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22309U - 电陶炉 - Google Patents

电陶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22309U
CN207922309U CN201820177971.7U CN201820177971U CN207922309U CN 207922309 U CN207922309 U CN 207922309U CN 201820177971 U CN201820177971 U CN 201820177971U CN 207922309 U CN207922309 U CN 2079223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ed
silicon
ceramic heaters
electric ceramic
master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7797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恩栓
张由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7797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223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223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223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陶炉,包括:发热盘,发热盘上设置有多个加热区域;主控板,主控板上设置有多个可控硅,一个加热区域对应连接一个可控硅,其中可控硅用于调节加热区域的输出功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陶炉,可以有效的提高炉头的反应速度,还可以使电陶炉的多个加热区域同时进行低功率运行,并且能够实现低功率的持续加热,有效的降低了使用能耗,同时可控硅具有安全的开关模式,无触点,无损耗,可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并且提高产品的使用安全性。

Description

电陶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陶炉。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多头电陶炉产品的生产中,对辐射发热盘的通断控制通常采用继电器来控制,分为单继电器控制和双继电器控制,在采用单继电器控制时,需要一个电信号来控制继电器的开关,从而实现闭合与通断,继电器闭合时,电陶炉加热,继电器断开时,电陶炉停止加热,而双继电器控制的工作原理与单继电器控制相同,只是通过增加一个额外的继电器,来提升安全可靠性,而继电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缺点:
1、功能单一,继电器只能充当一个开关使用;
2、寿命短,继电器的每次通断,就会消耗继电器触点表面镀银层;长时间使用,会造成接触不良,以及触点粘结失效;
3、反应速度慢、效率低,继电器的开通,需要信号经过输入端,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使继电器触点吸合,达到闭合的状态,整个吸合与断开预计在10ms左右,以及在整个过程中,还存在着能量损耗;
4、安全等级低,继电器在闭合的时候,触点会产生瞬间电流,易出现火花等不安全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新的电陶炉,通过可控硅控制加热区域的运行,使电陶炉的多个加热区域同时进行低功率运行,并且能够实现低功率的持续加热,有效的降低了使用能耗,同时可控硅具有安全的开关模式,无触点,无损耗,可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并且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出了一种电陶炉,包括:发热盘,发热盘上设置有多个加热区域;主控板,主控板上设置有多个可控硅,一个加热区域对应连接一个可控硅,其中可控硅用于调节加热区域的输出功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电陶炉的发热盘上设置有多个加热区域,为了能够实现对多个加热区域进行单独控制,在主控板上设置多个可控硅,并且将多个可控硅与多个加热区域连接,保证每个加热区域对应连接一个可控硅,采用可控硅来控制电陶炉的加热区域,可以有效地提高加热区域的反应速度,并且通过一个可控硅控制一个加热区域的方式,可以使得电陶炉的多个加热区域能够同时进行低功率持续加热,有效地减少了电陶炉多个加热区域运行过程中的能耗,同时,可控硅具有安全的开关模式,不存在触电,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损耗,并且不会产生火花,因此延长了电陶炉的使用寿命,保证了电陶炉的使用安全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电陶炉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个加热区域的数量小于或等于多个可控硅的数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保证一个加热区域能够对应连接至一个可控硅,在主控板上设置可控硅的数量大于或等于发热盘上加热区域的数量,以能够保证多个加热区域均能够单独控制,来实现多个加热区域可以同时进行低功率持续加热,从而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发热盘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公共端口和与多个加热区域对应的多个第一连接端口;主控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公共端口和与多个可控硅对应的多个第二连接端口;其中,一个第一连接端口对应连接一个第二连接端口,至少一个第一公共端口均连接至一个第二公共端口,以形成一个加热区域与对应的可控硅之间的闭合回路。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保证可控硅与加热区域连接的可靠性,在发热盘上设置有与多个加热区域对应的多个第一连接端口,在主控板上设置有与多个可控硅对应的多个第二连接端口,同时为了使每个加热区域与对应的每个可控硅之间的连接能够形成闭合回路,保证控制信号的正常传输,在发热盘上设置了至少一个第一公共端口,对应的在主控板上设置了至少一个第二公共端口。