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55234U - 一种偏心调节多连杆悬架装置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偏心调节多连杆悬架装置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55234U
CN207955234U CN201721816281.3U CN201721816281U CN207955234U CN 207955234 U CN207955234 U CN 207955234U CN 201721816281 U CN201721816281 U CN 201721816281U CN 207955234 U CN207955234 U CN 2079552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centric
link lever
suspension fork
fork device
eccentric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1628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飞
李家俊
黄泰硕
张永强
黄诗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BYD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BYD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BYD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BYD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1628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552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552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552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偏心调节多连杆悬架装置,包括副车架、调节机构、前束臂、H型下臂、抗扭杆、转向节、上臂以及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防松螺母、螺栓以及偏心刚套,所述偏心刚套包括刚套主体以及螺栓状部。相比于现有技术中调节机构需要两端同时操作,进行调节锁紧,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偏心调节多连杆悬架装置中的调节机构只需在一端进行操作,完成调节锁紧,操作简便,适用于车辆悬架空间狭小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偏心调节多连杆悬架装置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偏心调节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包含这种偏心调节机构的偏心调节多连杆悬架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连杆式后悬架,使用五根连杆将车轮支杆与车体连接,各连杆的车体侧端部分别配设衬套,其特点是将同轴配置有螺旋弹簧和减震器的缓冲装置下端部枢支承在所述车轮支杆的车体内端,使该缓冲装置的上下反作用力对后车轮施加负外倾方向的扭矩力。该扭矩力始终大于由该横向力产生的正外倾方向的扭矩力。将缓冲装置相对假想轴向主销轴配置成使该上下反作用力产生对于后车轮的前束方向的扭矩力。其中,偏心调节机构通过偏心螺栓旋转调整,通过螺母锁紧,调节和锁紧分别在调节机构的两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空间狭窄,调节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部分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偏心调节多连杆悬架装置,包括副车架1、调节机构2、前束臂3、H型下臂4、抗扭杆5、转向节6、上臂7以及减震器8,所述副车架1通过所述调节机构2与所述前束臂3相连,所述前束臂3 与所述转向节6相连;所述H型下臂4与所述转向节6以及所述副车架1相连;所述上臂7与所述转向节6以及所述副车架1相连,所述转向节6与所述减震器8相连,
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防松螺母9、螺栓10以及偏心刚套11,所述偏心刚套11包括刚套主体12以及螺栓状部1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偏心调节多连杆悬架装置,调节机构由防松螺母、螺栓以及偏心刚套组成,偏心刚套上设置有螺栓状部,通过螺栓状部可以实现对偏心刚套的旋转调整,通过螺栓或者螺母进行锁紧,调整和锁紧可在同一端完成,便于操作。
所述刚套主体12以及所述螺栓状部13为一体化结构设计。
所述螺栓状部13为多边形结构设计。
所述偏心刚套11设置有一定的偏心距离。
所述前束臂3、所述H型下臂4、所述上臂7以及所述减震器8 上设置有弹性衬套。
所述衬套为各项刚度相异的结构。
所述衬套为橡胶材质。
所述衬套根据悬架刚度的需要,设计为与安装位置相匹配的结构。
所述衬套包括外衬套、衬套骨架、天然橡胶以及内衬套。
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偏心调节多连杆悬架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偏心调节机构的偏心刚套上设置有螺栓状部,通过螺栓状部即可实现对偏心刚套的调节,调节与锁紧均位于同一侧,便于操作;
(2)刚套主体以及螺栓状部为一体化结构设计,便于操作加工,同时增加了偏心刚套的结构强度,满足了多连杆悬架对刚套主体强度的要求;
(3)螺栓状部为多边形结构设计,便于通过扳手等其他工具夹持调整;
(4)偏心刚套设置有一定的偏心距离,使刚套和副车架的安装中心位置产生变动,从而使得前束臂3相对于副车架产生侧向+、-方向的移动,从而达到调整前束值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偏心调节多连杆悬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偏心调节多连杆悬架装置的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偏心调节多连杆悬架装置的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偏心调节多连杆悬架装置,包括副车架 1、调节机构2、前束臂3、H型下臂4、抗扭杆5、转向节6、上臂7 以及减震器8。
