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12757U - 一种靶向射频消融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靶向射频消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12757U
CN207912757U CN201720834438.9U CN201720834438U CN207912757U CN 207912757 U CN207912757 U CN 207912757U CN 201720834438 U CN201720834438 U CN 201720834438U CN 207912757 U CN207912757 U CN 2079127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frequency
unit
frequency ablation
temperature
central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3443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冉海涛
杨露
成涓
曹阳
过源
刘逢秋
陈瑜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2083443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127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127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127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 Laser Surger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靶向射频消融系统。该系统包括:照射头;红外线测温仪;淋巴结示踪剂;和中控系统,中控系统包括激光波长控制单元、温度监控单元和报警单元。本实用新型基于光热效应及肿瘤的光热治疗,结合染料所具备的光热转换效率高的特性,用于浅表脏器肿瘤淋巴系统转移的治疗,达到减少局部复发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补充甚至替代放疗对淋巴转移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安全性高,包括注射材料和激光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流程简便、费用低;手术后每天进行较短时间的激光照射,并不影响患者伤口愈合、不增加患者痛苦和仅增加极少费用。

Description

一种靶向射频消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靶向射频消融系统。
背景技术
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其发病率已高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转移的主要途径。传统乳腺癌手术主要是通过完整切除乳腺腺体、尽量切除皮下淋巴管网(薄皮瓣,无论多薄,均不可能完全切除皮下淋巴管网),清扫腋窝淋巴结,甚至锁骨上下淋巴结或者胸骨旁淋巴结清扫,而清扫的淋巴结转移达到4枚以上、肿块大于5cm、肿瘤位于内侧等情况下均需要行放疗,以减少术后局部复发的可能。随着乳腺手术逐步缩小,保乳手术(仅切除部分乳腺组织)逐渐增多,但保乳手术也必须术后加做放疗,以减少术后局部复发的可能。相关文献报道减少局部复发也可同时减少远处转移的可能。
对于乳腺癌的局部复发,主要原因是存在于淋巴系统内的肿瘤细胞,传统手术的薄皮瓣仍不能达到完全清除皮下的淋巴系统,而且皮瓣过薄可能导致皮瓣的缺血坏死;保乳手术则完全没有清除皮下的淋巴系统。因此,放疗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射线杀灭淋巴管网内残留的肿瘤细胞,减少局部复发的可能。
公开/公告号为CN101502442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射频消融系统,包括消融控制器及射频消融装置。消融控制装置用于产生射频能量、并根据设定的程序以及通过射频消融装置获取的消融部位的电导值、对产生的射频能量进行控制、按照预设的程序产生激发电流、接收射频消融装置利用激发电流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判断消融是否成功;射频消融装置用于接收射频能量进行射频消融;将消融部位的电导值返回消融控制装置;利用消融控制装置产生的激发电流对消融部位进行导电状态测量,将测量结果返回消融控制装置。
但是采用上述或现有的射频消融系统进行的放疗没有靶向性,对射线照射的部位均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因此副反应较多:放射性皮炎、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心包炎等,严重损害患者的健康,临床医生处理起来也是非常棘手的。
目前,针对浅表脏器肿瘤(如乳腺癌、甲状腺癌、阴茎癌、黑色素瘤)淋巴系统转移的治疗还未见有靶向治疗方法的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靶向射频消融系统。该射频消融系统可靶向治疗浅表脏器肿瘤淋巴系统转移,减少局部复发,在一定程度上补充甚至替代放疗对淋巴转移的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靶向射频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生成和发射激光信号、照射淋巴结区域的照射头;