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主控板上还设置有散热器,多个可控硅与散热器接触。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保证可控硅运行时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散发防止因可控硅产生的热量过高而影响其性能,以防止因温度过高影响可控硅的性能,在主控板上设置了散热器,并且将多个可控硅与散热器相接触,可以有效地提高散热器散发可控硅产生热量的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散热器设置有与多个可控硅的散热部贴合的安装面。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散热器上设置有能够与可控硅散热部相贴合的安装面,使得能够增大可控硅散热部与散热器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进而保证了可控硅的性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电陶炉还包括显示板,显示板连接至主控板,用于向用户提供人机交互界面。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能够更加直观的向用户反映电陶炉的运行工作参数,在电陶炉还设置有显示板,并且该显示板与主控板相连,使得用户能够及时了解到电陶炉的运行情况的同时,可以通过在显示板上输入相应的操作指令来实现对电陶炉的有效控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电陶炉还包括风机,风机连接至主控板,并靠近散热器设置,用于为主控板和显示板散热。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陶炉还设置有风机,具体通过主控板控制风机的有效运行,并且为了能够加快散热器对主控板和显示板的散热,可以将风机靠近散热器设置。
具体地,风机优选地可以为直流风机。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主控板上还设置有电源模块,电源模块用于为多个可控硅、散热器、风机和显示板提供工作电压。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保证电陶炉的正常运行,在主控板上还设置有电源模块,该电源模块分别为多个可控硅、散热器、风机和显示板提供对应的工作电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电陶炉还包括插接端子,电源模块通过插接端子连接至外部电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陶炉还设置有插接端子,电源模块通过该插接端子与外部电源相连,为电陶炉提供所需电能,以保证电陶炉的正常运行。
具体地,外部电源优选的为220V市电。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每个加热区域均对应设置有电热丝。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保证加热区域能够顺利的进行加热,并且能够使可控硅对每个加热区域进行单独控制,在每个加热区域中均单独设置有对应的电热丝。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陶炉的示意框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的电陶炉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的电陶炉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陶炉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陶炉,具体包括:发热盘10和主控板20。
其中,发热盘10上设置有多个加热区域102;主控板20上设置有多个可控硅200,一个加热区域102对应连接一个可控硅200,其中可控硅200用于调节加热区域102的输出功率,如图2和图3所示。
在该实施例中,在电陶炉的发热盘10上设置有多个加热区域102,为了能够实现对多个加热区域102进行单独控制,在主控板20上设置多个可控硅200,并且将多个可控硅200与多个加热区域102连接,保证每个加热区域102对应连接一个可控硅200,采用可控硅200来控制电陶炉的加热区域102,可以有效地提高加热区域102的反应速度,并且通过一个可控硅200控制一个加热区域102的方式,可以使得电陶炉的多个加热区域102能够同时进行低功率持续加热,有效地减少了电陶炉多个加热区域102运行过程中的能耗,同时,可控硅200具有安全的开关模式,不存在触电,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损耗,并且不会产生火花,因此延长了电陶炉的使用寿命,保证了电陶炉的使用安全性。
其中,在通过可控硅200来实现对电陶炉的不同加热区域102的输出功率的调整时,可以采用相位控制和过零检测两类控制模式,其中,过零检测包括时间比例零位控制和分配式零位控制。
具体地,相位控制的方法是作用于每一个正弦交流波,改变正弦波每个半正波和负半波的导通角来控制电压大小,进而调节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的大小;而零位控制是在设定的单位周期内,触发信号使主回路接通几个完整的正弦波,再断开几个完整的正弦波,利用程序,改变晶闸管在设定周期内通断时间比例,以调节负载上交流电的平均功率,即可实现调整输出功率的大小。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多个加热区域102的数量小于或等于多个可控硅200的数量。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保证一个加热区域102能够对应连接至一个可控硅200,在主控板20上设置可控硅200的数量大于或等于发热盘10上加热区域102的数量,以能够保证多个加热区域102均能够单独控制,来实现多个加热区域102可以同时进行低功率持续加热,从而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具体地,如图2所示的电陶炉,其发热盘10具体呈长方形,且发热盘10上设置有三个加热区域102,以及其主控板20上设置有六个可控硅200;如图3所示的电陶炉,其发热盘10呈圆形,且发热盘10上设置有两个加热区域102,以及其主控板20上设置有六个可控硅200。