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46268U - 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46268U
CN207946268U CN201820401131.4U CN201820401131U CN207946268U CN 207946268 U CN207946268 U CN 207946268U CN 201820401131 U CN201820401131 U CN 201820401131U CN 207946268 U CN207946268 U CN 2079462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auxiliary device
extension
press keeping
keeping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0113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小军
何成智
樊祥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0113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462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462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462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试样包括试样本体及连接于试样本体的加强片,试样本体及加强片的连接交角处设置有能够分散连接交角处应力的补强部,辅助装置包括成型部件,成型部件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继分布且相互连接的压持部及延伸部,延伸部具有成型面,成型面由压持部起始向远离压持部的方向延伸,成型面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压持部能够压接于加强片,成型面与试样本体及加强片之间能够形成补强空间,以在连接交角处成型补强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能够用于在加强片与试样本体的连接交角处成型补强部,满足试样的成型要求,同时,补强效果好。

Description

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测试样品的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不同材料在形成相应的构件之前大多需要进行相应材料试样的力学性能及疲劳性能测试,如玻璃钢,玻璃钢从原材料到测试标准试样一般经历以下几个工序:制取板材—切割成型试样本体—粘贴加强片—切割制样—测试,形成如图1所示的试样。
如图1所示,在试样本体100上粘贴加强片200的目的在于其可以大大降低试样本体100在加持区域的应力集中,防止在试样本体100的被加持区域发生破坏造成试样本体100的提前破坏而导致不能得到有效的材料性能。然而,加强片200的粘贴虽然能够极大程度的避免试样本体100加持区域的应力集中和测试试样本体100在加持区域发生提前断裂,但是加强片200的使用同样使得加强片200和试样本体100的连接交角处300存在应力集中,相应带来的问题是因加强片200与试样本体100的连接交角处300应力集中较为明显,断裂的几率大大提升,因此,提供一种在加强片200与试样本体100连接交角处300具有补强部,以能够分散连接交角处300的应力的试样是十分必要的。
然而,现有技术中,试样制备用成型装置生产出的试样均为图1所示试样,尚未有能够成型具有补强部的试样的成型装置,故,不能满足试样的成型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能够用于在加强片与试样本体的连接交角处成型补强部,满足试样的成型要求,同时,补强效果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试样包括试样本体及连接于试样本体的加强片,试样本体及加强片的连接交角处设置有能够分散连接交角处应力的补强部,辅助装置包括成型部件,成型部件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继分布且相互连接的压持部及延伸部,延伸部具有成型面,成型面由压持部起始向远离压持部的方向延伸,成型面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压持部能够压接于加强片且成型面与试样本体及加强片之间能够形成补强空间,以在连接交角处成型补强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压持部及延伸部为一体式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成型面由延伸部沿第二方向凸出压持部形成,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延伸部在第二方向上凸出压持部的凸出部分靠近压持部的表面为成型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凸出部分在第一方向的横截面由压持部起始向远离压持部的方向呈增大的趋势,成型面的延伸轨迹为直线和/或弧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延伸部远离压持部的一端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水平支撑部,水平支撑部上可拆卸连接有调节垫,调节垫能够压持于试样本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延伸部上设置有材料注入口,材料注入口贯穿成型面且与补强空间相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进一步包括加热部件,加热部件设置于延伸部,或者,加热部件设置于压持部及延伸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成型部件的数量为一个;或者,成型部件的数量为偶数个,偶数个成型部件在第三方向上相互间隔设置且每两个所述成型部件为一组,每组所述成型部件的成型面相对设置,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互垂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成型部件的数量为偶数个,偶数个成型部件相互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进一步包括连接部件,偶数个成型部件的压持部远离各自延伸部的一端通过连接部件相互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辅助装置包括成型部件,成型部件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继分布且相互连接的压持部及延伸部,延伸部具有成型面,成型面由压持部起始向远离压持部的方向延伸,成型面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辅助装置在使用时,能够通过压持部压接于试样的加强片,使得成型面与试样本体及加强片之间能够形成补强空间,通过向补强空间内注入补强材料即可在试样本体及加强片的连接交角处成型补强部,补强部的形状不受人为因素影响,能够满足试样的成型要求,使得成型的补强部能够分散连接交角处所受应力,减少或避免连接交角处产生应力集中,保证力学性能测试所得到材料性能的有效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图1是现有技术中试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利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所制备试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与图1所示试样的配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成型部件的轴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成型部件的轴测图;
