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57843U - 脉冲式软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脉冲式软水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957843U CN207957843U CN201820247968.8U CN201820247968U CN207957843U CN 207957843 U CN207957843 U CN 207957843U CN 201820247968 U CN201820247968 U CN 201820247968U CN 207957843 U CN207957843 U CN 20795784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pulsed
- treatment device
- pipe
- softe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Ion Exchan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脉冲式软水装置,包括具有软化腔的树脂罐,一端延伸至软化腔顶部的原水管道,以及一端置于软化腔底部的出水管,于出水管上连通有软水排出管和废水排出管;于原水管道上并联有射流器,射流器的吸液口连通有盐井,于射流器上游的原水管道上设置有对原水管道的间隔导通的第一控制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脉冲式软水装置,通过设置射流器利用负压对软化腔进行加盐,可简化整体结构,而在原水管道上设置第一控制阀以控制原水管道间隔导通,进而可在加盐过程中形成时间间隔,保证盐溶液与钙离子在软化腔内有充分的交换时间,进而减少了废水排出时钠离子的浓度,即减少了盐溶液的浪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脉冲式软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软化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软水装置,现有结构中的软水装置大多包括树脂罐和盐井,其中在树脂罐内存放有树脂粒子以用于将原水中的钙离子等交换,进而实现了对原水的软化,经软化后的水则经由出水管排出。上述的过程中,当树脂粒子软化时间较长时树脂罐内的钙离子由于过多而使得树脂粒子失去软化作用,此时就需要向树脂罐内加盐,以通过钠离子与钙离子交换而形成树脂再生过程,此时将含有大量钙离子的废水排出即可。由于在加盐过程中,盐溶液与钙离子交换速度较慢,因此在持续加盐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盐溶液流失,造成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脉冲式软水装置,以减少盐溶液的浪费,并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脉冲式软水装置,包括具有软化腔的树脂罐,一端延伸至所述软化腔顶部的原水管道,以及一端置于所述软化腔底部的出水管,于所述出水管上连通有软水排出管和废水排出管,所述软水排出管和所述废水排出管与所述出水管择一导通;于所述原水管道上并联有旁通管,于所述旁通管上连通有射流器,所述射流器的吸液口连通有盐井,于所述射流器上游的原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电连接的控制器,在所述旁通管与所述原水管道呈导通状时,所述第一控制阀以构成对所述原水管道的间隔导通。
进一步的,于所述原水管道的出口端连接有上布水器,于所述出水管的进口端连接有下布水器。
进一步的,所述上布水器包括形成有布水通道的布水本体,于所述布水本体的一端固连有与所述布水通道连通的通水管,相对于所述通水管、在所述布水本体的另一端固连有封堵所述布水通道的密封板,所述布水本体包括与所述布水通道共中心线设置的多个叠片,各相邻所述叠片因间隔设置而形成有与所述布水通道连通的布水腔。
进一步的,各相邻所述叠片外径不等。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经由所述上布水器而由所述软化腔顶部伸出。
进一步的,于所述通水管外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布水本体构成固连的连接板。
进一步的,所述通水管经由穿设于所述布水本体和连接板上的连接螺栓而与所述密封板固连,所述布水本体的两相对端分别抵接于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密封板上。
进一步的,于所述叠片一侧端面上形成插装孔,相对于所述插装孔、于所述叠片另一侧端面形成有与所述插装孔相适配设置的插装柱,各相邻所述叠片因所述插装孔和所述插装柱的插装配合而使得各相邻所述叠片呈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该脉冲式软水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电连接的控制器,因所述控制器的驱使,所述第一控制阀构成对所述原水管道的间隔导通。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脉冲式软水装置,通过将原水管道的一端延伸至软化腔顶部,而将出水管的一端置于软化腔的底部,可保证原水与树脂粒子的接触深度,提高软化效率,而通过设置射流器利用负压对软化腔进行加盐,可简化整体结构,而在原水管道上设置第一控制阀以控制原水管道间隔导通,进而可在加盐过程中形成时间间隔,保证盐溶液与钙离子在软化腔内有充分的交换时间,进而减少了废水排出时钠离子的浓度,即减少了盐溶液的浪费。
