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88497U - 一种建筑模板拼接用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模板拼接用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88497U
CN207988497U CN201820148441.XU CN201820148441U CN207988497U CN 207988497 U CN207988497 U CN 207988497U CN 201820148441 U CN201820148441 U CN 201820148441U CN 207988497 U CN207988497 U CN 2079884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late
attachment device
front shoe
fixed plate
rear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4844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建国
张文龙
许炤睿
程会龙
贾少山
唐韶华
黄达正
赵晓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4844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884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884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884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模板拼接用连接装置,属于建筑模板拼接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使连接的模板之间平整,不发生错台,提高建筑质量的建筑模板拼接用的连接装置;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模板拼接用连接装置,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与下模板拼接,包括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前固定板设置在上模板与下模板拼接处模板外表面处,后固定板设置在上模板与下模板拼接处模板内表面处,前固定板与后固定板相对设置,前固定板与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连接装置和插片,所述的连接装置设置在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上方,所述的插片设置在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中间;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建筑模板拼接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模板拼接用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模板拼接用连接装置,属于建筑模板拼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的墙体及屋面普遍采用混凝土浇筑成型,施工中模具多为组合式模板,以便于灵活调整模板高度及宽度,以往模板与模板之间普遍采用螺栓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使被连接的模板之间往往不能形成一个水平面,必须使用二次支模的方式进行浇筑,混凝土制件表面容易出现错台,不美观且又影响建筑质量,另外螺栓连接不到位或松动,会导致水泥泥浆滴漏而返工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使连接的模板之间平整,不发生错台,提高建筑质量的建筑模板拼接用的连接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模板拼接用连接装置,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与下模板拼接,包括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前固定板设置在上模板与下模板拼接处模板外表面处,后固定板设置在上模板与下模板拼接处模板内表面处,前固定板与后固定板相对设置,前固定板与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连接装置和插片,所述的连接装置设置在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上方,所述的插片设置在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中间。
所述的插片在前固定板接触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插销,所述的连接装置与插销之间设置有拉链。
所述的插片为楔形插片,所述的插片材质为铁,所述的插片厚度为1mm。
所述的前固定板下方设置有向外的弯折片,便于将下模板插入上模板中,进行拼接。
所述的连接装置为铆钉。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前后固定板固定上下模板,确保上下模板拼缝严密,不发生错位,而且不会出现漏浆现象,限制建筑模板不错台,建筑物美观并且质量能够大大提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前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插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拼接方法示意图。
图中1为上模板、2为下模板、3为前固定板、4为后固定板、5为连接装置、6为插片、7为插销、8为拉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模板拼接用连接装置,包括上模板1和下模板2,上模板1与下模板2拼接,包括前固定板3和后固定板4,前固定板3设置在上模板1与下模板2拼接处模板外表面处,后固定板4设置在上模板1与下模板2拼接处模板内表面处,前固定板3与后固定板4相对设置,前固定板3与后固定板4之间设置有连接装置5和插片6,所述的连接装置5设置在前固定板3和后固定板4上方,所述的插片6设置在前固定板3和后固定板4中间,插片6在前固定板3接触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插销7,所述的连接装置5与插销7之间设置有拉链8,插片6为楔形插片,所述的插片6材质为铁,所述的插片6厚度为1mm,前固定板3下方设置有向外的弯折片,连接装置5为铆钉。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前固定板3和后固定板4将上模板1、下模板2夹紧固定,防止错位,同时模板的主次楞等加固体系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加固,待本层外墙体系外柱的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时,先行拆除下模板2,保留上模板1,插片6为预埋在混凝土中的插片,在拆模后,起到了固定上模板1的作用,上一层的外墙体式外柱支模时,外立面下模板2与本层的上模板1通过本装置直接拼接和加固,待上一层外墙体或外柱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时,将上一层下模板2与本层上模板1一并拆除,如此循环往复向上传递,达到在楼层分界处一次支模的目的,同时应当注意,在配模尺寸中,可以考虑上模板1的顶面高于楼层标高的0.2~0.3m,以防止混凝土浇筑时在楼层边缘处固堆积并造成溢流,以节约混凝土用量,保证施工质量。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5)

