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41538U - 一种双向气泡吸收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向气泡吸收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41538U
CN207941538U CN201721732211.XU CN201721732211U CN207941538U CN 207941538 U CN207941538 U CN 207941538U CN 201721732211 U CN201721732211 U CN 201721732211U CN 207941538 U CN207941538 U CN 2079415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space
partition
bubble absorption
way bub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3221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红
何亮辉
黄建斌
李欢欢
林伟进
石雪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ino Assessment Group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ino Assessment Grou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ino Assessment Group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ino Assessment Group
Priority to CN20172173221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415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415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415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向气泡吸收瓶,用于吸收气泵气路中的气泡,所述气泵具有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双向气泡吸收瓶包括瓶体、用于与进气端和出气端连接的两个接口、隔片,所述隔片将所述瓶体纵向分隔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两个所述接口分别连通于所述瓶体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两个所述接口可互换连接至进气端和出气端。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法简单、便捷,易于实现。

Description

一种双向气泡吸收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向气泡吸收瓶。
背景技术
在化学实验中,气泡吸收瓶用于气体样品的提取、收集,小型化、智能化、现场化是分析仪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特别是化学分析仪器必不可少的配套设置结构的简捷化、操作和携带方便化也是当今科技领域与市场需求重要的发展趋势。传统的气泡吸收装置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固定连接,为防止液体吸入流量泵,需要在气泡吸收瓶与流量泵之间安装防倒吸瓶。这种气泡吸收装置部件较多,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法简便、易于实现的双向气泡吸收瓶。
一种双向气泡吸收瓶,用于吸收气泵气路中的气泡,所述气泵具有进气端和出气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气泡吸收瓶包括瓶体、用于与进气端和出气端连接的两个接口、隔片,所述隔片将所述瓶体纵向分隔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两个所述接口分别连通于所述瓶体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瓶体的顶部设有瓶口,所述瓶口处设有瓶塞。
进一步地,所述隔片设于所述瓶体内部,所述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大小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隔片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瓶体的轴向一致并经过所述瓶体的中心轴。
进一步地,所述隔片的顶端与所述瓶体内壁连接处偏向所述瓶口的底部边缘的一侧,使得所述瓶塞与所述隔片顶端无干涉。
进一步地,所述隔片纵向上与所述瓶体内部紧密贴合,所述瓶体具有瓶颈和瓶腹,所述瓶颈的高度大于所述瓶腹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隔片的底端与所述瓶体内腔底部设有空隙,通过所述空隙连通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所述空隙的上沿相对于所述瓶体底部的高度低于所述瓶腹高度的四分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隔片与所述瓶体底部紧密结合,所述隔片底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通孔的上沿相对于所述瓶体底部的高度低于所述瓶腹高度的四分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为圆形孔或方形孔。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接口设于所述瓶颈的顶端两侧,其中一个所述接口与气泵的进气端连接,另一个所述接口与气泵的出气端连接。
上述双向气泡吸收瓶中,所述隔片将所述双向气泡吸收瓶的所述瓶体分隔为两个空间部分,所述两个部分在所述瓶体底部连通,所述两个部分分别设有接口,其中一个接口与气泵的进气端连接,另一个接口与气泵的出气端连接,也可以互换连接,无论怎样连接都不会发生倒吸现象,所述双向气泡吸收瓶内添加吸收液,气体从其中一个接口进入,从另一个接口排出,吸收液在所述瓶体内受到压迫。因此,通过设置一个所述隔片就能够实现双向吸收,而且防倒吸,结构简洁,使用方便。进一步地,所述瓶体的所述瓶腹较大,可以容纳全部吸收液,使吸收液不会发生倒吸现象。该方法简便,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向气泡吸收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双向气泡吸收瓶的隔片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双向气泡吸收瓶的隔片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示出一种双向气泡吸收瓶100,用于吸收气泵气路中的气泡,所述气泵具有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双向气泡吸收瓶包括瓶体10、用于与进气端和出气端连接的两个接口20、隔片30,所述隔片30将所述瓶体纵向分隔为第一空间121和第二空间122,所述隔片30纵向上与所述瓶体10内部紧密贴合,两个所述接口20分别连通于所述瓶体的第一空间121和第二空间122。
进一步地,所述瓶体10的顶部设有瓶口13,所述瓶口13设有瓶塞,打开所述瓶塞,可以方便地向所述瓶体10内添加吸收液或清洗所述瓶体10。
进一步地,所述隔片30设于所述瓶体10内部,所述第一空间121和第二空间122由所述隔片30分隔而成,所述第一空间121和第二空间122大小相等,所述隔片30的方向与所述瓶体10纵向一致,所述隔片30顶端偏向所述瓶口13的一侧,避免影响所述瓶塞的打开和关闭。
所述瓶体10优选长颈瓶,所述瓶颈11的高度大于所述瓶腹12的高度。所述隔片30底部与所述瓶体10底部设有空隙31,所述空隙31相对于所述瓶体10底部的高度低于所述瓶腹12高度的四分之一。向所述瓶体10内添加吸收液后,所述第一空间121和第二空间122内的液面高度一致,添加的吸收液的体积应小于所述瓶体10的瓶腹12的容积的一半。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片30与所述瓶体10的底部连接,所述隔片30底部设有通孔32,所述通孔21连接所述第一空间121和第二空间122,所述通孔32的上沿相对于所述瓶体10底部的高度低于所述瓶腹12高度的四分之一,所述通孔32为圆形孔或方形孔。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接口20设于所述瓶颈11的顶端两侧,其中一个所述接口20与气泵的进气端连接,另一个所述接口与气泵的出气端连接。两个所述接口用作进气口和出气口。
向所述双向气泡吸收瓶100中添加吸收液时,吸收液的高度应大于所述空隙31或所述通孔32的高度。气体从所述进气口进入,与所述进气口连接的所述瓶体部分内的吸收液在气体压迫下进入与所述出气口连接的所述瓶体部分,气体穿过吸收液,从所述出气口排出。吸收液位于所述瓶体10的所述瓶腹12内,不会进入所述瓶颈11,所述出气口不会有液体排出。
将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互换连接,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同上。
上述双向气泡吸收瓶100中,所述隔片30将所述双向气泡吸收瓶100的所述瓶体10分隔为大小相等的两部分,所述两个部分在所述瓶体10底部连通,所述两个部分分别设有两个接口20,其中一个接口与气泵的进气端连接,另一个接口与气泵的出气端连接,也可以互换连接,无论怎样连接都不会发生倒吸现象,所述双向气泡吸收瓶100内添加吸收液,气体从其中一个接口进入,从另一个接口排出,吸收液在所述瓶体10内受到压迫,因此,通过设置一个所述隔片30就能够实现双向吸收,而且防倒吸。进一步地,所述瓶体10的所述瓶腹12较大,可以容纳全部吸收液,使吸收液不会发生倒吸现象。该方法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创造精神,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做出其他变化,这些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创造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向气泡吸收瓶,用于吸收气泵气路中的气泡,所述气泵具有进气端和出气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气泡吸收瓶包括瓶体、用于与进气端和出气端连接的两个接口、隔片,所述隔片将所述瓶体纵向分隔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两个所述接口分别连通于所述瓶体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气泡吸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的顶部设有瓶口,所述瓶口处设有瓶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气泡吸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片设于所述瓶体内部,所述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大小相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气泡吸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片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瓶体的轴向一致并经过所述瓶体的中心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气泡吸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片的顶端与所述瓶体内壁连接处偏向所述瓶口的底部边缘的一侧,使得所述瓶塞与所述隔片顶端无干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气泡吸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片纵向上与所述瓶体内部紧密贴合,所述瓶体具有瓶颈和瓶腹,所述瓶颈的高度大于所述瓶腹的高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向气泡吸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片的底端与所述瓶体内腔底部设有空隙,通过所述空隙连通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所述空隙的上沿相对于所述瓶体底部的高度低于所述瓶腹高度的四分之一。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向气泡吸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片与所述瓶体底部紧密结合,所述隔片底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通孔的上沿相对于所述瓶体底部的高度低于所述瓶腹高度的四分之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向气泡吸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圆形孔或方形孔。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向气泡吸收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接口设于所述瓶颈的顶端两侧,其中一个所述接口与气泵的进气端连接,另一个所述接口与气泵的出气端连接。
CN201721732211.XU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双向气泡吸收瓶 Active CN2079415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32211.XU CN207941538U (zh)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双向气泡吸收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32211.XU CN207941538U (zh)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双向气泡吸收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41538U true CN207941538U (zh) 2018-10-09

