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60510U - 钻井机和工程车辆 - Google Patents

钻井机和工程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60510U
CN207960510U CN201721608820.4U CN201721608820U CN207960510U CN 207960510 U CN207960510 U CN 207960510U CN 201721608820 U CN201721608820 U CN 201721608820U CN 207960510 U CN207960510 U CN 2079605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ortion
hinge member
cord
component
trep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0882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传泰
郑文
朱秀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XCM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filed Critical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Priority to CN20172160882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605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605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605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exible Shaf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井机和工程车辆。钻井机包括:支架;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旋入地层的钻具转动;多个绳状部件,用于将驱动部件悬挂在支架上;第一连接部件,与支架通过第一铰接部件连接,第一连接部件包括用于连接绳状部件的两个第一连接部,两个第一连接部分别位于第一铰接部件两侧;以及第二连接部件,与第一连接部通过第二铰接部件连接,第二连接部件包括分别位于第二铰接部件的两侧的两个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绳状部件,以使至少部分绳状部件通过第二连接部件与第一连接部连接。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调节多个绳状部件上的拉力的问题。

Description

钻井机和工程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钻井机和工程车辆。
背景技术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钻井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局部的放大图。如图1和2所示,现有技术的钻井机包括支架1、悬挂在支架1上的驱动部件、用于悬挂驱动部件的绳状部件3和用于连接支架1和绳状部件3的连接部件2。其中,驱动部件用于驱动钻入地下的钻具转动。
连接部件2设在支架1的第一侧,驱动部件设在支架1的第二侧。支架1的顶端还设有滑轮6,绳状部件3绕设在滑轮6上。
钻井机还包括移动部件4,移动部件4与支架连接并能够相对于支架1沿竖直的方向移动。滑轮6安装在移动部件4上,驱动部件5用于驱动移动部件4移动,以使驱动部件能够在绳状部件3的带动下沿竖直的方向移动。
连接部件2与支架1连接,并能够相对于支架1绕水平的第一转动轴线转动。每个连接部件2包括用于连接绳状部件3的两个连接部,两个连接部分别与一个绳状部件3连接,两个连接部分别位于第一转动轴线的两侧。当分别与两个连接部连接的两个绳状部件3的长度不同时,其中较短的绳状部件3的拉力较大,在绳状部件3的拉力的作用下,连接部件2绕水平的轴线转动,以使两个绳状部件3的拉力相同。
如图2所示,钻井机还包括用于调节连接部件2的位置的螺杆8和与螺杆相适配的螺母9。
但是,现有技术的钻井机的连接部件2仅能够调节两条绳状部件3的拉力,而不能调节多条绳状部件3的拉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钻井机和工程车辆,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调节多个绳状部件上的拉力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钻井机,钻井机包括:
支架;
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旋入地层的钻具转动;
多个绳状部件,用于将驱动部件悬挂在支架上;
第一连接部件,与支架通过第一铰接部件连接,第一连接部件包括用于连接绳状部件的两个第一连接部,两个第一连接部分别位于第一铰接部件两侧;
第二连接部件,与第一连接部通过第二铰接部件连接,第二连接部件包括分别位于第二铰接部件的两侧的两个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绳状部件,以使至少部分绳状部件通过第二连接部件与第一连接部连接。
可选地,第二连接部件与第一连接部件的第一连接部一一对应地设置。
可选地,
位于第一铰接部件的第一侧的第一连接部上连接有N1个绳状部件,位于第一铰接部件的第二侧的第一连接部上连接有N2个绳状部件,N1=N2,两个第一连接部对称地布置在第一铰接部件的两侧;和/或
位于第二铰接部件的第一侧的第二连接部上连接有N3个绳状部件,位于第二铰接部件的第二侧的第二连接部上连接有N4个绳状部件,N3=N4,两个第二连接部对称地布置在第二铰接部件的两侧。
可选地,
位于第一铰接部件的第一侧的第一连接部上连接有N1个绳状部件,位于第一铰接部件的第二侧的第一连接部上连接有N2个绳状部件,位于第一铰接部件的第一侧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一铰接部件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为L1,位于第一铰接部件的第二侧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一铰接部件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为L2,第一方向垂直于绳状部件,其中,N1>N2,L1<L2;和/或
位于第二铰接部件的第一侧的第二连接部上连接有N3个绳状部件,位于第二铰接部件的第二侧的第二连接部上连接有N4个绳状部件,位于第二铰接部件的第一侧的第二连接部与第二铰接部件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为L3,位于第二铰接部件的第二侧的第二连接部与第二铰接部件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为L4,第一方向垂直于绳状部件,其中,N3>N4,L3<L4。
可选地,第一铰接部件的轴线与第二铰接部件的轴线平行。
可选地,多个绳状部件沿第一方向并排布置,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一铰接部件的轴线。
