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88089U - 一种雨水收集系统以及雨水回收再利用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雨水收集系统以及雨水回收再利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88089U
CN207988089U CN201820417899.0U CN201820417899U CN207988089U CN 207988089 U CN207988089 U CN 207988089U CN 201820417899 U CN201820417899 U CN 201820417899U CN 207988089 U CN207988089 U CN 2079880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water
absorption tube
collecting
rain water
collection p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1789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仲华
车常飞
熊东宁
马代强
李建川
任茂平
高朝举
温志怀
黄小明
曹喜
夏公亭
程绪云
黄伟
吴鹏
史玉林
周晓宇
杨继军
程艳燕
胡波
周刚
廖勇
马蓓蓓
黄丽娟
魏莎丽
何禹来
李小斌
黄杰
谭建
宋江
张宇
徐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Gasfield of Petrochina Southwest Oil and Gasfield Co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Gasfield of Petrochina Southwest Oil and Gasfiel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Gasfield of Petrochina Southwest Oil and Gasfield Co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Gasfield of Petrochina Southwest Oil and Gasfield Co
Priority to CN20182041789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880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880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8808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雨水收集系统以及雨水回收再利用设备,涉及雨水收集技术领域,雨水回收再利用设备包括清洗系统、消防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雨水收集池、集水管道以及雨水收集台,雨水收集台具有集水槽,用于收集雨水,雨水收集池埋设在地下;集水管道包括埋地管、第一吸收管和第二吸收管,第一吸收管和第二吸收管分别连接在集水槽的两端,埋地管的一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吸收管远离集水槽的一端和第二吸收管远离集水槽的一端,埋地管的另一端埋设在地下并连接于雨水收集池。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雨水收集系统,能够有效地对雨水进行收集,保证用水需求,实现水资源的自给自足,减少了供水的麻烦和能源的消耗。

Description

一种雨水收集系统以及雨水回收再利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雨水收集系统以及雨水回收再利用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在野外或者偏远地区的矿井或者油气井来说,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管理模式的改变,人员的集中管理,大部分巡检场站经过设备、设施的优化和简化,拆除了一些不常用的水电设施(机、泵、水井等)。从而暴露出井站生产取水、用水困难的问题,如:气井生产水套加热炉保温需要用水、井站设备设施的清洁维护、场站消防、绿化等需要用水,在乡镇水源不紧张的时候,聘请当地村民挑水(购买)常可应付,水旱季节员工就地取水与村社村民常常因“取水”发生矛盾,形成无水可取、无水可用的尴尬境界,仅靠中心站利用汽车来回10余公里拉运(水),来保证偏远井站的生产、设备维护保养所需的用水量,十分费时费力。
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能够在矿井或者油气井站内自给自足,保证各项用水需求的雨水收集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水收集系统,其能够收集雨水,保证用水需求,实现水资源的自给自足,减少了供水的麻烦和能源的消耗。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水回收再利用设备,能够能够收集雨水,保证用水需求,同时对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合理利用。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雨水收集池、集水管道以及雨水收集台,雨水收集台具有集水槽,用于收集雨水,雨水收集池埋设在地下;集水管道包括埋地管、第一吸收管和第二吸收管,第一吸收管和第二吸收管分别连接在集水槽的两端,埋地管的一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吸收管远离集水槽的一端和第二吸收管远离集水槽的一端,埋地管的另一端埋设在地下并连接于雨水收集池,以使雨水汇集到雨水收集池。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当遭遇雨水天气时,雨水通过雨水收集台进行收集并汇集到集水槽中,再依次通过第一吸收管或第二吸收管进入埋地管并最终流入雨水收集池,雨水收集池埋设在地下,一方面地势低洼,能够迅速将雨水汇聚到雨水收集池中,另一方面埋设在地下也防止在晴天时大量水分蒸发。
进一步地,雨水收集池包括沉淀池、蓄水池以及池顶盖,沉淀池和蓄水池并列设置并相互连通,池顶盖盖设在沉淀池与蓄水池的顶部,埋地管连接于沉淀池。
