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59355U - 一种末端水路平衡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末端水路平衡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59355U
CN207959355U CN201721915927.3U CN201721915927U CN207959355U CN 207959355 U CN207959355 U CN 207959355U CN 201721915927 U CN201721915927 U CN 201721915927U CN 207959355 U CN207959355 U CN 2079593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water
return water
sensor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91592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思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gh Spirit Energy Investment Group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gh Spirit Energy Investment Grou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gh Spirit Energy Investment Group Ltd filed Critical High Spirit Energy Investment Group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91592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593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593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5935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末端水路平衡控制器,包括控制单元、变频单元、循环泵、调节阀、回水温度传感器和回水压力传感器,控制单元与变频单元电连接,变频单元与循环泵电连接,调节阀、回水温度传感器与回水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单元电连接,循环泵的出水口与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成环状通路,管道上设有与各楼层供水管道连通的支路,各楼层供水管道上均依次设有调节阀、回水温度传感器与回水压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根据回水压力传感器和回水温度传感器的实时测量值,控制单元控制电动调节阀进行各楼层水路平衡调节,简单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且充分利用能源,减少能演的浪费,且人工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末端水路平衡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末端水路平衡控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建,二次供水成为必要的配套系统。二次供水系统主要是通过加压泵将自来水管网的水打入用户,已解决楼层高水压不足的问题。目前,二次供水系统普遍使用变频供水,加压泵出口直接通过供水主干管再分接到各楼层的用户出水端。加压泵通过压力传感器控制,预设好系统的供水压力阈值。当用户用水时,即改变了系统的压力,加压泵开始工作。加压泵处在频繁启动工作的状态,故费电且变频供水效率很低,(效率小于40%)。同时,该系统最大的缺点就是电控装置如压力传感器一旦失控,加压泵将不停的工作,造成供水管路严重超压,导致管道破损,给用户造成非常大的损失,同时,该系统知识在加压泵出口设有压力传感器,当一个楼层用户压力变化时,加压泵工作,不能进行水路平衡的调节,造成加压泵频繁启动工作,减少加压泵的使用寿命,造成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末端水路平衡控制器,尤其适合高楼层水路控制使用,能够根据各楼层的水路压力自动调节各楼层的水路压力,调节各楼层的水路平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末端水路平衡控制器,包括控制单元、变频单元、循环泵、调节阀、回水温度传感器和回水压力传感器,控制单元与变频单元电连接,变频单元与循环泵电连接,调节阀、回水温度传感器与回水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单元电连接,循环泵的出水口与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成环状通路,管道上设有与各楼层供水管道连通的支路,各楼层供水管道上均依次设有调节阀、回水温度传感器与回水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的,环状通路上设有与大气连通的卸压开口,卸压开口位置设于环状通路的最高点。
进一步的,卸压开口上设有空气滤清器。
进一步的,调节阀为电动调节蝶阀。
进一步的,控制单元与变频单元兼容,设有变频底线值。
进一步的,支路数量为多个,多个支路上均设依次有调节阀、回水温度传感器与回水压力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电动调节阀、回水压力传感器和回水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单元连接,根据回水压力传感器和回水温度传感器的实时测量值,控制单元控制电动调节阀进行各楼层水路平衡调节,简单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且充分利用能源,减少能演的浪费,且人工成本低;
