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28187U - 一种设有提环的锅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有提环的锅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28187U
CN207928187U CN201721312940.XU CN201721312940U CN207928187U CN 207928187 U CN207928187 U CN 207928187U CN 201721312940 U CN201721312940 U CN 201721312940U CN 207928187 U CN207928187 U CN 207928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drop handle
handle
circle
salient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1294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詹文杰
黄永喜
陈育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tou Tianji Electric Applianc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Tonz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Tonz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Tonz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1294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281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28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281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有提环的锅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内锅和外锅,所述内锅装套在外锅内,所述内锅包括锅盖和锅体,所述锅盖盖阖在锅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和外锅通过提环连接,所述提环包括提环圈和凸角,所述凸角固定连接在提环圈上,所述提环圈可活动装套在锅体的外侧壁上,所述凸角与外锅锅沿作接触连接。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提环将内锅悬空在外锅上,减少清水沸腾时产生的噪音污染,又能方便观察外锅内的水位,还能方便将内锅取出的设有提环的锅具。

Description

一种设有提环的锅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有提环的锅具。
背景技术
目前隔水炖锅的使用,一般是通过将内锅直接放置在外锅内,并在外锅内加入清水,对外锅进行加热的过程中,清水对内锅进行间接的加热,从而将内锅内的食材炖熟的烹饪技法。
但是通过现有手段进行隔水炖炖煮,会出现以下问题:一、内锅锅底与外锅直接接触,在清水沸腾的过程中锅底会不断产生气泡,气泡将内锅往上顶,不断跳动的内锅会产生噪音,形成噪音污染;二、外锅内的清水会不断地蒸发,当外锅内只剩下少量清水不足以隔开内锅和外锅时,外部能看到少量清水,但是实际上内锅锅底和外锅之间已经没有清水了,内锅锅底与外锅直接接触,会变成直接通过外锅对内锅进行加热,达不到隔水炖的烹饪效果;三、经过炖煮的内锅取出不方便,会烫伤消费者。
因此,如何解决以上问题,使得隔水炖的烹饪效果更佳,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提环将内锅悬空在外锅上,减少清水沸腾时产生的噪音污染,又能方便观察外锅内的水位,还能方便将内锅取出的设有提环的锅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设有提环的锅具,包括内锅和外锅,所述内锅装套在外锅内,所述内锅包括锅盖和锅体,所述锅盖盖阖在锅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和外锅通过提环连接,所述提环包括提环圈和凸角,所述凸角固定连接在提环圈上,所述提环圈可活动装套在锅体的外侧壁上,所述凸角与外锅锅沿作接触连接。
提环包括提环圈和凸角,凸角固定连接在提环圈上,提环圈可活动装套在锅体的外侧壁上,提环圈为锅体提供了支撑,凸角与外锅锅沿作接触连接,为锅体提供了限位,装套了提环的锅体可以悬空架设在外锅上,往外锅内加清水后,因为锅体和外锅的底部有固定间距,因此在清水加热沸腾的过程中,气泡会通过锅体的底部往外逸出,减少对锅体底部的冲击,降低噪音污染,另外,锅体和外锅的底部的固定间距可以使得加入的清水水位处于可视状态,即便清水余量不足,因为锅体与外锅没有直接接触,所以不会出现外锅对锅体进行直接加热的状况,使用效果佳,当水量减少时,可以及时补充清水,而且提环的设置还可以满足消费者更容易地将锅体取出,避免因此而被烫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凸角改进技术方案:
所述凸角为通过弯曲提环圈的方式一体成型的结构。
凸角通过弯曲提环圈的方式一体成型,可以仅通过一根铁柱进行弯曲成型提环圈与凸角,并在其两端进行焊接即可完成该提环的生产,减少材料的使用,降低了制造工艺,节省了加工成本,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凸角改进技术方案:
所述凸角为若干个。
设置的若干个分布于提环圈上的凸角,可以为锅体悬空架设在外锅上提供更多的限位点,使得悬空架设的锅体更为稳固,当凸角对称分布于提环圈上时,锅体的稳定性更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技术方案:
所述提环还包括提手,所述提手可活动连接于提环圈上。
提环上还设有可活动连接于提环圈上的提手,可以使得消费者在取出锅体的过程中更为方便,减少被烫伤的几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提手改进技术方案:
所述提环圈上设有供提手末端钩套的凸缘。
提环圈上设有的凸缘可以供提手的末端进行钩套,避免提手在提环圈上出现位移的情况,当消费者在使用提环取出锅体的过程中提手出现位移是非常危险的事,因此设置的凸缘可以减少危险发生的几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提手改进技术方案:
所述提手为两个,且对称分布于提环圈上。
对称分布于提环圈上的两个提手,可以使得消费者在取出锅体的过程中,通过两边的提手将锅体提出,更为方便快捷,另外,两个提手的设置可以让消费者单手将两边的提手往中间勾住,利用提手夹持住盖阖在锅体上的锅盖,往上提便可以将内锅整个取出,使用效果佳。
采用上述技术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锅体和外锅的底部有固定间距,因此在清水加热沸腾的过程中,气泡会通过锅体的底部往外逸出,减少对锅体底部的冲击,降低噪音污染,另外,锅体和外锅的底部的固定间距可以使得加入的清水水位处于可视状态,即便清水余量不足,因为锅体与外锅没有直接接触,所以不会出现外锅对锅体进行直接加热的状况,使用效果佳。
对称分布于提环圈上的两个提手,可以使得消费者在取出锅体的过程中,通过两边的提手将锅体提出,更为方便快捷,另外,两个提手的设置可以让消费者单手将两边的提手往中间勾住,利用提手夹持住盖阖在锅体上的锅盖,往上提便可以将内锅整个取出,使用效果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有提环的锅具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设有提环的锅具的提环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设有提环的锅具的提手使用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设有提环的锅具的凸角限位示意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设有提环的锅具,包括内锅1和外锅2,所述内锅1装套在外锅2内,所述内锅1包括锅盖11和锅体12,所述锅盖11盖阖在锅体1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1和外锅2通过提环3连接,所述提环3包括提环圈31和凸角32,所述凸角32固定连接在提环圈31上,所述提环圈31可活动装套在锅体12的外侧壁上,所述凸角32与外锅2锅沿作接触连接。
上述凸角32为通过弯曲提环圈31的方式一体成型的结构。
上述凸角32为若干个。
上述提环3还包括提手33,所述提手33可活动连接于提环圈31上。
上述提环圈31上设有供提手33末端钩套的凸缘34。
上述提手33为两个,且对称分布于提环圈31上。
提环3包括提环圈31和凸角32,凸角32固定连接在提环圈31上,提环圈31可活动装套在锅体12的外侧壁上,提环圈31为锅体12提供了支撑,凸角32与外锅2锅沿作接触连接,为锅体12提供了限位,装套了提环3的锅体12可以悬空架设在外锅2上,往外锅2内加清水后,因为锅体12和外锅2的底部有固定间距,因此在清水加热沸腾的过程中,气泡会通过锅体12的底部往外逸出,减少对锅体12底部的冲击,降低噪音污染,另外,锅体12和外锅2的底部的固定间距可以使得加入的清水水位处于可视状态,即便清水余量不足,因为锅体12与外锅2没有直接接触,所以不会出现外锅2对锅体12进行直接加热的状况,使用效果佳,当水量减少时,可以及时补充清水,而且提环3的设置还可以满足消费者更容易地将锅体12取出,避免因此而被烫伤。
凸角32通过弯曲提环圈31的方式一体成型,可以仅通过一根铁柱进行弯曲成型提环圈31与凸角32,并在其两端进行焊接即可完成该提环3的生产,减少材料的使用,降低了制造工艺,节省了加工成本,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设置的若干个分布于提环圈31上的凸角32,可以为锅体12悬空架设在外锅2上提供更多的限位点,使得悬空架设的锅体12更为稳固,当凸角32对称分布于提环圈31上时,锅体12的稳定性更高。
提环3上还设有可活动连接于提环圈31上的提手33,可以使得消费者在取出锅体12的过程中更为方便,减少被烫伤的几率。
提环圈31上设有的凸缘34可以供提手33的末端进行钩套,避免提手33在提环圈31上出现位移的情况,当消费者在使用提环3取出锅体12的过程中提手33出现位移是非常危险的事,因此设置的凸缘34可以减少危险发生的几率。
对称分布于提环圈31上的两个提手33,可以使得消费者在取出锅体12的过程中,通过两边的提手33将锅体12提出,更为方便快捷,另外,两个提手33的设置可以让消费者单手将两边的提手33往中间勾住,利用提手33夹持住盖阖在锅体12上的锅盖11,往上提便可以将内锅1整个取出,使用效果佳。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的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所做出的各种等同变换,均被本实用新型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所覆盖。

