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64327U - 重力柱状采泥器 - Google Patents

重力柱状采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64327U
CN207964327U CN201820169599.5U CN201820169599U CN207964327U CN 207964327 U CN207964327 U CN 207964327U CN 201820169599 U CN201820169599 U CN 201820169599U CN 207964327 U CN207964327 U CN 2079643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mud pipe
adopting
profile lead
mu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6959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柴小平
魏娜
任世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rine Eco-Environment Monitoring Station Zhoushan Zhejiang Province
Original Assignee
Marine Eco-Environment Monitoring Station Zhoushan Zhejiang Provi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rine Eco-Environment Monitoring Station Zhoushan Zhejiang Province filed Critical Marine Eco-Environment Monitoring Station Zhoushan Zhejiang Province
Priority to CN20182016959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643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643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6432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重力柱状采泥器,包括底部开口的采泥管和设于采泥管上端的重块、顶部密封的套筒和电机,所述采泥管设于套筒内,所述采泥管的顶端设有筛板,所述套筒上设有用于排水的排水口,所述电机、重块、套筒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本实用新型解决目前重力柱状采泥器仅依靠自身重力采集淤泥的深度不够的问题,结果更加简单,淤泥采集也更加有效。

Description

重力柱状采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监测及研究、治理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力柱状采泥器。
背景技术
在环境监测及研究、治理的过程中,需要首先对样品进行采样,通过确定环境状况后进行监测及改进。其中一种针对区域沉积物的监测,目的是研究沉积物各层次的化学成分和底栖生物在泥中的垂直分布状况,需要用到重力柱状采泥器进行柱状的采集,确保不打乱沉积物的自然层次。重力柱状采泥器是一种将地面或水体底部沉积物以柱状形采出的装置,传统的重力柱状采泥器的结构大都为底部开口的中空直筒状的结构,通过持握重力柱状采泥器上端,将重力柱状采泥器的直筒部分直接插入到沉积物中,沉积物以柱状形式从底部开口进入到中空直筒中,这样重力柱状采泥器就完成了对该区域的沉积物的采集。
但上述仅依靠人力插入到沉积物中,虽然能采集到一定的沉积物,但是依靠重力柱状采泥器自身的重力及插入的力度来采集的方式,并不能将直筒插入到足够深度的沉积物中,也就是说在更深层的沉积物并不能被重力柱状采泥器有效采集到,这样仅能采集浅层的沉积物,无法实现对不同层次的沉积物的有效采集,进而影响到后期的检测及环境监测的结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重力柱状采泥器采集淤泥的深度不够的问题,提供一种重力柱状采泥器。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重力柱状采泥器,包括底部开口的采泥管和设于采泥管上端的重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部密封的套筒和电机,所述采泥管设于套筒内,所述采泥管的顶端设有筛板,所述套筒上设有用于排水的排水口,所述电机、重块、套筒由上至下依次设置。
本方案中将采泥器垂直放入到河道或池塘等需要采集区域,需采样的淤泥、水流通过采泥管底部的开口进入到采泥管内,然后进入直到采泥管顶部,采泥管内的水流被挤压从筛板上移出,然后通过套筒上的排水口排出,避免取样水分与淤泥一起被采泥器采集,减少了采泥器完成采泥工序的功耗即减少了上拉时需要的拉力;利用电机工作时的震动来减少了采泥器在淤泥层中下行过程中受到阻力,即减少了采泥器表面与淤泥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所述排水口设于套筒靠近采泥管顶端的位置,排水口为围绕套筒表面设置的长圆通孔。
更进一步,所述长圆通孔的长度小于1/2套筒横截面的周长。
更进一步,所述长圆通孔为若干个,且环形绕设在套筒的同一高度上。
更进一步,所述采泥管靠近顶端处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圈套设在所述采泥管上,所述密封圈的外圈与所述套筒内壁顶触。通过密封圈设置,有效避免从采泥管顶部筛板漏出的水分进入到套筒内,减少了采集后上拉需要的拉力。
进一步,所述套筒下端部为倒锥台结构,所述采泥管的底部与所述套筒下端部之间螺纹配合。避免了采泥器在下沉过程中过多水流进入到到套筒内,也便于将采泥管从套筒内取出。
更进一步,所述采泥管的底部伸出所述套筒下端。
进一步,所述套筒外表面设有螺旋形凸起,所述电机的主轴通过连接轴与所述套筒连接。利用电机转动带动采泥器转动下行。
进一步,还包括一螺旋桨,所述螺旋桨与电机主轴连接,电机转动带动螺旋桨转动。
更进一步,所述重块通过连接轴与套筒连接,所述电机主轴与一竖轴连接,所述竖轴、连接轴的外围套设一螺旋桨,所述竖轴与所述螺旋桨连接。通过电机主轴带动螺旋桨转动,螺旋桨在水中旋转,为采泥器向下活动或向上活动提供动力。
进一步,所述采泥管的底部为倒锥形,倒锥形底部设有铲口。底部倒锥形使得插入受力点比较集中,便于有效插入到淤泥层中。
进一步,所述采泥管的底部设有一能上翻的翻板,所述翻板翻转能打开和闭合所述采泥管。在下压力的采集过程中翻板受淤泥及水流的上行作用被顶开上翻,在采集完毕后的上拉过程中翻板受采集管内的淤泥及水流重力作用下压恢复到闭合采泥管底部的状态,该翻板设计避免了采泥器上拉过程中收集到的淤泥从采泥管底部掉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1.相对于传统的自身重力采集,本实用新型的重力柱状采泥器利用电机及螺旋桨能够有效插入到淤泥层中,采集深层淤泥;
2.利用筛板配合套筒排水口的结构设置,有效排除了采泥管中的不必要的积水;
3.在套筒上设置长圆通孔的排水口,实现排水的同时也减轻了整个采泥器重块下端的重力,提高了采泥器依靠自身重力下行时的力度;
4.倒锥台结构的套筒下端部及倒锥形且开口为铲口的采泥管的底部,减少了插入淤泥层的接触面积,提高了采集的效率;
