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74133U - 富水地区的地下室防排水构造 - Google Patents

富水地区的地下室防排水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74133U
CN207974133U CN201820175653.7U CN201820175653U CN207974133U CN 207974133 U CN207974133 U CN 207974133U CN 201820175653 U CN201820175653 U CN 201820175653U CN 207974133 U CN207974133 U CN 2079741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ment
gutter
fushui
drainpipe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7565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昱宇
蔡庆军
杜佐龙
郭海
王四久
方速昌
赖源
赵彦辉
邓景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7565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741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741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7413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富水地区的地下室防排水构造,包括:地下室底板,所述地下室底板形成有集水坑;防水衬墙,设于所述地下室底板上,所述防水衬墙内形成有第一集水腔;以及排水板,铺设于所述地下室底板上,所述排水板延伸至所述集水坑,所述排水板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有多个凸台,多个所述凸台之间形成排水通道,所述排水板上浇筑有底板面层,所述底板面层中埋设有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连通于所述第一集水腔和所述第一排水沟之间,所述底板面层上形成有第一排水沟,所述第一排水沟连通于所述集水坑。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的地下室防排水构造的积水无法得到有效防排的问题。

Description

富水地区的地下室防排水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水地区的地下室防排水构造。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施工技术日益成熟,建筑功能愈来愈复杂,施工环境愈来愈苛刻,在近海、近湖或地下水丰富的富水区里,防排水构造措施显得日益重要。传统的地下室防排水构造往往仅设置排水明沟,导致外墙渗漏水、底板渗漏水等明、暗积水无法得到有效排除,成为了制约工期及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富水地区的地下室防排水构造,以解决传统的地下室防排水构造的积水无法得到有效防排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富水地区的地下室防排水构造,包括:
地下室底板,所述地下室底板形成有集水坑;
防水衬墙,设于所述地下室底板上,所述防水衬墙内形成有第一集水腔;以及
排水板,铺设于所述地下室底板上,所述排水板延伸至所述集水坑,所述排水板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有多个凸台,多个所述凸台之间形成排水通道,所述排水板上浇筑有底板面层,所述底板面层中埋设有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连通于所述第一集水腔和所述第一排水沟之间,所述底板面层上形成有第一排水沟,所述第一排水沟连通于所述集水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水管斜向设置于所述底板面层中。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衬墙的内侧面形成有第一检修口,所述第一检修口连通于所述第一集水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水沟的两侧的所述底板面层形成排水坡度。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衬墙的内侧连接有中间层楼板,所述中间层楼板位于所述底板面层的上方,所述中间层楼板上形成有第二排水沟,所述第二排水沟通过第二排水管连通于所述集水坑。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层楼板的上方的所述防水衬墙内形成有第二集水腔,所述防水衬墙中埋设有第三排水管,所述第三排水管的第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集水腔,所述第三排水管的第二端伸至所述中间层楼板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衬墙的内侧面形成有第二检修口,所述第二检修口连通于所述第二集水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富水地区的地下室防排水构造通过于地下室底板上设置排水板,使得地下室底板中的向上的涌水通过排水板排入集水坑内,再通过防水衬墙内设置的第一集水空腔聚集从防水衬墙的外侧渗入的渗水并通过第一排水管排入底板面层上的第一排水沟,使得防水衬墙的外侧渗入的渗水最终排至集水坑内。本实用新型富水地区的地下室防排水构造于富水区可以同时排除地下室的竖向方向的涌水和水平方向上的渗水,提高了地下室的排水效率,进而阻断地下室大部分的水源隐患,达到“防排结合”的效果,提高了地下室的施工质量,节省施工成本,加快了施工进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富水地区的地下室防排水构造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富水地区的地下室防排水构造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富水地区的地下室防排水构造的集水坑的节点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富水地区的地下室防排水构造的第一排水沟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在富水地区的地下室构造面临着“多处水源、四面渗水”的渗漏难题,本实用新型富水地区的地下室防排水构造可以较好的适用于富水地区的地下室。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富水地区的地下室防排水构造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富水地区的地下室防排水构造的剖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富水地区的地下室防排水构造的集水坑的节点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富水地区的地下室防排水构造的第一排水沟的剖面图。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富水地区的地下室防排水构造,包括:地下室底板1、排水板2、底板面层3和防水衬墙4。
地下室底板1形成有集水坑11。
防水衬墙4浇筑于地下室底板1上。防水衬墙4内形成有第一集水腔41。第一集水腔41主要用于聚集从防水衬墙4的外侧渗入的渗水。