可选地,绳状部件能够驱动驱动部件沿竖直方向移动。
可选地,还包括:
移动部件,能够相对于支架移动;
滑轮,安装在移动部件上,绳状部件绕设在滑轮上;
驱动部件,用于驱动移动部件相对于支架移动,以使绳状部件带动驱动部件移动。
可选地,滑轮与绳状部件一一对应地设置,绳状部件绕设在相应的滑轮上。
可选地,第一连接部件能够相对于支架绕第一转动轴线转动,第一转动轴线垂直于第一铰接部件的轴线。
可选地,绳状部件通过第三铰接部件与第二连接部连接。
可选地,第三铰接部件的轴线平行于第一铰接部件的转动轴线。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工程车辆,工程车辆包括:
车辆本体;以及
上述的钻井机,安装在车辆本体上。
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第二连接部件转动,能够调节连接在第二连接部件上的两个绳状部件上的拉力,第一连接部件转动,能够调节分别连接在第一连接部上的绳状部件上的拉力,绳状部件可以为通过第二连接部件与第一连接部连接,也可以直接与第一连接部连接,因此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调节多个绳状部件上的拉力的问题。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钻井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局部的放大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钻井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钻井机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钻井机的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钻井机的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的钻井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的钻井机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钻井机包括支架1、用于驱动旋入地层的钻具转动的驱动部件2和用于将驱动部件3悬挂在支架1上的多个绳状部件3。
可选地,绳状部件3为钢丝绳。
钻井机还包括第一连接部件4和第二连接部件5,第一连接部件4和第二连接部件5用于连接支架1和绳状部件3。
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的钻井机的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钻井机的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3至6所示,第一连接部件4与支架1通过第一铰接部件8连接,第一连接部件4包括用于连接绳状部件3的两个第一连接部,两个第一连接部分别位于第一铰接部件8两侧。
第二连接部件5与第一连接部件4的第一连接部通过第二铰接部件10连接,第二连接部件5包括分别位于第二铰接部件10的两侧的两个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绳状部件3,以使绳状部件3通过第二连接部件5与第一连接部连接。
其中,多个绳状部件3沿第一方向并排布置,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一铰接部件8的轴线。
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接部连接的两个绳状部件3的拉力不同时,第二连接部件5在绳状部件3的拉力作用下转动,以使两个绳状部件3上的拉力平衡。
本实施例中,第一铰接部件8和第二铰接部件10的轴线平行。
分别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的两组绳状部件3的拉力不同时,第一连接部件4在绳状部件3的拉力作用下转动,以使两组绳状部件3上的拉力平衡。
在本实施例,第二连接部件5与第一连接部件4的第一连接部一一对应地设置。第一连接部件4的两个第一连接部上均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接部件5。第二连接部件5的两个第二连接部均连接有一个绳状部件3。
因此,第一连接部件4的两个第一连接部上均连接有两个绳状部件3。
位于第一铰接部件8的第一侧的第一连接部上连接有N1个绳状部件3,位于第一铰接部件8的第二侧的第一连接部上连接有N2个绳状部件3,N1=N2,两个第一连接部对称地布置在第一铰接部件8的两侧。
位于第二铰接部件10的第一侧的第二连接部上连接有N3个绳状部件3,位于第二铰接部件10的第二侧的第二连接部上连接有N4个绳状部件3,N3=N4,两个第二连接部对称地布置在第二铰接部件10的两侧。
因此,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接部连接的绳状部件3上的拉力的力臂相同,只有在两个绳状部件3上的拉力相同时,第二连接部件5才能停止转动,有利于保证多个绳状部件3上的拉力相同。
同理,当N1=N2时,两个第一连接部对称地布置在第一铰接部件8的两侧,有利于保证多个绳状部件3上的拉力相同。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件4包括三角形的第一板状部件。第一板状部件的包括位于其下部的第一顶角和位于其上部的两个第二顶角,第一顶角处设置有第一孔,两个第二顶角处分别设置有第二孔。第一铰接部件8穿设在第一孔中,以连接第一连接部件4和支架1。可选地,第一铰接部件8包括销轴。
其中,第二顶角处的第二孔形成第一连接部件4的第一连接部。
第二连接部件5包括三角形的第二板状部件。第二板状部件包括位于其下部的第三顶角和位于其上部的两个第四顶角。第三顶角处设置有第三孔,两个第四顶角处分别设置有第四孔。其中,第四顶角处的第四孔形成第二连接部件5的第二连接部。
第二铰接部件10穿设在第二孔和第三孔中,以使第一铰接部件4和第二铰接部件5连接。可选地,第二铰接部件10包括销轴。
绳状部件3通过第三铰接部件15与第二连接部连接。可选地,第三铰接部件15的轴线平行于第一铰接部件8的转动轴线。
钻井机还包括连绳件14,连绳件14与第二连接部件5的第二连接部一一对应。连绳件14与绳状部件3一一对应。连接件14的第一端通过第三铰接部件15与第二连接部件5的第二连接部连接,连绳件14的第二端与相应的绳状部件3连接。
第三铰接部件15包括穿设在第四孔中的销轴。
如图4和5所示,钻井机还包括三角形的第三板状部件11,第三板状部件11包括位于其上部的第五顶角和位于其下部的两个第六顶角,第五顶角处设置有第五孔,两个第六顶角处分别设置有第六孔。第一铰接部件8穿设在第五孔和第一板状部件的第一孔中。
钻井机还包括第三连接部件12,第三连接部件12的第一端通过第四铰接部件9与第三板状部件11的下部连接。可选地,第四铰接部件9的轴线与第一铰接部件8的轴线平行。
第三连接部件12的第二端通过第五铰接部件13与支架1连接。第五铰接部件13的轴线与第一铰接部件8的轴线垂直。
因此,在驱动部件2摆动的过程中,绳状部件3既能绕平行第一铰接部件8的轴线转动,也能够绕垂直于第一铰接部件8的轴线转动,有利于保护绳状部件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件4和第二连接部件5均设置在支架1的第一侧,驱动部件2设置在支架1的第二侧。
钻井机还包括设在支架1的顶端的移动部件6、安装在移动部件6上的滑轮7和用于驱动移动部件6朝远离支架1的方向移动的驱动部件16。
其中,滑轮7与绳状部件3一一对应地设置。绳状部件3绕设在相应的滑轮7上。
在移动部件6相对于支架1移动的过程中,驱动部件2能够在绳状部件3的带动下沿竖直方向移动。