5.本重力柱状采泥器结构简单,实用性更高,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重力柱状采泥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重力柱状采泥器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重力柱状采泥器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重力柱状采泥器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采泥管1,采泥管底部11,铲口12,重块2,套筒3,套筒下端部31,电机4,,电机主轴41,筛板5,排水口6,密封圈7,螺旋桨8,套筒81,翻板9,竖轴10,横轴101,固定件102,连接轴103,固定件104,,螺旋形凸起10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重力柱状采泥器,如图1所示,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电机4、重块2、套筒3,采泥管1设于所述套筒3内且采泥管底部11伸出套筒底部31,套筒3顶部密封仅套筒下端部31开口,在采泥管1的顶端设有筛板5,所述套筒上设有用于排水的排水口6。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方式,本实施例中的排水口6设置在筛板5附近,最佳为上方,而且排水口为设置为围绕套筒表面设置的长圆通孔,可以设置多个,长圆通孔的长度小于1/2套筒横截面的周长。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方式,排水口6下方且位于筛板5下方处,设置一个套设在采泥管1上的密封圈7,密封圈7的外圈与所述套筒3内壁顶触,避免了从筛板排出的水分积聚到采泥管1与套筒3之间的空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方式,采泥管1与套筒3之间通过一固定件104进行位置固定。本实施例中的采泥管可以采用透明材质建造而成。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方式,可以将套筒下端部31设置为为倒锥台结构,采泥管底部11与所述倒锥台结构之间螺纹配合。还可以将采泥管底部11设置为为倒锥形,倒锥形底部设有铲口12,铲口12采用管状结构的铲口,也贴合倒锥形底部本身结构。还可以在采泥管的底部设有一能上翻的翻板9
,所述翻板9翻转能打开和闭合所述采泥管的开口。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排水口6遍布整个套筒3。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实施例1中的密封圈。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或2不同的是,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套筒外表面设有螺旋形凸起105,所述螺旋形凸起105的横截面为V形,且V形的底部的尖锐部分凸出所述套筒3的表面。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电机主轴41通过连接轴103连接所述套筒3,利用电机主轴转动带动套筒转动,通过螺旋形凸起105对淤泥的摩擦,提高了整个采泥器的向更深的淤泥层前进的力度。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或2不同的是,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了螺旋桨8,在套筒3上端设置一与电机主轴41连接的螺旋桨8,电机转动带动螺旋桨转动。
具体地,可以将重块2通过连接轴103与套筒3连接,所述电机主轴41与一竖轴81连接,在竖轴81、连接轴103的外围套设一螺旋桨8,所述竖轴81与所述螺旋桨8连接如通过螺母和螺栓之类紧固件实现连接。电机主轴转动带动竖轴81自转,进而带动螺旋桨8转动,产生一个推力。如下行时电机正转,形成水流漩涡推动采泥器下行,反作用力带动采泥器下行下压力;上行时利用电机反转产生的推力,减少采泥器从淤泥层中拔出需要的施加上拉力。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螺旋桨8上至少设置2片对称的叶片。均匀设置叶片使得转动时为整个采泥器的各个方向提供相对均衡的作用力。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做出的变形及改进,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重力柱状采泥器,包括底部开口的采泥管和设于采泥管上端的重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部密封的套筒和电机,所述采泥管设于套筒内,所述采泥管的顶端设有筛板,所述套筒上设有用于排水的排水口,所述电机、重块、套筒由上至下依次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柱状采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设于套筒靠近采泥管顶端的位置,排水口为围绕套筒表面设置的长圆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力柱状采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圆通孔为若干个,且环形绕设在套筒的同一高度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重力柱状采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泥管靠近顶端处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圈套设在所述采泥管上,所述密封圈的外圈与所述套筒内壁顶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柱状采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下端部为倒锥台结构,所述采泥管的底部与所述套筒下端部之间螺纹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柱状采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外表面设有螺旋形凸起,所述电机的主轴通过连接轴与所述套筒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柱状采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螺旋桨,所述螺旋桨与电机主轴连接,所示电机转动带动螺旋桨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力柱状采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块通过连接轴与套筒连接,所述电机主轴与一竖轴连接,所述竖轴、连接轴的外围套设一螺旋桨,所述竖轴与所述螺旋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柱状采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泥管的底部为倒锥形,倒锥形底部设有铲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柱状采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泥管的底部设有一能上翻的翻板,所述翻板翻转能打开和闭合所述采泥管。
CN201820169599.5U 2018-01-31 2018-01-31 重力柱状采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643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69599.5U CN207964327U (zh) 2018-01-31 2018-01-31 重力柱状采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69599.5U CN207964327U (zh) 2018-01-31 2018-01-31 重力柱状采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64327U true CN207964327U (zh) 2018-10-12

