a,第二喇叭30发出的声音直接从出声孔10a传出,而不需要经过第一空腔12a,第一喇叭20发出的声音不影响第二喇叭30发声,同样地,第二喇叭30发出的声音也不影响第一喇叭20的发声,避免了音质的混杂。同时由于第一喇叭20和第二喇叭30发出的声音是在靠近出声孔10a的位置才汇聚在一起的,故高低频率的声音混合效果更好,中低高频更均衡。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0内设有一隔板40,以将所述外壳10的内部空间分隔为所述第一空腔12a和所述第二空腔11a,则相当于外壳10内部加工出一个大的空腔,然后将隔板40插入大的空腔内部,而将其隔设为两个小的空腔。隔板40可与外壳10可拆卸连接,如此方便内部零部件的拆装。本实施例中,隔板40与外壳10的内壁粘接,如此能够防止隔板40晃动而挤压第一喇叭20和第二喇叭30而造成电连接线的松脱。当然,于其它实施例中,隔板40还可与外壳10一体成型,则第一空腔12a和第二空腔11a是分别加工的。
具体地,所述外壳10包括前壳11和后壳12,所述前壳11和所述后壳12可拆卸连接,而围合形成一个大的空腔,所述第一空腔12a形成于所述后壳12内,并具有朝向所述前壳11的敞口;所述第二空腔11a形成于所述前壳11内,并具有朝向所述后壳12的敞口,所述隔板40与所述前壳11固定,并盖设在第二空腔11a的敞口,所述第二孔部设置在所述前壳11上,所述第一孔部设置在所述后壳12上。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前壳11和后壳12可拆卸连接,例如卡接固定或者是粘接固定等,能够方便前壳11和后壳12的拆除,以利于拆装内部零部件;此外,第一空腔12a和第二空腔11a是分别成型在不同部件上的,则能够方便两者的成型。该实施例中,隔板40沿着出声孔10a的出声方向延伸,且搁板与出声孔10a之间间隔设置,以利于第一喇叭20和第二喇叭30发出的声音在该间隔处汇混合,然后再从出声孔10a出去。本实施例中,后壳12上还连接有低音管13,低音管13优选与后壳12一体成型,低音管13的另一端连接有耳机线,耳机线内部设有电连接线,电连接线穿过低音管13到达后壳12和前壳11内,而分别连接第一喇叭20和第二喇叭30。
为更好安装第一喇叭20,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腔12a的腔壁上设有搭接环部121,所述第一喇叭20与所述搭接环部121抵接。具体地,第一喇叭20呈圆柱状设置,且在其出音侧设有一圆盘,圆盘与搭接环部121抵接,而限制第一喇叭20移动。此外,为更好固定第一喇叭20,第一喇叭20还可与外壳10粘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喇叭20的发声侧朝向所述隔板40设置,则从第一喇叭20发出的声音是打在隔板40上,并被隔板40反射回来而从出声孔10a流出。且第二空腔11a是邻近第一喇叭20的发声侧设置的,则出声孔10a设置在第二空腔11a和第一喇叭20的发声侧之间,出声孔10a的跨度可较小,出声孔10a面积不需要设置较大就能够连通第二空腔11a和第一喇叭20的发声侧。优选地,出声孔10a的出声方向与第一喇叭20的发声方向垂直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空腔11a内设有两限位凸部111,两所述限位凸部111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喇叭30朝向所述出声孔10a的表面呈台阶状设置,而具有一插接凸部31和分设于所述插接凸部31两侧的两肩部32,所述插接凸部31上设有振膜,所述插接凸部31适配插入两所述限位凸部111之间,而对第二喇叭30进行粗定位,两限位凸部111对第二喇叭30起到夹持作用;且所述第二喇叭30的两肩部32均对应与两所述限位凸部111抵接,而限制第二喇叭30朝出声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喇叭30背离所述出声孔10a的表面与所述外壳10的内壁抵接,而限制第二喇叭30朝与出声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为更好地对第二喇叭30进行限位,进一步限制第二喇叭30的移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喇叭30朝向所述隔板40的表面与所述隔板40抵接,所述第二喇叭30相对的另一个表面与所述第二空腔11a的腔壁抵接,如此第二喇叭30的四个表面均与外壳10或与限位凸部111抵接,而在四个方向上均被限位,从而限制了第二喇叭30的移动,而不需要打螺钉或粘接进行固定,故有利于第二喇叭30的拆装。
进一步地,所述耳机还包括防尘网50,所述防尘网50盖设所述出声孔10a设置,以避免灰尘等异物进入耳机内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腔12a和第二空腔11a各设有一个泄声孔10b,以调节第一喇叭20和第二喇叭30的音质,并保证第一喇叭20和第二喇叭30能够发声。
本实施例中,所述耳机优选为半入耳式,半入耳式的低音管13的设计更有助于音质的提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出声孔、以及分别与所述出声孔连通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出声孔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腔壁上的第一孔部、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腔壁上的第二孔部,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第一喇叭,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第二喇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有一隔板,以将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分隔为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与所述外壳粘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空腔形成于所述后壳内,并具有朝向所述前壳的敞口;所述第二空腔形成于所述前壳内,并具有朝向所述后壳的敞口,所述隔板固定于所述第二空腔的敞口,所述第二孔部设置在所述前壳上,所述第一孔部设置在所述后壳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的腔壁设有搭接环部,所述第一喇叭与所述搭接环部抵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喇叭的发声侧朝向所述隔板设置。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腔内设有两限位凸部,两所述限位凸部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喇叭朝向所述出声孔的表面呈台阶状设置,而具有一插接凸部和分设于所述插接凸部两侧的两肩部,所述插接凸部上设有振膜,所述插接凸部适配插入两所述限位凸部之间,且所述第二喇叭的两肩部均对应与两所述限位凸部抵接,所述第二喇叭背离所述出声孔的表面与所述外壳的内壁抵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喇叭朝向所述隔板的表面与所述隔板抵接,所述第二喇叭相对的另一个表面与所述第二空腔的腔壁抵接。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喇叭为低音喇叭,所述第二喇叭为高音喇叭。