可选地,驱动部件16为油缸。
在本申请的另一可选实施例中,位于第一铰接部件8的第一侧的第一连接部上连接有N1个绳状部件3,位于第一铰接部件8的第二侧的第一连接部上连接有N2个绳状部件3,位于第一铰接部件8的第一侧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一铰接部件8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为L1,位于第一铰接部件8的第二侧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一铰接部件8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为L2,第一方向垂直于绳状部件3,其中,N1>N2,L1<L2。
位于第二铰接部件10的第一侧的第二连接部上连接有N3个绳状部件3,位于第二铰接部件10的第二侧的第二连接部上连接有N4个绳状部件3,位于第二铰接部件10的第一侧的第二连接部与第二铰接部件10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为L3,位于第二铰接部件10的第二侧的第二连接部与第二铰接部件10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为L4,第一方向垂直于绳状部件3,其中,N3>N4,L3<L4。
优选地,N3为N4的n倍,L4为L3的n倍,以使每个绳状部件3上的拉力相同时,第一连接部件4和第二连接部件5才能停止转动,以保证多个绳状部件3上的拉力相同。
具体可以为:第一连接部件4的两个第一连接部中,一个第一连接部直接与一个绳状部件3连接,另一个与第二连接部件5连接,第二连接部件5的两个第二连接部分别与一个绳状部件3连接。且与第二连接部件5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一铰接部件8之间的距离为a,直接与绳状部件3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一铰接部件8之间的距离2a。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本实施例力还提供了一种工程车辆,该工程车辆包括车辆本体上述的钻井机,钻井机安装在车辆本体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钻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1);
驱动部件(2),用于驱动旋入地层的钻具转动;
多个绳状部件(3),用于将所述驱动部件(2)悬挂在所述支架(1)上;
第一连接部件(4),与所述支架(1)通过第一铰接部件(8)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件(4)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绳状部件(3)的两个第一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铰接部件(8)两侧;以及
第二连接部件(5),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第二铰接部件(10)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件(5)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铰接部件(10)的两侧的两个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绳状部件(3),以使至少部分所述绳状部件(3)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件(5)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5)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4)的第一连接部一一对应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井机,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第一铰接部件(8)的第一侧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连接有N1个所述绳状部件(3),位于所述第一铰接部件(8)的第二侧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连接有N2个所述绳状部件(3),N1=N2,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对称地布置在所述第一铰接部件(8)的两侧;和/或
位于所述第二铰接部件(10)的第一侧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连接有N3个所述绳状部件(3),位于所述第二铰接部件(10)的第二侧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连接有N4个所述绳状部件(3),N3=N4,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对称地布置在所述第二铰接部件(10)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井机,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第一铰接部件(8)的第一侧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连接有N1个所述绳状部件(3),位于所述第一铰接部件(8)的第二侧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连接有N2个所述绳状部件(3),位于所述第一铰接部件(8)的第一侧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铰接部件(8)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为L1,位于所述第一铰接部件(8)的第二侧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铰接部件(8)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为L2,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绳状部件(3),其中,N1>N2,L1<L2;和/或