图7是图6所示结构的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与图1所示试样的配合示意图。
其中:
100-试样本体;200-加强片;300-连接交角处;400-补强部;
10-成型部件;
11-压持部;111-连接孔;12-延伸部;121-成型面;122-材料注入口;
13-补强空间;
14-水平支撑部;
15-调节垫;
20-加热部件;
30-连接部件;
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Z-第三方向;W-宽度方向。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实用新型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试样,由于其试样本体100及加强片200的连接交角处300存在应力集中,且应力集中较为明显,大大提升了连接交角处300断裂的风险,不能得到有效的材料性能,因此,提供一种在加强片200与试样本体100的连接交角处300具有补强部的试样是必要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能够辅助成型图2所示的在试样本体100及加强片200的连接交角处300具有补强部400的试样。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图3至图8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与图1所示试样的配合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包括成型部件10,成型部件10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相继分布且相互连接的压持部11及延伸部12,延伸部12具有成型面121,成型面121由压持部11起始向远离压持部11的方向延伸,成型面12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X相交,压持部11能够压接于加强片200且成型面121与试样本体100及加强片200之间能够形成补强空间13,以在试样本体100及加强片200的连接交角处300成型补强部40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试样制备用辅助成型装置,能够用于在加强片200与试样本体100的连接交角处300成型补强部400,满足试样的成型要求,同时,补强效果好。
请一并参阅图5,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成型部件10的轴测图。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压持部11及延伸部12为一体式结构,既便于成型部件10的加工,且能够保证压持部11及延伸部12之间的连接强度要求。
在具体实施时,压持部11及延伸部12可以为一体式的板状结构体,板状结构体的材质可以示具体情况而定,优选与连接交角处300的补强部400材料相斥,即能够使得其在成型补强部400时,与用于制成补强部400的材料不发生反应且易分离。成型面121由延伸部12沿第二方向Y凸出压持部11形成,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相交,延伸部12在第二方向Y上凸出压持部11的凸出部分靠近压持部11的表面为成型面121。第一方向X及第二方向Y相交的角度可以视情况而定,优选与第一方向X垂直,即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之间的夹角为90°。
为了更好的保证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成型的补强部400对连接交角处300的补强效果,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凸出部分在第一方向X的横截面由压持部11起始向远离压持部11的方向呈增大的趋势。进而使得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的压持部11在压接于加强片200时,试样本体100、加强片200及延伸部12之间形成的补强空间13在第一方向X上的空间大小由压持部11起始向远离压持部11的方向呈减小的趋势,继而使得成型的补强部400在第一方向X上由加强片200起始向远离加强片200的方向呈减小的趋势,以保证补强部400的补强效果。
以上所说的呈增大的趋势是指起始位置点与结束位置点相比较呈增大的趋势,如本实施例中,凸出部分在第一方向X的横截面由压持部11起始向远离压持部11的方向逐级增大,使得由延伸部12形成的成型面121为倾斜的平面,即成型面121的延伸轨迹为直线,继而使得形成的补强空间13在成型部件10的宽度方向W上的截面为三角形。
当然,此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但不限于此,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通过凸出部分形成的成型面121的延伸轨迹也可以为弧线,继而使得形成的补强空间13在成型部件10的宽度方向W上的的截面为扇形。可以理解的是,成型面121的延伸轨迹还可以为直线和弧线,即成型面121的延伸轨迹可以为直线与弧线的结合,即优选可以是一段直线与一段弧线的组合形式,也可以直线、弧线交替设置的形式,只要使得成型的补强部400在第一方向X上的截面尺寸由加强片200起始向远离加强片200的方向呈减小的趋势,保证补强效果均可。
试样本体100与加强片200的连接交角处300的补强部400优选是通过流体补强材料加热固化形成的,因此,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延伸部12上设置有材料注入口122,材料注入口122贯穿成型面121且与补强空间13相通。在成型补强部400时,可以通过材料注入口122向补强空间13内注入用于成型补强部400的流体补强材料,操作简单,且能够使得补强部400的成型效果好,材料注入口122的截面形状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满足材料的注入要求即可,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圆形,材料注入口122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要求设定,可以为一个,当然,也可以采用两个以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材料注入口122的数量为一个,一个材料注入口122优选位于延伸部12在宽度方向W上的一个端部上,使得在成型补强部400时,可以将试样本体100、加强片200以及相应的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竖立起来工作,使得材料注入口122位于最下方,此时通过材料注入口122注入流体补强材料,流体补强材料由下至上按照预定速度上升,便于将补强空间13里面的空气顺利排出,且能够更容易的判断补强空间13内的流体补强材料是否注满。当然,试样本体100、加强片200以及相应的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采用竖立起来工作的方式,需要辅助密封结构以保证补强空间13下方的密封,保证液体补强材料在材料注入口122注入时在补强空间13的下方不会发生溢出现象,进而避免材料浪费。