进一步地,沉淀池靠近池顶盖的顶部开设有地表水开口,地表水开口与开设在地表的集水沟连通,以使集水沟中收集的雨水通过地表水开口流入沉淀池。
进一步地,地表水开口处设置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具有过滤网格,用于过滤集水沟中收集的雨水。
进一步地,沉淀池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连通孔,且多个连通孔均靠近沉淀池的底壁设置,每个连通孔均与蓄水池连通,以使蓄水池与沉淀池连通,沉淀池中收集的雨水经过沉淀后流入蓄水池。
进一步地,沉淀池的底壁和侧壁以及蓄水池的底壁和侧壁均覆有防水层。
进一步地,第一吸收管靠近集水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过滤地漏,用于过滤集水池中流入第一吸收管的雨水;第二吸收管靠近集水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过滤地漏,用于过滤集水池中流入第二吸收管的雨水。
进一步地,第一吸收管与埋地管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沉降弯接头;第二吸收管与埋地管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沉降弯接头。
进一步地,雨水收集系统还包括泵送装置,泵送装置包括输送管和增压水泵,输送管连接于雨水收集池,增压水泵连接于雨水收集池,用于泵送雨水收集池收集的雨水。
一种雨水回收再利用设备,包括清洗系统、消防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雨水收集池、集水管道以及雨水收集台,雨水收集台具有集水槽,用于收集雨水,雨水收集池埋设在地下;集水管道包括埋地管、第一吸收管和第二吸收管,第一吸收管和第二吸收管分别连接在集水槽的两端,埋地管的一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吸收管远离集水槽的一端和第二吸收管远离集水槽的一端,埋地管的另一端埋设在地下并连接于雨水收集池,以使雨水汇集到雨水收集池。清洗系统和消防系统均与雨水收集池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雨水收集系统,在雨水收集台上设置有集水槽,雨水收集池埋设在地下;第一吸收管和第二吸收管分别连接在集水槽的两端,埋地管的一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吸收管远离集水槽的一端和第二吸收管远离集水槽的一端,埋地管的另一端埋设在地下并连接于雨水收集池,以使雨水汇集到雨水收集池。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当遭遇雨水天气时,雨水通过雨水收集台进行收集并汇集到集水槽中,再依次通过第一吸收管或第二吸收管进入埋地管并最终流入雨水收集池,雨水收集池埋设在地下,一方面地势低洼,能够迅速将雨水汇聚到雨水收集池中,另一方面埋设在地下也防止在晴天时大量水分蒸发。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雨水收集系统,能够有效地对雨水进行收集,保证用水需求,实现水资源的自给自足,减少了供水的麻烦和能源的消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雨水收集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雨水收集池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雨水收集池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集水管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雨水收集系统;110-雨水收集池;111-沉淀池;113-蓄水池;115-池顶盖;117-地表水开口;118-过滤装置;119-连通孔;130-集水管道;131-埋地管;133-第一吸收管;1331-第一过滤地漏;1333-第一沉降弯接头;135-第二吸收管;1351-第二过滤地漏;1353-第二沉降弯接头;150-雨水收集台;151-集水槽;170-泵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说,随着产业升级和管理模式的改变,有可能会造成无人看守的矿井或者油气田出现无水可用的困境。针对油气井生产用水困难,靠汽车拉运和管道的输送必然会增加或消耗更多的生产成本费用和人力资源这一难题,在节能降耗的今天,利用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雨水”来满足生产生活用水的需要。天然雨水利用技术是今后节约用水发展的必然方向,通过进行油气井场站的土建改造,合理运用天然雨水资源,满足井站用水的需要。为企业节能增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雨水收集系统100,包括雨水收集池110、集水管道130、雨水收集台150以及泵送装置170,雨水收集台150具有集水槽151,用于收集雨水,雨水收集池110埋设在地下;集水管道130分别连接于集水槽151和雨水收集池110,用于将集水槽151中的雨水送入到雨水收集池110。泵送装置170连接于雨水收集池110,用于泵送雨水收集池110收集的雨水。
在本实施例中,雨水收集台150设置在屋顶,当然,也可以设置在其他地势较高处,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在设置之前,需要检查屋顶是否有泄漏,同时对屋顶采用防水涂料或者水泥浆进行处理,保证平顶房屋的收集效果。
集水管道130包括埋地管131、第一吸收管133和第二吸收管135,第一吸收管133和第二吸收管135分别连接在集水槽151的两端,埋地管131的一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吸收管133远离集水槽151的一端和第二吸收管135远离集水槽151的一端,埋地管131的另一端埋设在地下并连接于雨水收集池110,以使雨水汇集到雨水收集池110。
在本实施例中,雨水收集池110选择靠近工艺设备区的空旷低洼处由人工挖掘蓄水池113,采用水泥现浇或砖砌方式按照2000×1500×1000规格,蓄水量3立方米左右,完成雨水收集池110防漏失处理。池顶露出地面200-300mm,雨水收集池110加盖处理。当然,雨水收集池110的具体规格也可以依实际需求和年均降水量的多少适当调节,其具体规格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同时在雨水收集池110的周围修建有安全护栏,以防止人员进入雨水收集池110区域,提高安全性。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当遭遇雨水天气时,雨水通过雨水收集台150进行收集并汇集到集水槽151中,再依次通过第一吸收管133或第二吸收管135进入埋地管131并最终流入雨水收集池110,雨水收集池110埋设在地下,一方面地势低洼,能够迅速将雨水汇聚到雨水收集池110中,另一方面埋设在地下也防止在晴天时大量水分蒸发。