(2)通过设置布水器,一方面可提高加水的均匀性,另一方面可防止树脂粒子流失。
(3)上布水器采用叠片式,结构简单可靠,并对树脂粒子具有较好的阻挡效果。
(4)通过将各相邻叠片外径不等设置,一方面相对于叠片等径设置可减少整体叠片的重量,便于轻量化设计,另一方面由于布水腔上下表面不平齐设置,进而外径较大的叠片可对颗粒的漂浮形成阻挡作用,从而减少颗粒进入到布水腔进口处的数量,减少堵塞现象的发生。
(5)将出水管经由上布水器而穿出软化腔,可减少占用空间。
(6)通过在通水管外周面上设置连接板可便于与布水本体的连接。
(7)采用连接螺栓将通水管和密封板与布水本体连接,结构简单可靠。
(8)通过设置插装孔与插装柱插装而使得各叠片间隔设置,一方面可便于各叠片的装配,另一方面也可便于调整相邻两个叠片之间的间隙。
(9)采用控制器控制第一控制阀,可减少人工控制的麻烦。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脉冲式软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上布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上布水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上布水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A部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叠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相邻叠片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布水本体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软化腔,2-树脂罐,3-原水管道,4-出水管,5-软水排出管,6-废水排出管,7-第二电磁阀,8-上布水器,9-下布水器,10-布水通道,11-布水本体,1101- 叠片,12-通水管,13-密封板,14-连接螺栓,15-连接板,16-连接螺母,17-布水腔,18-连接套,19-插装孔,20-插装柱,21-通孔,22-第二通孔,23-旁通管, 24-射流器,25-盐井,26-第一控制阀,27-第三控制阀,28-第四控制阀,29-吸盐管,30-第三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脉冲式软水装置,如图1所示,其包括具有软化腔1 的树脂罐2,一端延伸至软化腔1顶部的原水管道3,以及一端置于软化腔1 底部的出水管4,并在出水管4上连通有软水排出管5和废水排出管6,且该排出管5和废水排出管6与出水管4择一导通,当软水排出管5与出水管4导通时可用于软化水过程,而废水排出管6与出水管4连通时可用于树脂再生过程。为了便于软水排出管5和废水排出管6与出水管4择一导通,本实施例中在出水管4、软水排出管5以及废水排出管之间连通有第二电磁阀7,该第二电磁阀 7为二位三通电磁阀。当然,本实施例中也可将软水排出管5和废水排出管6 分别并联于出水管4上,并分别在软水排出管5和废水排出管6上设置控制阀同样可实现软水排出管5和废水排出管6的择一导通。
上述的结构中,软化作业时,原水经由原水管道3进入至软化腔1的顶部,并在沿软化腔1下降的过程中与软化腔1内的树脂粒子接触而将原水中的钙离子等交换,树脂粒子交换钙离子的过程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除钙后的原水变为软水经由出水管4以及软水排出管5排出,以备使用。一方面为了防止树脂粒子流失,另一方面也为了提高加水的均匀性,本实施例中在原水管道 3的出口端连接有上布水器8,在出水管4的进口端连接有下布水器9。
本实施例中上布水器8的结构可由图2至图6所示,其包括形成有布水通道10的布水本体11,在布水本体11的一端固连有与布水通道10连通的通水管12,相对于通水管12、在布水本体11的另一端固连有封堵布水通道10的密封板13。本实施例中通水管12、布水本体11以及密封板13均可由塑料制成,并经由连接螺栓14固连于一起。上述的原水管道3的出口端穿过软化腔1内后与通水管12连接即可,连接方式可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便于通水管12与布水本体11连接,本实施例中在通水管12外周面上形成有与布水本体11构成固连的连接板15,即该通水管12经由穿设于布水本体11和连接板15上的连接螺栓14而与密封板13固连。本实施例中连接板15 靠近于通水管12的一端设置,并在连接板15上形成有连通通水管12和布水通道10的第三通孔30,且第三通孔30与通水管12共中心线设置,并与通水管 12内径相适配设置,同时在连接板15以及密封板13上形成有相对应设置的以供所述连接螺栓14穿出的图中未示出的连接孔。在连接时可将连接螺栓14依次穿过连接板15、布水本体11以及密封板13,并通过连接螺母16拧紧以使得布水本体11的两相对端分别抵接于连接板15和密封板13上即可。
本实施例中布水本体11包括与布水通道10共中心线设置的多个叠片1101,各相邻叠片1101因间隔设置而形成有与布水通道10连通的布水腔17。本实施例中连接螺栓14即依次穿过各叠片1101,以将各叠片1101固连于一起,本实施例中连接螺栓14可直接由叠片1101穿过,而为了保证连接效果,本实施例中在各叠片1101上形成有供连接螺栓14穿出的连接套18,该连接套18嵌装于下文所述的通孔内壁上。本实施例中叠片1101厚度为1mm-2.5mm,而连接套18的长度可与叠片1101厚度相等设置。
