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68819U - 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 - Google Patents

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68819U
CN207968819U CN201820399290.5U CN201820399290U CN207968819U CN 207968819 U CN207968819 U CN 207968819U CN 201820399290 U CN201820399290 U CN 201820399290U CN 207968819 U CN207968819 U CN 2079688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ise reduction
sound
active noise
proof material
an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9929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虞安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oustic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coustic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oustic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coustic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9929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688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688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6881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设计降噪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该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包括耳罩壳体、隔音棉、耳垫;耳罩壳体内部包括前腔和后腔,前腔和后腔连接;隔音棉放置在前腔内;所述前腔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隔音棉的截面面积;隔音棉不覆盖其所在截面的整个截面。本实用新型中,在耳罩内放置隔音棉提升被动降噪的效果,通过合理选择隔音棉的材质、面积、厚度以及放置位置,减少在佩戴过程中的隔音棉对使用者耳朵的压迫以及对耳机声腔特性的改变,提高耳机声腔特性的一致性,降低主动降噪技术的实施难度,从而在耳机被动降噪的同时,保证主动降噪效果。

Description

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降噪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
背景技术
主动降噪耳机同时采用了主动降噪技术和被动降噪技术。对于头戴式耳机,通过耳机的耳罩能够隔绝一部分环境噪声,实现被动降噪,同时,为增强被动降噪的效果,还会在耳罩内放置吸音棉,进一步吸收尚未消除的噪声。主动降噪技术是通过次级声源发出与噪声声波幅值相同、相位相反的消噪声波,消噪声波与噪声声波发生干涉,实现噪声的消除。
被动降噪效果越好,越能减小主动降噪技术的实施难度,但被动降噪技术也会给主动降噪技术的实施带来问题,如在耳罩内增加吸音棉,现有技术中吸音棉的形状与耳罩截面形状保持一致,吸音棉的截面面积与耳罩前腔的截面面积一致,吸音棉覆盖在耳罩的整个前腔上。上述放置吸音棉的方法虽然能够提升被动降噪的效果,但会出现使用者在佩戴降噪耳机时,耳朵对吸音棉进行挤压而导致的耳罩内声腔特性变化的问题,声腔特性的变化会影响声波在耳罩内的传播特性,恶化主动降噪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耳机被动降噪时,主动降噪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该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包括两个耳罩;所述耳罩包括耳罩壳体、隔音棉、耳垫;耳罩壳体内部包括前腔和后腔,所述前腔和后腔连接;所述隔音棉放置在所述前腔内;所述前腔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隔音棉的截面面积;所述耳垫设置在所述前腔远离所述后腔一侧的外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耳垫为环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隔音棉采用发泡型聚氨酯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隔音棉厚度为10mm-15mm。
进一步地,还包括头梁和主动降噪系统;两个所述耳罩分别安装在所述头梁的两端;所述主动降噪系统安装在所述耳罩壳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降噪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声音检测装置、滤波电路以及传声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包括耳罩壳体、隔音棉、耳垫;耳罩壳体内部包括前腔和后腔,前腔和后腔连接;隔音棉放置在前腔内;前腔的截面面积大于隔音棉的截面面积,也即隔音棉不覆盖其所在截面的整个截面。本实用新型中,在耳罩内放置隔隔音棉提升被动降噪的效果,通过将隔音棉不全部覆盖前腔,减少在佩戴过程中的隔音棉对使用者耳朵的压迫以及对耳机声腔特性的改变,提高耳机声腔特性的一致性,降低主动降噪技术的实施难度,从而在耳机被动降噪的同时,保证主动降噪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耳罩与吸音棉结构关系主视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耳罩与耳垫结构关系侧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动降噪耳机各部分结构关系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耳垫形状示意图。
附图标记:1-耳罩壳体;2-隔音棉;3-耳垫;11-前腔;12-后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包括两个耳罩,耳罩包括耳罩壳体1、隔音棉2、耳垫3;耳罩壳体内部包括前腔11和后腔12,前腔11和后腔12连接;隔音棉2放置在前腔11内;前腔11的截面面积大于隔音棉2的截面面积;耳垫3设置在前腔11远离后腔12一侧的外壁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包括耳罩壳体、隔音棉、耳垫;耳罩壳体内部包括前腔和后腔,前腔和后腔连接;隔音棉放置在前腔内;前腔的截面面积大于隔音棉的截面面积,也即隔音棉不覆盖其所在截面的整个截面。本实用新型中,在耳罩内放置隔隔音棉提升被动降噪的效果,通过将隔音棉不全部覆盖前腔,减少在佩戴过程中的隔音棉对使用者耳朵的压迫以及对耳机声腔特性的改变,提高耳机声腔特性的一致性,降低主动降噪技术的实施难度,从而在耳机被动降噪的同时,保证主动降噪效果。还可以合理选择隔音棉的材质、面积、厚度以及放置位置。
优选地,前腔11和后腔12是连通的,这样可以减小耳机在佩戴时由于气压问题而引起的耳朵不适感。隔音棉2放置于前腔11的耳罩壳体1内壁上。隔音棉2需固定在耳机壳体1的内壁上,且隔音棉2安装的位置应为:在耳罩佩戴时,人耳与隔音棉在同一平面上尽可能减少交集,隔音棉应避免与人耳的接触,减少对人耳的挤压。
优选地,耳垫3和耳罩壳体之间还会放置记忆海绵,记忆海绵具有吸收冲击力和减少振动等功能。耳机在佩戴时,靠近人耳的腔体为前腔11,远离人耳的腔体为后腔1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耳垫3为环状结构。若耳罩壳体1主视图为椭圆形,则耳垫3为椭圆环;若耳罩壳体1主视图为圆形,则耳垫3为圆环;其耳垫3的外圈与耳罩壳体的主视形状图的尺寸保持一致。优选地,耳垫为椭圆环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隔音棉2采用泡发型聚氨酯材质。泡发的材质具有多孔结构,能够吸收更多的噪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隔音棉2厚度为10mm-15mm。隔音棉2的厚度与前腔11的高度相关,具体为不能超过前腔11的高度值。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示,隔音棉2的面积小于其所截面的总面积。优选地,若前腔的截面为椭圆,则隔音棉2的面积应小于该椭圆形面积的一半。
继续参考图3,本实施例提出的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还包括头梁以及主动降噪系统;耳罩安装在头梁两端;主动降噪系统安装在耳罩内。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主动降噪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声音检测装置、滤波电路以及传声装置。优选地,声音检测装置为麦克风,传声装置为扬声器。麦克风将检测到的噪声信号传输给滤波电路,滤波电路处理后得到消噪信号,消噪信号经扬声器播放输出消噪声波。针对不同的降噪方法,麦克风的个数和安装位置也不相同。若采用前馈式降噪方法,需要1个麦克风,则麦克风安装在后腔远离耳朵的耳罩壳体内壁上;若采用反馈式降噪方法,需要1个麦克风,则麦克风安装在前腔靠近耳朵的耳罩壳体内壁上;若采用前馈和反馈结果的降噪方法,需要2个麦克风,分别安装在后腔远离耳朵的耳罩壳体内壁上和前腔靠近耳朵的耳罩壳体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耳罩及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在耳罩内放置隔音棉提升被动降噪的效果,通过合理选择隔音棉的材质、面积、厚度以及放置位置,减少在佩戴过程中的隔音棉对使用者耳朵的压迫以及对耳机声腔特性的改变,提高耳机声腔特性的一致性,降低主动降噪技术的实施难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拆卸主动降噪耳机作了详细介绍,实施例的说明只是为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6)