10.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防尘网,所述防尘网盖设所述出声孔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012153.1U CN207995330U (zh) | 2018-01-03 | 2018-01-03 | 耳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012153.1U CN207995330U (zh) | 2018-01-03 | 2018-01-03 | 耳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995330U true CN207995330U (zh) | 2018-10-19 |
Family
ID=63818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012153.1U Active CN207995330U (zh) | 2018-01-03 | 2018-01-03 | 耳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995330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11898A (zh) * | 2020-08-20 | 2020-09-25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发声装置模组 |
CN112839284A (zh) * | 2020-12-31 | 2021-05-25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发声单体和耳机 |
CN113242485A (zh) * | 2021-04-30 | 2021-08-10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入耳式耳机 |
WO2023051523A1 (zh) * | 2021-09-30 | 2023-04-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声音输出装置 |
-
2018
- 2018-01-03 CN CN201820012153.1U patent/CN20799533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11898A (zh) * | 2020-08-20 | 2020-09-25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发声装置模组 |
WO2022036874A1 (zh) * | 2020-08-20 | 2022-02-24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发声装置模组 |
CN112839284A (zh) * | 2020-12-31 | 2021-05-25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发声单体和耳机 |
CN113242485A (zh) * | 2021-04-30 | 2021-08-10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入耳式耳机 |
WO2023051523A1 (zh) * | 2021-09-30 | 2023-04-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声音输出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995330U (zh) | 耳机 | |
US7298862B2 (en) | Asymmetrical loudspeaker enclosures with enhanced low frequency response | |
US20170055067A1 (en) | Thin high performance constant directivity waveguide and speaker | |
WO2020103589A1 (zh) | 扬声器箱 | |
WO2020140548A1 (zh) | 发声器件及电子设备 | |
US20230269527A1 (en) | Audio device | |
WO2022067972A1 (zh) | 扬声器箱 | |
CN210093517U (zh) | 扬声器箱 | |
CN209358758U (zh) | 一种弧形音箱结构 | |
JP2022547321A (ja) | 電子機器 | |
CN208227276U (zh) | 防共振音箱 | |
US2819772A (en) | Wide range loudspeaker | |
US5308937A (en) | Loudspeaker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 keyboard musical instrument | |
CN214901277U (zh) | 便携发声装置 | |
CN113840195A (zh) | 一种书架音箱 | |
CN115696131A (zh) | 显示模组、音箱以及电子系统 | |
CN208227252U (zh) | 麦克风 | |
CN2412338Y (zh) | 用于pc机的立体声音箱 | |
CN105430561A (zh) | 一种低失真音箱 | |
CN219222565U (zh) | 一种吸油烟机 | |
CN216134557U (zh) | 条形音箱及包括条形音箱的显示设备 | |
CN214205767U (zh) | 一种多功能k歌音箱 | |
CN215581442U (zh) | 音箱、电视机 | |
CN215581563U (zh) | 一种分体式条形音箱 | |
CN221670046U (zh) | 一种新型开放式耳机扬声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