上述所说的材料注入口122在补强部400上的位置只为其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但不限于此,可选的,材料注入口122还可以位于延伸部12在宽度方向W上的中部或者靠近中部的位置,此时用于成型补强部400的材料可以采用粘度较大的流体补强材料,如采用结构胶补强,流体补强材料由材料注入口122注入,由于材料注入口122位于补强部400的中部或者靠近中部的位置,使得注入的流体补强材料能够从补强空间13的中间区域向两侧移动,当补强空间13在成型部件10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侧端口均有流体补强材料溢出时,表示补强空间13内已经注满流体补强材料,停止注入即可。
为了能够使得注入补强空间13内的流体补强材料快速凝固,提高补强部400的成型效率,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进一步包括加热部件20,加热部件20可以设置于成型部件10相应的延伸部12,其可以粘贴于延伸部12的外表面,当然,为了保证加热部件20的使用寿命,避免加热部件20损坏,优选在延伸部12设置安装槽,加热部件20内嵌于安装槽,能够通过围合形成安装槽的槽壁对加热部件20进行保护。
位于延伸部12内的加热部件20优选采用板状形式且其延伸方向优选与成型面121的延伸方向一致,以更好的满足对补强空间13内的流体补强材料的加热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将加热部件20只设置于延伸部12只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但不限于此,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将加热部件20同时设置于压持部11及延伸部12。由于试样在成型时,试样本体100与加强片200之间大多是通过粘胶相互粘接的,试样本体100与加强片200可以预先粘接成型后再通过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在二者的连接交角处300成型补强部400,当然,也可以使得试样本体100与加强片200的粘接以及在二者连接交角处300成型补强部400的工艺步骤同时进行,因此,将加热部件20同时还设置于压持部11,能够提高试样本体100与加强片200之间的粘接速度,同时能够保证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
由于加强片200一般采用标准化的板材,因此,试样本体100与加强片200的粘接以及在二者连接交角处300成型补强部400的工艺步骤同时进行,通过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还能够控制位于试样本体100与加强片200之间的结构胶的厚度,保证成型后的试样在被夹持进行测试时,不会出现打滑或者偏心现象的发生,进而保证试样测试的有效性。
位于压持部11内的加热部件20可以为板状结构且内嵌于压持部11,优选加热部件20为一体式板状结构且同时内嵌于压持部11及延伸部12内。其形状与成型部件10的形状相匹配。在具体实施时,加热部件20具体可以采用电磁加热、流体(气体、液体)热交换加热、红外加热等多种形式,只要能够满足加热要求均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由于试样本体100一般为矩形块状结构,在被夹持时,一般试样本体100长度方向的两端被夹持,因此,试样本体100在长度方向的任意一端均设置有两个加强片200,位于同一端的两个加强片200在试样本体100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由此,试样本体100长度方向一端会有两个连接交角处300需要成型补强部400,因此,成型部件10的数量优选为两个,两个成型部件10在第三方向Z相互间隔设置,两个成型部件10为一组且成型面121相对设置。通过两个成型部件10能够在试样本体100长度方向的一端的两个连接交角处300同时成型补强部400,节约试样的成型时间。
所说的第三方向Z与第一方向X垂直,如上述介绍,在一个示例中,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也垂直,因此,当第二方向Y、第三方向Z均与第一方向X垂直时,第二方向Y与第三方向Z的方向相同。
为了使得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在成型补强部400时,更好的保证与试样本体100、加强片200的相对位置,进而保证所形成的补强空间13保持不变,因此,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的两个成型部件10相互连接,以便于与相应的试样本体100及加强片200夹持固定。
为了便于成型部件10的连接,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进一步包括连接部件30,两个成型部件10的压持部11远离各自延伸部12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部件30相互连接。
连接部件30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可以为一个连接板,两个成型部件10与连接部件30之间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当然,此为一种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成型部件10的压持部11远离各自延伸部12的一端设置连接孔111,连接孔111的数量优选为多个且相互间隔设置,连接部件30为能够与连接孔111相配合的螺栓等紧固件,通过多个紧固件将成型部件10相互连接,便于辅助装置与试样本体100及加强片200的连接及配合。
请一并参阅图6、图7,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成型部件的轴测图,图7示出了图6所示结构的侧视图。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如针对不同厚度的试样本体100和/或不同厚度的加强片200,均能够满足连接交角处300的补强部400的设置要求,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延伸部12远离压持部11的一端设置有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水平支撑部14,水平支撑部14上可拆卸连接有调节垫15,调节垫15能够压持于试样本体100。由于调节垫15与水平支撑部14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因此,可以通过更换调节垫15的方式满足在不同厚度的试样本体100和加强片200的连接交角处300设置补强部400。