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发热盘10设置为其他形状在其上设置不同数量的加热区域102;以及主控板20上的可控硅20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其他数量。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发热盘1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公共端口104和与多个加热区域102对应的多个第一连接端口106;主控板2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公共端口202和与多个可控硅200对应的多个第二连接端口204;其中,一个第一连接端口106对应连接一个第二连接端口204,至少一个第一公共端口104均连接至一个第二公共端口202,以形成一个加热区域102与对应的可控硅200之间的闭合回路。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可控硅200与加热区域102连接的可靠性,在发热盘10上设置有与多个加热区域102对应的多个第一连接端口106,在主控板20上设置有与多个可控硅200对应的多个第二连接端口204,同时为了使每个加热区域102与对应的每个可控硅200之间的连接能够形成闭合回路,保证控制信号的正常传输,在发热盘10上设置了至少一个第一公共端口104,对应的在主控板20上设置了至少一个第二公共端口202。
具体地,如图2所示的电陶炉,其电热盘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公共端口104和三个第一连接端口106,以及其主控板20上设置有一个第二公共端口202、三个第二连接端口204;如图3所示的电陶炉,其发热盘10上设置有一个第一公共端口104和两个第一连接端口106,以及其主控板20上设置有一个第二公共端口202、三个第二连接端口204。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主控板20上还设置有散热器206,多个可控硅200与散热器206接触。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可控硅200运行时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散发防止因可控硅200产生的热量过高而影响其性能,以防止因温度过高影响可控硅200的性能,在主控板20上设置了散热器206,并且将多个可控硅200与散热器206相接触,可以有效地提高散热器206散发可控硅200产生热量的效率。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散热器206设置有与多个可控硅200的散热部贴合的安装面。
在该实施例中,在散热器206上设置有能够与可控硅200散热部相贴合的安装面,使得能够增大可控硅200散热部与散热器206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进而保证了可控硅200的性能。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电陶炉还包括显示板30,显示板30连接至主控板20,用于向用户提供人机交互界面。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能够更加直观的向用户反映电陶炉的运行工作参数,在电陶炉还设置有显示板30,并且该显示板30与主控板20相连,使得用户能够及时了解到电陶炉的运行情况的同时,可以通过在显示板30上输入相应的操作指令来实现对电陶炉的有效控制。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电陶炉还包括风机40,风机40连接至主控板20,并靠近散热器206设置,用于为主控板20和显示板30散热。
在该实施例中,电陶炉还设置有风机40,具体通过主控板20控制风机40的有效运行,并且为了能够加快散热器206对主控板20和显示板30的散热,可以将风机40靠近散热器206设置。
具体地,风机40优选地可以为直流风机40。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主控板20上还设置有电源模块208,电源模块208用于为多个可控硅200、散热器206、风机40和显示板30提供工作电压。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电陶炉的正常运行,在主控板20上还设置有电源模块208,该电源模块208分别为多个可控硅200、散热器206、风机40和显示板30提供对应的工作电压。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电陶炉还包括插接端子50,电源模块208通过插接端子50连接至外部电源。
在该实施例中,电陶炉还设置有插接端子50,电源模块208通过该插接端子50与外部电源相连,为电陶炉提供所需电能,以保证电陶炉的正常运行。
具体地,外部电源优选的为220V市电。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每个加热区域102均对应设置有电热丝。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加热区域102能够顺利的进行加热,并且能够使可控硅200对每个加热区域102进行单独控制,在每个加热区域102中均单独设置有对应的电热丝。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陶炉,可以有效的提高炉头的反应速度,还可以使电陶炉的多个加热区域(即多个炉头)同时进行低功率运行,并且能够实现低功率的持续加热,有效的降低了使用能耗,同时可控硅具有安全的开关模式,无触点,无损耗,可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并且提高产品的使用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陶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热盘,所述发热盘上设置有多个加热区域;
主控板,所述主控板上设置有多个可控硅,一个所述加热区域对应连接一个所述可控硅,其中所述可控硅用于调节所述加热区域的输出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加热区域的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多个可控硅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陶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盘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公共端口和与所述多个加热区域对应的多个第一连接端口;
