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70409U - 一种健身训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健身训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970409U CN207970409U CN201820383881.3U CN201820383881U CN207970409U CN 207970409 U CN207970409 U CN 207970409U CN 201820383881 U CN201820383881 U CN 201820383881U CN 207970409 U CN207970409 U CN 20797040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ing rack
- bevel gear
- rotation
- user
- clamp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健身训练器;采用支撑架前端上部设置有弧型手柄的结构,解决了使用者在训练过程中,没有稳固支撑的问题;采用弧型手柄上部对称设置有防滑把套的结构,解决了使用者在训练过程中手部因出汗打滑的问题;采用支撑架后端上部设置有弹性座椅的结构,解决了使用者在训练过程中臀部没有可靠的支撑点容易损伤脊椎的问题;采用支撑架前端下部设置有转动辅助装置的结构,解决了使用者在训练过程中因脚蹬转速过快从而影响训练器整体的稳定性问题;采用支撑架后端下部设置有动力输入装置的结构,解决了使用者如何进行能量消耗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健身训练器。
背景技术
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平日里供人们运动的时间并不多;并且,现在人们的工作、学习以及娱乐等都离不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电脑等电子设备,这就造成人们长期处于坐着的状态。因此,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容易造成颈、肩、腰、背和髋等部位出现关节紧张、关节僵硬以及神经压迫等现象,从而引发不适的症状。例如:症状较为轻的患者,其具体症状表现为:关节活动不灵、受阻受限;症状较为重的患者,其具体症状表现为:颈椎病、肩周炎、腰背疼痛以及腿痛等情况;更有甚者,还会表现为:体态变形,腰腹肌无力等情况。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便于用户健身使用、健身效果好的健身训练器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健身训练器,采用支撑架前端上部设置有弧形手柄的结构,解决了使用者在训练过程中,没有稳固支撑的问题;采用弧形手柄上部对称设置有防滑把套的结构,解决了使用者在训练过程中手部因出汗打滑的问题;采用支撑架后端上部设置有弹性座椅的结构,解决了使用者在训练过程中臀部没有可靠的支撑点容易损伤脊椎的问题;采用支撑架前端下部设置有转动辅助装置的结构,解决了使用者在训练过程中因转动脚蹬转速过快从而影响训练器整体的稳定性问题;采用支撑架后端下部设置有动力输入装置的结构,解决了使用者如何进行能量消耗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前端上部设置有弧形手柄;弧形手柄与支撑架之间采用卡接;弧形手柄上部对称设置有防滑把套;防滑把套与弧形手柄之间采用卡接;支撑架后端上部设置有弹性座椅;弹性座椅与支撑架之间采用卡接;支撑架前端下部设置有转动辅助装置;支撑架后端下部设置有动力输入装置;转动辅助装置与支撑架之间采用转轴连接;动力输入装置与支撑架之间采用转轴连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转动辅助装置包括转动轮毂、弧形滑块、支撑连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转动套筒;轮毂内部设置有弧形滑槽;弧形滑槽内部对称设置有两组弧形滑块和支撑连杆;弧形滑块一端与弧形滑槽滑动连接;弧形滑块另一端与支撑连杆卡接;支撑连杆前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两组第一锥齿轮中间设置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第二锥齿轮一端与转动套筒卡接;第二锥齿轮和转动套筒均与支撑架转轴连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动力输入装置包括转动脚蹬、转动连杆、联动盘、皮带、防护盒和支撑卡轴;支撑卡轴两端对称设置有转动连杆;转动连杆与支撑卡轴之间采用卡接;转动连杆另一端与转动脚蹬采用转轴连接;支撑卡轴居中位置设置有联动盘;皮带两端分别与联动盘和转动套筒面接触;防护盒与支撑架之间采用螺钉连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联动盘包括主动盘和从动盘;主动盘与从动盘之间啮合连接;主动盘与支撑卡轴之间采用卡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轮毂内部设置有弧形滑槽;弧形滑槽内部对称设置有两组弧形滑块和支撑连杆,此结构有利的保证了使用者在进行训练过程中,弧形滑块能稳固的在弧形滑槽内部进行运动;2、支撑连杆前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此结构有利的保证了支撑连杆的动力来源;3、第二锥