Claims (5)

1.一种设有提环的锅具,包括内锅和外锅,所述内锅装套在外锅内,所述内锅包括锅盖和锅体,所述锅盖盖阖在锅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和外锅通过提环连接,所述提环包括提环圈和凸角,所述凸角固定连接在提环圈上,所述提环圈可活动装套在锅体的外侧壁上,所述凸角与外锅锅沿作接触连接,所述提环还包括提手,所述提手可活动连接于提环圈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提环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角为通过弯曲提环圈的方式一体成型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有提环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角为若干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提环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环圈上设有供提手末端钩套的凸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有提环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为两个,且对称分布于提环圈上。
CN201721312940.XU 2017-10-12 2017-10-12 一种设有提环的锅具 Active CN2079281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12940.XU CN207928187U (zh) 2017-10-12 2017-10-12 一种设有提环的锅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12940.XU CN207928187U (zh) 2017-10-12 2017-10-12 一种设有提环的锅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28187U true CN207928187U (zh) 2018-10-02

Family

ID=63645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12940.XU Active CN207928187U (zh) 2017-10-12 2017-10-12 一种设有提环的锅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281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38237U (zh) 烤盘组件及微波炉
CN203762861U (zh) 一种蒸汽锅
CN207928187U (zh) 一种设有提环的锅具
CN207285880U (zh) 电水壶
CN104739229B (zh) 一种蒸汽锅
CN201996337U (zh) 一种电饭锅玻璃锅盖的防溢锅机构
CN205457996U (zh) 一种家用隔热珐琅锅
CN205903165U (zh) 一种多功能蒸汽锅
CN205018866U (zh) 一种电饭锅内用蒸笼
CN205359182U (zh) 一种具新型结构的液体加热器
CN204931299U (zh) 多用组合锅具
CN211093358U (zh) 双层蒸锅
CN205625596U (zh) 一种具新型密封结构的液体加热器
CN216221178U (zh) 内锅组件和加热煮饭器
CN208463646U (zh) 一种弱压力锅
CN211269969U (zh) 一种电蒸锅
CN203407890U (zh) 电热水壶
CN215502523U (zh) 一种多功能锅
CN201509538U (zh) 电蒸烤炉
CN201879452U (zh) 一种电压力锅
CN202223026U (zh) 一种多功能蒸锅
CN203662531U (zh) 一种蒸汽锅
CN212066463U (zh) 一种双筒蒸饭器
CN218419541U (zh) 一种用于便携式炊具的真空把手
CN216364708U (zh) 内锅组件和加热煮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01

Address after: 515000 quality inspection building on the west side of unit C03, nanshanwan Industrial Park, Binhai street, Haojiang District, Shant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tou Tianji Electric Appliance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5000 area 12-12, Jinyuan Industrial City, Chaoshan Road, Shant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TONZE ELECTRIC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