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39070U - 通用电压并列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用电压并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39070U
CN207939070U CN201721796932.7U CN201721796932U CN207939070U CN 207939070 U CN207939070 U CN 207939070U CN 201721796932 U CN201721796932 U CN 201721796932U CN 207939070 U CN207939070 U CN 2079390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row
connecting line
outer connecting
back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9693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庆涛
王小明
刘垚
王学成
刘子博
冉庆禹
李江鹏
王悦
屈绪锋
黎月泰
马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Network Ningxia Electric Power Co Ltd Wu Zhong Power Supply Co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Network Ningxia Electric Power Co Ltd Wu Zhong Power Supply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Network Ningxia Electric Power Co Ltd Wu Zhong Power Supply Co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Network Ningxia Electric Power Co Ltd Wu Zhong Power Supply Co
Priority to CN20172179693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390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390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3907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用电压并列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压并列装置故障消缺方式难度大、用时长,且存在短路风险及功能缺失的技术问题。包括:箱体内通过分隔板设置功能区与置线区;功能区内固定设置固定面板及电压并列背板;固定面板上平行设置八个转接端子排及接地端子;各个转接端子排一端通过内连接线排与电压并列背板个端子对应电连接,另一端通过外连接线排与故障电压并列装置的背板端子对应先连接。接地端子一端与电压并列背板固定连接,使用时,另一端与外部接地点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消除了相间短路的风险及功能缺失的问题,且采用可插拔的接线端子,能够迅速准确地完成消缺工作,降低了消缺的难度,缩短了消缺用时。

Description

通用电压并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行业检修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用电压并列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电压并列装置承担着切换和分配母线电压的重要作用,当电压并列装置出现故障时,会造成大量保护装置出现电压异常,进一步导致保护装置对故障的判断出现错误,带来误动或拒动的风险。因此,当电压并列装置出现异常时,需要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消缺工作。目前,变电站中采用多个不同厂家的电压并列装置,这些装置之间不具备相互通用的能力,因此,工作人员进行消缺工作时,通常是将装置的电压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进行短接,使电压绕过已故障的并列装置直接送入保护装置中,从而使其它保护装置恢复正常运行。但此种消缺方法存在的弊端有,一方面安装柜内空间狭小,不便于操作,且用于短接的导线硬度大、直径大,导致消缺时间长,操作难度大,且存在相见短路的风险;另一方面,短接的方式虽然跳过故障装置把电压正常输送给了保护装置,但电压并列装置原有的重动、切换和报警等功能缺失,导致系统一次设备的运行方式和二次设备的运行方式无直接联系,在操作不当或因特殊原因改变运行方式后,会造成一次设备的运行方式与二次设备的运行方式不一致,导致设备逻辑判断发生错误。因此,亟需一种通用的电压并列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压并列装置故障消缺方式难度大、用时长,且存在短路风险及功能缺失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用电压并列装置,以缩短消缺时间、降低消缺难度、且消除短路风险及恢复电压并列装置的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通用电压并列装置,包括:箱体,呈长方体状,其上设置箱盖;箱体内设置功能区与置线区,功能区和置线区通过分隔板分隔;分隔板与箱体左右侧面平行设置;