用于检测照射区域温度的红外线测温仪;
淋巴结示踪剂;
和中控系统,中控系统包括激光波长控制单元、温度监控单元和报警单元,激光波长控制单元用于调控激光信号生成与强度;温度监控单元接收红外线测温仪的温度信号,并根据预设的温度参数进行比较,温度信号超出预设的温度参数时,生成报警信号并发送给报警单元,报警单元接收报警信号后发出报警信息。
正常组织细胞和肿瘤细胞对温度的耐受程度是不一样的,正常组织细胞在高温条件下能持续耐受47℃达1h,而恶性肿瘤细胞仅能持续耐受43℃1h,47℃和43℃持续lh被称为正常组织细胞和恶性肿瘤细胞不可逆损害的临界温度,这是热疗治疗肿瘤的理论基础。光热治疗法是利用具有较高光热转换效率的材料,将其注射入人体内部,利用靶向性识别技术聚集在肿瘤组织附近,并在外部光源(一般是近红外光)的照射下将光能转化为热能来杀灭肿瘤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而这些光热转换效率较高的材料包括了贵金属纳米粒子、炭类材料、有机染料物质等。结合乳腺外科本来的进展,大多数病人在进行乳腺癌根治手术前均进行了前哨淋巴结探查、活检,而这种探查活检均会注射染料,而这些染料就包括了:亚甲蓝、吲哚菁绿(有机染料物质),纳米炭(炭类材料)。而这些注射的材料通过乳晕区及肿瘤部位皮下注射(模仿肿瘤的淋巴道转移途径),并不是仅仅达到前哨淋巴结的位置,随着注射后时间的延长,这些染料会到达肿瘤可能会到达的局部淋巴系统的各个区域,并充满整个区域淋巴系统,且不易进入血液循环和侵染周围组织。这时,以适当能量及特定波长的射频激光辐照,激发淋巴系统内的染料,产生光热效应,达到对淋巴系统内肿瘤细胞的杀灭作用。
本实用新型基于光热效应及肿瘤的光热治疗,结合亚甲兰、吲哚菁绿、纳米炭等染料(淋巴结示踪剂)所具备的光热转换效率高的特性,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淋巴系统的热消融治疗方法和设备,以用于浅表脏器肿瘤(如乳腺癌、甲状腺癌、阴茎癌、黑色素瘤)淋巴系统转移的治疗(包括转移淋巴结以及淋巴结管内可能存在的肿瘤细胞),达到减少局部复发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补充甚至替代放疗对淋巴转移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照射区域为浅表脏器肿瘤淋巴转移的皮肤区域,包括转移淋巴结以及淋巴结管内可能存在的肿瘤细胞。
以乳腺癌为例,在乳晕区和(或)肿瘤部位皮下注射特定剂量染料,如纳米炭、吲哚菁绿、亚甲蓝等,染料会靶向进入淋巴系统,一般不会进入血液循环或侵染周围组织,在一段时间后,到达肿瘤可能发生淋巴转移的整个淋巴引流区域。经体外用射频光发射器辐照整个乳腺及淋巴结可能发生转移的区域,该射频光发射器能发射特定波长、特定能量射频光,根据所注射染料的不同,可调节波长和能量,时间可调节。染料经激光辐照后所产生的光热效应对整个辐照的淋巴系统(尤其是淋巴系统内的肿瘤细胞)均产生破坏作用,弥补了手术对淋巴系统的清除不足。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中控系统通过监测红外线测温仪所测得的温度,实时监控照射区域(如皮肤)温度;当测得照射区域温度超过设定温度(如43℃,皮肤温度超过43℃开始逐渐出现损伤)时,开始出现报警。
在本实用新型中,报警单元为蜂鸣器或指示灯。
作为优选,中控系统还包括自动断电单元。当测得照射区域温度超过设定温度时,自动断电单元进行断电,避免照射区域温度超过设定温度。
作为优选,中控系统还包括能量控制单元和/或辐照时间控制单元。
作为优选,淋巴结示踪剂为纳米碳、吲哚菁绿或亚甲蓝中的一种或几种。但淋巴结示踪剂的种类并非限定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认可的淋巴结示踪剂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照射头设置有射频激光产生单元和射频激光发射单元,射频激光产生单元所产生的激光波长与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任意可调。
作为优选,照射头与中控系统通过高度调节装置连接。
作为优选,激光波长控制单元控制射频光波长在200~1000nm之间。
作为优选,能量控制单元控制射频光能量在1~15W/cm2之间。
作为优选,照射头的激光光斑面积为300~500cm2
优选地,照射头的激光光斑面积为400cm2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靶向射频消融系统。该靶向射频消融系统包括:用于生成和发射激光信号、照射淋巴结区域的照射头;用于检测照射区域温度的红外线测温仪;淋巴结示踪剂;和中控系统,中控系统包括激光波长控制单元、温度监控单元和报警单元,激光波长控制单元用于调控激光信号生成与强度;温度监控单元接收红外线测温仪的温度信号,并根据预设的温度参数进行比较,温度信号超出预设的温度参数时,生成报警信号并发送给报警单元,报警单元接收报警信号后发出报警信息。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优势之一:
1、安全性高:
注射材料的安全性高,尤其是纳米炭、吲哚菁绿、亚甲蓝等都是用于临床的淋巴结示踪剂,副作用少;
激光的安全性:激光已经非常普遍应用于医学,尤其是皮肤科、美容科,因此用于皮肤的辐照是相当安全的,而且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仪器可以密切监控皮肤的温度变化,达到安全的控制。
2、流程简便、费用低:因癌症患者在行根治手术前多数均要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注射染料,本实用新型利用这种注射的染料就可以进行激光辐照,并不用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费用;另外,手术后每天进行较短时间的激光照射,并不影响患者伤口愈合、不增加患者痛苦和仅增加极少费用。