排水板2铺设于所述地下室底板1上。排水板2延伸至集水坑11。排水板2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多个凸台,多个凸台之间形成连通于集水坑11的排水通道。排水板2上浇筑有底板面层3。地下室底板1形成有排水坡度。排水板2主要用于排出地下室底板1中的涌水至集水坑11中。
底板面层3上形成有第一排水沟31。第一排水沟31连通于集水坑11。底板面层3中埋设有第一排水管32。第一排水管32连通于第一集水腔41和第一排水沟31之间。第一排水管32倾斜设置,主要用于将第一集水腔41中的聚集水排入第一排水沟31中。
本实用新型富水地区的地下室防排水构造通过于地下室底板上设置排水板,使得地下室底板中的向上的涌水通过排水板排入集水坑内,再通过防水衬墙内设置的第一集水空腔聚集从防水衬墙的外侧渗入的渗水并通过第一排水管排入底板面层上的第一排水沟,使得防水衬墙的外侧渗入的渗水最终排至集水坑内。本实用新型富水地区的地下室防排水构造于富水区可以同时排除地下室的竖向方向的涌水和水平方向上的渗水,提高了地下室的排水效率,进而阻断地下室大部分的水源隐患,达到“防排结合”的效果,提高了地下室的施工质量,节省施工成本,加快了施工进程。
地下室底板1铺设的排水板2为高密度的聚乙烯疏水板。
具体的,排水板2由聚乙烯(HDPE)为原料塑胶底板经过冲压底部形成多个、圆锥形的凸台(或者加劲肋的凸点)。多个圆锥形的凸台之间形成排水通道。多个圆锥形的凸台的底部胶接一层过滤土工布,以阻止泥土微粒通过,从而避免排水通道阻塞使排水通道排水顺畅。地下室底板中的向上的涌水采用排水板来排水,省时、省力又节能、节省投资、还能降低建筑物的荷载。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浇筑于排水板2上的底板面层3为自密实混凝土层。第一排水沟31形成于底板面层3上。
为了使得第一集水腔中的积水可以自流到第一排水沟中,第一排水管32斜向设置底板面层3中。第一排水管32为暗管,进而不影响地下室的美观。
第一排水沟31,一方面可以用于将流经第一排水管32中的渗水排至集水坑中;另一方面,第一排水沟31的两侧的底板面层3形成排水坡度,以便将底板面层3上的地表明水排入第一排水沟中。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第一集水腔4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集水腔41沿水平方向间隔布设,相应的,第一排水管32的数量与第一集水腔41的数量相匹配。每一个第一集水腔41至少配备一个第一排水管32。
为了方便后期的排水维护工作,防水衬墙4的内侧面上形成有第一检修口42,第一检修口42连通于第一集水腔4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检修口42的数量与第一集水腔41的数量相匹配。第一检修口42的作用是方便维护人员通过第一检修口来检查第一排水管的进水口是否堵塞、或用于疏通第一排水管等。
在本实施例中,地下室包括负一楼和负二楼。中间层楼板5连接于防水衬墙4的内侧面。负二楼的地面为底板面层,中间层楼板5(即为负一楼的楼板)位于底板面层3的上方。
中间层楼板5上形成有第二排水沟51。第二排水沟51的两侧的中间层楼板5形成排水坡度。第二排水沟51通过第二排水管52连通于集水坑11。第二排水管52的第一端连通于第二排水沟51,第二排水管52的第二端伸至集水坑11。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位于中间层楼板5的上方的防水衬墙4内形成有第二集水腔43。防水衬墙4中埋设有第三排水管53。第三排水管53的第一端连通于第二集水腔43,第三排水管53的第二端伸至中间层楼板5的上方。第二集水腔43用于收集防水衬墙4的外侧渗入的渗水,收集的渗水通过第三排水管53排至中间层楼板上,排至中间层楼板上的水通过设有排水坡度的中间层楼板排至第二排水沟51中,经由第二排水管最终排至集水坑11中。
同样的,为了方便后期的维护人员检查或维护第三排水管,防水衬墙4的内侧面形成有第二检修口44,第二检修口44连通于第二集水腔43。
第二排水沟51,一方面用于收集中间层楼板(负一楼)上的地表明水;另一方面用于收集通过第三排水管流入的防水衬墙的外侧渗入的渗水。
为了提高地下室的安全性,第一检修口和第二检修口均分别设置有检修门。集水坑的上方设有格栅式的坑盖。第一排水沟和第二排水沟上分别设置有铁篦子。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富水地区的地下室防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下室底板,所述地下室底板形成有集水坑;
防水衬墙,设于所述地下室底板上,所述防水衬墙内形成有第一集水腔;以及
排水板,铺设于所述地下室底板上,所述排水板延伸至所述集水坑,所述排水板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有多个凸台,多个所述凸台之间形成排水通道,所述排水板上浇筑有底板面层,所述底板面层中埋设有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连通于所述第一集水腔和所述第一排水沟之间,所述底板面层上形成有第一排水沟,所述第一排水沟连通于所述集水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水地区的地下室防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管斜向设置于所述底板面层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水地区的地下室防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衬墙的内侧面形成有第一检修口,所述第一检修口连通于所述第一集水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水地区的地下室防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沟的两侧的所述底板面层形成排水坡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水地区的地下室防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衬墙的内侧连接有中间层楼板,所述中间层楼板位于所述底板面层的上方,所述中间层楼板上形成有第二排水沟,所述第二排水沟通过第二排水管连通于所述集水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富水地区的地下室防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楼板的上方的所述防水衬墙内形成有第二集水腔,所述防水衬墙中埋设有第三排水管,所述第三排水管的第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集水腔,所述第三排水管的第二端伸至所述中间层楼板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富水地区的地下室防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衬墙的内侧面形成有第二检修口,所述第二检修口连通于所述第二集水腔。
CN201820175653.7U 2018-02-01 2018-02-01 富水地区的地下室防排水构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741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75653.7U CN207974133U (zh) 2018-02-01 2018-02-01 富水地区的地下室防排水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75653.7U CN207974133U (zh) 2018-02-01 2018-02-01 富水地区的地下室防排水构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74133U true CN207974133U (zh) 2018-10-16