如图7和图8所示,为了便于形成上述的布水腔17,本实施例中在叠片1101 一侧端面上形成插装孔19,相对于插装孔19、于叠片1101另一侧端面形成有与插装孔19相适配设置的插装柱20,该插装柱20的高度大于插装孔19的深度,以使得各相邻叠片1101因插装孔19和插装柱20的插装配合而使得各相邻叠片1101呈间隔设置,各叠片1101之间形成的空间即为所述布水腔。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插装孔19和插装柱20进而可在装配时先将各叠片1101装配于一起,便于与连接板15和密封板13的连接,同时在装配时也可在插装孔19填装垫片以调整插装孔19的深度,从而可对两个相邻叠片1101之间的间隔高度进行调整。此外,为了形成上述的布水通道10,本实施例中在各叠片1101上形成有相对应设置的通孔21,因各叠片1101的连接,各通孔21相互连通而构成布水通道10。
本实施例中各相邻叠片1101外径不等,为便于描述,本实施例中将图中外径较大的称之为第二叠片,而将外径较小的称之为第一叠片,各第一叠片和第二叠片依次间隔设置而呈图4中所示状态,此时由于布水本体11最顶层为第一叠片,最底层的为第二叠片,并由于最顶层的第一叠片上表面形成插装柱10,因此需要在连接板15上也开设插装孔19,以使得最顶层的第一叠片与连接板 15之间也形成布水腔,而最底层的第二叠片下表面形成插装孔19,因此可直接与密封板13抵接连接。当然,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各相邻叠片1101外径也可渐小设置,此时布水本体11整体则呈锥状。本实施例下布水器9与上布水器8相似,区别在于密封板13上不再设置下文所述的第二通孔22,将下布水器9的通水管直接与出水管4的进口端连接即可。
为了便于整体结构的布置,本实施例中出水管4经由上布水器8而由软化腔1顶部伸出,为了便于出水管4穿设,本实施例中在上述的密封板13上形成有供所述出水管4穿出的第二通孔22,该第二通孔22的直径与出水管4外径相适配设置,并与小于通水管12的内径,以防止影响通水管12的进水。本实施例中出水管4依次穿过密封板13、布水通道10(即各通孔)、第三通孔30、通水管12并由树脂罐2伸出后由原水管道3周侧穿出即可。当然,本实施例中出水管4也可不必穿设上布水器8,而直接由软水腔1顶部伸出,此时在上布水器8的密封板上即不必设置第二通孔22。
为了可对软化腔1内加盐,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在原水管道3上并联有旁通管23,于旁通管23上连通有射流器24,该射流器125的吸液口经由吸盐管29连通有盐井25,并在射流器24上游的原水管道3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 26,该第一控制阀电连接有图中未示出的控制器,在旁通管23与原水管道3 呈导通状时,因控制器的驱使,第一控制阀26以构成对原水管道3的间隔导通。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旁通管23进而可使得软水水作业和树脂粒子再生作业分别单独进行。为了便于控制旁通管23,本实施例中在旁通管23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27,而在原水管道3上设置有第四控制阀28,以通过第三控制阀27和第四控制阀28的开合以实现切换。如软水作业时打开第四控制阀28而关闭第三控制阀27,此时废水排出管6与出水管4导通,而树脂粒子再生时,可关闭第四控制阀28而打开第三控制阀27进行吸盐,此时软水排出管5与出水管4 导通。此外,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阀26也可采用手动驱动,加盐间隔时间可为 10min-20min。
本脉冲式软水装置在使用时,软化作业时,关闭第三控制阀27并打开第四控制阀28,原水经由原水管道3和上布水器8流入软化腔1的顶部,并与软化腔1内的树脂粒子交换钙离子等后经由下布水器9和出水管4以及软水排出管 5排出,当树脂粒子长时间使用后而需要再生时,关闭第四控制阀28并打开第三控制阀27,原水在旁通管23内将盐井25内盐液吸入,并一起流入至软化腔 1内,钠离子与钙离子交换后经由下布水器9、出水管4以及废水排出管6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脉冲式软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软化腔的树脂罐,一端延伸至所述软化腔顶部的原水管道,以及一端置于所述软化腔底部的出水管,于所述出水管上连通有软水排出管和废水排出管,所述软水排出管和所述废水排出管与所述出水管择一导通;于所述原水管道上并联有旁通管,于所述旁通管上连通有射流器,所述射流器的吸液口连通有盐井,于所述射流器上游的原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在所述旁通管与所述原水管道呈导通状时,所述第一控制阀以构成对所述原水管道的间隔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式软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原水管道的出口端连接有上布水器,于所述出水管的进口端连接有下布水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脉冲式软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布水器包括形成有布水通道的布水本体,于所述布水本体的一端固连有与所述布水通道连通的通水管,相对于所述通水管、在所述布水本体的另一端固连有封堵所述布水通道的密封板,所述布水本体包括与所述布水通道共中心线设置的多个叠片,各相邻所述叠片因间隔设置而形成有与所述布水通道连通的布水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