1.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耳罩;所述耳罩包括耳罩壳体、隔音棉、耳垫;
耳罩壳体内部包括前腔和后腔,所述前腔和后腔连接;
所述隔音棉放置在所述前腔内;所述前腔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隔音棉的截面面积;
所述耳垫设置在所述前腔远离所述后腔一侧的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垫为环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棉采用发泡型聚氨酯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棉厚度为10mm-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头梁和主动降噪系统;
两个所述耳罩分别安装在所述头梁的两端;所述主动降噪系统安装在所述耳罩壳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降噪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声音检测装置、滤波电路以及传声装置。
CN201820399290.5U 2018-03-22 2018-03-22 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688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99290.5U CN207968819U (zh) 2018-03-22 2018-03-22 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99290.5U CN207968819U (zh) 2018-03-22 2018-03-22 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68819U true CN207968819U (zh) 2018-10-12

Family

ID=63726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99290.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68819U (zh) 2018-03-22 2018-03-22 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6881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1472A (zh) * 2019-05-30 2019-07-26 深圳妖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式提升学生专注度的装置
CN113475096A (zh) * 2021-05-18 2021-10-01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降噪耳垫、降噪耳罩以及头戴式降噪耳机
US12014715B2 (en) 2019-03-22 2024-06-18 Dyson Technology Limited Noise control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2014715B2 (en) 2019-03-22 2024-06-18 Dyson Technology Limited Noise control
CN110051472A (zh) * 2019-05-30 2019-07-26 深圳妖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式提升学生专注度的装置
CN113475096A (zh) * 2021-05-18 2021-10-01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降噪耳垫、降噪耳罩以及头戴式降噪耳机
CN113475096B (zh) * 2021-05-18 2023-06-09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降噪耳垫、降噪耳罩以及头戴式降噪耳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95503B2 (en) Noise reduction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CN207968819U (zh) 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
US9351063B2 (en) Bluetooth earplugs
CN102487469B (zh) 耳罩及头戴式降噪耳机
US20180033419A1 (en) Acoustically open headphone with active noise reduction
CN106851460A (zh) 耳机、音效调节控制方法
US20150382093A1 (en) Noise reducing memory foam earbuds
CN114268867A (zh) 头戴式耳机耳罩结构
CN206713044U (zh) 一种具有防噪音功能的wifi音响
WO2019141167A1 (zh) 一种辅助睡眠眼罩
CA3051609A1 (en) Noise attenuation earphone device for animals
CN208015952U (zh) 机电一体化声电屏蔽耳罩
CN210469701U (zh) 一种耳机模组及耳机
JPH02272899A (ja) イヤホーン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CN103442315A (zh) 帽式骨传导立体声耳机
CN206948574U (zh) 一种高保真降噪耳机
CN112492456A (zh) 一种拥有立体4d音效场景的耳机
CN201928407U (zh) 耳罩及头戴式降噪耳机
US6337915B1 (en) Earphone
CN108289260A (zh) 机电一体化声电屏蔽耳罩
TW202015037A (zh) 用於助聽器之濾波結構以及具有濾波結構之助聽器
CN109246510A (zh) 耳机
CN215956623U (zh) 一种测听耳机及应用其的测听系统
CN215420668U (zh) 一种核磁共振用消音耳机
CN213846969U (zh) 一种高保真耳机喇叭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