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此结构有利的保证了第一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之间的换向传动;4、支撑卡轴两端对称设置有转动连杆,转动连杆另一端与转动脚蹬采用转轴连接,此结构有利的保证了使用者在训练过程中能保证双脚交替运动;5、支撑卡轴居中位置设置有联动盘;皮带两端分别与联动盘和转动套筒面接触,此结构有利的保证了动力输入装置与转动辅助装置之间的动力传动;6、联动盘包括主动盘和从动盘;主动盘与从动盘之间啮合连接,此结构有利的保证了主动盘与从动盘之间的配合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健身训练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健身训练器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中:1、支撑架;2、转动辅助装置;3、动力输入装置;4、联动盘;101、弧形手柄;102、防滑把套;103、弹性座椅;201、转动轮毂;202、弧形滑块;203、支撑连杆;204、第一锥齿轮;205、第二锥齿轮;206、转动套筒;207、弧形滑槽;301、转动脚蹬;302、转动连杆;303、皮带;304、防护盒;305、支撑卡轴;401、主动盘;402、从动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2所示,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前端上部设置有弧形手柄101;弧形手柄101与支撑架1之间采用卡接;弧形手柄101上部对称设置有防滑把套102;防滑把套102与弧形手柄101之间采用卡接;支撑架1后端上部设置有弹性座椅103;弹性座椅103与支撑架1之间采用卡接;支撑架1前端下部设置有转动辅助装置2;支撑架1后端下部设置有动力输入装置3;转动辅助装置2与支撑架1之间采用转轴连接;动力输入装置3与支撑架1之间采用转轴连接;转动辅助装置2包括转动轮毂201、弧形滑块202、支撑连杆203、第一锥齿轮204、第二锥齿轮205和转动套筒206;转动轮毂201内部设置有弧形滑槽207;弧形滑槽207内部对称设置有两组弧形滑块202和支撑连杆203;弧形滑块202一端与弧形滑槽207滑动连接;弧形滑块202另一端与支撑连杆203卡接;支撑连杆203前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204;两组第一锥齿轮204中间设置有第二锥齿轮205;第二锥齿轮205分别与两个第一锥齿轮204啮合连接;第二锥齿轮205一端与转动套筒206卡接;第二锥齿轮205和转动套筒206均与支撑架1转轴连接;动力输入装置3包括转动脚蹬301、转动连杆302、联动盘4、皮带303、防护盒304和支撑卡轴305;支撑卡轴305两端对称设置有转动连杆302;转动连杆302与支撑卡轴305之间采用卡接;转动连杆302另一端与转动脚蹬301采用转轴连接;支撑卡轴305居中位置设置有联动盘4;皮带303两端分别与联动盘4和转动套筒206面接触;防护盒304与支撑架1之间采用螺钉连接;联动盘4包括主动盘401和从动盘402;主动盘401与从动盘402之间啮合连接;主动盘401与支撑卡轴305之间采用卡接。
使用时,步骤一,如图1-2所示,使用者在家需要进行健身训练时,可以使用本款健身训练器,使用者在使用健身训练器时,首先需要保证支撑架1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这样才能够保证健身训练器的整体支撑性能,防止因支撑架1倾斜对使用者造成人身伤害;然后使用者先坐在弹性座椅103上部,将双脚放置在转动脚蹬301上部,双手握住弧形手柄101处的防滑把套102,此刻前期的准备工作完成;
步骤二,如图1-2所示,使用者此时用双脚交替逆时针踩动转动脚蹬301,转动脚蹬301便通过与之转轴连接的转动连杆302进一步带动主动盘401开始转动,此刻主动盘401与从动盘402卡接,开始同步转动,从动盘402进一步带动皮带303从而驱动转动套筒206开始转动,由于转动套筒206与第二锥齿轮205卡接,便使得第二锥齿轮205同步转动,由于第二锥齿轮205分别与两组第一锥齿轮204啮合连接;从而进一步驱动支撑连杆203带动弧形滑块202在转动轮毂201内部的弧形滑槽207滑动,从而使得转动轮毂201基本不发生转动,大大降低了以往转动轮毂201高速转动,对使用者造成一些不可控的伤害;当使用者逆时针踩动出现腿部疲劳时,可以临时顺时针踩动转动脚蹬301,此刻主动盘401与从动盘402脱离,主动盘401顺时针转动的过程中,从动盘402顺时针转动,防止因逆时针转速过高,导致转动脚蹬301与脚面脱离,对使用者腿部造成一定伤害,最大限度的保护使用这在训练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设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4)