置线区内放置外连接线排;外连接线排,包括:第一外连接线排、第二外连接线排、第三外连接线排、第四外连接线排、第五外连接线排、第六外连接线排、第七外连接线排及第八外连接线排;第一外连接线排、第二外连接线排、第三外连接线排、第四外连接线排、第五外连接线排、第六外连接线排、第七外连接线排及第八外连接线排的两端均设置插拔式端子排;各个外连接线排均采用软线排;各个外连接线排的两端通过接线鼻插入与其连接的可插拔端子排中。外连接线排使导线便于整理,与单根的导线相比,放置过程中不易打结,节约了整理的时间。各个外连接线排的两端在连接插拔式端子前,需预先设置与其线序,线序的设置与工作时需要连接的故障电压并列装置和相应的转接端子有关。
功能区内固定设置固定面板及电压并列背板;其中,固定面板,置于功能区上部,与箱体底面平行;电压并列背板,底部贯穿固定面板,顶部与固定面板固定连接;电压并列背板可由市场购买而得。
固定面板上平行设置第一转接端子排、第二转接端子排、第三转接端子排、第四转接端子排、第五转接端子排、第六转接端子排、第七转接端子排、第八转接端子排及接地端子;各个转接端子排均贯穿固定面板,各个转接端子排上半部位于固定面板上方,下半部位于固定面板下方。
第一转接端子排底端、第二转接端子排底端、第三转接端子排底端、第四转接端子排底端、第五转接端子排底端、第六转接端子排底端、第七转接端子排底端及第八转接端子排底端分别通过第一内连接线排、第二内连接线排、第三内连接线排、第四内连接线排、第五内连接线排、第六内连接线排、第七内连接线排及第八内连接线排与电压并列背板的各个端子对应电连接;第一内连接线排的连接线一端焊接在第一转接端子排底端,另一端通过接线鼻插装在电压并列背板相应的端子内;第二内连接线排的连接线一端焊接在第二转接端子排底端,另一端通过接线鼻插装在电压并列背板相应的端子内;第三内连接线排的连接线一端焊接在第三转接端子排底端,另一端通过接线鼻插装在电压并列背板相应的端子内;第四内连接线排的连接线一端焊接在第四转接端子排底端,另一端通过接线鼻插装在电压并列背板相应的端子内;第五内连接线排的连接线一端焊接在第五转接端子排底端,另一端通过接线鼻插装在电压并列背板相应的端子内;第六内连接线排的连接线一端焊接在第六转接端子排底端,另一端通过接线鼻插装在电压并列背板相应的端子内;第七内连接线排的连接线一端焊接在第七转接端子排底端,另一端通过接线鼻插装在电压并列背板相应的端子内;第八内连接线排的连接线一端焊接在第八转接端子排底端,另一端通过接线鼻插装在电压并列背板相应的端子内;各个内连接线排与电压并列背板通过接线鼻插装的方式连接,当电压并列背板或某一个接线端子排出现故障时进行更换;各个内连接线排与相对应的转接端子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使连接更加稳固。各个内连接线排在与电压并列背板及相应的各个转接端子连接前,需设置合适的线序。
使用时,第一外连接线排通过其两端的插拔式端子分别与第一转接端子排顶端、及外部故障电压并列装置背板的相应端子对应连接;第二外连接线排通过其两端的插拔式端子分别与第二转接端子排顶端、及外部故障电压并列装置背板的相应端子对应连接;第三外连接线排通过其两端的插拔式端子分别与第三转接端子排顶端、及外部故障电压并列装置背板的相应端子对应连接;第四外连接线排通过其两端的插拔式端子分别与第四转接端子排顶端、及外部故障电压并列装置背板的相应端子对应连接;第五外连接线排通过其两端的插拔式端子分别与第五转接端子排顶端、及外部故障电压并列装置背板的相应端子对应连接;第六外连接线排通过其两端的插拔式端子分别与第六转接端子排顶端、及外部故障电压并列装置背板的相应端子对应连接;第七外连接线排通过其两端的插拔式端子分别与第七转接端子排顶端、及外部故障电压并列装置背板的相应端子对应连接;第八外连接线排通过其两端的插拔式端子分别与第八转接端子排顶端、及外部故障电压并列装置背板的相应端子对应连接;
接地端子一端与电压并列背板固定连接,使用时,另一端与外部接地点连接。
较佳地,所述置线区内设置若干置线槽。不同厂家的电压并列装置基本原理一致,但配线方式不同,因此,对于故障的不同厂家的电压并列装置,需要预先设置线序不同的外连接线排。设置多个线槽,各个线槽中分别放置不同厂家的外连接线排,使用时直接取用,避免不同线序的外连接线排放置一起,导致混乱。
较佳地,箱体和箱盖通过合页和卡扣连接;箱体左右侧面外部对称设置把手。箱体与箱盖通过合页活动连接,在箱盖合上时通过卡扣固定。
较佳地,所述箱体采用铝合金套密度板材质制作;所述固定面板采用铝合金材质制作。铝合金搭接骨架,密度板填充。铝合金材料延展性较好,铝合金部分可以开孔加工,后期开孔方便,可再次加工,重量适当,方便搬运。
