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65317U - 镜头模组 - Google Patents

镜头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65317U
CN207965317U CN201820249706.5U CN201820249706U CN207965317U CN 207965317 U CN207965317 U CN 207965317U CN 201820249706 U CN201820249706 U CN 201820249706U CN 207965317 U CN207965317 U CN 2079653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rel
receiving portion
lens module
camera lens
microscop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4970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传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filed Critical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4970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653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653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653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croscoopes, Condens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镜头领域,公开了一种镜头模组。本实用新型中,镜头模组包括镜座以及设置在镜座内的镜筒,镜座包括环绕镜头模组的光轴设置并收容镜筒的收容部、位于收容部像侧的主体部,收容部包括靠近物侧的端面且端面上开设有缺口,缺口自端面朝像侧延伸。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镜头模组能够减少镜头模组在便携式终端中占用的空间,从而有利于便携式终端的小型化设计。

Description

镜头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镜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镜头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便携式终端(以手机为例)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及。现有技术中,在便携式终端内通常都设置有镜头模组以实现摄像、拍照等功能。随着镜头模组的配置越来越高,镜头模组的体积也越来越大。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镜头模组的体积越做越大造成镜头模组在便携式终端中占用的空间越来越多,影响便携式终端的小型化设计。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镜头模组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头模组,使得能够减少镜头模组在便携式终端中占用的空间,从而有利于便携式终端的小型化设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镜头模组,包括镜座以及设置在镜座内的镜筒,镜座包括环绕镜头模组的光轴设置并收容镜筒的收容部、位于收容部像侧的主体部,收容部包括靠近物侧的端面且端面上开设有缺口,缺口自端面朝像侧延伸。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在镜座的收容部的端面上设置缺口,减少收容部占用的空间,而设置缺口的位置可被充分利用,以容纳便携式终端内部的其他部件,从而有利于便携式终端的小型化设计。
另外,镜筒与收容部之间留有间隔,间隔内填充胶水。间隔为胶水提供容纳空间,胶水能将收容部和镜筒粘结在一起,有利于提高镜头模组的稳定性。
另外,收容部为筒状侧壁。
另外,镜筒包括靠近物侧并环绕光轴设置的第一筒壁、靠近像侧并环绕光轴设置的第二筒壁、连接第一筒壁和第二筒壁的连接壁,第二筒壁与收容部相接,第一筒壁与收容部相互间隔设置,第一筒壁、连接壁以及收容部围成间隔。
另外,第二筒壁与收容部之间通过螺纹配合固定。通过第二筒壁和收容部的螺纹配合方将镜筒和镜座固定在一起,进一步提高镜头模组的稳定性。
另外,收容部与主体部一体成型。使得镜头模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镜头模组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镜头模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镜头模组100。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镜座11和镜筒12,镜筒12设置在镜座11内,镜座11包括收容部111和主体部112,收容部111环绕镜头模组100的光轴OO'设置,镜筒12收容在收容部111内,主体部112位于收容部111的像侧。收容部111包括一端面111a,端面111a靠近收容部111的物侧,端面111a上开设有缺口111b,缺口111b自端面111a朝向像侧延伸。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在镜座11的收容部111的端面111a上设置缺口111b,减少收容部111占用的空间,而设置缺口111b的位置可被充分利用,以容纳便携式终端内部的其他部件,从而有利于便携式终端的小型化设计。
本实施方式中,其他部件具体可以为主板或者屏幕等。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收容部111上设置缺口111b,还可以对便携式终端进行优化设计,例如可以使屏幕做大从而提高屏占比等。
本实施方式中,镜筒12与收容部111之间预留有间隔110,间隔110为胶水提供容纳空间,用于填充胶水,胶水能将收容部111和镜筒12粘结在一起,避免镜头模组100安装进入便携式终端之后出现镜筒12从镜座11中脱落的问题,从而提高镜头模组100的稳定性。
具体地,收容部111为筒状侧壁。由于镜筒12为筒状,将收容部111设置为筒状可以方便将镜筒12安装在镜座11内。
具体地,镜筒12包括第一筒壁121、连接壁122和第二筒壁123,第一筒壁121靠近镜筒12的物侧并且环绕光轴OO'设置,第二筒壁123靠近镜筒12像侧且环绕光轴OO'设置,连接壁122位于第一筒壁121和第二筒壁123之间且连接第一筒壁121和第二筒壁123,第一筒壁121、连接壁122和第二筒壁123一体成型。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筒壁121、连接壁122和收容部111围成间隔110,间隔110用于填充胶水,以固定镜筒12和镜座11。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镜筒12和镜座11之间通过螺纹配合固定。具体地,是通过第二筒壁123和收容部111之间的螺纹配合固定。第二筒壁123上设置有外螺纹,收容部111内设置有内螺纹,组装镜头模组100时,将镜筒12旋入镜座11内,并将第二筒壁123沿着与光轴OO'平行的方向朝着镜头模组100的像侧拧入收容部111内,使第二筒壁123上的外螺纹和收容部111上的内螺纹相互配合,从而使镜筒12固定在镜座11内,在通过在镜筒12和镜座11之间的间隔110内填充胶水固定镜筒12和镜座11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镜头模组100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收容部111和主体部112可以一体成型。收容部111用于收容镜筒12,主体部112用于收容影像感测器件(图未示),二者一体成型,使得镜头模组100结构简单,组装起来比较方便。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镜头模组,包括镜座以及设置在所述镜座内的镜筒,所述镜座包括环绕所述镜头模组的光轴设置并收容所述镜筒的收容部、位于所述收容部像侧的主体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部包括靠近物侧的端面且所述端面上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自所述端面朝像侧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与所述收容部之间留有间隔,所述间隔内填充胶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部为筒状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包括靠近物侧并环绕所述光轴设置的第一筒壁、靠近像侧并环绕所述光轴设置的第二筒壁、连接所述第一筒壁和所述第二筒壁的连接壁,所述第二筒壁与所述收容部相接,所述第一筒壁与所述收容部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筒壁、所述连接壁以及所述收容部围成所述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壁与所述收容部之间通过螺纹配合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部与所述主体部一体成型。
CN201820249706.5U 2018-02-09 2018-02-09 镜头模组 Active CN2079653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49706.5U CN207965317U (zh) 2018-02-09 2018-02-09 镜头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49706.5U CN207965317U (zh) 2018-02-09 2018-02-09 镜头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65317U true CN207965317U (zh) 2018-10-12