1.一种建筑模板拼接用连接装置,包括上模板(1)和下模板(2),上模板(1)与下模板(2)拼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固定板(3)和后固定板(4),前固定板(3)设置在上模板(1)与下模板(2)拼接处模板外表面处,后固定板(4)设置在上模板(1)与下模板(2)拼接处模板内表面处,前固定板(3)与后固定板(4)相对设置,前固定板(3)与后固定板(4)之间设置有连接装置(5)和插片(6),所述的连接装置(5)设置在前固定板(3)和后固定板(4)上方,所述的插片(6)设置在前固定板(3)和后固定板(4)中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拼接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片(6)在前固定板(3)接触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插销(7),所述的连接装置(5)与插销(7)之间设置有拉链(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拼接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片(6)为楔形插片,所述的插片(6)材质为铁,所述的插片(6)厚度为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拼接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固定板(3)下方设置有向外的弯折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拼接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装置(5)为铆钉。
CN201820148441.XU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建筑模板拼接用连接装置 Active CN2079884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48441.XU CN207988497U (zh)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建筑模板拼接用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48441.XU CN207988497U (zh)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建筑模板拼接用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88497U true CN207988497U (zh) 2018-10-19

Family

ID=63822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48441.XU Active CN207988497U (zh)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建筑模板拼接用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884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68435A (zh) 一种l型短肢剪力墙整体浇筑施工的模板加固体系
CN204040078U (zh) 一种后浇带模板支设构造
CN203270627U (zh) 一种剪力墙的施工缝结构
CN201460198U (zh) 混凝土浇筑模板
CN105220877B (zh) 竖向模板底部防漏浆、调水平一体化装置
CN212773503U (zh) 模板件及模板施工系统
CN207988497U (zh) 一种建筑模板拼接用连接装置
CN105437354A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楼板及墙板时粘贴面砖的方法
CN208152107U (zh) 一种钢边橡胶止水带安装装置
CN107190781A (zh) 大空间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增设水平缝防水施工方法
CN207847082U (zh) 一种砼池壁加腋支模板结构
CN207475147U (zh) 一种公路隧道半装配式电缆沟
CN206329035U (zh) 一种构造柱顶部可卸料簸箕口模板系统
CN207812999U (zh) 数字化合金钢框塑料模板
CN207847151U (zh) 用于支设外墙挑檐的可伸缩式支撑装置
CN211229512U (zh) 用于清水砼柱浇筑的模板及模壳基体
CN202745375U (zh) 一种模板系统
CN210152282U (zh) 一种控制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的装置
CN206220057U (zh) 排水明沟一次成型模具
CN112049417A (zh) 模板件及模板施工系统
CN214658770U (zh) 一种清水混凝土模板阳角加固工具
CN206928640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pvc建筑模板
CN206123902U (zh) 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墙板生产的轻型侧模体系
CN204728698U (zh) 一种混凝土悬挑板封闭式模板结构
CN2386102Y (zh) 外模式夹层水泥模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Jianguo

Inventor after: Zhang Wenlong

Inventor after: Han Zelin

Inventor after: Xu Zhaorui

Inventor after: Jia Shaoshan

Inventor after: Tang Shaohua

Inventor after: Cheng Huilong

Inventor after: Huang Dazheng

Inventor after: Zhao Xiaojun

Inventor before: Wang Jianguo

Inventor before: Zhang Wenlong

Inventor before: Xu Zhaorui

Inventor before: Cheng Huilong

Inventor before: Jia Shaoshan

Inventor before: Tang Shaohua

Inventor before: Huang Dazheng

Inventor before: Zhao Xiaoj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