在具体实施时,水平支撑部14优选可以为与延伸部12一体成型的板状结构体,调节垫15与水平支撑部14之间可以采用粘接的方式连接,在需要更换调节垫15时,通过外力撕除调节垫15或者通过加热粘接胶的形式将调节垫15拆卸。当然,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在调节垫15及水平支撑部14的一者上设置有卡接凸起,另一者上设置有能够与卡接凸起形状相适配且能够插接配合的插接槽,同样能够满足二者的可拆卸式连接。通过调节垫15的设置,不仅能够提高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的适用范围,同时,在成型补强部400时,能够更好的实现成型部件10与试样本体100之间的接触为面接触,以适应试样本体100上存在的不平整的表面,使得形成的补强空间13具有更好的密封效果,避免流体补强材料由成型部件10与试样本体100的接触位置流出。
为了避免在调节垫15面向补强空间13的位置处形成的补强部400与试样本体100之间存在应力集中,当试样本体100和加强片200的厚度过大时,可以将调节垫15面向补强空间13的表面设置成倾斜面,倾斜面的延伸方向优选与成型面121的延伸方向一致。具体实施时,调节垫15可以采用橡胶、塑料等制成,节约成本,同时能够避免划伤试样本体100的表面。
可以理解的是,当成型部件10的数量为两个时,可以通过连接部件30对两个成型部件10的压持部11远离各自延伸部12的一端沿第三方向Z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厚度的试样本体100和/或不同厚度的加强片200。请一并参阅图8,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与图1所示试样的配合示意图。
可以理解的是,成型部件10的数量为两个为本方案优选的实施方式,但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所包括的成型部件10的数量还可以多于两个,如图8所示的四个,当然还可以为六个、八个等更多个,所说的更多个优选均为偶数个,偶数个成型部件10在第三方向Z上相互间隔设置并可以通过连接部件30相互连接,且每两个成型部件10为一组,每组成型部件10的成型面121相对设置,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得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可以一次性对两个以上图1所示试样的连接交角处300成型补强部400。
当然,在具备其他辅助固定设置的情况下,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所包括的成型部件10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通过其他辅助固定装置将一个成型部件10与相应的试样本体100及加强片200的位置固定,以成型补强部400,只要能够满足具有补强部400的试样的成型要求均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其成型具有补强部400的试样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以玻璃钢为例:
将原材料与树脂反应制成玻璃钢板材,而后切割标准试样,具体的,首先需要将原材料玻纤织物/碳纤织物连同脱模布、导流网等辅材整齐一致的按照要求铺设在基板上方,而后打上真空袋进行灌注前的保压工作。
打开灌注端注入灌注树脂,待玻纤织物/碳纤织物充分浸透后,停止灌注并打开加热设施固化材料,待材料固化完成后进行切割预处理,根据测试的力学性能种类将板材切割成一定的大小板材单元。
根据拉伸、压缩或其他力学标准试样要求,在板材单元上绘制出待测区域以及夹持区域,将加强片200粘贴在夹持区域。
待加强片200与板材单元之间粘贴的结构胶固化后,切割板材单元成标准试样本体100的大小,形成图1所示的试样。
将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与形成的图1所示的试样配合形成补强空间13;
通过材料注入口122向补强空间13内注入流体补强材料以在加强片200与试样本体100的连接交角处300成型补强部400;
拆卸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完成具有补强部400的试样的成型。
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因其包括成型部件10,且成型部件10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相继分布且相互连接的压持部11及延伸部12,延伸部12具有成型面121,成型面121由压持部11起始向远离压持部11的方向延伸,成型面12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X相交,使得辅助装置在使用时,能够通过压持部11压接于试样的加强片200,使得成型面121与试样本体100及加强片200之间能够形成补强空间13,通过向补强空间13内注入补强材料即可在试样本体100及加强片200的连接交角处300成型补强部400,补强部400的形状不受人为因素影响,能够满足试样的成型要求,且成型的补强部400能够分散连接交角处300所受应力,减少或避免连接交角处300产生应力集中,保证力学性能测试所得到材料性能的有效性,因此,易于推广使用。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所述试样包括试样本体(100)及连接于所述试样本体(100)的加强片(200),所述试样本体(100)及所述加强片(200)的连接交角处(300)设置有能够分散所述连接交角处(300)应力的补强部(400),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包括成型部件(10),所述成型部件(10)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相继分布且相互连接的压持部(11)及延伸部(12),所述延伸部(12)具有成型面(121),所述成型面(121)由所述压持部(11)起始向远离所述压持部(11)的方向延伸,所述成型面(12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X)相交,所述压持部(11)能够压接于所述加强片(200)且所述成型面(121)与所述试样本体(100)及所述加强片(200)之间能够形成补强空间(13),以在所述连接交角处(300)成型所述补强部(4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持部(11)及所述延伸部(12)为一体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面(121)由所述延伸部(12)沿第二方向(Y)凸出所述压持部(11)形成,所述第二方向(Y)与所述第一方向(X)相交,所述延伸部(12)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凸出所述压持部(11)的凸出部分靠近所述压持部(11)的表面为所述成型面(1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X)的横截面由所述压持部(11)起始向远离所述压持部(11)的方向呈增大的趋势,所述成型面(121)的延伸轨迹为直线和/或弧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12)远离所述压持部(11)的一端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X)延伸的水平支撑部(14),所述水平支撑部(14)上可拆卸连接有调节垫(15),所述调节垫(15)能够压持于所述试样本体(10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12)上设置有材料注入口(122),所述材料注入口(122)贯穿所述成型面(121)且与所述补强空间(13)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加热部件(20),所述加热部件(20)设置于所述延伸部(12),或者,所述加热部件(20)设置于所述压持部(11)及所述延伸部(12)。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部件(10)的数量为一个;