所述主控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公共端口和与所述多个可控硅对应的多个第二连接端口;
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接端口对应连接一个所述第二连接端口,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公共端口均连接至一个所述第二公共端口,以形成一个所述加热区域与对应的所述可控硅之间的闭合回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陶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控板上还设置有散热器,所述多个可控硅与所述散热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设置有与所述多个可控硅的散热部贴合的安装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陶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板,所述显示板连接至主控板,用于向用户提供人机交互界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陶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风机,所述风机连接至所述主控板,并靠近所述散热器设置,用于为所述主控板和所述显示板散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陶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控板上还设置有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多个可控硅、所述散热器、所述风机和所述显示板提供工作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陶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插接端子,所述电源模块通过所述插接端子连接至外部电源。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陶炉,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加热区域均对应设置有电热丝。
CN201820177971.7U 2018-02-01 2018-02-01 电陶炉 Active CN2079223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77971.7U CN207922309U (zh) 2018-02-01 2018-02-01 电陶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77971.7U CN207922309U (zh) 2018-02-01 2018-02-01 电陶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22309U true CN207922309U (zh) 2018-09-28

Family

ID=63602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77971.7U Active CN207922309U (zh) 2018-02-01 2018-02-01 电陶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223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9505A (zh) * 2022-07-26 2022-11-04 中山市翰林电器有限公司 基于功率需求的电陶炉自适应控制方法、装置及电陶炉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9505A (zh) * 2022-07-26 2022-11-04 中山市翰林电器有限公司 基于功率需求的电陶炉自适应控制方法、装置及电陶炉
CN115289505B (zh) * 2022-07-26 2023-11-10 中山市翰林电器有限公司 基于功率需求的电陶炉自适应控制方法、装置及电陶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22309U (zh) 电陶炉
CN201352862Y (zh) 一种稳定小功率加热的电磁炉电路
CN206100524U (zh) 微波炉的磁控管风机一体化装置
CN201593825U (zh) 速热型全桥电磁炉
CN105509107A (zh) 一种可自动调节火力的电磁炉
CN206442539U (zh) 电磁炉用锅具
CN201820105U (zh) 卫浴集成吊顶智能控制器
CN205606657U (zh) 一种节能可远程控制的电磁炉
CN201593826U (zh) 双炉头全桥电磁炉
CN204539515U (zh) 电烹饪器及其控制电路
CN204787198U (zh) 变频加热储水式电热水器
CN209558482U (zh) 一种电磁感应采暖炉
CN204786616U (zh) 一种两用电磁炉
CN202229359U (zh) 空调器ptc辅助电加热控制电路
CN208735684U (zh) 一种电磁炉机芯底座
CN204901859U (zh) 一种外置式全方位遥控电陶炉
CN2572286Y (zh) 电磁热水器
CN206755272U (zh) 具有WiFi模块的电磁炉
CN207716473U (zh) 一种可改变加热腔体的电磁加热装置
CN206674226U (zh) 用于ih加热器的电路系统以及烹饪器具
CN202210876U (zh) 电磁感应加热式特定电磁波谱发射装置
CN102023662B (zh) 一种加热器具的控制电路及采用该控制电路的加热器具
CN206596244U (zh) 一种继电器与吹风电机并联的浴霸系统
CN210112317U (zh) 一种电炉控制电路
CN105682260B (zh) 一种分阶段加热控制及报警指示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