固定面板,采用铝合金板材质制作。固定面板的主要工能是承载设备和接线端子。铝合金材质不仅可以更好承载装置的重量,还能更好地承载人员插拔端子时的操作负重和意外情况下坠物品的冲击。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包括:
与现有技术中采用短接进行消缺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采用电压并列背板将故障电压并列装置整体替换,省去了短接的工作,因此消除了相间短路的风险及功能缺失的技术问题,且采用可插拔的接线端子,能够迅速准确地完成消缺工作,降低了消缺的难度,缩短了消缺用时。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中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电压并列背板与固定面板在箱体内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箱体;10箱盖;11卡扣;12把手;13功能区;14置线区;140第一置线槽;141第二置线槽;142第三置线槽;143第四置线槽;15分隔板;16固定面板;160第一转接端子排;161第二转接端子排;162第三转接端子排;163第四转接端子排;164第五转接端子排;165第六转接端子排;166第七转接端子排;167第八转接端子排;168接地端子;17电压并列背板;18外连接线排;190第一内连接线排;191第二内连接线排;193第三内连接线排;2故障电压并列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用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通用电压并列装置,包括:箱体1,呈长方体状,其上设置箱盖10;箱体内设置功能区13与置线区14,功能区13和置线区14通过分隔板15分隔;分隔板15与箱体1左右侧面平行设置。
置线区14内放置外连接线排18;外连接线排18,包括:第一外连接线排180、第二外连接线排181、第三外连接线排182、第四外连接线排183、第五外连接线排184、第六外连接线排185、第七外连接线排186及第八外连接线排187;第一外连接线排180、第二外连接线排181、第三外连接线排182、第四外连接线排183、第五外连接线排184、第六外连接线排185、第七外连接线排186及第八外连接线排187的两端均设置插拔式端子排;各个外连接线排均采用软线排;各个外连接线排的两端通过接线鼻插入与其连接的可插拔端子排中。外连接线排使导线便于整理,与单根的导线相比,放置过程中不易打结,节约了整理的时间。各个外连接线排的两端在连接插拔式端子前,需预先设置与其线序,线序的设置与工作时需要连接的故障电压并列装置和相应的转接端子有关。
功能区13内固定设置固定面板16及电压并列背板17;其中,固定面板16,置于功能区13上部,与箱体1底面平行;电压并列背板17,底部贯穿固定面板16,顶部与固定面板16固定连接;电压并列背板17可由市场购买而得。
固定面板16上平行设置第一转接端子排160、第二转接端子排161、第三转接端子排162、第四转接端子排163、第五转接端子排164、第六转接端子排165、第七转接端子排166、第八转接端子排167及接地端子168;各个转接端子排均贯穿固定面板16,各个转接端子排上半部位于固定面板16上方,下半部位于固定面板16下方。
第一转接端子排160底端、第二转接端子排161底端、第三转接端子排162底端、第四转接端子排163底端、第五转接端子排164底端、第六转接端子排165底端、第七转接端子排166底端及第八转接端子排167底端分别通过第一内连接线排190、第二内连接线排191、第三内连接线排192、第四内连接线排193、第五内连接线排(图中未示出)、第六内连接线排(图中未示出)、第七内连接线排(图中未示出)及第八内连接线排(图中未示出)与电压并列背板17的各个端子对应电连接;第一内连接线排190的连接线一端焊接在第一转接端子排160底端,另一端通过接线鼻插装在电压并列背板17相应的端子内;第二内连接线排191的连接线一端焊接在第二转接端子排161底端,另一端通过接线鼻插装在电压并列背板17相应的端子内;第三内连接线排193的连接线一端焊接在第三转接端子排162底端,另一端通过接线鼻插装在电压并列背板17相应的端子内;第四内连接线排的连接线一端焊接在第四转接端子排163底端,另一端通过接线鼻插装在电压并列背板17相应的端子内;第五内连接线排的连接线一端焊接在第五转接端子排164底端,另一端通过接线鼻插装在电压并列背板17相应的端子内;第六内连接线排的连接线一端焊接在第六转接端子排165底端,另一端通过接线鼻插装在电压并列背板17相应的端子内;第七内连接线排的连接线一端焊接在第七转接端子排166底端,另一端通过接线鼻插装在电压并列背板17相应的端子内;第八内连接线排的连接线一端焊接在第八转接端子排167底端,另一端通过接线鼻插装在电压并列背板17相应的端子内;各个内连接线排与电压并列背板17通过接线鼻插装的方式连接,当电压并列背板或某一个接线端子排出现故障时进行更换;各个内连接线排与相对应的转接端子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使连接更加稳固。各个内连接线排在与电压并列背板及相应的各个转接端子连接前,需设置合适的线序。