或者,所述成型部件(10)的数量为偶数个,偶数个所述成型部件(10)在第三方向(Z)上相互间隔设置且每两个所述成型部件(10)为一组,每组所述成型部件(10)的所述成型面(121)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方向(Z)与所述第一方向(X)相互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部件(10)的数量为偶数个,偶数个所述成型部件(10)相互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连接部件(30),偶数个所述成型部件(10)的所述压持部(11)远离各自所述延伸部(12)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部件(30)相互连接。
CN201820401131.4U 2018-03-23 2018-03-23 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 Active CN2079462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01131.4U CN207946268U (zh) 2018-03-23 2018-03-23 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01131.4U CN207946268U (zh) 2018-03-23 2018-03-23 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46268U true CN207946268U (zh) 2018-10-09

Family

ID=63698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01131.4U Active CN207946268U (zh) 2018-03-23 2018-03-23 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462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72053A (zh) * 2020-05-29 2020-08-25 常州达姆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材料测试样条的加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72053A (zh) * 2020-05-29 2020-08-25 常州达姆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材料测试样条的加工方法
CN111572053B (zh) * 2020-05-29 2021-12-14 常州达姆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材料测试样条的加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78106B2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pre-form materials
US7258828B2 (en) Infusion joining of composite structures
KR101332539B1 (ko) 섬유 강화 수지의 제조 방법
Hillermeier et al. Interlayer toughening of resin transfer molding composites
CN207946268U (zh) 试样制备用辅助装置
Hsiao et al. Effect of carbon nanofiber z-threads on mode-I delamination toughness of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laminates
CN105479772B (zh) 一种准三维增强的复合材料点阵夹层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3987764A (zh) 碳纤维基材、预浸料坯及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CN106239935A (zh) 真空辅助双膜成型装置
CN106064261B (zh) 基于磁性pdms掩模的微坑阵列电解加工的系统与方法
CN104131455B (zh) 一种用于橡胶制品的预处理芳纶短纤维的制备方法
Lee et al. Tensile strength of stitching joint in woven glass fabrics
CN101544350A (zh) 一种用于聚合物微流控芯片微通道超声波键合的微结构
Barraza et al. Porosity reduction in the high-speed processing of glass-fiber composites by resin transfer molding (RTM)
MXPA04002525A (es) Compuesto de emparedado de tela espaciadora tejida en tres dimensiones.
JP4805375B2 (ja) Frp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CN105199321A (zh) 一种新型frp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4763196B2 (ja) ジョイントを作る方法
CN109624355A (zh) 高性能vari工艺成型复合材料的出胶结构及方法
CN103350514A (zh) 实验室测试用双面平玻璃钢板材制备工艺
JP2008246690A (ja) 樹脂トランスファー成形法
JP4984973B2 (ja) 繊維強化樹脂の製造方法
CA2987171A1 (en) Honeycomb core sandwich panels
JP4338550B2 (ja) Frp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CN205326307U (zh) 一种准三维增强的复合材料点阵夹层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