位于所述第二铰接部件(10)的第一侧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连接有N3个所述绳状部件(3),位于所述第二铰接部件(10)的第二侧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连接有N4个所述绳状部件(3),位于所述第二铰接部件(10)的第一侧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铰接部件(10)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为L3,位于所述第二铰接部件(10)的第二侧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铰接部件(10)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为L4,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绳状部件(3),其中,N3>N4,L3<L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部件(8)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铰接部件(10)的轴线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井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绳状部件(3)沿第一方向并排布置,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铰接部件(8)的轴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状部件(3)能够驱动所述驱动部件(2)沿竖直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钻井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移动部件(6),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架(1)移动;
滑轮(7),安装在所述移动部件(6)上,所述绳状部件(3)绕设在所述滑轮(7)上;
驱动部件(16),用于驱动所述移动部件(6)相对于所述支架(1)移动,以使所述绳状部件(3)带动所述驱动部件(2)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钻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7)与所述绳状部件(3)一一对应地设置,所述绳状部件(3)绕设在相应的所述滑轮(7)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4)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架(1)绕第一转动轴线转动,所述第一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铰接部件(8)的轴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状部件(3)通过第三铰接部件(15)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钻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铰接部件(15)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铰接部件(8)的转动轴线。
13.一种工程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辆本体;以及
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钻井机,安装在所述车辆本体上。
CN201721608820.4U 2017-11-28 2017-11-28 钻井机和工程车辆 Active CN2079605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08820.4U CN207960510U (zh) 2017-11-28 2017-11-28 钻井机和工程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08820.4U CN207960510U (zh) 2017-11-28 2017-11-28 钻井机和工程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60510U true CN207960510U (zh) 2018-10-12

Family

ID=63724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08820.4U Active CN207960510U (zh) 2017-11-28 2017-11-28 钻井机和工程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605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24967A (zh) * 2017-11-28 2018-02-23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钻井机和工程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24967A (zh) * 2017-11-28 2018-02-23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钻井机和工程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83541U (zh) 一种飞机襟翼试验随动加载结构
CN207960510U (zh) 钻井机和工程车辆
CN202492307U (zh) 起重臂拉杆用连接头及具有其的塔式起重机
CN103010939A (zh) 一种矿用吊钩装置
CN103207067B (zh) 四自由度复合加载汽车球销耐久性试验台
CN102774761A (zh) 桁架臂臂节、桁架臂和起重机
CN107724967A (zh) 钻井机和工程车辆
CN206722625U (zh) 一种人防门的动力装置
CN201889623U (zh) 工程车辆的插、拔销装置和越野正面吊运机
CN203365167U (zh) 用于飞机千斤顶静力试验的有加载接头千斤顶加载结构
CN205004707U (zh) 一种钢管杆横担单双挂点装置
CN103434922A (zh) 全回转式筒体法兰的吊点
CN207648073U (zh) 一种可活动滑块
CN202512966U (zh) 复合横担绝缘子
CN202926077U (zh) 一种叉臂式玻璃升降器
CN201826867U (zh) 一种柱窝
CN202507283U (zh) 一种机械臂转向关节
CN204387489U (zh) 一种新型电缆钢支架
CN205908874U (zh) 一种新型的电缆桥架
CN203218788U (zh) 双轮走线滑车
CN203560590U (zh) 一种托盘式桥架水平四通
CN204453863U (zh) 一种自平衡司机室及具有该司机室的工程机械
CN212849614U (zh) 一种线路杆塔横担角铁通用悬挂固定装置
CN203560595U (zh) 一种托盘式桥架用上角垂直等经三通
CN215711190U (zh) 缆风绳连接的三脚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01

Address after: 221004 26 Tuo Lan Shan Road, Xu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atentee after: JIANGSU XUGONG ENGINEERING MACHINER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221004 26 Tuo Lan Shan Road, Xu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XCM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