Family

ID=63736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6959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64327U (zh) 2018-01-31 2018-01-31 重力柱状采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643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38071U (zh) 水样、底泥两用采集器
CN211435334U (zh) 一种用于化妆品生产的植物提取固液分离装置
CN108607234A (zh) 一种中药提取装置
CN207964327U (zh) 重力柱状采泥器
CN204934107U (zh) 一种天麻清洗机
CN213261212U (zh) 一种有机山茶油生产挤压装置
CN209011202U (zh) 一种漂浮式取水装置
CN214200749U (zh) 一种便携式地质采样装置
CN216645961U (zh) 一种便携式新型浅水采泥器
CN206578067U (zh) 一种化妆品原料清洗装置
CN213527697U (zh) 一种铜粉回收装置
CN211755312U (zh) 一种火龙果色素提取用捣碎装置
CN107460907A (zh) 一种养殖池塘淤泥清除装置
CN209138815U (zh) 一种自动研磨机
CN212674546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水质提取装置
CN207678689U (zh) 鳗鱼收集器
CN219507913U (zh) 一种酱油发酵用的发酵池
CN206994342U (zh) 一种花生清洗机
CN220708823U (zh) 一种水质分析仪样水采集器
CN212582639U (zh) 河道污染物处理的装置
CN213965479U (zh) 一种用于土壤含水率检测的水土分离装置
CN215004464U (zh) 一种水质检测采集机构
CN214051462U (zh) 一种用于柴胡口服液生产的药物提取装置
CN212506481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
CN210090114U (zh) 一种环境监测污水取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2

Termination date: 2020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