2.在各个楼层的支路上均安装有电动调节阀、回水温度传感器和回水压力传感器,使得各个楼层能够单独调节,调节效率高,且能平衡不同楼层水路的压力,达到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控制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调节阀 2、回水温度传感器 3、回水压力传感器
4、循环泵 5、变频单元 6、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示出了本实施例的结构,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末端水路平衡控制器,能够自动调节高层建筑中各个楼层之间的水路平衡,充分利用能源,达到节能的目的,且循环泵不需频繁启动,延长了循环泵的使用寿命。
上述的末端水路平衡控制器,包括控制单元6、变频单元5、循环泵4、调节阀1、回水温度传感器2和回水压力传感器3,控制单元6与变频单元5电连接,变频单元5与循环泵4电连接,调节阀1、回水温度传感器2与回水压力传感器3分别与控制单元6电连接,循环泵4的出水口与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成环状通路,管道上设有与各楼层供水管道连通的支路,各楼层供水管道上均依次设有调节阀1、回水温度传感器2与回水压力传感器3。控制器根据回水温度传感器2、回水压力传感器3时时监测的数据,控制调节阀1的动作,进而调节各个楼层水路的压力和流量,使得各个楼层水路保持平衡,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循环泵控制整个建筑水路的循环,保证整个建筑水路的压力达到要求,同时,变频单元5控制循环泵4的工作频率,控制单元6根据回水压力传感器3和回水温度传感器2时时监测的数据控制变频单元5来改变循环泵4的工作频率,使得整个水冷的压力可调,自动化程度高。
具体的,如图1和2所示,循环泵4为高压循环泵,在该循环泵的进口和出口分别通过管道连通,使得用水能够在循环泵的作用下进行循环,且循环泵4的进口和出口的管道构成环形主管路结构,布设在高层建筑上;同时循环泵4与电机连接,通过电机带动循环泵4工作,完成用水的循环。在环形主管路结构上设有三通,三通的两端分别与循环泵4的进口管道和出口管道连接,构成主管路的连通,同时,三通的第三端通过支路与各个楼层的水路连通,在循环泵4的作用下能够使得各个支路水路的用水进行循环。循环泵4的电机与变频单元5电连接,由变频单元5控制电机的转动频率,进而控制整个水路的总流量和总压力。
变频单元5与控制单元6电连接,控制单元6控制变频单元5的动作,改变变频单元5的工作频率,这里变频单元5为变频器,控制单元6为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内有预设的编好的程序,且预设有温度标准值和压力标准值,PLC控制器接收回水温度传感器2和回水压力传感器3测得的数据,对并将测得的温度值和压力值与预设的温度标准值和压力标准值进行对比,当压力测量值比预设的压力标注值大时,PLC控制器控制调节阀1动作,进行该水路的压力调节,使得压力保持在压力标准值,保证水路的平衡。
进一步优化方案,本实施例中调节阀1、回水温度传感器2和回水压力传感器3的数量为多个,且调节阀1、回水温度传感器2和回水压力传感器3的数量是相同的,同时,调节阀1、回水温度传感器2和回水压力传感器3的数量为整个建筑楼层的数量相同,在每一个楼层的支路水路上均设有调节阀1、回水压力传感器2和回水温度传感器3,使得每一个楼层的支路水路的流量和压力通过调节阀1进行单独调节,不会对其他楼层支路水路造成影响。
这里调节阀1为电动调节蝶阀,使得控制单元6可以控制调节阀进行自动调节,不用人工调节,同时,电动调节蝶阀、回水温度传感器2和回水压力传感器3均为市售产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在每一个楼层的支路水路上沿着进水流向设置有调节阀1、回水压力传感器2和回水温度传感器3,且每个调节阀1、回水温度传感器2和回水压力传感器3均与控制单元6电连接,控制单元6单独控制各个调节阀1、回水温度传感器2和回水压力传感器3。
各个楼层支路水路上的回水温度传感器2和回水压力传感器3时时监测各个支路水路的压力和温度,并将测得的结果时时传送给控制单元6,控制单元6进行处理,当一条支路水路上的温度或压力超过预设的温度标准值或者压力标准值时,控制单元6控制该支路水路上的调节阀1进行动作,减少进入该支路水路的流量,进而使得该支路水路的压力或温度降低,达到调节的目的;若此时其他楼层支路存在压力或温度低于标准值,将压力较高的支路的调节后的流量补充至压力较低的支路水路,保证整个水路平衡;若整个水路只有一条支路水路压力较高,其他支路水路压力均保持在标准值,则将调节后的流量通过主管路进行循环,不进入其他支路水路,使得各个支路水路自动调节,不影响其他支路水路的平衡,同时各个支路水路相互互补,最终达到整个水路平衡。
进一步优化方案,在环形通路上设置有与大气连通的卸压开口,该卸压开口设置在主管路的最高点或者高于主管路常设的高度之上,且在卸压开口上安装有空气滤清器,保证整个主管路不超压。
此外,控制单元6与变频单元5兼容,设有变频底线值,保证循环泵4的电机正常工作,不会造成损坏。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整个建筑的主水路和各个楼层的支路水路进行连接,同时将调节阀1、回水温度传感器2和回水压力传感器3安装在各个楼层支路水路上,并将循环泵4的电机与变频单元5电连接,将变频单元5、调节阀1、回水温度传感器2、回水压力传感器3分别与控制单元6电连接,根据各个楼层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自动进行各个楼层的支路水路的流量和压力的调节,以满足主水路的流量和压力,在每个楼层支路水路上设置电动调节蝶阀、回水温度传感器2和回水压力传感器3,根据回水温度及压力自动控制末端各个楼层的水平衡。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电动调节阀、回水压力传感器和回水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单元连接,根据回水压力传感器和回水温度传感器的实时测量值,控制单元控制电动调节阀进行各楼层水路平衡调节,简单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且充分利用能源,减少能演的浪费,且人工成本低;在各个楼层的支路上均安装有电动调节阀、回水温度传感器和回水压力传感器,使得各个楼层能够单独调节,调节效率高,且能平衡不同楼层水路的压力,达到节能的目的。