3、准确性高:纳米炭等染料注射后被动靶向进入淋巴系统,这种被动靶向准确率极高,几乎不会进入血液循环和侵染周围组织,而激光辐照后,仅会引起有染料的淋巴系统温度快速升高,而对周围组织则不会有明显影响。
附图说明
图1示本实用新型靶向射频消融系统的结构图,其中1为照射头,2为红外线测温仪,3为中控系统,4示连接及高度调节装置,5示报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靶向射频消融系统,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靶向射频消融系统中所用染料、仪器等均可由市场购得。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靶向射频消融系统包括照射头1、红外线测温仪2和中控系统3;照射头设置有射频激光产生装置和射频激光发射装置;红外线测温仪设置于照射头与照射区域接触的一端;照射头与中控系统通过连接及高度调节装置4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中控系统包括温度监控装置、激光波长控制装置、能量控制装置、辐照时间控制装置和报警装置5。报警装置为蜂鸣器或指示灯。
在本实施例中,照射头设置有射频激光产生装置和射频激光发射装置,射频激光产生装置所产生的激光波长与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任意可调。
在本实施例中,红外线测温仪用于监测照射区域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照射区域为浅表脏器肿瘤淋巴转移的皮肤区域,包括转移淋巴结以及淋巴结管内可能存在的肿瘤细胞。
在本实施例中,中控系统通过监测红外线测温仪所测得的温度,实时监控照射区域(如皮肤)温度;当测得照射区域温度超过设定温度(如43℃,皮肤温度超过43℃开始逐渐出现损伤)时,开始出现报警。
在本实施例中,靶向射频消融系统还包括淋巴结示踪剂。淋巴结示踪剂为纳米碳、吲哚菁绿或亚甲蓝中的一种或几种。将淋巴结示踪剂注射入体内,其会靶向进入淋巴系统,经激光射线照射后可产生光热效应,使照射区域的温度升高。
以乳腺癌为例,在乳晕区和(或)肿瘤部位皮下注射特定剂量染料,如纳米炭、吲哚菁绿、亚甲蓝等,染料会靶向进入淋巴系统,一般不会进入血液循环或侵染周围组织,在一段时间后,到达肿瘤可能发生淋巴转移的整个淋巴引流区域。经体外用射频光发射器辐照整个乳腺及淋巴结可能发生转移的区域,该射频光发射器能发射特定波长、特定能量射频光,根据所注射染料的不同,可调节波长和能量,时间可调节。
设定辐照温度上限为43℃。染料经激光辐照后所产生的光热效应对整个辐照的淋巴系统(尤其是淋巴系统内的肿瘤细胞)均产生破坏作用,弥补了手术对淋巴系统的清除不足。当温度高于43℃时,报警装置报警,提示医护人员关闭电源或仪器自动断电。
在本实施例中,激光波长控制装置控制射频光波长在200~1000nm之间,能量控制装置控制射频光能量在1~15W/cm2之间,照射头的激光光斑面积为400cm2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靶向射频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生成和发射激光信号、照射淋巴结区域的照射头;
用于检测照射区域温度的红外线测温仪;
淋巴结示踪剂;
和中控系统,所述中控系统包括激光波长控制单元、温度监控单元和报警单元,所述激光波长控制单元用于调控激光信号生成与强度;温度监控单元接收红外线测温仪的温度信号,并根据预设的温度参数进行比较,温度信号超出预设的温度参数时,生成报警信号并发送给报警单元,报警单元接收报警信号后发出报警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向射频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单元为蜂鸣器或指示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向射频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系统还包括自动断电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向射频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系统还包括能量控制单元和/或辐照时间控制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向射频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淋巴结示踪剂为纳米碳、吲哚菁绿或亚甲蓝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向射频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射头设置有射频激光产生单元和射频激光发射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向射频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射头与所述中控系统通过高度调节装置连接。
CN201720834438.9U 2017-07-10 2017-07-10 一种靶向射频消融系统 Active CN2079127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34438.9U CN207912757U (zh) 2017-07-10 2017-07-10 一种靶向射频消融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34438.9U CN207912757U (zh) 2017-07-10 2017-07-10 一种靶向射频消融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12757U true CN207912757U (zh) 2018-09-28