脉冲式软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相邻所述叠片外径不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脉冲式软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经由所述上布水器而由所述软化腔顶部伸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脉冲式软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通水管外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布水本体构成固连的连接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脉冲式软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管经由穿设于所述布水本体和连接板上的连接螺栓而与所述密封板固连,所述布水本体的两相对端分别抵接于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密封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脉冲式软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叠片一侧端面上形成插装孔,相对于所述插装孔、于所述叠片另一侧端面形成有与所述插装孔相适配设置的插装柱,各相邻所述叠片因所述插装孔和所述插装柱的插装配合而使得各相邻所述叠片呈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脉冲式软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脉冲式软水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电连接的控制器,因所述控制器的驱使,所述第一控制阀构成对所述原水管道的间隔导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247968.8U CN207957843U (zh) | 2018-02-11 | 2018-02-11 | 脉冲式软水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247968.8U CN207957843U (zh) | 2018-02-11 | 2018-02-11 | 脉冲式软水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957843U true CN207957843U (zh) | 2018-10-12 |
Family
ID=63739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247968.8U Active CN207957843U (zh) | 2018-02-11 | 2018-02-11 | 脉冲式软水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957843U (zh) |
-
2018
- 2018-02-11 CN CN201820247968.8U patent/CN20795784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545844A (zh) | 一种污水处理的节能高效多重曝气系统及其方法 | |
CN204034424U (zh) | 一种冲砂液循环利用的沉砂池 | |
CN202777941U (zh) | 一种并联式沉淀箱 | |
CN105299368A (zh) | 集成水路模块及软水机 | |
CN106390546A (zh) | 一种动态水循环的高效箱式压滤机 | |
CN207957843U (zh) | 脉冲式软水装置 | |
CN205294914U (zh) | 一种具有直流回流装置的净水器 | |
CN207957844U (zh) | 适用于不同树脂粒子的软水装置 | |
CN215327139U (zh) | 高效沉淀池 | |
CN2910907Y (zh) | 能够全部回用浓水的水处理装置 | |
CN206680314U (zh) | 一种喷淋室内能够多次利用循环水的装置 | |
CN214781211U (zh) | 一种垃圾渗滤液两级反渗透处理系统及其反渗透装置 | |
CN115474532A (zh) | 一种微苦咸水淡化灌溉系统及灌溉方法 | |
CN206716604U (zh) | 一种医疗器械循环灌流清洗装置 | |
CN206549279U (zh) | 一种循环式环保机械格栅除污机 | |
CN209740818U (zh) | 双侧多点布水交替运行的配水装置 | |
CN212511798U (zh) | 水源热泵系统 | |
CN206051625U (zh) | 一种反渗透膜净水系统 | |
CN205258077U (zh) | 一种斜板隔油池 | |
CN210145584U (zh) | 一种水利工程用水过滤设备 | |
CN212039868U (zh) | 一种微压差增稠或滤清设备及多级联合增稠或滤清装置 | |
CN211226482U (zh) | 一种不合格水排放装置 | |
CN201102193Y (zh) | 磨削液储存装置 | |
CN208182788U (zh) | 新型mbr一体化印染废水处理设备 | |
CN206818056U (zh) | 一种脱硝换热器冲洗优化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