Family

ID=63739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49706.5U Active CN207965317U (zh) 2018-02-09 2018-02-09 镜头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653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04058B (zh) 具防尘构造的镜头模组
CN110082886A (zh) 镜片组驱动装置、摄影模块与电子装置
US20200057283A1 (en) Lens module
CN208172336U (zh) 镜头模组
CN209283350U (zh) 一种终端设备
CN1964607A (zh) 便携式电子产品
CN207965317U (zh) 镜头模组
CN208907939U (zh) 镜头模组
CN208795906U (zh) 镜头、摄像模组和电子装置
CN208188450U (zh) 镜头模组
CN207528982U (zh) 镜筒及镜头组件
CN201804150U (zh) 一种微型投影成像镜头
CN208026957U (zh) 镜头模组
CN214851518U (zh) 一种一体化钟摆式ircut
CN208636517U (zh) 镜头模组
CN212276088U (zh) 一种便携式手机显微成像装置
CN209388003U (zh) 镜头模组
CN110058427A (zh) 一种智能眼镜
CN206178321U (zh) 摄像头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7528977U (zh) 镜头模组
CN2694300Y (zh) 影像撷取装置
CN209402600U (zh) 摄像模组及其感光组件、支架及安装架
CN208314805U (zh) 终端设备
CN210015267U (zh) 一种镜头模组
CN207704174U (zh) 一种手持终端摄像头防止闪光灯漏光的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29

Address after: No. 8, 2 floor, 85 Cavendish Science Park Avenue, Singapore

Patentee after: Raytheon solutions Pte Ltd

Address before: No. 8, 1st floor, Tongj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10 65th Street, Hongmao Bridge, Singapore

Patentee before: Raytheon Technology (Singapore)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