使用时,第一外连接线排通过其两端的插拔式端子分别与第一转接端子排160顶端、及外部故障电压并列装置2背板的相应端子对应连接;第二外连接线排通过其两端的插拔式端子分别与第二转接端子排161顶端、及外部故障电压并列装置2背板的相应端子对应连接;第三外连接线排通过其两端的插拔式端子分别与第三转接端子排162顶端、及外部故障电压并列装置2背板的相应端子对应连接;第四外连接线排通过其两端的插拔式端子分别与第四转接端子排163顶端、及外部故障电压并列装置2背板的相应端子对应连接;第五外连接线排通过其两端的插拔式端子分别与第五转接端子排164顶端、及外部故障电压并列装置2背板的相应端子对应连接;第六外连接线排通过其两端的插拔式端子分别与第六转接端子排165顶端、及外部故障电压并列装置2背板的相应端子对应连接;第七外连接线排通过其两端的插拔式端子分别与第七转接端子排166顶端、及外部故障电压并列装置2背板的相应端子对应连接;第八外连接线排通过其两端的插拔式端子分别与第八转接端子排167顶端、及外部故障电压并列装置2背板的相应端子对应连接;
接地端子168一端与电压并列背板17固定连接,使用时,另一端与外部接地点连接。
参阅图2所示,较佳地,置线区14内设置第一置线槽140、第二置线槽141、第三置线槽142及第四置线槽143。不同厂家的电压并列装置基本原理一致,但配线方式不同,因此,对于故障的不同厂家的电压并列装置,需要预先设置线序不同的外连接线排。设置多个线槽,各个线槽中分别放置不同厂家的外连接线排,使用时直接取用,避免不同线序的外连接线排放置一起,导致混乱。
较佳地,参阅图1和图2所示,箱体1和箱盖10通过合页(图中未示出)和卡扣11连接;箱体1左右侧面外部对称设置把手12(图中仅示出一侧的把手);箱体1与箱盖10通过合页活动连接,在箱盖10合上时通过卡扣11固定。
较佳地,箱体采用铝合金套密度板材质制作;固定面板采用铝合金材质制作。铝合金搭接骨架,密度板填充。铝合金材料延展性较好,铝合金部分可以开孔加工,后期开孔方便,可再次加工,重量适当,方便搬运。固定面板的主要工能是承载设备和接线端子。铝合金材质不仅可以更好承载装置的重量,还能更好地承载人员插拔端子时的操作负重和意外情况下坠物品的冲击。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中采用短接进行消缺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采用电压并列背板将故障电压并列装置整体替换,省去了短接的工作,因此消除了相间短路的风险及功能缺失的技术问题,且采用可插拔的接线端子,能够迅速准确地完成消缺工作,降低了消缺的难度,缩短了消缺用时。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4)

1.一种通用电压并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呈长方体状,其上设置箱盖;箱体内设置功能区与置线区,功能区和置线区通过分隔板分隔;分隔板与箱体左右侧面平行设置;
置线区内放置外连接线排;外连接线排,包括:第一外连接线排、第二外连接线排、第三外连接线排、第四外连接线排、第五外连接线排、第六外连接线排、第七外连接线排及第八外连接线排;第一外连接线排、第二外连接线排、第三外连接线排、第四外连接线排、第五外连接线排、第六外连接线排、第七外连接线排及第八外连接线排的两端均设置插拔式端子排;
功能区内固定设置固定面板及电压并列背板;其中,固定面板,置于功能区上部,与箱体底面平行;电压并列背板,底部贯穿固定面板,顶部与固定面板固定连接;
固定面板上平行设置第一转接端子排、第二转接端子排、第三转接端子排、第四转接端子排、第五转接端子排、第六转接端子排、第七转接端子排、第八转接端子排及接地端子;
第一转接端子排底端、第二转接端子排底端、第三转接端子排底端、第四转接端子排底端、第五转接端子排底端、第六转接端子排底端、第七转接端子排底端及第八转接端子排底端分别通过第一内连接线排、第二内连接线排、第三内连接线排、第四内连接线排、第五内连接线排、第六内连接线排、第七内连接线排及第八内连接线排与电压并列背板的各个端子对应电连接;
使用时,第一外连接线排通过其两端的插拔式端子分别与第一转接端子排顶端、及外部故障电压并列装置背板的相应端子对应连接;第二外连接线排通过其两端的插拔式端子分别与第二转接端子排顶端、及外部故障电压并列装置背板的相应端子对应连接;第三外连接线排通过其两端的插拔式端子分别与第三转接端子排顶端、及外部故障电压并列装置背板的相应端子对应连接;第四外连接线排通过其两端的插拔式端子分别与第四转接端子排顶端、及外部故障电压并列装置背板的相应端子对应连接;第五外连接线排通过其两端的插拔式端子分别与第五转接端子排顶端、及外部故障电压并列装置背板的相应端子对应连接;第六外连接线排通过其两端的插拔式端子分别与第六转接端子排顶端、及外部故障电压并列装置背板的相应端子对应连接;第七外连接线排通过其两端的插拔式端子分别与第七转接端子排顶端、及外部故障电压并列装置背板的相应端子对应连接;第八外连接线排通过其两端的插拔式端子分别与第八转接端子排顶端、及外部故障电压并列装置背板的相应端子对应连接;
