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87861U - 一种防洪子堤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洪子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87861U
CN207987861U CN201820049367.6U CN201820049367U CN207987861U CN 207987861 U CN207987861 U CN 207987861U CN 201820049367 U CN201820049367 U CN 201820049367U CN 207987861 U CN207987861 U CN 2079878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embankment
control sub
flood control
small di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4936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召兵
施佳豪
张进
陈小琴
侯宇颖
周瑞荣
范琳梓
张月
于世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ji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an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ji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an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004936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878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878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8786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11Hard structures, e.g. dams, dykes or breakwaters

Landscapes

  • Barrages (AREA)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洪子堤,所述的防洪子堤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子堤单元,所述的子堤单元包括前后排列设置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左右两侧分别使用连接侧壁相连接,所述的子堤单元还包括位于所述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下的底面,所述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之间形成积水部。本申请的一种防洪子堤是一种通过充气从而扩展开来的坝体,它与橡胶坝的区别在于它是向坝体内充气使坝体隆起挡水,并且在两个坝体之间填水加固稳定,从而有效挡水。

Description

一种防洪子堤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洪子堤。
背景技术
堤坝如果长期经受高水位洪水的作用,洪水漫溢将会使堤坝失稳从而崩塌,因此防漫溢也是防洪工程中的一个重点,如何才能防止洪水漫溢?防洪子堤由此产生,防洪子堤是一种主要用于沙壤土,壤土,黏土及混凝土等软质堤防应急防漫抢险的装置,防洪子堤一方面可以防止由于堤防防洪标准低或遭遇超标准特大洪水导致洪水水位超过堤顶高程而造成的漫溢成灾,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在汛期高水位工况下强风大浪引起水流翻越堤顶而造成的堤段局部浪坎险情。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防汛抢险技术的重视,汛期的防汛抢险应急挡水子堤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今年我国的防洪抗灾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而高效便捷的防洪抢险技术和产品是取得抗洪抢险胜利的重要保障。随着国家对防汛抢险技术的重视不断加强,一些新型防汛抢险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先后出现了板坝式应急挡水子堤、吸水速凝挡水子堤、充水式橡胶子堤等新型挡水子堤。防汛抢险应急挡水子堤从过去传统的土堤逐渐向钢结构、橡胶体、新型化学材料结构等发展,现在多发展为钢筋结合土工织物、橡胶材料、新型化学材料等;传统挡水子堤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常常因缺乏物料造成抢险失败。制造出新型挡水子堤不仅节省人力物力,还比较经济而且高效。
国内外现有的防洪子堤针对不同的洪水险情都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但还是存在一定的缺点,重量上相对于传统的沙袋有很大的减少,装配速度上较以前也有很大的改善,但还并不是非常便捷高效;所占的空间也比较的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究出一种重量轻,占用空间小,防洪效果好,可以大量储备的充气式防洪子堤。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洪子堤,所述的防洪子堤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子堤单元,所述的子堤单元包括前后排列设置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左右两侧分别使用连接侧壁相连接,所述的子堤单元还包括位于所述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下的底面,所述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之间形成积水部。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呈上窄下宽的梯形体,所述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左右两侧面垂直于地面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相对面垂直于底面设置,所述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相互背离的面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底面的前后方向的边缘超出所述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底部边缘,在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前后两侧形成固定边缘。
优选地,所述的防洪子堤的固定边缘通过锚桩与堤坝固定。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为PVC膜材料制成。
优选地,多个所述的子堤单元按左右方向排列,相邻的两个子堤单元通过尼龙扣连接。采用尼龙扣连接方式,便于操作,连接速度快,可以保证连接端不漏水。
优选地,相邻的两个子堤单元的连接处设有防水帆布。
本申请的一种防洪子堤是一种通过充气从而扩展开来的坝体,它与橡胶坝的区别在于它是向坝体内充气使坝体隆起挡水,并且在两个坝体之间填水加固稳定,从而有效挡水。
本申请的充气式防洪子堤采用防水帆布做坝身,整个子堤重量较轻,整体性强。单节子堤长5米,折叠起来方便运输,大大降低了子堤构筑施工的劳动强度。
充气式防洪子堤采用锚桩和坝体之间填水的方法进行固定,固定方法简单,方便,极大的加快了子堤构筑的施工速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应急防汛抢险的环境下,挡水子堤承担的首要任务是防止洪水漫溢。充气式防洪子堤连接构筑好之后,通过往坝体充气以及两个坝体之间填水支起,可以形成高近1米的防浪墙。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防洪子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气囊;2、第二气囊;3、连接侧壁;4、底面;5、积水部; 6、锚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为子堤单元,本申请的防洪子堤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子堤单元,所述的子堤单元包括前后排列设置的第一气囊1和第二气囊2,所述的第一气囊1和第二气囊2为PVC膜材料制成,所述的PVC膜材料是中间拉点的 PVC膜材料,可以形成固定的形状,而且强度比较大。拉点方式PVC夹网膜结构是通过无数镶嵌在上下膜层内纤维丝所构成的,它是靠纤维丝的拉力作用使膜材料具有一定刚度和强度,由于纤维丝多且密,所以当气囊充气后,纤维丝作用的表面将会很平整,近似一个平面。从受力情况上考虑,拉点方式能大大提高膜材料的承载力。所述的第一气囊1和第二气囊2的左右两侧分别使用连接侧壁3相连接,所述的子堤单元还包括位于所述的第一气囊1和第二气囊 2下的底面4,所述的第一气囊1和第二气囊2之间形成积水部5。本申请的一种防洪子堤是一种通过充气从而扩展开来的坝体,它与橡胶坝的区别在于它是向坝体内充气使坝体隆起挡水,并且在两个坝体之间填水加固稳定,从而有效挡水。本申请的充气式防洪子堤采用防水帆布做坝身,整个子堤重量较轻,整体性强。单节子堤长5米,折叠起来方便运输,大大降低了子堤构筑施工的劳动强度。
所述的第一气囊1和第二气囊2呈上窄下宽的梯形体,所述的第一气囊1 和第二气囊2的左右两侧面垂直于地面设置。所述的第一气囊1与第二气囊2 相对面垂直于底面4设置,所述的第一气囊1和第二气囊2相互背离的面倾斜设置。相互靠近的子堤单元在充气后,相互接触的子堤单元的侧面相互压紧,能够起到防水的作用。
所述的底面4的前后方向的边缘超出所述的第一气囊1和第二气囊2底部边缘,在第一气囊1和第二气囊2的前后两侧形成固定边缘。所述的防洪子堤的固定边缘通过锚桩6与堤坝固定。充气式防洪子堤采用锚桩6和坝体之间填水的方法进行固定,固定方法简单,方便,极大的加快了子堤构筑的施工速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多个所述的子堤单元按左右方向排列,相邻的两个子堤单元通过尼龙扣连接。采用尼龙扣连接方式,便于操作,连接速度快,可以保证连接端不漏水。
本申请所述的防洪子堤,在应急防汛抢险的环境下,挡水子堤承担的首要任务是防止洪水漫溢。充气式防洪子堤连接构筑好之后,通过往坝体充气以及两个坝体之间填水支起,可以形成高近1米的防浪墙。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申请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8)