Family

ID=63703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32211.XU Active CN207941538U (zh)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双向气泡吸收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415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69898U (zh) 一种样本收集装置
US20160339421A1 (en) Quantitative pipette
CN207941538U (zh) 一种双向气泡吸收瓶
CN109579379A (zh) 空气调节器及其气液分离器
CN201423289Y (zh) 一种附带旋塞的定量移液管
CN209438641U (zh) 一种微流控芯片夹具装置
CN202516488U (zh) 溶液配制仪
CN208320834U (zh) 一种联排式分液装置
CN208449346U (zh) 一种便捷移液管
CN204280240U (zh) 一种泡沫瓶盖
CN208188082U (zh) 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检测装置
CN206372846U (zh) 一种新型移液枪头
CN208554249U (zh) 一种连接器
CN205854985U (zh) 一种新型保温箱
CN207976324U (zh) 一种分析化学实验用气体采样装置
CN207254334U (zh) 一体式移液管
CN206730808U (zh) 一种学生化学实验用洗气瓶
CN201040713Y (zh) 一种容纳液体的装置
CN210045265U (zh) 一种药品检测用液体定量移液装置
CN207929230U (zh) 一种可扩充的精确移液管
CN217732730U (zh) 一种水中有机组分用吸附装置
CN213434213U (zh) 一种混气装置及配气仪
CN206924795U (zh) 一种试验用操作台
CN203569629U (zh) 生化实验的消泡供水装置
CN209210363U (zh) 一种带活塞盖的分液漏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