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末端水路平衡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变频单元、循环泵、调节阀、回水温度传感器和回水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变频单元电连接,所述变频单元与所述循环泵电连接,所述调节阀、所述回水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回水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循环泵的出水口与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成环状通路,所述管道上设有与各楼层供水管道连通的支路,所述各楼层供水管道上均依次设有调节阀、回水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回水压力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末端水路平衡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通路上设有与大气连通的卸压开口,所述卸压开口位置设于所述环状通路的最高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末端水路平衡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压开口上设有空气滤清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末端水路平衡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为电动调节蝶阀。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末端水路平衡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变频单元兼容,设有变频底线值。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末端水路平衡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支路上均设依次有调节阀、回水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回水压力传感器。
CN201721915927.3U 2017-12-31 2017-12-31 一种末端水路平衡控制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593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15927.3U CN207959355U (zh) 2017-12-31 2017-12-31 一种末端水路平衡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15927.3U CN207959355U (zh) 2017-12-31 2017-12-31 一种末端水路平衡控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59355U true CN207959355U (zh) 2018-10-12

Family

ID=63731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915927.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59355U (zh) 2017-12-31 2017-12-31 一种末端水路平衡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593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34445Y (zh) 智能整体换热机组
CN108844123B (zh) 分段式智能供暖的方法及系统
CN107559945A (zh) 一种水力自调节供热系统及自调节方法
CN109268929A (zh) 一种供热系统节能调节系统及方法
CN105089097A (zh) 一种根据实时流量自动匹配合适水泵的供水设备及方法
CN204919657U (zh) 一种根据实时流量自动匹配合适水泵的供水设备
CN2929539Y (zh) 用于锅炉采暖系统的控制装置
CN207959355U (zh) 一种末端水路平衡控制器
CN206233298U (zh) 全变频调控模块变量变压无负压管网叠压供水设备
CN209801590U (zh) 用户分布式供热节能装置
CN210373657U (zh) 智能楼宇混水供热机组
CN201473997U (zh) 工频自动恒压供水系统
CN201662162U (zh) 应用于热水集中供暖系统的动态平衡机组
CN204572410U (zh) 一种恒压供水控制系统
CN206929853U (zh) 太阳能地板辐射采暖系统
CN206724288U (zh) 电蓄热智能取暖装置
CN201448918U (zh) 高智能板式换热机组
CN203980438U (zh) 输配流量平衡控制装置
CN203605321U (zh) 恒温供水装置及供暖设备
CN209782784U (zh) 地热及挂片混合供热式调节系统
CN211316605U (zh) 一种基于多种制备热水能源方式的智能控制系统
CN209782825U (zh) 一种换热站热网平衡调控系统
CN202501599U (zh) 一种用于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的智能节能控制器
CN201121347Y (zh) 全自动变量变压无负压给水设备
CN201236354Y (zh) 变频调速供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9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2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109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2

Termination date: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