1.一种健身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前端上部设置有弧形手柄(101);弧形手柄(101)与支撑架(1)之间采用卡接;弧形手柄(101)上部对称设置有防滑把套(102);防滑把套(102)与弧形手柄(101)之间采用卡接;支撑架(1)后端上部设置有弹性座椅(103);弹性座椅(103)与支撑架(1)之间采用卡接;支撑架(1)前端下部设置有转动辅助装置(2);支撑架(1)后端下部设置有动力输入装置(3);转动辅助装置(2)与支撑架(1)之间采用转轴连接;动力输入装置(3)与支撑架(1)之间采用转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健身训练器,其特征在于:转动辅助装置(2)包括转动轮毂(201)、弧形滑块(202)、支撑连杆(203)、第一锥齿轮(204)、第二锥齿轮(205)和转动套筒(206);转动轮毂(201)内部设置有弧形滑槽(207);弧形滑槽(207)内部对称设置有两组弧形滑块(202)和支撑连杆(203);弧形滑块(202)一端与弧形滑槽(207)滑动连接;弧形滑块(202)另一端与支撑连杆(203)卡接;支撑连杆(203)前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204);两组第一锥齿轮(204)中间设置有第二锥齿轮(205);第二锥齿轮(205)分别与两个第一锥齿轮(204)啮合连接;第二锥齿轮(205)一端与转动套筒(206)卡接;第二锥齿轮(205)和转动套筒(206)均与支撑架(1)转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健身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动力输入装置(3)包括转动脚蹬(301)、转动连杆(302)、联动盘(4)、皮带(303)、防护盒(304)和支撑卡轴(305);支撑卡轴(305)两端对称设置有转动连杆(302);转动连杆(302)与支撑卡轴(305)之间采用卡接;转动连杆(302)另一端与转动脚蹬(301)采用转轴连接;支撑卡轴(305)居中位置设置有联动盘(4);皮带(303)两端分别与联动盘(4)和转动套筒(206)面接触;防护盒(304)与支撑架(1)之间采用螺钉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健身训练器,其特征在于:联动盘(4)包括主动盘(401)和从动盘(402);主动盘(401)与从动盘(402)之间啮合连接;主动盘(401)与支撑卡轴(305)之间采用卡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383881.3U CN207970409U (zh) | 2018-03-21 | 2018-03-21 | 一种健身训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383881.3U CN207970409U (zh) | 2018-03-21 | 2018-03-21 | 一种健身训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970409U true CN207970409U (zh) | 2018-10-16 |
Family
ID=63764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383881.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70409U (zh) | 2018-03-21 | 2018-03-21 | 一种健身训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970409U (zh) |
-
2018
- 2018-03-21 CN CN201820383881.3U patent/CN20797040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186278B (zh) | 一种骨科病人康复用腿部锻炼设备 | |
US6758792B1 (en) | Waist training machine | |
CN105287123B (zh) | 一种康复轮椅 | |
CN104800039B (zh) | 脊椎复健器 | |
CN205759430U (zh) | 一种多功能按摩椅 | |
CN110916975A (zh) | 一种骨科专用康复锻炼装置 | |
CN205598170U (zh) | 一种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装置 | |
CN108013609A (zh) | 多功能健身桌椅 | |
CN203183582U (zh) | 健身器 | |
CN108525219A (zh) | 一种手臂伸展式医疗康复设备 | |
CN108464919A (zh) | 一种多用途可调式腿部康复训练装置 | |
CN209450812U (zh) |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护理用康复椅 | |
CN201431592Y (zh) | 手臂被动运动器 | |
CN207970409U (zh) | 一种健身训练器 | |
CN107596640B (zh) | 一种上身自重作为回复力的下肢康复床 | |
CN208851944U (zh) | 一种腿脚按摩机 | |
CN107874927A (zh) | 一种智能中风康复椅 | |
CN209033662U (zh) | 一种外科重症用康复锻炼装置 | |
CN203139031U (zh) | 多功能股骨头坏死康复医疗器 | |
CN110538427A (zh) | 一种骨科康复用腿部训练装置 | |
CN202457364U (zh) | 健身益智电脑椅 | |
CN110123577A (zh) |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器械 | |
CN201832101U (zh) | 机械手揉捏按摩装置 | |
CN213432827U (zh) | 一种用于体育教学的辅助压腿装置 | |
CN109700653A (zh) | 一种医疗康复器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6 Termination date: 20190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