泵送装置170包括输送管和增压水泵,输送管连接于雨水收集池110,增压水泵连接于雨水收集池110,用于泵送雨水收集池110收集的雨水。
在本实施例中,增压水泵为潜水泵,通过雨水收集池110上的开口放置在雨水收集池110中,并通过输送管将雨水收集池110中的雨水输送到各个用水设备。
结合参见图2和图3,雨水收集池110包括沉淀池111、蓄水池113以及池顶盖115,沉淀池111和蓄水池113并列设置并相互连通,池顶盖115盖设在沉淀池111与蓄水池113的顶部,埋地管131连接于沉淀池111。
沉淀池111靠近池顶盖115的顶部开设有地表水开口117,地表水开口117与开设在地表的集水沟连通,以使集水沟中收集的雨水通过地表水开口117流入沉淀池111。
在本实施例中,地表水开口117处设置有过滤装置118,过滤装置118具有过滤网格,用于过滤集水沟中收集的雨水。具体地,过滤装置118为过滤格栅,能够初步过滤掉地表水中的树叶、石块等杂质。
沉淀池111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连通孔119,且多个连通孔119均靠近沉淀池111的底壁设置,每个连通孔119均与蓄水池113连通,以使蓄水池113与沉淀池111连通,沉淀池111中收集的雨水经过沉淀后流入蓄水池113。具体地,连通孔119与衬垫池的底壁间的最短距离为100mm,以达到沉淀和蓄水的双重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沉淀池111的底壁和侧壁以及蓄水池113的底壁和侧壁均覆有防水层,以防止雨水渗透到土中造成二次流失。
参见图4,第一吸收管133靠近集水槽15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过滤地漏1331,用于过滤集水池中流入第一吸收管133的雨水;第二吸收管135靠近集水槽15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过滤地漏1351,用于过滤集水池中流入第二吸收管135的雨水。
第一吸收管133与埋地管13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沉降弯接头1333;第二吸收管135与埋地管13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沉降弯接头1353。通过第一沉降弯接头1333和第二沉降弯接头1353可时刻监控第一吸收管133中和第二吸收管135的堵塞情况,当发生堵塞时,可通过拆卸第一沉降弯接头1333或第二沉降弯接头1353来疏通管道。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雨水收集系统100,在雨天时,通过雨水收集台150上设置的集水槽151收集雨水,再依次通过第一吸收管133或第二吸收管135进入埋地管131并最终流入沉淀池111,雨水经过沉淀池111沉淀后流入蓄水池113,在需要时便通过泵送装置170泵送至各个用水设备。雨水收集池110埋设在地下,一方面地势低洼,能够迅速将雨水汇聚到雨水收集池110中,另一方面埋设在地下也防止在晴天时大量水分蒸发。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雨水收集系统100,能够有效地对雨水进行收集,保证用水需求,实现水资源的自给自足,减少了供水的麻烦和能源的消耗。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雨水回收再利用设备,包括清洗系统(图未示)、消防系统(图未示)和雨水收集系统100,其中雨水收集系统100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第一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雨水收集系统100包括雨水收集池110、集水管道130以及雨水收集台150,雨水收集台150具有集水槽151,用于收集雨水,雨水收集池110埋设在地下;集水管道130包括埋地管131、第一吸收管133和第二吸收管135,第一吸收管133和第二吸收管135分别连接在集水槽151的两端,埋地管131的一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吸收管133远离集水槽151的一端和第二吸收管135远离集水槽151的一端,埋地管131的另一端埋设在地下并连接于雨水收集池110,以使雨水汇集到雨水收集池110。清洗系统和消防系统均与雨水收集池110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收集池、集水管道以及雨水收集台,所述雨水收集台具有集水槽,用于收集雨水,所述雨水收集池埋设在地下;所述集水管道包括埋地管、第一吸收管和第二吸收管,所述第一吸收管和所述第二吸收管分别连接在所述集水槽的两端,所述埋地管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吸收管远离所述集水槽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吸收管远离所述集水槽的一端,所述埋地管的另一端埋设在地下并连接于所述雨水收集池,以使所述雨水汇集到所述雨水收集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池包括沉淀池、蓄水池以及池顶盖,所述沉淀池和所述蓄水池并列设置并相互连通,所述池顶盖盖设在所述沉淀池与所述蓄水池的顶部,所述埋地管连接于所述沉淀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靠近所述池顶盖的顶部开设有地表水开口,所述地表水开口与开设在地表的集水沟连通,以使所述集水沟中收集的雨水通过所述地表水开口流入所述沉淀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表水开口处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具有过滤网格,用于过滤所述集水沟中收集的雨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连通孔,且多个所述连通孔均靠近所述沉淀池的底壁设置,每个所述连通孔均与所述蓄水池