1.一种防洪子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洪子堤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子堤单元,所述的子堤单元包括前后排列设置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左右两侧分别使用连接侧壁相连接,所述的子堤单元还包括位于所述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下的底面,所述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之间形成积水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洪子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呈上窄下宽的梯形体,所述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左右两侧面垂直于地面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洪子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相对面垂直于底面设置,所述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相互背离的面倾斜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洪子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面的前后方向的边缘超出所述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底部边缘,在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前后两侧形成固定边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洪子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洪子堤的固定边缘通过锚桩与堤坝固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洪子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为PVC膜材料制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洪子堤,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的子堤单元按左右方向排列,相邻的两个子堤单元通过尼龙扣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洪子堤,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子堤单元的连接处设有防水帆布。
CN201820049367.6U 2018-01-11 2018-01-11 一种防洪子堤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878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49367.6U CN207987861U (zh) 2018-01-11 2018-01-11 一种防洪子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49367.6U CN207987861U (zh) 2018-01-11 2018-01-11 一种防洪子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87861U true CN207987861U (zh) 2018-10-19

Family

ID=63819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49367.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87861U (zh) 2018-01-11 2018-01-11 一种防洪子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878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2524A (zh) * 2021-02-20 2021-06-15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一种用于抢险的整体式充水子堤结构及其构筑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2524A (zh) * 2021-02-20 2021-06-15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一种用于抢险的整体式充水子堤结构及其构筑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49627B (zh) 通过存储洪水以洪水治洪水构筑防洪子堤的柔性袋
US20120207545A1 (en) Rapid Deployment, Self-Inflating, Interlocking, Modular Flood-Water Barrier Wall System
CN207987861U (zh) 一种防洪子堤
CN210684603U (zh) 防洪抢险快速筑堤装置
CN111622179A (zh) 一种海堤生态改造的栅栏板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9881634B (zh) 一种利用土工合成材料截流的汛期堤坝决口快速抢险方法
CN100389238C (zh) 固定式浮力坝、移动式浮力坝及其构筑方法
CN205152888U (zh) 锚固袋与砼联锁块软体排联体结构
CN113668459A (zh) 一种可快速吸水膨胀的防泄漏防洪袋
CN202945572U (zh) 折叠式自平衡挡水墙
CN206173886U (zh) 一种石笼网防护生态堤坡
CN2368881Y (zh) 一种可快速成堤的防洪水袋
CN207244553U (zh) 一种用于沙滩防护的柔性离岸式防波堤系统
CN206680946U (zh) 一种组合充气式橡胶子堤
CN206110077U (zh) 抗渗水利防洪堤
Harris et al. The evolution of multi-celled sand-filled geosynthetic systems for coastal protection and surfing enhancement
CN215562342U (zh) 一种水利防护高强度堤防
CN114351648A (zh) 一种充水网袋式堵口装置及其堵口方法
CN105256763A (zh) 一种竹排架结构的筑堤方法
CN2700398Y (zh) 多功能防汛袋
CN111321700B (zh) 一种防冲刷和防滑坡堰塞的过流消能式生态护岸方法
CN207646683U (zh) 可快速铺设防水护堤层的抢险装置及相应堤或坝
CN1242125C (zh) 抗洪阻浪护堤浮袋布
CN106087861B (zh) 卸荷式t型板桩防波堤围埝
CN1609343A (zh) 鲎式轻质堤坝的结构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9

Termination date: 201901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