Family

ID=63612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34438.9U Active CN207912757U (zh) 2017-07-10 2017-07-10 一种靶向射频消融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127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8566A (zh) * 2017-07-10 2017-09-26 重庆医科大学 一种靶向射频消融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8566A (zh) * 2017-07-10 2017-09-26 重庆医科大学 一种靶向射频消融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23709B2 (e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accessible medium for in-vivo tissue ablation and/or damage
JP5437068B2 (ja) 無線周波数組織切除の最適な超音波撮像に対する画像ベースのパワーフィードバック
US8623007B2 (en) Electrosurgical generator to ablation device adaptor
US20060265034A1 (en) Microwave devices for treating biological samples and tissue and methods for using same
JP2011189122A (ja) 焼灼の大きさを監視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Panjehpour et al. Nd: YAG laser‐induced interstitial hyperthermia using a long frosted contact probe
Wang et al. Contrast ultrasound-guided photothermal therapy using gold nanoshelled microcapsules in breast cancer
ATE300976T1 (de) Verfahren und apparat zur erwärmung von brustläsionen unter verwendung von mikrowellen
Di Matteo et al. US-guided application of Nd: YAG laser in porcine pancreatic tissue: an ex vivo study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US20070135877A1 (en) Use of microwave energy for thermotherapy
Singletary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f breast cancer.
CN207912757U (zh) 一种靶向射频消融系统
CN106823142B (zh) 用于同时实施热疗与电刺激疗法的镁基液态金属及利用其的设备
Saccomandi et al. Multipoint temperature monitoring in liver undergoing computed tomography-guide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with fiber Bragg grating probes
CN107198566A (zh) 一种靶向射频消融系统
Koreckij et al. Low dose, alternating electric current inhibits growth of prostate cancer
Lantis II et al. Microwave applications in clinical medicine
Al_Dulamey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wave applications in medical field
PT1639956E (pt) Dispositivo para terapia de tumores
RU2368406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азрушения злокачественных опухолей
Haemmerich Hepatic radiofrequency ablation-An overview from an engineering perspective
RU2317793C1 (ru) Способ высокотемпературного разрушения биоткан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RU2231991C2 (ru) Способ лечения нерезектабельных первичных и метастатических опухолей печени
US2011000980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livering a Medicant
KR20150046510A (ko) 마이크로파를 이용한 종양수술용 기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