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的底壁和侧壁以及所述蓄水池的底壁和侧壁均覆有防水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收管靠近所述集水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过滤地漏,用于过滤所述集水槽中流入所述第一吸收管的雨水;所述第二吸收管靠近所述集水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过滤地漏,用于过滤所述集水槽中流入所述第二吸收管的雨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收管与所述埋地管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沉降弯接头;所述第二吸收管与所述埋地管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沉降弯接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系统还包括泵送装置,所述泵送装置包括输送管和增压水泵,所述输送管连接于所述雨水收集池,所述增压水泵连接于所述雨水收集池,用于泵送所述雨水收集池收集的雨水。
10.一种雨水回收再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系统、消防系统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雨水收集系统,所述清洗系统和所述消防系统均与所述雨水收集池连接。
CN201820417899.0U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雨水收集系统以及雨水回收再利用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880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17899.0U CN207988089U (zh)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雨水收集系统以及雨水回收再利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17899.0U CN207988089U (zh)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雨水收集系统以及雨水回收再利用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88089U true CN207988089U (zh) 2018-10-19

Family

ID=63830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17899.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88089U (zh)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雨水收集系统以及雨水回收再利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880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8585A (zh) * 2021-04-23 2021-08-10 湖南省绿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智慧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8585A (zh) * 2021-04-23 2021-08-10 湖南省绿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智慧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38681B (zh) 一种综合管廊
CN106480902B (zh) 具有蓄水和初步过滤功能的地下综合管廊
CN110410143A (zh) 一种反坡隧道施工排水系统
CN101736775A (zh) 一种雨水收集净化方法及装置
CN107794971A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及其雨水收集处理方法
CN107816082A (zh) 一种海绵屋面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
CN207331934U (zh) 山林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CN206328765U (zh) 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
CN104790516B (zh) 一种雨水调蓄系统
CN207988089U (zh) 一种雨水收集系统以及雨水回收再利用设备
CN207062994U (zh) 一种城市雨洪联合利用系统
CN205776490U (zh) 一种雨水回收系统
US20110315253A1 (en) Rain water retention system
CN206308915U (zh)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屋顶绿化雨水收集浇灌装置
CN206289655U (zh) 一种具有蓄水和初步过滤功能的地下综合管廊
CN106869236B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用卧式调蓄罐及其施工方法
CN207211190U (zh) 一种综合管廊
CN205839776U (zh) 基坑排水及循环水利用系统
CN213204424U (zh) 一种一体化截流井
CN207597427U (zh) 雨水收集调蓄及初步净化功能的综合管廊
CN106703157B (zh) 雨水回收综合利用结构施工方法
CN206220166U (zh) 一种雨水收集装置
CN205475661U (zh) 景观水体下调蓄池
CN206396786U (zh) 适用于多雨地区的综合管廊断面结构
CN105862969B (zh) 集水构件及用于坡体道路的雨水收集净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9

Termination date: 2019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