汽车前束值,是指使汽车两前轮或者两后轮的前端距离与后端距离之差,它是为了保证汽车稳定的直线行驶,使转向轮具有自动回正功能而设计的。由于车轮悬架零部件较多,公差配合积累较多,车轮的前束值无法控制在较小的区间内。又或者是车辆长期使用,连接杆之间的衬套会存在刚度损失,以及结构件变形等,从而导致前束发生变化,甚至超出合理范围。有鉴于此,这就需要对悬架进行调整,以修正汽车的前束值。现有技术中的偏心调节多连杆悬架装置,如图3 所示,调整前束值时,需要对悬架前束调节机构进行调整。具体操作如下:悬架前束调节机构需要螺栓14螺母15的配合,调试时,螺栓 14与螺母15一端打力矩,一端调整,最后锁紧。由于调节时两端均需要工具进行操作,而后悬架布置空间往往结构较为紧凑,比较难在两端均提供工具的操作空间,造成实际操作不便。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副车架1与前束臂3通过调节机构2连接,调节机构2为偏心设计,以方便车轮定位。其中,调节机构2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防松螺母9、螺栓10以及偏心刚套11组成。偏心刚套11包括刚套主体12以及螺栓状部13。螺栓状部13设计为螺栓状结构,便于扳手卡接,进而通过扳手拧动螺栓状部13来调节偏心刚套11。
具体的,调节机构2由防松螺母9、螺栓10以及偏心刚套11组成,通过偏心刚套11的刚套主体12实现偏心功能,偏心刚套11的螺栓状部13实现通过工具操作使偏心刚套11旋转调整,偏心刚套 11套在螺栓10上,通过防松螺母9进行锁紧。装配或者维修调整时,通过旋转偏心刚套11,使偏心刚套11与副车架1的安装中心位置产生变动。前束臂3与副车架1通过调节机构2连接,调节机构2与偏心刚套11有一定的偏心距离,所以前束臂3相对于副车架1会产生侧向的+、-方向上的移动,以改变Y值,来达到调节车轮前束值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偏心调节多连杆悬架装置,调节机构2 的结构设计,相比于现有技术中调节机构的调节方式,通过修理工具如扳手等卡接在螺栓状部13上,对偏心刚套11进行旋转调整,调整到合适位置后通过调整螺栓10或者螺母9进行锁紧。现有技术中的调节机构在装配及调整过程中,通过偏心螺栓旋转调整,通过螺母进行锁紧。螺栓两端分别需要操作空间,由于车辆悬架部位零部件过多,装配及调整空间受限,生产及维修中操作极其不便。本技术方案的调节机构,调整部位和锁紧部位均可设置在同一端,极大地方便了生产及维修操作中的装配及调整操作。
其中,偏心刚套11的刚套主体12与螺栓状部13为一体化结构设计,便于生产加工。同时也增加了偏心刚套11的结构强度,满足了多连杆悬架对刚套主体强度的要求。
螺栓状部13结构也可以设计为其它多边形结构,比如四边形结构、五边形结构或者其它多边形结构,便于修理工具如扳手等卡接,进行方便调节修理等。螺栓状部13的结构也可以设计为与其它修理工具相配合的结构形状,方便通过工具进行调整。
其中,偏心刚套11设置有一定的偏心距离,可以将该偏心距离定义为e。在调整调节机构2的操作中,通过旋转偏心刚套11的螺栓状部13,从而使偏心刚套与副车架1的安装中心位置产生变动,进而使前束臂3相对于副车架1产生侧向上的+、-方向的移动,以达到调整车辆前束值的目的。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副车架1通过调节机构2与前束臂3连接,前束臂3与转向节6相连,H型下臂4与转向节6以及副车架1相连,上臂7与转向节6以及副车架1相连,转向节6与减震器8相连。其中,上述连接均为机械连接,可以通过球铰连接、通过支架固定、焊接、安装点螺栓固定或者其它紧固的方式进行连接,以满足车辆对悬架装置的强度要求。
优选的,前束臂3、H型下臂4、上臂7以及减震器8上设置有弹性衬套,以实现连接部位之间的缓冲效果,同时对连接部件进行保护。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悬架装置通过各自连接的橡胶衬套与副车架本体1及转向节本体6相连接。具体的,前束臂3通过前束臂3上的橡胶衬套与转向节6相连,然后侧向延伸至副车架1上的安装点,通过前束臂3上的衬套及偏心机构2与副车架1连接;H型下臂4通过 H型下臂4的橡胶衬套与转向节6相连,然后侧向延伸至副车架1上的2个安装点,与副车架1连接;抗扭杆5通过抗扭杆5的橡胶衬套与H型下臂4,然后垂向向延伸至转向节6上的安装点,通过H型下臂4的橡胶衬套与转向节6连接;上臂7通过上臂7上的橡胶衬套与转向节6相连,然后侧向延伸至副车架1上的安装点,与副车架1连接;减震器8通过减震器8的橡胶衬套与转向节安装点相连。
该多连杆悬架装置,能很好地使制动、加速时产生的前后方向力和转向时来自侧面的力全部直线通过4根臂,使整个悬架系统结构简单质量小;同时,加速及制动产生的纵向力由H型下臂4及抗扭杆5 承受,转弯及不平路面等产生的侧向力由上臂7、H型下臂及前束臂 3承受,纵向舒适性好,悬架系统的刚性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衬套为各项刚度相异的结构,以满足悬架刚度的要求,同时增加衬套的结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采用的衬套为橡胶材质,以满足悬架装置对衬套弹性方面的要求。
其中,可以根据实际中悬架对刚度的需要,将衬套设计成与安装部位相匹配的形状结构。
特别的,该橡胶衬套的结构包括外衬套、衬套骨架、天然橡胶及内衬套组成,从而满足对衬套强度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偏心调节多连杆悬架装置。由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偏心调节多连杆悬架装置具有上述有益效果,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也应具有相对应的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10)