接地端子一端与电压并列背板固定连接,使用时,另一端与外部接地点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电压并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置线区内设置若干置线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电压并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箱盖通过合页和卡扣连接;箱体左右侧面外部对称设置把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电压并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箱体采用铝合金套密度板材质制作;所述固定面板采用铝合金材质制作。
CN201721796932.7U 2017-12-21 2017-12-21 通用电压并列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390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96932.7U CN207939070U (zh) 2017-12-21 2017-12-21 通用电压并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96932.7U CN207939070U (zh) 2017-12-21 2017-12-21 通用电压并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39070U true CN207939070U (zh) 2018-10-02

Family

ID=63646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9693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39070U (zh) 2017-12-21 2017-12-21 通用电压并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390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79663A (zh) * 2019-09-29 2019-12-17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吴忠供电公司 一种便携式配电网终端dtu调试转接装置及调试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79663A (zh) * 2019-09-29 2019-12-17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吴忠供电公司 一种便携式配电网终端dtu调试转接装置及调试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83337B (zh) 配电网架空线路故障自动诊断隔离装置和方法
CN101515014A (zh) 一种检测开关设备配套控制柜的模拟装置
CN207939070U (zh) 通用电压并列装置
CN201466695U (zh) 一种多功能继电保护装置
CN110261724B (zh) 一种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测试方法
CN203191414U (zh) 输电线路参数测试的接线方式转换器
CN203734299U (zh) 继电保护系统
CN110672984A (zh) 一种便携式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检测装置
CN101661090A (zh) 变压器中性点电流互感器通流试验仪
CN211505720U (zh) 一种多支路断路器辅助测试装置
CN210323132U (zh) 断路器机械特性试验二次接线转换装置
CN107121619B (zh) 一种变电所线路保护不停电检修装置及检修方法
CN208384000U (zh) 一种配电自动化航空插头式一次设备模拟终端系统
TWM583159U (zh) 支援直流系統的電容跳脫裝置
CN109991536A (zh) 一种用于高压断路器电气试验的测试引线集线器及方法
CN215641692U (zh) 一种用于ats装置进线缺相自投试验的测试装置
CN101366156A (zh) 具有单独可隔离的功能区的配电系统
CN217010354U (zh) 一种二次电压并接装置
CN213903767U (zh) 一种直流熔断器脱离母线综合监测装置
CN220709214U (zh) 线路转换装置及测试系统
CN115327284B (zh) 一种标准化环网箱多功能测试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18995523U (zh) 一种适用于发电机同期并网的高可靠性核相装置
CN111969549B (zh) 高压断路器断电跳脱装置
CN213813868U (zh) 断路器控制回路故障点定位装置
CN218767178U (zh) 一种测试车辆的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02

Termination date: 201812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