Family

ID=63766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7565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74133U (zh) 2018-02-01 2018-02-01 富水地区的地下室防排水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7413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77856A (zh) * 2019-11-08 2020-02-11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地下室底板的背水面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335343A (zh) * 2020-02-24 2020-06-26 山东大学 一种保证地下水渗流稳定的疏水系统
CN111980148A (zh) * 2020-08-21 2020-11-24 萧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77856A (zh) * 2019-11-08 2020-02-11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地下室底板的背水面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335343A (zh) * 2020-02-24 2020-06-26 山东大学 一种保证地下水渗流稳定的疏水系统
CN111335343B (zh) * 2020-02-24 2021-03-23 山东大学 一种保证地下水渗流稳定的疏水系统
CN111980148A (zh) * 2020-08-21 2020-11-24 萧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74133U (zh) 富水地区的地下室防排水构造
CN205077461U (zh) 消力池护坦底板反滤排水结构
CN202265897U (zh) 一种节水型生态集水井
CN206219935U (zh) 一种高强度、高渗透性的透水路面结构
CN108999056A (zh) 海绵城市道路雨水一体化循环处理系统
CN207079439U (zh) 一种环保透水地坪
CN105696658A (zh) 一种人体自然有机肥和生活污水的分流管网结构
CN205676752U (zh) 带排水通道和清洁孔的预制路缘石及道路排水系统
CN205369374U (zh) 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CN206319401U (zh) 截污井
CN206052924U (zh) 暗埋式滤水管排水井
CN207436077U (zh) 一种基坑排水结构
CN206599732U (zh) 一种桥梁排水系统
CN203022239U (zh) 一种复合凸台排水板
CN206015849U (zh) 一种雨水收集分类处理系统
CN206987280U (zh) 一种地坪结构
CN206090736U (zh) 一种卫生间架空二次排水结构
CN206971276U (zh) 水下建筑物的外墙防水排水系统
CN206554415U (zh) 一种平屋面排水结构
CN206408642U (zh) 一种生态挡土墙
CN206385626U (zh) 一种具有滞留渗透作用的绿化雨水口模块
CN205329447U (zh) 一种带有虹吸排水收集再利用系统的生态透水地坪
CN209652678U (zh) 一种排水沥青路面结构
CN219710364U (zh) 一种基坑内坑中坑降水系统
CN207227891U (zh) 一种道路排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