1.一种偏心调节多连杆悬架装置,包括副车架(1)、调节机构(2)、前束臂(3)、H型下臂(4)、抗扭杆(5)、转向节(6)、上臂(7)以及减震器(8),所述副车架(1)通过所述调节机构(2)与所述前束臂(3)相连,所述前束臂(3)与所述转向节(6)相连;所述H型下臂(4)与所述转向节(6)以及所述副车架(1)相连;所述上臂(7)与所述转向节(6)以及所述副车架(1)相连,所述转向节(6)与所述减震器(8)相连,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防松螺母(9)、螺栓(10)以及偏心刚套(11),所述偏心刚套(11)包括刚套主体(12)以及螺栓状部(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心调节多连杆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刚套主体(12)以及所述螺栓状部(13)为一体化结构设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心调节多连杆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状部(13)为多边形结构设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偏心调节多连杆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刚套(11)设置有一定的偏心距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偏心调节多连杆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束臂(3)、所述H型下臂(4)、所述上臂(7)以及所述减震器(8)上设置有弹性衬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偏心调节多连杆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为各项刚度相异的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偏心调节多连杆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为橡胶材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偏心调节多连杆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根据悬架刚度的需要,设计为与安装位置相匹配的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偏心调节多连杆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包括外衬套、衬套骨架、天然橡胶以及内衬套。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到9任一项所述的偏心调节多连杆悬架装置。
CN201721816281.3U 2017-12-22 2017-12-22 一种偏心调节多连杆悬架装置及汽车 Active CN2079552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16281.3U CN207955234U (zh) 2017-12-22 2017-12-22 一种偏心调节多连杆悬架装置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16281.3U CN207955234U (zh) 2017-12-22 2017-12-22 一种偏心调节多连杆悬架装置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55234U true CN207955234U (zh) 2018-10-12

Family

ID=63729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16281.3U Active CN207955234U (zh) 2017-12-22 2017-12-22 一种偏心调节多连杆悬架装置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552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19678A (zh) * 2020-03-23 2020-06-23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悬架结构、汽车以及悬架的外倾角调节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19678A (zh) * 2020-03-23 2020-06-23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悬架结构、汽车以及悬架的外倾角调节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66273B2 (ja) リヤ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US8052160B2 (en) Vehicular suspension device
US20120043736A1 (en) Suspension device
JP3550908B2 (ja) フロント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WO2010093029A1 (ja) スタビライザリンクの取り付け構造
US2544331A (en) Vehicle wheel suspension
CN200988406Y (zh) 一种多连杆悬架装置
CN101353002B (zh) 车辆用悬挂装置
US10987986B2 (en) Suspension device
US11820194B2 (en)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JP2010052583A (ja) リヤ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US2828969A (en) Vehicle suspension with interconnected steering and camber adjusting means
CN207955234U (zh) 一种偏心调节多连杆悬架装置及汽车
EP3489046B1 (en) A quadrilateral-type suspension for a steerable wheel of a motor-vehicle
JPH09263116A (ja) スタビライザ取付け構造
CN206968767U (zh) 一种卡丁车转向节与车身连接机构
CN210047535U (zh) 一种大型客车转向过度摆臂总成
CN109484125B (zh) 车辆悬架稳定器及车辆
CN206953927U (zh) 一种汽车前减震总成
JPH04208686A (ja) 自動二輪車用前輪懸架装置のアライメント調整装置
CN218662021U (zh) 可调节倾角拉杆
CN104044423A (zh) 一种混联式汽车独立悬架机构
CN216969241U (zh) 车辆前独立悬架用杆系结构及车辆
CN107323526A (zh) 一种卡丁车转向节与车身连接机构
JPH0546961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